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零七章 吃人不吐骨頭(2/2)

作者:赤虎
表趙佶的書信,在這封經過趙興潤色的端王書信裡,端王表示:鑑於朝廷與西夏大戰,各處協餉沉重,身為宗室王爺,端王決定遵從廣州地方發令,在海貿上與官紳一體交納稅收……

端王這一表態,讓廣州一帶本來心存抵抗的官紳徹底打消了抗拒念頭。是個官紳又怎麼樣,連王爺都正常納稅了,官紳們怎能例外……隨後,廣東、廣西開始實施新的、官紳一體納稅的《市易法》。

端王這一表態,也讓朝廷在其他各地徵收協餉的工作順利展開,不過,據京城傳來的訊息,端王這一舉動似乎在宗室裡很不受待見,其他地宗王很不滿意地附和了端王地行動。他們很想罵端王一通,但因為宋代對藩王較多壓制,且宋朝的御史得罪不起。那些宗室王爺只能滿懷著怨氣,忍下了這口氣。

不出趙興所料,端王這一舉動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地聲譽,御史言官對他這一舉動交口讚揚,小皇帝也將這位小兄弟叫到宮中,狠狠誇獎了幾次……

在京城掀起的波瀾還沒有平息地時候,趙興迎來了環慶路上派來的四千火槍手。這是章楶委託趙興培訓的,原本只有三千名額。但章楶知道趙興這裡手頭也缺兵,所以他慷慨的多贈送了一千人。那額外多出的那一千人是打算在廣東安置的,所以那些人都拖家帶口。

見到這些環慶兵,趙興才知道自己在環慶一帶的名聲實在好的不得了。環慶軍屬知道要前來投奔這位昔日地“安撫”,原本要返回環慶的三千兵勇也耐不住了。章楶則以為:反正那一千人的家眷沒個數,誰想往其中夾帶自己的家眷都許可,結果,整個隊伍膨脹到三萬五千人。平均每個兵勇攜帶了九名家眷。組成了一隻變態數量的遷移部隊。

這些人穿越中原走到揚州花了四個月,而且由於開銷龐大而超支嚴重。等他們好不容易到了揚州,趙興看在那準備留下的那一千士兵份上,替他們支付了坐船的費用,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再花六個月的時間,從陸路一寸寸跋涉到廣州。剩下地路,他們只走了十餘天。

這些人的到來,也意味著福建有了盼頭。在此前。趙興一直以兵力不足為由,拖延出兵助剿。現在聽說環慶的兵到了,福建轉運使再也坐不住了,他派出自己的親信從海路趕到廣州,一見面就哀求:“趙大人,福建現在盜匪四起,我等州府命令不出府城。如今的局勢,再也不能耽擱下去了。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地時候。趙大人再不出兵,饑民就成了燎原之勢……大人,我聽說大理已經平定了,交趾已經屈服了,這兩地已經開始回軍,大人已無後顧,懇請大人速速出兵福建。”

趙興點頭:“原本你不來,我也要過去看看。這樣吧。我出兵兩路。一路乘船直抵福州;一路從陸路過去,我要順便勘察一下陸路的地形。以確定今後的補給路線。你趕快派人回去,告訴轉運使大人,就說既然春荒,那就召集人手,我出錢修路,修一條大路直通福州,方便我軍今後補給。”

那位福州派來的官感激地直衝趙興拱手,說了一籮筐感激的話後,他又小心的說:“大人,我聽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我福建多山,群匪出山則四處劫掠,若事敗,則入山為民。若大人派出一個不曉事的軍將,怕剿匪不成,反被匪徒擊敗——我福建本路禁軍已經被他們這樣打怕了,還請大人派出一員曉將,以便犁庭掃穴。”

趙興答:“我們的帥監司正從廣西撤下來,但還沒到廣南,我手頭拿不出其他的人。這樣吧,陸路我親自帶隊,水路由水師戰船壓陣,應該沒問題。”

“太好了”,福建官員連連拱手感謝。

此後,趙興拖拖拉拉,一直等到當年開春,這才告訴福建路派來的使者說軍隊準備好了,可以行動了。是年春,趙興帶著一千火槍兵,外加五千輔助士兵,慢慢的離開廣州府,向福建路進發。

按謝麟與他當初地約定,福建歸廣南助剿。實際上是一份劃分勢力範圍的建議。謝麟的意思是:淮南、淮北、荊楚一帶屬於謝麟管轄,這幾片地方向來是大宋的富足之地。相對來說,廣東除了一個市舶司,都屬於貧瘠不堪的窮地,而福建多山,歷來也是不適合耕作的貧困地區,所以謝麟慷慨的將福建讓給了趙興。

但是福建也有一個市舶司,是大宋三大市舶司之一——泉州市舶司。謝麟出於農耕文化的意識,小看了市舶司地威力。趙興把福建囊入袋中,如此一來,大宋海貿70%地收入都由趙興掌控了。而密州市舶司又在他的影響下,從此,大宋海貿便深深打下了趙興地烙印。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