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年孤独(2/2)

作者:猫腻
石,三皇子李承泽,在最后的遗书里对自己那位高高在上的父皇呐喊着与太子相近地意思,只是用字却更加刺骨,更加尖刻,尤其是最后处地那四个字。

“鳏!寡!孤!独!”

老而无妻是为鳏,君临天下无一人亲近是为寡,丧母独存是为孤,老而无子……是为独!

大东山延绵京都一役,庆国皇帝连破天下两位大宗师,诱出清除皇室内与军中的不安份因子,挑出朝廷中地阴贼,一举奠定了日后统一天下的伟大功业,这构织了数十年的大局面一朝成为现实,毫无疑问是庆帝此生最光彩的时光。

然而,皇后死了,当年的那个女人早就死了,太后死了,陪了皇帝二十年,为他付出了青春年华的长公主也死了,太子死了,二皇子死了。所有的人都死了。

只剩下了皇帝孤伶伶的一个,孤家寡人一个。

庆帝冷漠地看着这封信,手指微颤,信纸簌簌然化成一堆白色的粉末,从他的指间滑落,被东宫门口地秋风一吹,四处卷散,有如一场凄清的雪。

他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隐痛。眉头皱的极紧,两个儿子临死前的话语,深深地刺入这位君王的心里,中年人鬓上的白发愈发地深了,眼光渐渐有些黯淡,眼角似乎有抹湿意,然而他的身躯还是那样挺拔,坚强地纹丝不动。

东宫的门再次紧紧关闭起来。没有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废太子李承乾最后的时光必然将在这座冷清的宫殿中度过,只是不知何时,皇宫的钟声再次响起。或者是不屑响起,只是冷漠无情地看着他的死亡。

皇帝驱散了所有的下人,只留下范闲一个相陪,沉默地向着深夜的后宫深处行去。一路经过辰廊,经过冷宫,经过那些蔓蔓荒草,再次来到许久没有人到来地小楼前方。

父子二人没有登楼,没有去看那楼中的画像。皇帝只是默然看了那方小楼数眼,然而便毅然决然地转身而走,沿着秋草之径,往无人处去。

范闲沉默地跟在他的身后三步处。内心深处一片沉重,不需要伪饰,是实实在在的沉重。隐隐约约,他能猜测到皇帝陛下此时的心情,接连这么多亲人死去,虽然这些亲人是他必须除掉地敌人……可是血肉之情,没有人能够摆脱。

陛下宛若天神,可依然是凡间一人。太上方能忘情。可若真是太上,何必在这世俗内挣扎奋斗?

接连的死亡。让范闲的心情都压抑起来,更何况是皇帝,再怎么说,这位面容有些疲惫的中年人,他终究是一位父亲,一位兄长,一位丈夫,一位儿子。

二人站在没膝地荒草之中,保持着默契的沉默,看着夜里幽静的皇宫。皇帝没有开口说话,范闲自然更加不敢开口,只是谨慎地注意着他侧面的表情。

皇帝沉默许久,始终没有开口,他此时心里有很多话想对人说,但是范闲只是他的儿子。

“回宫吧。”

“是。”

范闲应了声,面色沉重,皇帝回头恰好看到了这丝神情,心内微微一黯,对这个儿子的感觉愈发地好了起来,加上太子先前说过的话语,不禁让皇帝再次陷入了沉思。

沉思不过片刻,皇帝有些无力地挥了挥手,说道:“若身子还是不舒服,入宫来问朕。”

范闲心头一惊,知道这句话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正想说些什么地时候,发现皇帝已经转身离开。

回到御书房,吃了些夜宵,皇帝便有些疲惫了,范闲欲出宫,却被皇帝止住,似乎他此时极需要有个人陪伴。

又过一阵,姚太监进来轻声说了句什么,皇帝点点头,让范闲自行回府休息,明日再入宫议事。范闲领命而出,却在御书房的门外长廊上,听到一阵极其熟悉的声音,那是轮椅在地面上滚动的声音。

他知道陛下在后面看着自己,于御书房的昏暗灯光里,他面露温和之意,对着轮椅上的那位老人深深一拜,说道:“您来了。”

陈萍萍终于回到了京都,回到了皇宫,回到了皇帝陛下的身边,就在皇帝陛下最孤独,最需要人的时候。

御书房内一片安静,皇帝看着自己最忠诚地臣子,最知心地友人,最可靠的战友,闭着双眼说道:“朕……把这些儿子逼地太狠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