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6章 拿破崙VS戚繼光(1/3)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第656章 拿破崙vs戚繼光

張準離開董家堡以後,隨即在狙擊手分隊的護送下,前往中央軍營。董家堡暫時不會有危險了,從現在開始,他的主要活動區域,應該是在中央軍營了。在那裡,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著手去做。

從董家堡到中央軍營,大約有十里的路程,一路上都是平坦的原野,沒有任何的障礙物。張準的身邊,只有五十名狙擊手護送。要是在這個時候,突然遭遇大量韃子騎兵的圍追堵截,還是非常危險的。因此,隨行的獨孤獵、黃弦、陸伊典、劉芒、魏大哥等人,都非常的警惕,槍口幾乎都是平端的。發現不對,立刻開槍射擊。

在大量的狙擊手被分派出去擔任軍官以後,他們五個,就是狙擊手分隊的骨幹了。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韃子騎兵,他們一刻都不敢鬆懈。哪怕是平時最吊兒郎當的劉芒,這時候額頭上都可以看到清楚的汗珠。

零星能聽到虎賁銃的槍響,應該是附近有虎賁軍騎兵和韃子騎兵在交鋒。張準看看四周,沒有發現韃子的身影。一路上,也沒有遇到韃子騎兵。看來,虎騎營和豹騎營的戰士,還是比較給力的,正在逐漸的將韃子騎兵清理出董家堡的周圍。

半盞茶的功夫以後,張準安全的到達中央軍營,狙擊手們這才鬆了一口氣。這裡同樣有大量遺留的敵人的屍體。不是韃子的,而是蒙古人的。在昨天的戰鬥中,攻打中央大營的,主要是蒙古人。

“都督大人!”

“都督大人!”

接到陸伊典的報告,楊致遠、鄒明加等人都出來迎接。

“大家好!”

張準點點頭,從馬背上下來,進入中央軍營裡面。

相對於董家堡的慘烈,中央軍營看起來還不錯,至少,這邊的傷亡,遠遠沒有董家堡多。整場戰鬥下來,中央軍營的傷亡,還不足一百人。作為預備隊的闖字營,甚至都沒有出手的機會,敵人就急匆匆的退走了。

進入議事廳,張準坐下來,楊致遠便彙報了基本的戰況。進攻中央軍營的主要是蒙古步兵,大約有五千人左右,協同作戰的蒙古騎兵也有五六千人。他們的攻擊一度非常的兇悍,給虎賁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但是後來,他們察覺到不妙,就開始磨洋工了。到牛角號響起,他們就全部都退走了。

總的來說,雙方都沒有出盡全力。蒙古人沒有放開手進攻,虎賁軍也就沒有機會豁出去反擊。這是可以想見的,蒙古人對張準的怨念,可沒有韃子那麼深。三大部落裡面,除了科爾沁部落,其他部落,都不會為了皇太極而跟張準拼命的。

“進攻我們的,乃是哈喇慎部落的人,頭人叫做哈丹巴特爾。”

楊致遠謹慎的報告說道。

“哈丹巴特爾?”

“看來是個有趣的人。”

張準意味深長的自言自語的說道。

根據聞香教網路提供的情報,三大蒙古部落裡面,哈喇慎部落和土默特部落,和大金國的磨合期,都沒有完成。兩大部落的首領,對於皇太極,還僅僅侷限於有限的合作。或許,虎賁軍可以在這兩人的身上,下點功夫。不過,現在不是談論蒙古人的時候,張準還有更重要的事。

“楊致遠,鄒明加,你們倆過來,我要和你們倆商量一個事情。”

張準肅穆說道。

“好!”

楊致遠和鄒明加急忙答應著。

三人來到旁邊的偏廳,將所有的無關人員,都全部屏退,然後才坐下來。張準的嚴肅,搞得楊致遠、鄒明加都有點緊張,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其實,張準要和楊致遠、鄒明加,商量的,就是組建野戰兵團的事項。

本來,這個兵團,應該是張準親自組建的,除了他,別人可能都沒有這樣的學識和能力。但是,他的工作,的確是太多了。現在的北直隸,韃子、朝廷、虎賁軍互相糾纏在一起,除了軍事上的爭鬥,政治上的謀略,也非常重要。張準要應付方方面面的事情,不可能有時間來負責具體的工作。因此,野戰兵團的組建,只能是在他的建議和指導下,由楊致遠具體的負責,由鄒明加協助。

“大人,你講,我記錄下來。”

楊致遠明白事關重大,神情肅穆的說道。

他原來的文化水平乃是白板,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這兩年來,經過自己的努力,基本上掌握常用的漢字了。只要不是太過生僻的漢字,他基本上都是認得的。當然,寫出來的毛筆字,就不要要求太高了。反正張準自己的毛筆字,也是爛的跟那啥一樣,不會有人自卑的。

鄒明加畢竟聰明一點,在文化知識方面,掌握得比楊致遠還要更好一些。他的毛筆字,也寫得不是很難看。只是他的性子,比較跳脫,遇事容易急躁,做事也沒有楊致遠沉穩,這樣的大事,他只能是協助,而不能主要負責。

“這個軍團的名字,就叫做青龍軍團。”

張準緩緩的說道。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那都是傳說中的神獸,使用青龍作為軍團的名稱,頗有天下第一的味道。當然,要是在朝廷的文人看來,這樣的名稱,實在是太俗氣了。不過沒辦法,要是不俗氣,虎賁軍計程車兵,可能根本記不住。

作為虎賁軍的野戰軍團,青龍軍團的編制,張準有兩個想法。第一個,是複製差不多兩百年後的拿破崙軍團。第二個,則是複製八十年前輝煌的戚家軍。至於具體使用哪一個,張準也沒有決斷好。複製拿破崙軍團,可以早日和國際接軌,有利於儘早的建立近代軍隊體系。複製戚家軍,卻符合中國的國情,有利於民眾和士兵的接受。

“我們先研討一下拿破崙軍團。”

“我先給你解釋一下縱陣的概念。”

張準一項一項的說道。

楊致遠和鄒明加都仔細的聽著,時不時的記錄在案。

所謂的“縱陣”,在中國的戰爭史上,其實並沒有出現過。中國古代有各種各樣的作戰陣型,就是沒有所謂的縱陣。其實,縱陣就是縱隊和方陣的結合體。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採用“縱陣”作為標準戰鬥隊形,使得這樣的陣型逐漸為世人所知。

這種隊形的形成一方面是受塞克西元帥的影響,他在前一個世紀的中葉就已開始了在這方面的嘗試。另一方面,為了最有效地使用訓練很差的“全面徵召”的老百姓,不得不採用這種隊形。所謂的未經訓練的百姓,其實和中國的起義軍差不多,也可以用另外四個字來解釋,那就是“烏合之眾”。

在同腓特烈大帝橫隊作戰中,這些未經訓練的紀律很差的軍隊,由於採用“縱陣”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作戰效果。縱陣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夠有效的控制烏合之眾產生的恐慌,並引導和強迫他們進行戰鬥。不過,由卡爾諾建立並由拿破崙加以完善的這種縱陣,絕不是過去方陣或瑞士長矛縱陣的一個翻版。

法國縱陣中,最為複雜的是隊形組合,在散兵強有力的全面保護下,營的縱深組合確實使法國縱陣具有多種用途,它可以使指揮官採用靈活多樣的火力突擊戰術。步兵營在形成進攻縱陣時,其縱深一般不超過九列,而其縱深排列可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作用,必要時各分隊仍然可以用線式編隊進行作戰。

但到了戰爭後期,法國軍隊經長期消耗,已經失去了其優良的素質,他們再也沒有形成靈活多樣的縱隊。拿破崙只能偶爾使用大量營縱隊作為最後一搏的衝擊手段。當時法國的人口很少,人力資源消耗的速度很快。沒有了充足的人力,拿破崙再厲害,都回天乏術。這一點,對於中國來說,是根本不存在的。中國無論在什麼時期,都從來不缺兵源。

由於法國的縱陣使用起來十分靈活,而且變化多端,因此具有極大的價值。跟形式刻板的橫隊相比,縱陣的指揮官可用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指揮方法,在戰場上調動數量相當可觀的兵力。特別是在多山的地形上,縱陣的作戰效果比橫隊更好。

指揮官可以很容易地變換成種類不同的隊形,特別是把行軍縱陣變成進攻縱陣,所花費的時間要比線式編隊的變換少得多。要派遣散兵襲擾敵人時,不需對縱陣隊形作很大的調整,而且可以迅速組成縱深為二三列的橫隊和方隊,對敵實施火力襲擊,此外也不必像過去那樣,需要保持橫隊中各部分側翼之間的緊密連線。戰鬥進行時,戰術格局是開放型的,因此變得更有生氣了。

進攻時的縱陣,有二項主要功能:

第一項,它能使排成密集隊形計程車兵迅速撲向敵人。這種作戰行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依靠炮兵首先向敵人發起炮擊,並由散兵預先對敵人進行襲擾,從而為縱陣進攻作好充分的準備。敵人的傷亡主要是炮兵和散兵的火力造成的,並非縱陣本身的功勞。這是因為縱陣在向前運動時,它自身的火力比較小,靠刺刀打敗強敵的情況是十分罕見的。

這一點非常重要。眾所周知,虎賁銃的殺傷力很強,射程很遠,能夠在韃子騎兵到來之前,就將他們有效的打翻在地上。加上炮兵的葡萄彈轟炸,可以在韃子騎兵的面前,組成一道有效的防線。即使偶爾有韃騎兵僥倖能夠穿過這道防線,數量也不會很多。這對於野戰兵團自身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任憑韃子騎兵衝入自己的佇列裡面,這個野戰兵團就完蛋了。

第二項,進攻縱陣更為經常的是作為後續支援部隊來使用。通常縱陣先派遣散兵部隊把戰鬥打響,然後作為散兵的替換基地和直接的戰術後備隊。如果散兵襲擊遇到敵人的頑固抵抗,那麼縱陣便展開成橫隊用齊射的方式繼續進行戰鬥。一旦敵陣開始動搖,橫隊就向前推進,或者再次減少排頭的寬度,變換成縱隊前進。

拿破崙一世採取散兵與縱隊結合的隊形,使縱隊戰術臻於完善。戰鬥時,在決定性的時間、地點集中兵力,適時機動,分進合擊,先以炮火猛擊對方,接著在選定的主要地段上突然實施攻擊,並從縱深不斷增強突擊力量,攻擊一旦成功,騎兵迅速擴張戰果,適時投入預備隊,消滅對方。

如果要複製拿破崙軍團,青龍軍團的編制,就要做出很大的改變。原來的營、協、隊、夥、伍這樣的編制,就要變成班、排、連、營、團、師、軍這樣的編制。這種改變,士兵們接受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因為,這些編制,全部都是新名詞,在中國的土地上,除了張準,其他人都沒有明確的概念。

拿破崙時代歐洲軍隊以營為基本的戰術單位。每營六至八連,約五百至一千人;二至三營為一團;二團為一旅;二旅為一師。師為戰略單位,含有諸兵種合成性質,配步兵八至十營(人數為五千至九千五百),炮兵二連(十二門炮)。

到1800年時,拿破崙以軍團為戰略單位,含步兵二至三師,輕騎兵一師(三至四團),炮三十六至四十門。一個團編三營時,第一、二營為基幹營,第三營為後備營。如第三營迅速參戰,則由各營抽調一部臨時編組第四營為後備。

拿破崙軍隊的主力,當然是步兵。步兵在習慣上有輕、重步兵之分。在各個國家裡,由於人員的身高、體力和氣質不同,由重步兵中區分出輕步兵。這種區分是必要的,在基本任務上稍有不同。重步兵用以進行大規模的堅決的攻擊和成密集隊形作戰。輕步兵適於散兵戰,進行機動,擔任警戒和前衛等。

步兵的主要武器是前膛槍和一部分來復槍。主要是燧發槍,後來改進為擊發槍。命中精度差,裝彈困難,又慢,影響射擊速度,每分鐘約射五發。其對單兵的有效射程為百米,對集團目標在二百米內有效,在三百五十米外則不易命中。步兵已普遍採用刺刀。

由於步兵裝填彈藥慢,前進速度也不能快,往往採用“鵝步”前進。所謂的鵝步,就是走一陣,停一陣,好像鵝一樣。拿破崙有一次在德意志步兵營中,觀看燧發槍時,曾感慨地說:“這的確是能發到兵土手中的最倒黴的武器了。”

當然,在虎賁軍的裝備中,使用的乃是前裝線膛槍,要比滑膛槍的威力大得多,準確性也要高得多,可靠性也是有保證的。虎賁銃的兩大缺點,一是裝填速度慢,二是無法臥倒射擊。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兩個缺點,都不是問題。因此,準確來說,基本上每個虎賁軍士兵,都可以稱之為散兵了。

騎兵同樣是拿破崙軍隊的主力。騎兵也有重騎兵和輕騎兵之別。在整個中世紀,騎兵是一切軍隊中的主要兵種。“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時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