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6章綺韻東來(1/2)

作者:月關
第236章綺韻東來

皇后懲戒兩位公主的懿旨剛剛傳遍後宮,眾公主、嬪妃、太監、宮女們遠遠瞧著永福、永淳公主殿閣內黯淡的燈光,正有的搖頭嘆息、有的幸災樂禍時,皇上的旨意就到了,公主府重放光彩,削減的用度、抽走的侍婢全部發還回來,內務府大總管羅祥被皇帝親軍統領楊凌的人帶走,罷職查辦了。

誰也想不出楊凌使了什麼法子,反擊竟然如此之快。但是就連後宮上下都知道,兩位公主和外廷的威武侯爺過從甚密,而威武侯爺是皇上跟著第一紅人。這一仗,皇后輸了。

正德著人立即去宮中傳旨後,猶自怒不可遏,憤憤然地道:“混帳東西,朕的御妹想用幾根蠟燭都得掰著指頭算,數萬兩的銀子他說貪就貪了,虧得朕一直把他當作好人”。

楊凌勸慰道:“皇上,您也不必過於生氣。兩位公主常年困在宮中,那份苦悶皇上是最清楚的,皇上體恤公主,帶了她們出來散心,本來是一番好意,也是臣沒注意那些繁文褥節,以致違反了宮中規矩……”。

正德餘怒不息,擺手道:“不關你的事,這是皇后給朕使臉子呢,也好!不如此朕還看不出羅祥的狼子野心!”

楊凌趁機道:“皇上,皇后娘娘剛剛下了懿旨,就被這麼駁了回去,面子上一定不好看。娘娘母儀天下,是六宮之主,也不能叫皇后娘娘難堪了。臣恭請兩位公主時,擔心皇上久等。宮門前命婦們又多,臣忙中出錯,未來得及請示娘娘,臣終歸是有借的。

再者,這幾日彈劾臣的奏摺也不少,劉大夏、馬文升兩位大人去職,群臣中不滿的人一定很多,皇上不如下旨責辦微臣。這一來全了娘娘的臉面,二來也可以稍稍平息群臣的怒氣,三來……”。

正德地傲性騰地一下升了起來,豎眉道:“豈有此理,朕要御妹出遊的,她給朕難堪朕倒要賠著小心了?辦什麼辦?朕就是不辦,朕倒要看看,誰敢動你!”

楊凌忙道:“皇上。您忘了,等四鎮總兵率軍進京,臣還要陪著皇上演武練兵呢,皇上信任微臣,交付臣很多的差使。可這一忙起來,難免忙中出錯,那不是辜負了皇上的信任,讓旁人看笑話麼?臣的意思……把司稅監交出去。由戶部、司禮監共同掌管,這第三……臣才能陪著皇上練兵,輔佐吾皇成就霸業啊”。

他這一說,正德轉怒為喜,說道:“說的是,朕倒忘了,楊卿事事操心,可就沒空陪朕練兵了。不過……司稅監原屬司禮監管轄,當初王嶽那老匹夫欺上瞞下,朕放心不過才移交給你,如今何必要戶部插手,難道劉瑾也信不過麼?愛卿有所不知,朕一和韓文要銀子,他就跟朕哭窮,朕實在不想搭理他”。

這個時候還不是扳倒劉瑾的時機。從他對谷大用的處理就可以看出。谷大用造成地禍患可比羅祥大十倍,小皇上還不是想庇護他?這位皇帝重情勝於重理。除非傷害了他至親至信的人,背叛了他的信任,否則以他的性子天大的罪過他也會替你扛下來。

楊凌深知這一點,於是正色說道:“臣不敢為以後打保票,可是現在劉公公肯定是忠心耿耿為皇上辦差的,臣有什麼信不過呢?臣這是相互制衡、防患未燃吶。

治國之本,在於用律之公、制度之嚴、用策之明、制衡之謹,臣希望皇上這麼做,不是因為劉公公信不過,而是形成制度從長遠打算,這樣將來就不會因人廢事,也不怕有人矇蔽皇上,再出現象羅祥這樣的人了”。

楊凌笑嘻嘻地道:“就拿臣來說,皇上吃肉,臣也是想撈點湯喝的,等臣輔佐皇上,一直到滿頭白髮走不動路時,有了兒子、也有了孫子,說不定也就有了貪心,沒準兒也會敲敲皇上地竹槓,從皇上身上揩揩油,可要是有另一幫子人虎視耽耽地盯著臣,隨時準備向皇上打小報告,臣哪還敢吶?”

正德被他逗笑了,說道:“別和朕裝可憐,你的兒子可是朕的乾兒子,還會委屈了他不成?嗯……不過你這麼說也有道理,外廷戶部、內廷司禮監互相監督,天下稅賦就不會揣到個人包囊裡,這差使將來交給旁人、這江山交給朕的子孫時,也就不怕有人從中取利了。就這麼辦吧,明日交內閣議議,看看這權柄怎麼個分法,只是……”

正德歉疚地看了楊凌一眼,拍拍他肩膀道:“只是愛卿替朕受過,唉!真是委屈了你”。

楊凌和焦芳同車駛往午門。

天色未明,春寒廖峭。車子保養的極好,車軸只是微微發出吱呀之聲,行在寬敞平坦地京師大道上,車子絲毫不見顛簸。

焦芳一身硃紅色官袍,坐在軟墊上微捻鬍鬚道:“大人,門下昨日也是一宿沒有睡好啊,雖說很多事現在還只在籌議階段,可是要做的事太多了,與朵顏三衛互市通商、養馬,接待東瀛國使節、議商使節的人選,水師、市舶司、海關的籌建人選、章程,衙門設定,船廠地設定……,大人交託下來,門下生怕哪裡有所閃失。是一點不敢馬虎啊”。

楊凌已看到他一臉倦意,眼中還佈滿血絲,聞言勸道:“閣老要懂得抓大放小,取重棄輕,事必躬親是賢臣,但絕非能臣,咱們這政策要推行下去,別被地方官員唱成了歪經。必須要依靠一批可信的官員”。

楊凌微微瞟了焦芳一眼,輕笑道:“嚴嵩政績出色,早該予以遷升,此次上書言事又立下大功,可是閣老卻仍不予重用,呵呵……是因為他是江西人吧?”

焦芳手一滯,老臉一紅,吱唔道:“大人。門下……”。

楊凌寬慰地拍拍他的手,溫聲說道:“閣老仕途沉浮,多年抑鬱不得志的事,本官也聽說過,南方多才子。做官地人也就多,恰巧碰上幾個嫉賢妒能,喜歡取用同鄉本土的大臣,也難怪閣老憤怒。可是閣老既深受其害,何以今日身居高位也象自已昔年深深痛恨不屑的人一般呢?”

楊凌笑道:“閣老是當朝宰相,該有宰相的胸懷,如今正是用人地時候,別說嚴嵩是咱們的人,哪怕他不是,只要他忠於國事,一心為民。咱們的大計能夠認真執行,閣老也該重用他。”

他沉吟一下,道:“我的意思,造船廠和水師建設可以大膽交給工部、兵部和南鎮撫司負責,只要取用一個信得過地人做兵部尚書,至於具體的選址、用人、設立有司衙門、制定章程規定這些事全部放下去,把握大局就可,否則把自已累的吐血。就算真制訂出慎密的計劃。沒有精幹之吏推行,也難行其志。”

楊凌自信十足地道:“松花江船廠近鄰原始森林。金陵船廠有已植種百餘年地千畝大樹,都可以就地取材,泉州船廠大型地龍骨等物可能需要從北方運輸,這些事交給工部去辦,閣老也不要擔心。”

楊凌如此胸有成竹,是因為他已見過了劉大棒槌從兵部武庫司搜出的鄭和海圖。

在他原來地印象中,以為鄭和海圖不過是區區幾張紙,記載了行經西洋地海上路線而已,想不到劉大棒槌從兵部搜回的海圖資料居然有九大口箱子。看了這些箱中的資料,楊凌才明白劉大棒槌給他掘了一座金山回來。

他原先對於水師建設想的過於簡單了,而且簡直是一腔熱血的胡鬧,如果沒有見到這些資料,沒有見識到其中對於各功能艦隻地組成介紹、戰隊配合,可以預見他的所謂水師一旦組成,將要付出多少次血的代價甚至全軍覆沒的危險才有可能成長、成熟起來。

九大口箱子中,除了海行路線圖、沿途諸國地人土風情、政治、地域等珍貴資料,還有寶船、旗艦、馬船、糧船、戰船、警戒船、傳令船,整個龐大艦隊指揮、戰鬥、給養、運輸各個方面的戰艦製造和水戰、陸戰兵器配備的詳細圖紙,以及各種作戰部隊的組成和白天、夜晚水上作戰的七種通訊聯絡方式。

大明如今不但沒有能製造整個艦隊各種功能艦隻的全能人才,而且沒有一個合格的水師將領想得全大船隊出海作戰所需要的各種艦隻地種類。而透過這些整隻船隊組種和配備的圖紙,一個有經驗的指揮將領卻可以輕易揣測出它們的作用,能夠迅速掌握遠洋作戰積的豐富經驗。如果這一切從無到有,從頭學起,那要付出多少血的代價才能把這些經驗和知識積累起來?

楊凌大喜過望,這些資料當中稍加改動就可以使用的技術實在是太多了,他原來低估了水師建設的複雜性,看了這些詳盡地資料他才知道,如果沒有這些海圖,從新打造一支可出海作戰地水師,訓練相應的人員,在航海技術、通訊指揮以及船隊地戰術編隊上達到科學的配備,至少也得摸索十年才能完善。

他所不知道的是,這些技術在百年前就已領先世界七八十年,就是現在原封不動地拿來使用,不敢說更先進,但是也絕不落後,這些海圖的得而復失,為大明至少節省下來數千萬兩白銀。楊凌現在正集中工部、軍器局,並要內廠的一些人員參予整理。分門別類造冊登記並重新抄寫。

因為有了這些詳盡的資料,楊凌對焦芳說話才如此胸有成竹。

他想了想,又道:“閣老千萬記住,你只須抓三件事,而且絕對不可放手:一是水師、市舶司、司稅監、海關、互市衙門的人事,必須要有我們信得過、用得動、站的穩的人!

第二,就是司稅監,制定稅法、稅律、稅種、監察稅收之責一定要交給戶部、收稅、繳稅交給司禮監。互市訴訟、海事訴訟、稅收訴訟交給刑部,三者相互制衡;

第三,交易稅賦可按交易額、交易量和各地特有產品、關乎國計民生地產品劃分出一部分由當地官府直接收納,無需上交朝廷再由朝廷撥返,一來省卻了收繳運輸的麻煩,二來可以使地方官員擁戴此略,不遺餘力地推行,不致受阻於地方官府的陽奉陰違;三來透過稅賦對不同商品的徵收分成。引導地方官府發展相應的產品貨物,再從而,對於當地的施政大略都會產生影響,這就叫以點帶面了。

這三點做到了,也就把握住了全域性。把握住了船舵,把住了舵,任他風浪再大,這方向也不致偏了”。

焦芳聽得精神大振。心中為之大奇,這位楊大人有時在官場上幼稚的很,只要在宦海中混過幾年就看得出的利弊得失、甚至明顯地陷阱,這位大人卻幼稚的很,若不是皇上寵信不減,早被人下絆子整的萬劫不復。可是有時他隨口說出的政見、打算,卻前瞻遠見、一針見血,顧及到諸多方面。思慮縝密的針插不進、水潑不入,連他這樣的老臣都要自嘆弗如,

焦芳連連點頭稱是,不一時車至御道,楊凌下轎,換乘自已的馬匹,一同到了午門前。午門前已匯聚了不少等候上朝的官員,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薄熙初明。不知是誰耳目靈通。已經聽說了昨日宮中皇后娘娘敲山震虎,指使八虎之一地羅祥制裁兩位公主。楊凌反擊剝了羅祥的職務,但自已也招架不住內外廷的同聲指責,不得已交出了控制天下稅賦大權的事。

訊息很快在諸多官員中傳播開來,楊凌和八虎內鬨,弄得兩敗俱傷,被迫交出財賦大權的事,讓那些因為兩位尚書被免職、解海通商地國策也得以施行而被打擊的無精打彩的官員們精神為之一振,心中大是快意。

可是連劉大夏和馬文升這樣的四朝元老都被罷官免職,他們多少有了忌憚,瞧見楊凌地馬來,焦閣老也從轎中走了出來,不覺笑意稍斂,談話的聲音也放輕了。

楊凌今日是來陪同禮部尚書王華出城迎接東瀛國王使臣的,所以來的也甚早。楊凌發現大明計程車子官員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一方面他們以天朝上國自居,四夷蠻狄皆是邊荒之民,在天朝面前渺小卑微,似乎根本不值得重視。但是對於來使的番邦,他們卻極盡禮儀,無論住處、飲食、饋贈的禮物,都數十倍於來使,以顯示天朝地富庶、恩遇和禮儀之邦的大義。

他們肯為了番邦使節是雙腿下跪還是單腿下跪爭得面紅耳赤、決不讓步,可是對於來使反覆討價還價成倍增長討要的回饋禮金卻羞於和他們斤斤計較。

楊凌翻看禮部與安南、琉球、高麗等國來使交往成例時,對於大明如此“務實”的外交態度,真是打破腦袋也想不出他們是怎麼考慮的,於是藉著今後諸國之間已允許百姓自由通商的理由,申明今後來訪的使團必然多是為了商貿目的,如非大明規定地朝貢之期、朝貢規定地來使人數,一概不得再以國賓之禮接待。

王華倒不愚腐,他也知道楊凌這個建議呈上去皇上必然應允,所以便爽快答應了,不過為了有據可查,還是以禮部名義向皇上進了奏摺。

楊凌走到宮門前,看到王華站在一角正和幾位大臣聊天,剛想走過去,忽地察覺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