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說道:“你們二人,切不要隨意被趙俊臣引導了思路……當然,也無需完全遵從老夫的觀點,你們在這件事情上要學習趙俊臣,一定要有自己的觀察與總結!
但老夫必須要說,趙俊臣的觀點絕對是存在偏頗之處,他總是說朝廷法令一旦是干涉官府在處理特殊案例之際所能發揮的作用之後,那官府的作用也就不復存在了,但老夫則是堅持認為,一旦是官府在部分情況下可以無視朝廷法令,那朝廷法令的作用也就形同虛設了……
我們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只怕還是要像趙俊臣所言那般……一切要從實踐之中見真章了!”
聽到楊洵的這般說法,江淳、江正兩位弟子皆是點頭。
隨後,江淳忍不住評價道:“原以為這個趙俊臣只是一個有能力的貪官,卻沒想到他的見識眼光也是這般驚人……弟子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能與老師這般爭論!老師您這幾年雖然是經常與那些大儒辯經,但幾乎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那些大儒甚至都完全無法理解老師的真正理念,但這個趙俊臣不僅能順利理解老師的理念,還能提出自己的一套東西,當真是了不起……弟子跟在老師身邊學習律學多年,卻還遠遠不如他。”
另一邊,江正則是問道:“老師,您真要聽從趙俊臣的建議、再次出仕不成?還有,老師您這次來見趙俊臣,主要是為了確認此人是否會受到朝廷法令約束,如今您怎麼看他?”
楊洵沉思片刻後,緩緩搖頭道:“經過這場辯論之後,老夫確實是動了再次出仕的心思,但還需要認真考慮一下,畢竟老夫也有些放不下雲貴那邊的書院,而且老夫一直都不喜歡官場上的勾心鬥角……
至於趙俊臣……你看他一直舉例來證明朝廷法令永遠都會存在漏洞,但這般情況反而是證明了趙俊臣本人乃是一個善於尋破綻、鑽漏洞的人……
從某方面而言,倒也是一件好事,趙俊臣傾向於尋找法令漏洞之後鑽破綻,卻也說明他在尋常情況下並不會直接違背法令……僅是這一點,就要比那些眼裡只有儒家綱常、卻又完全不在乎法令律文之輩強多了!”
表態之際,楊洵的表情有些無奈,因為他的理念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也總是不受世人理解,所以哪怕是遇到趙俊臣這樣的表現,都能讓他感到滿意了。
優劣二字,從來都是比較出來的。
說到這裡,楊洵突然把目光轉向江正,問道:“江正啊,你的性子一向是與江淳並不一樣,江淳只想要跟著老夫專心做學問,但你則是一直都有些不甘寂寞……如今老夫與趙俊臣有了一些交情,卻也是一次機會,你若是願意的話,今後就不必繼續跟著老夫了,老夫會把你推薦給趙俊臣,你跟著趙俊臣不僅能實現志向,也可以幫著老夫盯住趙俊臣。”
江正思索片刻之後,卻完全沒有矯情,直接道:“經過今天的見識之後,弟子也願意跟著趙閣臣做些事情、增漲見聞……但弟子雖然不甘寂寞,但也與老師一樣不喜歡官場上的勾心鬥角,所以弟子雖然身上也有功名,但並不打算當官,若是老師要向趙俊臣舉薦弟子的話,讓弟子給他當幕僚就好。”
楊洵也是毫不在意,很快就點頭道:“既然如此,老夫下次見到趙俊臣之後,就把你引薦給他,但你今後能否受到他的重用,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對此,江正卻是很有信心,道:“自然是如此!”
這些年來,江正一直跟在楊洵身邊,所學到的知識可不僅僅只是法令律文而已!
事實上,隱藏在那些法令律文之下的東西——觀察事物的角度、對規則的理解、法令之中的邏輯思維——才是真正的財富,
而且,這些年來,江正一直都跟著楊洵在雲貴境內東奔西走、到處調解紛爭、化解矛盾,若論見識經驗也完全不低於趙俊臣的幾位核心幕僚。
所以,楊洵也完全放心江正的能力,認為江正跟在趙俊臣身邊乃是一件好事,不僅能實現江正的自身抱負,還可以稍稍約束一下趙俊臣。
然而,楊洵這個時候卻是忘了一句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江正跟在楊洵身邊的時候,固然是一位敏而好學的好學生,但江正跟在趙俊臣身邊之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一切就說不定了。
*
就這樣,楊洵與兩位弟子議論之際,很快就返回到了雲貴會館。
當楊洵下了馬車之後,當即就見到雲貴會館外面,正候著幾位宮中太監與錦衣衛。
這幾位太監與錦衣衛表情間滿是不耐煩,顯然已經等待楊洵很長一段時間了。
但當他們見到楊洵之後,卻立刻就收斂了表情間的不耐煩,皆是擺出一副恭敬之態——畢竟,楊洵此人乃是在德慶皇帝心裡掛著名的人。
接下來,為首的年輕太監快步走到楊洵身前,拱手道:“見過楊老先生!咱家是御書房太監李如安,在這裡已是等候多時了!
還望楊老先生得知,陛下他聽說楊老先生來到京城之後,當即是喜不自禁,所以就讓咱家來這裡向楊老先生傳一句口諭,召您明天早朝結束之後前往御書房覲見。”
聽到德慶皇帝的口諭之後,楊洵不敢怠慢,連忙是答應了。
與此同時,楊洵也隱隱覺得,他接下來恐怕就真要留在京城之中、再次入仕了。
卻也不知,這件事情對他本人而言究竟是好是壞!
……
Ps:被“這是麥子”同學猜到了部分劇情,但想了一下還是按照自己的原先思路寫吧。
今天只有一更,但依然是六千字大章節。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