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2/3)

作者:赤虎
原地不動,兩手高擎做著各種花指,單憑扭動小蠻腰,令渾身的銀鈴發出串串脆響。此刻,鼓聲彷彿伴奏,銀鈴才是主角,亭中鈴聲響成一片,胡姬們原地扭動著,旋轉起一片令人繚亂的粉臀。

胡姬舞蹈的時候,幾名倭女不停的從馬車上搬下食品、美酒、坐墊。這時,鼓聲響到最高音,等倭女擺好了酒菜,盤坐在坐墊上,拿起了樂器時,鼓聲戛然而止,一頭細汗的胡姬潮水般從亭子裡退下,返回自己的馬車,那驚鴻一瞥讓亭裡的人一直眺望馬車,直到耳邊響起了舒緩的音樂。

這是《送別》,是弘一大師根據一首日本和歌改寫的歌詞,用一首美國鄉村音樂配樂,作出的名曲《送別》。倭女唱這種歌最拿手,稍稍調教,唱得極其有韻味: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韶光逝,留無計,

今日卻分訣。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雖難,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這首歌悽迷陰柔、詞淺意深但哀而不傷,配以相當中國化的舒緩旋律,令人闃然淚下。

“好!絕妙好詞!”馬車組成的屏風外,有人扯著嗓子喊了一聲。這聲叫好本意是想與亭里人見面,然後談詩論賦的——這是宋代文人的慣例習俗,但趙興卻沒有撤去馬車屏風的意願,他仿若未覺的舉起酒杯,向周邦彥致酒。

“周兄遠行,小弟沒什麼好送的,就用這一曲《送別》相伴吧!”

周邦彥一飲而盡。趙興這次帶的是高度白酒,熱辣辣的酒讓周邦彥熱血沸騰,他抓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端著酒杯很狂放的重複著剛才那首歌:“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離人兄,你我一面之緣,感謝你為我贈此佳曲,來,再唱一遍‘一壺濁灑盡餘歡’。”

陪坐的廖小小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原先,我聽到‘明月幾時有’、‘一江春水’,本以為‘慢調’便止於此了,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佳句……趙大官人,這是什麼詞牌?”

對面那個李格非也搖頭晃腦,老氣橫秋的說:“早聽恩師說離人擅度新曲,今日此曲一出,天下更無餘曲了。”

“恩師”這個詞,立刻讓趙興立刻收起了輕視的態度,他先對廖小小拱了拱手,請她原諒怠慢,而後轉首問李格非:“李兄口中所言的‘恩師’……?”

李格非一笑,答:“正是東坡居士。我曾求師與學士,你我原是同師之誼,”

趙興連忙重新與李格非見禮,兩人簡單寒暄後,趙興又反身與廖小小謙遜幾句,而後,悠揚的音樂再度響起,蓋住了趙興的謙辭——這是倭女重唱《送別》。

樂聲中,李格非重複了廖小小剛才的問題:“我好像沒沒聽過這個曲牌,是離人兄所做的嗎?這是什麼格律,如此哀而不傷?”

“不是我!”趙興堅決否認。開玩笑,詞的原作是日本人犬童球溪,音樂原作是美國人約翰.p.奧德威,跟趙興都沒關係,他很老實,老實的承認:“這是一首日本和歌,不是詞牌,曲子麼……”

趙興說到這時,噎住了。因為美國現在還不存在,所以他只好在嘴裡含糊幾句,把美國的英文稱呼快速嘟囔一遍,打了個馬虎眼混過去。

說完之後,他自己都感到有點慚愧——我怎麼欺負古人不懂英語。

李格非還想細問,馬車外邊又是一聲叫好,看來那人求見的心思很迫切。

周邦彥很樂見這種事,他離京的時候,只有兩名同學前來送行,而趙興突然到來,給他獻上優美的胡旋舞,又送上一首離別歌,這讓他很有“面子”。如果路人再聞風來與他送行,那麼他“裡子”也有了。

周邦彥立刻要求趙興讓開馬車,請外面喝彩的人進來。等馬車屏風開啟,亭裡的人倒是嚇了一跳。馬車外靜悄悄的,但不知不覺中,已經圍了三層人。這些人看到馬車露出一個縫,首先發覺廖小小的存在,立刻呼喊:“好!小小,再來一遍。”

廖小小羞得都要鑽地縫裡。她有心向眾人分辨這歌不是她唱的,但轉眼一瞧,那群倭女已經不知什麼時候收起了樂器,鑽進馬車裡。現場除了幾個空空坐墊,唯餘她和宋小娘子。

這讓她欲辯無力。

趙興彷彿也有意造成這種誤會,他沒有解釋,只是透過馬車縫望著外面的人群中:“誰在那裡,剛才誰在吆喝?”

這句話問的極沒禮貌,對方那不是“吆喝”而是“喝彩”,兩個詞的差別很大,尤其體現在使用者身份上。前者是販夫走卒,後者乃是“文化人”。

外面的人群臉上有點不高興,都沉默著。人群中走出幾個戴青藍色瓜皮帽的人,他們拱手作答:“趙大官人,‘一賜樂業’人白大偉、俺誠、李維思這廂有禮了,我等屢次上府求見,卻沒有等到大官人,只好今日尾隨來南薰門外,沒想聽到一場如此美妙的佳音,止不住叫好,惡了,大官人。”

“惡了”,這裡讀“e”,意思是得罪了。

對方在向趙興行禮,趙興卻仿若未然,他出神的望著那幾個人頭上扣的小藍帽,只覺的眼熟。

周邦彥聽到他們是來找趙興,一路追到這裡,心裡有點失望,他有氣無力向趙興解釋:“這是‘一賜樂業’人,太祖開國時,他們從海外來歸,向朝廷進貢西洋布,太祖對他們說:‘歸我華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並賜十七個姓: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李、聶、金、張、左、白等。隨後他們就在汴梁居住下來,並自稱‘一賜樂業’人。

他們每週都要禮拜神靈,禮拜時頭戴藍帽,故亦被稱為‘藍帽回回’。因其不食獸類腿下筋,故又被稱作‘挑筋回回’,他們做禮拜的寺廟名叫‘西那高噶(synagogue)’……”

“我明白了”,趙興突然開口打斷了周邦彥的話,他指著對方頭頂的小藍帽說:“‘一賜樂業’!不就是以色列嘛。你們是以色列猶太人,頭頂上戴的是猶太帽——難怪我那麼熟悉。你們做禮拜的教堂叫做‘西那高噶’——不就是‘錫安山(聖殿山)’麼,你們是以色列人。”

錫安山是耶路撒冷老城外的一座小山,這裡是大衛城的原址,在讚美詩中,“錫安”是耶路撒冷乃至整個聖地的同義詞。

趙興突然吟誦起一首自己聽過的猶太歌:“在巴比倫河畔,

我們坐下,想起她,

想起她,就止不住淚,啊錫安!

岸畔的楊柳,

掛起我們的琴,

因為監工想聽個曲兒,

那些擄掠我們的人要取樂:

來,給我們唱一支錫安的歌!

啊,淪落於異國,

叫我們如何唱耶和華的歌?”

這是一首讚美詩,趙興曾在聖誕節時偶爾聽過教堂唱詩班吟唱。當時教堂唱詩班唱的是現代漢語,所以他唱得是現代漢語歌。

他吟誦完畢,那些猶太人有點發呆,他們很茫然,似乎不明白趙興說什麼。

其實,趙興的猜測是對的,這些人確實是猶太人——中國猶太人。但他們離開以色列那片土地已經很悠久了,現代考察發現,這群猶太人甚至連猶太人後續新定的節日都不知曉。

據稱,這支猶太人是在大衛王神廟被毀之後,逃出巴勒斯坦的。現代考古發現,他們或許現在巴比倫做了數千年的奴隸,而後花了數百年逃到南亞,又花了數百年遷往中國。

猶太人是一個凝聚力極強的民族,再過一千年後,當猶太人重新建國時,那些離開民族發源地,在異域漂流數千年的部族相繼返國——無論他們身處何地,無論他們所處的環境多麼惡劣,多麼令人難以生存,數千年過後,他們仍沒有丟失自己的信仰。

但唯獨一支遷徙的部族例外:因為這支部族不幸遷移到了中國。

在世界各地上百萬只遷移部族中,這支遷移到中國的猶太部落絕無僅有地、永遠沒能迴歸祖地,而現代考古發現,他們離開巴勒斯坦後,在巴比倫、在南亞孤島的時候,還與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有交流,但到了中國,他們跟外面的世界再無交流。

連猶太這麼超強凝聚力的古怪民族,都沒能抵抗住中國隨後發生的幾次“民族融合”,徹底的消失在中國的土地上,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們民族戰亂多麼頻繁。而中國猶太人的閉塞也說明:即使在大宋這樣的商業社會,古代中國與外界的資訊交流也幾乎為零。

由於這支民族最終消失,所以趙興從不知道猶太人曾跋涉到這麼遠的地方,他見到對方對自己的所唱的讚美詩全無反應,暗自嘆息一聲——其實那首詩還有後半句“若是我忘了你,耶路撒冷,

願我的右手萎縮!

願我的舌頭黏在上顎,

若是我沒有思念你,

沒有眷戀著耶路撒冷,

勝似我最大的歡愉……”

但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遺忘,有時也是種幸福。

趙興招手請對方進入亭內,重新合攏了馬車屏風,和顏悅色的詢問:“三位,你們找我如此迫切,有什麼事?”

三個人當中,李維思是為首,而“李維”實際上是猶太的部族長“利韋”的音譯,到中國後改漢姓為“李”。這位李維掀起袍子,從袍下拿出了一塊厚厚的布,他望了眼周圍,發現亭中沒其他人,才單手舉起這匹布遞給趙興。

那是一塊帆布——原來他們獻上的西洋布就是帆布。

趙興仔細看完那塊布後,他將這塊布緊緊抓在手裡,抬眼看向面前的三名猶太人。

猶太佬果然不愧為精明之譽,趙興觀看那塊布時的神態變化,能瞞過在場的幾位傻書生,能瞞過擅於察言觀色的廖小小,卻沒瞞過對面的李維思,他的唇角浮出一絲微笑,開口說:“一百多年前,我們向皇帝陛下進獻過這種布,但隨後,朝廷官員認為這種布又厚又硬,做不成衣服,沒絲毫用處……今日,我總算找見知道它的人了。”

“換什麼?”趙興一碰到交易的事,馬上露出了商人嘴臉。他目光灼灼,興奮的眼睛都紅了。

“布——大官人正在京城四處兜售印染的四色布,京城的布坊都快被你壓垮了,我們希望大官人給我們分銷權,讓我們共同經銷四色布。”

李維思跟別人談“分銷權”,別人可能不懂,但趙興明白,不過他要的更多:“我聽說猶太人都精於算術,我需要大量的數學老師,大量的賬房先生,你們能提供多少人?”

周邦彥搖著頭嘆息著,他沒有想到趙興剛才還像一個文采斐然的大詩人,現在就市儈的像一名小販。對面的李格非倒是帶著微笑冷眼旁觀,廖正一比較木訥,他神色看不出什麼反常。

周邦式年輕氣盛,他腦子裡面全是剛才的胡姬豔舞,人雖坐到那,心已經飛到馬車上,頻頻張望胡姬所乘的馬車,壓根沒注意這裡的談話。

廖小小與宋小娘子則低眉順眼,看趙興捋胳膊挽袖,擺出一副寸步不讓的態度與對方進行商業談判,又看到周邦彥一副失落的模樣,廖小小嘴一抿,提起酒壺替眾人斟酒,宋小娘子則望著趙興,一邊偷笑,一邊伸手幫廖小小照應。

“我們‘一賜樂業’十七姓,總共一千餘戶,會算賬的有一百個人——成年、未婚配、還沒有職業的一百多人”,李維思回答。

“還有這種帆布,你們提供技術,我提供人手與場地,利潤三七開,你三我七,銷售方面——各顯神通吧”,趙興繼續要求。

“三七開,這個比例可以——大官人還能提供什麼?”

“一百多人的就業,難道還不夠嗎……好吧,我再加一點砝碼——我在杭州有一片荒地,你們十七姓可以部分遷居到我的地盤……還不夠,那麼我再加一本《聖經》如何?從‘錫安山’帶回來的新聖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