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知道自家老伴兒是在說誰,放下手裡半天都沒有動一動的圍棋,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往門口的方向看了看:“應該快了吧,孩子不是說回村開個證明就回來嘛。”
“我這不是擔心嗎?你說孩子家裡不會不同意這門親事吧。”聽了老頭子的話,老太太索性放下手裡的抹布,在圍裙上擦了擦手上的水跡,跑去門外等著了。
聽老太太這麼一說,老爺子也著急起來。
說起來自家閨女與那孩子的婚事也算是陰差陽錯之下的佳偶天成了。
他們老兩口感情好,雖然因為只有一個閨女,沒有生下兒子來傳承世人眼中的香火有些失望,但也不像有的家庭那樣苛待閨女,甚至抱養男孩兒。
大家的閒言碎語反而堅定了他們努力培養閨女想法。
心裡想著,閨女有本事了也不會不管他們。
再說了現在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大領導都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他家閨女也不差。
就算是將來閨女受限於家庭原因,沒法子給他們養老,他們也有退休金。
想到這裡,老爺子不由感嘆現在的政策好。
其實再早以前,他也不是沒有起過給閨女招婿上門的心思,但作為男人,對於男人這種生物他還是很瞭解的,哪有什麼好男人願意當上門女婿的。
那些願意當上門女婿的,要不就是身體有毛病,要不就是家裡亂七八糟,以他閨女那個單純的性子,自己老兩口走了肯定會壓不住的對方的。
到時候上門女婿翻身做主都算好的了,萬一他要是起了什麼壞心思,為了得到家裡所有的東西,再對閨女生出壞心,那就不好了。
那麼多年,他們也不是沒有見過這類的事情。
他們老家就有一例,那家裡也是獨女,千挑萬選給閨女找了個還不錯的上門女婿,替他家還了賭債,讓他家不至於家破人散。
後來又欠下了不少人情給他找了個工作,對他算是恩重如山了。
結果老兩口剛走,沒了壓制的人,那女婿立馬給兩個孩子改了姓。
又帶著全家人住了進來,彷彿有什麼深仇大怨一樣,一家人可見折騰那姑娘。
後來更是為了能夠迎娶上司守寡歸家多年的閨女,放任由家人欺辱妻子,導致女人跳河自盡。
這事兒發生之後,老家附近那一片兒可都像炸了窩一樣。
那些招了上門女婿的人,紛紛加強了對男方的壓制。
還沒有招的,很多也打消了這個念頭。
想到當年族老帶著人衝進那家後,那兩個孩子的慘狀,老爺子就有些不寒而慄。
那可是他親兒子,親閨女,他居然忍心任由他們被家人當成奴隸使喚。
不過幸好那姑娘在附近也是有族人的,雖然宗族長輩平時不怎麼管事兒,但碰上這種事情,還是會出手管一管的。
不然大家還以為他們好欺負,欺負他們族裡的姑娘不用付出代價呢。
老爺子也參與了那次活動,最終那個上門兒女婿的工作被族裡一位在縣城工作的人給攪黃了,全家人也被攆了出去,至於那兩個孩子,族裡給他們改回了本姓,暫時由族裡幾位長輩撫養。
雖然那事兒得到完美的解決,但老爺子還是不太放心上門女婿。
畢竟就算是族裡為那姑娘報了仇,但人死不能復生,那姑娘再也活不過來了。
所以從那以後,他對於招個上門兒女婿的想法就不如一開始那樣堅定了。
在這中間也不是沒有人給他介紹過人選,但考察之後都被他一一否決了。
當然,除此之外,那些窺探他們家財的人還使了很多手的。
畢竟在那些人眼中,他們老兩口是雙職工,又只有一個閨女,那麼多年肯定是存了不少錢,要是將孩子抱養給他們,那錢不都是他們兒子了嗎。
這些手段被他們一個一個的擋了回去。
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為了閨女著想,他們慢慢也就打消了招上門女婿這個念頭。
但是當閨女帶著那個還很青澀的男孩子上門,看著他滿臉誠意地說自己願意入贅的時候,兩個老人一時間不知道是驚喜還是驚嚇了。
反應過來之後便只剩下了驚喜。
驚喜過後,還有些懷疑,覺得他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是在打什麼歪主意,才會同意當上門女婿。
但是從閨女口中得知那孩子的家庭之後,兩位老人對於那個孩子就只有心疼了。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居然會有這種父母,寧願相信一個所謂的侄女兒,也不願意相信親兒子。
任由那個所謂的侄女欺負親兒子。
老兩口心疼他的遭遇,再加上那孩子又是個好的。
那孩子自從知道他們這棟樓經常停水之後,就每天大老遠過來給他們提水上樓。
老爺子去年不小心摔到了腿,也是那孩子親自伺候的,端屎端尿那是毫不嫌棄。
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老兩口被他那些舉動弄得暖暖的,欣然接受了這個女婿,恨不得他們能立馬結婚,成為真正的一家人。
至於那孩子提出每個月給父母各寄5元錢的條件,老兩口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但是對於老兩口來說,那兩個人再怎麼不對也是這孩子的父母。
他要是真的一點兒不管不顧,他們也害怕有一天會這麼對自己。
至於他現在工資不高,這10塊錢佔據他一半兒的工資的事兒,老兩口覺得無所謂。
他們老兩口都有工作,到時候也會有退休金,比他們這些孩子的工資高多了,非但用不著小輩兒養,反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補貼小輩兒。
再說了,他們閨女也有工作,不指望那孩子一個人養家。
再加上他們也不是沒有一點兒算計,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之所以會願意出這筆錢,也希望能夠用這些錢隔斷那孩子的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讓他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這個小家上來。
因為男孩兒一直沒有回來,兩個老人很著急,等待的位置由一開始的門口,變成樓梯口,緊接著又下了樓。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