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2章 拍攝進行時(1/2)

作者:執筆新夢
縱觀男主開局的戲,在無人快遞車上取件,高科技元素會帶給觀眾新奇和新穎感,這是正向感觀;

男主上樓透過內心獨白揭露癌症晚期目前等死的時下狀況,這傳達出來的情緒就是悲劇低沉,這是負向感觀;

男主過廊道路遇鄰居大媽們侃八卦,由幾個大媽演繹出的生活化狀態帶來的輕喜劇氛圍,傳達出來的略帶喜感的情緒,這又是正向感觀。

這開局的三幕式情節結構,很好的完成了一個情緒起伏。

別的影視劇情節結構設計自有他們的講究,理念不同那劇情設計思路自然也不同,但在楚軒作為導演的情況下,那當然要貫徹他的三幕式結構理論,《星你》這部劇全篇都是劉義和編劇團隊根據楚軒的三幕式理論來設計和創作的。

三幕式結構理論主打一個情緒完整且連貫,否定情緒割裂,進而否定無效轉場,從而在切畫面的思路上講究情節的連續。

不像大多影視劇,講著一個人的劇情的時候突然無鋪墊無過度的轉到另一個人的身上,這是不符合楚軒的三幕式理論的。

因此,三幕式理論的優劣點很明顯,連貫的情節帶來的完整的情緒會讓觀眾看劇看得很舒服,只要遵循三幕式理論就不會有突兀的情緒冒出來,但如果不把情緒起伏、故事起伏設計出看點,那講故事的節奏就會顯得拖沓。

情緒起伏在影視藝術上的意義在於,多維的情緒價值提高作品質量的同時,也會讓觀眾看劇的感觀發生變換,有變換的感觀體驗是吸引觀眾追劇的要素之一。

故事起伏更不用說,大部分影視劇都講究一個開始、鋪墊到結果爆發的這麼一個過程,這是全球影視通用套路,但這個套路不帶貶義,只要設計新穎有創新那就是好套路。

但像三幕式這樣什麼都要講究完整和連貫,那必定會丟失節奏,這也是很多導演後期剪輯的時候,為了保證看點節奏,常常就突然切畫面切到重點情節,拋棄鋪墊情節為代價企圖讓觀眾直接看爆點從而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

所以,三幕式既要保持這個理論“完整連貫”的核心要素,又要避免因“完整連貫”讓情節變得平淡而喪失看點節奏,那對劇本的設計要求就非常高,不僅要讓每個三幕式情節有意義,還要讓其中的情緒有起伏,又要儘可能爆出看點。

在《星你》劇本的設計中,剛剛男主開局三幕式完成了一個情緒起伏,意義是交代男主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男主的時下狀況,看點是給予觀眾期待的反轉。

那麼接下來的情節設計,定然是往反轉這個方向走,而其中的起伏情緒是以大媽們的喜感情緒收尾,那在接下來連貫的情節中,若要承上啟下完成另一個情緒起伏,要麼將這份喜感往上拉昇,要麼將這份喜感往下沉,這才能達成情緒起伏這個目的,也是三幕式理論情節結構的設計方式。

劉藝妃聚精會神的盯著監視器,楚軒男主的戲正在開拍。

鏡頭:一個背拍全身景鏡頭,一個正拍上半身中景鏡頭,兩個鏡頭隨楚軒移動節奏而動。

場景:燈光柔暖不太明亮的房間。

聲音:東南角落茶壺煮著的中藥汩汩而響。

細節:茶壺所在小桌面旁有中藥物品,以讓觀眾知道茶壺裡煮的是什麼。

不太明亮的房間,只有煮中藥的聲音,楚軒依舊沒有臺詞,雙手插在褲兜靜望窗外的繁華。

在這個背拍的鏡頭語言下,孤獨感瞬間將大媽們帶來的喜感打碎,但這衝擊力度還不夠。

煮中藥的聲音一停,楚軒來到角落小桌旁,端起茶壺給杯子中倒中藥,然後慢慢的喝著,中途又“咳”了幾聲,以示身體的虛弱。

這下大媽們帶來的喜感徹底無了,孤寂、可悲、可憐的情緒完全取而代之,完成了新一個三幕式的第一環情緒起始。

用負面的情緒作為起始,按楚軒三幕式理論要求,接下來的戲承接的過度情緒必然要有個不同的轉向,且這個情緒轉向要符合劇情情境,不能亂來,不能光為了情緒轉化而隨意去變化。

恰時,屋內的鬧鐘響了。

鬧鐘鈴是一個訊號,既是劇情需要,又是打破觀眾沉悶情緒的開始,也是楚軒要用下場戲完成情緒轉化的提示。

楚軒放下杯子,在床邊坐下開啟一個快遞大箱子,手裡拿出的物件是小丑帽子、小丑鼻子等妝容道具。

鏡頭給了近景,轉移觀眾聚焦的點,打消觀眾可悲可憐的感觀氛圍,換做對“男主拿一套小丑服要幹嘛”的好奇,完成了情緒上的轉化,達成了這個三幕式從負向情緒起始到正向情緒轉變的一個情緒起伏。

三幕式底層邏輯就是簡單的開始、過程和結果,這場戲中有了開始和過程,接下來就要告訴觀眾一個結果,也是完成這個三幕式情節中情緒起伏的最後一環。

稍作休息,承接上場戲開始另一場戲。

楚軒直接從獨立衛生間走了出來,一直以背拍體現男主孤獨的鏡頭為主的,這場戲中則以正拍鏡頭為主。

楚軒化身小丑模樣的形象給到正拍鏡頭,形象上的反差感會給到觀眾新的感觀,且大大加深對“男主要去幹嘛”的好奇心。

這份好奇的情緒仍屬於過程情緒,並沒有轉化到結果要給的情緒上,所以還需一場戲來完成這個環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片場轉場,到另一個搭建的場景開拍。

綠布前類似小廣場的場景,有群演充當路人來來往往,有群演在圍觀一個人表演。

表演者是楚軒,他化作小丑在滑稽的為觀眾帶來各項表演,獨輪車、魔法棒、拋蘋果、踩高蹺……

圍觀群眾興致勃勃的看著,有的人還會掃碼打賞錢。

楚軒根據老師的指導做各項表演,劉藝妃在監視器前興趣滿滿的看著,周捷倫則在片場外觀摩並在心中默著節奏。

【親愛的,別嚇到閉上了眼睛。

小丑把戲,不是大家都可以。

誇張眼影,藍色憂傷的淚滴。

丟丟刀,噴噴火,踩高蹺吹笛……】

這場戲有配樂,也是《喬克叔叔》這首歌第一次出現的場景,以加深男主這個人物的立意。

這首歌主歌是rap,節奏輕快歡樂,跟群演們笑嘻嘻看楚軒表演的氛圍非常貼合。

但是,這首配樂和當下戲份情節氛圍越貼合,觀眾對男主喬克的感觀就變化越大,情緒的轉化程度也就越大。

開局的戲中,男主喬克的內心獨白說過,對生活已經沒了奢求和慾望。

可是,喬克化身小丑街頭賣藝?對生活沒追求的人會這麼做嗎?

即便只是賺錢生存吧,那起碼也說明喬克是有活下去的渴望的。

這一前一後的衝突,是人物心跡和行跡上的矛盾。

人不就這樣的麼?往往心裡想著什麼,因各種各樣的因素,行為上卻時常不達心意。

這就是現實中的我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拋卻不掉的自我煩惱。

這場戲是這個三幕式情節的收尾,讓觀眾由好奇的情緒轉化為些許共情,對男主喬克會產生一種生活艱難上的代入感,也是男主喬克和觀眾達成精神連線的開始。

這樣的代入感會引發觀眾對男主的強烈期待,希望男主越來越好,從而增添觀眾追劇的更多欲望。

這裡唯一可能存在的邏輯漏洞,就是男主為什麼要去扮演小丑?

其中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男主體弱幹不了別的,二是癌症等死帶來的男主自卑社恐從而不想以真面目面對這個社會。

這兩個原因楚軒不準備做解釋,他相信自己詮釋的角色會讓觀眾理解人物上的行為,如果把人物解釋得清清楚楚反而會丟失些內涵和深度。

這場戲的圍觀群眾中,有歐陽娜比飾演的吳小寶,神情雀躍的看楚軒飾演的喬克表演小丑,她的出場也是為下一場戲做鋪墊。

“我需要一分鐘,時長沒達到。”

“還差多少?”

“20秒。”

“好,我去磨磨戲。”

周捷倫臨場默了遍對這場戲的配樂節奏,以他的理念這個場景需要一分鐘配樂才能達到他的預期效果,可楚軒的表演離一分鐘還差20秒。

楚軒聽到他的話也不多言,別的劇是配樂跟著劇情走,《星你》則需要兩者相輔相成相容一體,在音樂情緒的表達上週捷倫遠比他專業,他也就不廢話的回頭磨戲重拍。

劉藝妃在監視器前觀摩著,楚軒的戲份演到現在一句臺詞都沒有,完完全全靠楚軒的演技呈現的鏡頭語言來詮釋喬克這個人物,演到目前人物愈發飽滿有靈魂,自家老公這番表演水平讓她自豪,也是讓她一直在細心觀察和學習的。

楚軒和周捷倫磨了幾遍過了這場戲,緊接著又進入下一個三幕式的戲份。

鏡頭:

背拍,楚軒已經卸了妝,結束了街頭賣藝,提著道具箱子往樓上走,準備回家。

小丑給正拍,卸妝後又換回了背拍,從這份鏡頭語言的轉變上看,彷彿是從快樂的一面重回孤獨,從這份拍攝手法上多次體現出男主喬克的兩面性。

這時,背後傳來一道聲音:“你是小丑叔叔嗎?”

楚軒左手插褲兜,右手提箱子,扭頭一看,是歐陽娜比。

歐陽娜比見到楚軒的臉,或許是小孩特有的眼力勁,頓時興奮道:“你就是小丑叔叔!”

楚軒頓了下,他是小丑,這是社會中惹人笑的活計,被認出來很丟臉,所以他沒有說話,扭身上樓。

歐陽娜比則一副興沖沖的模樣,邁著兩隻小短腿屁顛屁顛的跟上,還一路嘰嘰喳喳的說話。

“小丑叔叔你好厲害,那個魔法泡泡是怎麼變出來的呀?”

“還有你嘴裡為什麼會噴火?你是真的會魔法嗎?”

“你的竹子也吹得好好聽……”

“那是笛子。”這是楚軒目前為止第一句臺詞,把笛子說成竹子,這是對他的侮辱,他越自卑就越要強的逆反自尊心迫使他開口糾正。

“笛子?”歐陽娜比一副不懂的樣子。

這是這個三幕式中第一場戲,引出吳小寶這個人物的同時,楚軒強調“笛子”這個小情節體現了喬克由自卑而引發的強大自尊心的這一面,讓人物再飽滿一分。

而這樣的一個跟小孩互動的局面,歐陽娜比的天真和楚軒的認真強調形成的戲劇性,是略帶喜感的,是能讓人會心一笑的。

承接上場戲中小丑表演帶給觀眾的共情感,這場戲則由略帶的喜劇感作為三幕式情緒的起始。

“誒?小丑叔叔你住我家對面啊?”第二場戲開始,追著楚軒到家門口,歐陽娜比驚訝又開心道。

楚軒不理她,拿鑰匙開啟房門。

鏡頭給房門近景,歐陽娜比不在鏡頭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