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時氧氣需求總量為5400立方米,按照目前最先進的空分裝置每小時製氧15立方米計算,只需要360臺空分裝置就夠了。
儘管從投資成本上來說這是一個災難,但至少能勉強運轉不是?
“這就是學生面臨的難題,我採用渦輪增壓進氣結構,令壓縮機進氣量達到每小時1014立方米,但活塞式壓縮結構無法處理如此大量的空氣,必須採用一種全新的壓縮結構,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夠,暫時沒想到哪種壓縮結構符合要求,只能過來求助您。”餘華透露自己面臨的難題,而後作揖行禮。
“記不記得我第四節機械工程選修課的內容?”
聽到這個問題,莊前鼎愣了一下,臉上浮現一抹淡淡的微笑,朝著餘華說道。
“第四節機械工程選修課……”
餘華陷入思索,腦海迅速給出這節課的相關知識點,猛地反應過來:“教授,您的意思是,汽輪機?”
“對,汽輪機本質上屬於透平機,以工質區分型別,以水為工質叫水輪透平機,以蒸汽為工質叫汽輪透平機,以燃氣為工質叫燃氣輪透平機。”
莊前鼎點頭說道:“既然你已經採用了渦輪增壓作為進氣結構,為什麼不採用類似結構的透平機作為壓縮結構。”
“學生受教了,我犯了一個思維僵化的錯誤,沒有靈活運用知識。”餘華聞言,頓時怔住,瞬間反應過來自己的問題。
不是沒有適合的壓縮結構,而是他腦子沒反應過來,依舊停留於藉助參考資料的層面,在失去參考資料,甚至沒有參考資料的情況下,他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這個思維僵化的反應,對於一名普通穿越者而言極為正常,但對於從事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的餘華而言,則是徹徹底底的低階錯誤。
“哈哈,這是正常的,因為你還處於學習階段,不過,也只有現在才讓我感覺你是學生,我是教授,要不然我都以為你小子是一個從事多年機械研究的資深學者。”
看著致以學生禮儀的餘華,三十五歲的莊前鼎發出爽朗笑聲,說道:“接下來你準備怎麼做?”
“學生想請您加入新型空分裝置研究專案,儘快搞定空分裝置為氧氣頂吹轉爐技術奠定物質基礎,氧氣轉爐相對於目前平爐鍊鋼,有著全方位的碾壓,一座2T級氧氣轉爐鋼鐵年產量理論可達3萬—3.5萬噸,這項技術對中華極其重要。”餘華面色尊敬且認真,彎腰,向莊前鼎教授再次行禮,說出自己的想法。
邀請莊前鼎加入空分裝置專案,以及後續的氧吹爐專案。
這是餘華的想法。
但,整個想法並不完全。
事實上,餘華最終想法是……
挖牆腳!
挖自己母校的牆腳!
莊前鼎教授的學業水平和綜合實力堪稱恐怖,橫跨機械、化工、冶金、航空動力等重要領域,擁有雙碩士學位,國立清華機械工程系系主任等資歷,這種尖端級科研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挖到根據地,將對根據地的工業建立和發展有著極大幫助。
餘華之所以向莊前鼎教授透露氧氣轉爐的秘密,就是打著這個算盤。
古語云: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腳挖不倒。
氧氣轉爐,就是餘華的金鋤頭。
至於挖牆腳目的失敗,是否存在氧氣轉爐洩密的問題,餘華並不擔心,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更相信莊教授。
不好意思了,我的母校,根據地更需要莊教授。
“加入空分裝置專案?”莊前鼎怔了一下,看了一眼餘華,陷入思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