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7章 今天給大家講一位叫做“司馬遷”的史官……(1/2)

作者:天下第一白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正文卷第287章:今天給大家講一位叫做“司馬遷”的史官……“傳承。”

看著央視1套《典籍裡的中國》最後一幕,東方電視臺朱臺長嘆了一口氣。

果然。

沒有陳凡在的百家講壇雖然是百家講壇,但已然黯然失色。

轉頭。

朱臺長看向了助手。

助手這時卻是有些尷尬的說道:“臺長,陳凡老師主持的典籍裡的中國,確實非常創新。”

事實上。

助手知道。

如果當時東方衛視不將《百家講壇》推後,碰到這樣的一個節目,必然壓得也渣都不剩。

……

“本草綱目,這就是我們的中醫。”

“李時珍,配得起大醫精誠的名聲。”

“我想,以後生病了,我更願意去看中醫。”

“為什麼,你覺得中醫比西醫好。”

“也沒有。”

“那你還去看中醫,為什麼?”

“不為什麼,就為中醫的醫德,就為中醫領域才傳承了李時珍這樣的醫者之心。”

……

“醫者。”

“各位,今天中醫給我們西醫上了一課啊。”

當然。

這堂典籍裡的中國不僅僅影響的只是普通人。

同樣。

還影響了一眾西醫界的人士。

雖然西醫界也並不認為,中醫憑著這個節目就能比他們厲害。

現代科技就是西方發展而來的,這也就保證了西醫將一直領先全世界。

但這一集典籍裡的中國。

他除了向眾人介紹李時珍,介紹本草綱目,介紹中醫之外。

他還向世人傳輸著他們的醫者價值觀。

這種價值觀,對於西醫來說,他們是完全比不上的。

正如現在。

雖然西醫也一直強調醫德,但這個醫德哪裡來?

西醫歷史本來就不夠,他們的醫德根本就沒有建立。

而且。

他們就沒有想過建立。

就如抗生素這一塊。

雖然全世界一直都在強調抗生素用多了有問題。

但無數的醫院,仍時不時給你開抗生素。

這難道就是醫德?

甚至。

就算是建立,也只是了了一些口號。

可是。

這放在中醫這一塊。

中醫的醫德,可不只是在明朝時候就此建立。

他在漢朝。

在漢朝之前。

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還有現在的李時珍……這一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當然還有黃帝時期的岐伯。

不要懷疑。

雖然黃帝內經有可能不是黃帝寫的,但黃帝那個時期絕對有醫生。

甚至可以說。

中華有幾千年的文化,中華的醫德就培養了幾千年。

這樣的價值觀比之西醫的價值觀,那完全是吊打。

……

“兒子,分數查到了嗎?”

“查到了。”

“多少?”

“650分。”

“太棒了,650分……兒子,你簡直太棒了。這樣的一個成績,京都醫大沒有問題了。”

“嗯。不過,老媽,我不想考京都醫大了。”

“啊,你不是一直想學醫嗎,京都醫大是國內最好的醫科大學。”

“我知道,但我想報考京都中醫大學。”

“那怎麼行。京都醫大是985大學,京都中醫大學只是普通的一本大學……甚至根本沒有什麼名氣,你報考這個做什麼?”

“媽,你不是很喜歡陳凡老師嗎?昨天他主持的典籍裡的中國我看了,我想,正因為有李時珍這樣的一些人存在,我們中醫才能傳承幾千年。”

“可現在中醫沒什麼地位,也沒有太多的市場。”

“正是因為這樣,才需要我們這一些學子去傳承與發揚我們的中醫。而且,我看了陳凡老師在網上共享的一些醫學書籍。我覺得,中醫有大一統的醫學理論,但西醫是不存在的。”

“兒子,你還是好好考慮吧。”

“老媽,我考慮清楚了。而且,我給京都中醫大學打過電話,也瞭解了這所大學的具體情況。雖然他們是中醫大學,但他們即學中醫,也會教西醫。反倒是京都醫大,只教西醫,不教任何中醫的部分。我覺得,中醫與西醫其實不必分得這麼清楚,他們都是醫學的一種手段,只要能治病,不管中醫還是西醫,都是可以的。這顯然比之單獨學西醫更為有用,如果我能將中醫以及西醫都學好了,我想,這對於患者,對於我們國家,對於世界都有具大的好處。”

“兒子,你真想好了。”

“嗯。”

“既然如此,那老媽支援你。”

“謝謝你,老媽。”

……

“陳凡老師,下一期我們典籍裡的中國您看看,應該安排什麼時候?”

第一期典籍裡的中國結束,看著後臺的收視率,許量屁顛屁顛的找到陳凡報喜。並說道:“陳凡老師,猜猜我們今天典籍裡的中國收視是多少?”

“不猜。”

“呃……”

許量無奈,但還是大聲的說道:“破記錄,我們又一次破記錄了。”

“噢。”

陳凡點點頭。

對於這個破記錄也是在預料當中。

“陳凡老師,您怎麼一點也不驚訝?”

“要啥驚訝,這不是基本操作嘛。”

“好吧,好吧……陳凡老師,您這是做什麼?”

“回去呀。”

“啊,不是說好的下一期嗎?”

“就算是下一期,你也不能讓我一直呆在央視吧。”

“是是是,不過,陳凡老師,您先休息幾天,過幾天,我們再來排練第二期。”

“別過幾天,我的想法是,典籍裡的中國一個月一期。”

“不會吧。”

許量目瞪口呆:“陳凡老師,一個月一期是不是太久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還行吧,你看看,一眾演員為了一期節目多累。這要是一兩個星期播一期,那不得累死。”

“我怎麼看他們很有精神。”

“呃,主要是我累。”

陳凡攤了攤手說道。

“別這樣啊,陳凡老師,您在東方衛視那邊都是一個星期一期節目的。”

“那不一樣。”

陳凡說道:“百家講壇根本就不需要彩排,只需要一張桌子就可以。但你看看我們的節目,真是要人老命啊。”

摸了摸腰,陳凡這些天排練也感覺老腰受不了。

他是最頭痛這樣天天排練的。

但這又沒辦法。

直播就得一次成型。

而且請來的都是一些話劇演員,話劇同樣也是一鏡到底。

如果沒有多次的排練,那怎麼可能表現出舞臺上的效果。

哪怕就算不是直播,錄播對於《典籍裡的中國》這樣的節目,也得排練個無數遍。

“陳凡老師,要不,兩個星期一期怎麼樣?”

“兩個星期也太短了。”

“三個星期?”

說著,許量又說道:“陳凡老師,臺裡商量了一下,我們還可以追加1000萬的製作經費,如果有多餘的,陳凡老師您可以處理。”

“看起不錯啊。”

就差要答應。

陳凡還是搖頭,一本正經的說道:“許主任,我是這樣的人嗎,以後這樣的話不要跟我說。”

“陳凡老師,算我求您啦。”

許量急得跺腳。

陳凡拍了拍許量的肩膀,說道:“好了,好了,不氣你了。我也不是休息,主要是,真沒有時間。你也知道,此前我接了中華檔案管的一些事情,最近就得忙起來了。”

“修史?”

“是的。”

陳凡點頭。

“這個……”

這一說。

許量沒話說了。

還能說什麼?

典籍裡的中國哪怕再牛逼,與陳凡那修史的活兒比起來,完全沒得比啊。

“所以,我覺得嘛,四個星期一期比較合適。”

“畢竟,我們的節目也不是普通的娛樂節目,四個星期一期一方面可以讓大家準備更為充分。另一方面,大家也有一個學習與理解的過程。”

“那……陳凡老師,我向上頭彙報一下。”

沒奈何。

修史這樣的活兒出來之後,許量也只能點頭了。

……

京都師範大學。

“陳凡老師,您可來了。”

“周教授,您怎麼在這裡?”

“陳凡老師,我怎麼就不能在這裡。”

“你不是在蜀地三星堆那邊嗎?”

“三星堆那邊告一段落了,其他幾號坑,上頭還在考慮,暫時還沒有挖掘。”

“噢。”

陳凡點頭。

前世三星堆也是一樣。

從發現三星堆到挖掘,那可是挖了一百多年。

甚至哪怕挖了一百多年,也還沒有完全挖出來。

這倒不是說挖不出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