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自由仙
小說中主角都是的,主角或許會經過複雜的鬥爭,但絕對做不出人神共憤的事情,比如“如何取捨”這一章中,目前看來楊浩的取捨無外乎三種:
第一與宋聯手對抗遼(除非雙方都腦殘,否則軍隊絕對不會互相信任);
第二配合遼進軍宋,在目前的情況下對風雨飄搖的宋絕對是致命打擊,然而即便打敗了宋,軍力消耗要對付遼也不容易,更何況這麼做絕對被眾讀者罵。
第三坐山觀虎鬥,不論誰勝誰負,都會元氣大傷,然後再給予致命一擊。然而此法若遼勝,楊浩既然打著宋歧王的牌子,難免落下眼見大宋滅亡的口實,若是宋勝再出兵,落阱下石的名聲也不好聽。難怪難以取捨。
然而,每當這時總有隱藏路線,以及隱藏人物幫助楊浩,如同趙匡胤對楊浩好時,為了楊浩最終的一統,趙光義幹掉了趙匡胤,而此時幫助楊浩做出取捨的將成為趙元佐。
世上存在著兩種力量,一種是道,一種是術;道為真理,術為手段;只執著於道者,未免是空中樓閣,雖然大叫著天地有正義,浩然氣長存,卻不過空談,其精神雖或令人敬佩,但未免迂腐,最終將一事無成。只執著於術著,陷於勾心鬥角之中,失去了正道,引入了邪路,此種人或可一時得勢,但最終下場往往悽慘!只有堅持心中之道,而方式上靈活變通,也就是儒家所說的內聖外王才有可能成功。
趙光義父子是兩個極端,趙光義執著於術,從開封府尹時便於趙普進行權術的鬥爭,坐上皇位後,對老臣的排擠,對趙德昭、趙德芳的暗中算計,權術運用可以說是爐火純青。然而也正因如此,他才有了最後的下場,歷史上同樣有兩個人做了和他類似的事情,殺兇弒弟的李世民;以及奪了侄兒位置的朱棣。趙光義不如李世民,他排擠老臣沒有李世民用其兄謀士魏徵的心胸;趙光義不及朱棣,他沒有做出屠戮十族的決絕,故而留下無數後患。李世民有包容之道,朱棣有殺戮之道,只有趙光義執迷於術,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故而落得最後下場。
也許是趙光義深感自己身上道的不足,才培育出了一個執迷於道的兒子趙元佐,每個小說人物都有其存在價值,趙元佐存在的價值是什麼,也許他就是為了楊浩的這次難以抉擇,來幫助楊浩做出判斷。過分執迷於道,而沒有術的趙元佐會做出如何的選擇,個人認為會獻出傳國玉璽,禪讓“趙德芳”,然後自刎。實際上從這一章中已經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首先,趙元佐已經開始懷疑趙光義的死位壁宿所為,並勒令皇城司嚴查,一旦查出真是如此。想想趙元佐為了趙匡胤的死與趙光義的糾葛,一旦知道幾乎等若自己親手殺父,那麼執迷於道的他將作何決斷。
其次,遼兵壓境,趙元佐本欲派羅克敵迎敵西夏,然而卻終於放棄,何也,他說趙德芳是兄弟,終歸是自家人,此時不會扯後腿的。這句話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即使如此趙元佐也沒有認為這個莫須有的趙德芳是敵人,二趙元佐在政治上的極度幼稚,趙德芳是藉助楊浩發兵的,而趙元佐竟然以為趙德芳可以控制一切,只要和趙德芳說便可以解決了。
結合這兩點,就可以得出最後的分析,一旦趙元佐知道趙光義確實死於壁宿之手,那麼一他會禪讓趙德芳,這是因為即便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父親得位不正,而且不想坐這個位置,心中更是把趙德芳仍然當做兄弟,故而禪讓趙德芳在趙元佐看來也是為趙匡胤贖罪(之所以用禪讓,名義上可能是把皇位還給太祖之子,這就類似於金匱之盟的反向版,因為古代兒子不能直接指責父親,否則趙元佐可能都不用禪讓的手續直接讓位了)。
另一個就是自殺,說趙元佐會自殺,有三個因素決定。第一個因素,書中表面的因素,趙元佐執迷於道,等於自己殺父,不得不以死謝罪,
一來是對趙光義謝罪,二來是代趙光義向已死的趙德昭,宋皇后等謝罪,在他看來,皇位已還,自己已死,不論是自己還是父親的罪也就清了。
二來,趙元佐政治上幼稚,不等於朝廷大臣幼稚,若其要禪讓,不是趙光佐想禪讓就能禪讓得了的,若他提及,必遭反對,而趙光佐顯然沒有壓服眾大臣的能力,故而唯有一死,其一死,禪讓也就既成事實了。
三來,趙元佐禪讓的物件是“趙德芳”若按正規程式走,那麼“趙德芳”必然受禪,然而此德芳非德芳,若趙光佐知道真相,為了趙家的江山,未必會禪讓,故而趙元佐必須死,這是故事情節安排的需要。
試想一下,趙光佐禪讓“趙德芳”然後死了,結局會怎麼樣,只有一個楊浩不用難以取捨了,因為趙元佐已經幫他取捨好了。
而本章永慶與趙普的對話,關於繼統的問題,實際上也透露出一個資訊,也就是楊浩若得天下,恐怕不會改宋的國號,仍然會尊趙光義為太祖。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來可以說服一些終於宋的將領,比如羅克敵;二來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先例,就在幾十年前,後周郭威便是傳位給了柴榮,到時楊浩若是迎娶永慶(這幾乎是必然的結局),也算是順理成章。
然後名正言順得到宋的楊浩將帶領大軍與契丹展開最後的大決戰。
故而趙光義父子,一人執迷於術,一人執迷於道,然而兩人聯手卻為楊浩開闢了通往霸業的金光大道。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