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零四章 貌似閒事過多(2/2)

作者:赤虎
刺繡,純粹是在討好程阿珠。

這幾年,趙興的妻妾也逐漸分工明確,程阿珠管家,她因為識字不多,不免依仗自己地女兒趙婕,趙婕生就一副伶俐相,再加上李清照這個機靈鬼在一旁指點,她便代替母親管理起家中的僕人與財政支出,管的井井有條。

與此同時,陳伊伊接管了家中所有的國內產業,成了家庭的掙錢機器,專門也家裡創收;而喀絲麗因為會多國語言,便成了趙興的外交秘書,專門主管家中對外貿易。這後兩人有重要的事情幹,每天忙得腳不沾地,閒著無事的程阿珠便以聽曲為樂,悠閒散心。她因為識字不多,聽曲的時候總喜歡拿上一塊刺繡,在舞臺間隙裡繡上幾筆,雖然家中現在已經不需要她親手刺繡了,但多年養成的習慣也一時改變不過來。

程阿珠喜歡聽曲的習慣。漸漸給她招來一群同好者,那些官太太們為了討好程阿珠,也在手上拿一塊刺繡,在場景變化的時候,她們一邊刺繡一邊交談,活像後來的女人們一邊看電影一邊打毛衣一樣,純粹是沒事找事。但沒想到,這種習慣不久成了聽戲地慣例。

官太太們佔據了樓上最好的位置。官員們只好擠在兩廂。這樓上也不是誰都有資格來的,有資格來的都是趙興圈子裡的人,那些官員站在兩廂,一邊聽曲,一邊閒聊,彼此交換著官場動態,這麼多人當中,獨有一人沒有與別人交流。他坐的稍稍靠近中間,旁邊就是女人堆,但他卻目不斜視,只顧搖頭晃腦的欣賞臺上的唱腔,偶爾有官員過去搭訕。他只不耐煩地擺擺手,示意對方勿要打攪自己。

趙興走近對方身邊,笑著向對方打招呼:“龜山先生,你今日怎麼也有了雅興?”

龜山先生名叫楊時。字中立。世稱龜山先生,南劍州將樂(今屬福建)人。他熙寧九年中進士,初調官不赴,師事程顥、程頤近十年,閉門為學,世傳的“程門立雪”佳話說的就是他。楊時年四十後始出仕,現任杭州蕭山縣知縣。

龜山先生揚起臉來,看著趙興回答:“杭州蕭山。一江之隔,貧富卻是兩個天地。我知道你如今在大撒金錢,搞建設、通道路,修學校,建醫所,我不求別的,我知道你城堡裡有兩條通向江對面的大橋,我希望你將這座大橋對公共開放。以使我蕭山縣與杭州暢通無阻。”

趙興笑著反問:“龜山先生。若是你家的房子成為別人的過道,人來人往的川流不息。每次經過地人毫不顧忌你的存在,你會怎麼以為?”

楊時談到的那兩座橋,是從趙興城堡處通向江對面以色列人村落的兩座大橋,如今,以色列人在趙興的扶持下,已經在趙興城堡對面站穩腳跟,他們地村落大大擴張,不過以色列人生性謹慎,他們不願輕易與外界混居,乾脆在自己的村落的外圍修築瞭如同趙興城堡一樣高的石牆,把自己封閉起來,而與外界地溝通只通過幾個很窄的石門,或者乾脆透過趙興那兩座大橋。

蕭山縣因為錢塘江的間隔,一直髮展不快,一江之隔,蕭山縣的土地價格與杭州相比,簡直是地板價。而且由於交通不暢,蕭山縣的糧食等農產品運輸困難,使得它身在運河之邊,卻沒有享受運河的便利。令楊時憂心如焚。

“大人既然不願意開放堡內石橋,那就再修幾座,我知道錢塘江大潮潮溼兇猛,使得錢塘江上擺渡修橋都異常艱難,然而,大人城堡內的幾座石橋建成多年了,每次都在大潮中堅固如山,這說明大人擁有在錢塘江上建大橋的技術——十年前就有了。

如此說來,修建一座大橋,對大人來說不算什麼,而現在,我聽說修建大橋地錢財,府中也不缺,那就修吧,下官這次來,就等著大橋暢通,大人若不答應修橋,我便在這裡住下了,嗯,聽聽小曲,暢飲美酒,偶爾與同僚吟詩作賦,這日子我等的起。大人何時給答覆,我就何時回縣,反正那小縣也沒什麼大事。”

趙興答:“修橋——正像你說的,技術不是問題,錢財不是問題,但人力是個大問題。如今南洋事務局處處都在修路,都在搞大建設,這人力太缺乏了,熟練的工匠抽調不出來,龜山先生,現在動工修橋,等錢塘江大潮到了的時候,我恐怕只能建成幾個橋墩,不如等今年大潮過了後,在冬季枯水季節,我們再動工。”

楊時搖頭拒絕:“不行,正像大人說的,現在處處缺工人,也缺材料,大人現在許可,我就從現在開始籌集石料、石灰、水泥,鋼材、鋼索,等到材料備齊了,恰好也到冬季了,大人以為如何?”

趙興苦笑了一下,隨口說:“預算你做了嗎?拿來看看。”

楊時立刻從袖中摸出一份文案,遞給趙興,邊殷勤的回答:“大人,我算了一下,兩座石橋,所耗不多,頂多十五萬貫。這錢,杭州府出的起。”

趙興草草掃了一眼文案,這份文案是按照趙興倡導地計劃書樣式做成地,每一項都寫得很詳細,看得出,這工程估算的風潮,現在連蕭山小縣也沒有幸免,他笑著點一點文案,問:“誰做地?人才,你把這份文案拿給万俟雅言,說我許可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