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34章 以後,各位就不要依靠食鹽賺錢了(2/2)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甫一嘗試,便遭巨大打擊。滿清政府的權威是不容置疑的,降低鹽價在滿清政府看來,就是對皇權的挑釁,而這比什麼都更加不能容忍。

徽州鹽商終於走到了窮途末路:鹽價越高,銷量越少,稅源越枯竭,清政府為了保證稅收,只能進一步提高鹽價,於是,又開始新一輪的惡性迴圈。

在此種環境下,徽州鹽商的最好下場,就是能夠從鹽業經營中全身而退。譬如棠樾鮑氏家族的鮑啟運,在承接哥哥鮑志道的總商地位之後,被僉派辦理淮北鹽運,當時淮北官鹽“疲滯已久”,滯銷則無從言利,而課稅照舊很高,致使不少鹽灶已關閉歇業。

為了應付官府的課稅,少數倖存的鹽場只得高價賣鹽,這對從事鹽運的鹽商來說,當然無利可圖,而且運鹽途中,如遇風險沉船,損失均由鹽商自認。鮑啟運深諳此道,哪能睜眼做虧本的買賣?

因此“稱病告退”,寧肯背上“抗僉誤課”的大罪,也不能將家業敗落在自己的手上,所幸的是,他得到了嘉慶皇帝的特赦,“抗僉誤課”的大罪,僅以罰五萬兩銀子了事。

收回了資本的鮑啟遠,從此再無經商業鹽的念頭,回到祖居地,廣購良田,大興土木。今天我們看到的棠樾牌坊群,就是在他的手上建造修葺的。

這一宏大的建築群,證明著徽州鹽商曾經的輝煌,也蘊含著徽州鹽商必然衰落的無奈宿命。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獨立之人格,才有獨立之商人,才有強盛之時代。

張準透過這個案例,要強調的,重點是兩個:第一個,新帝國,不會好像以前的任何一個王朝,依靠食鹽來提供國家財政收入。第二個,任何一個商人,又或者是家族,都不要希望從食鹽上賺取鉅額利潤,你們還是做點其他事才是王道。

他不想讓新帝國,好像清朝這麼腐朽不堪。更不希望新帝國的商人,好像以前的鹽商一樣,只是依靠特權來賺錢。新帝國的商人,應該是白手起家,透過自己的本事,透過自己的眼光,透過勤勞致富,誠實經營來發家。

“凡是屬於民生的必需品,國家都會實行專營,不會轉到任何人的手上。專營的價格,肯定不會高,在扣除了各項的費用以後,利潤應該是很稀薄的。所以,大家不要指望,在食鹽的經營權上,我會開什麼口子。”

“而且,我還可以告訴你們,也不要指望日後開什麼口子。哪怕是我死了,我也會留下嚴令,不允許食鹽漲價,更不會允許食鹽轉手給私人經營的。大家想要賺錢,還是想別的法子吧。”

“大家的目光,應該放長遠一點。你們的眼睛,應該盯著國外。相信諸位都看過我描繪的世界地圖了。正如大家看過的那樣,我們所在的世界,真的很大很大,賺錢的路子很多很多。”

案例說完以後,張準緩緩的說道。

在座的商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有些黯然的低下頭。顯然,他們都相信,張準這次絕對不是在開玩笑。他既然這麼說,就會這麼做。以後,大家想要透過食鹽賺錢,那是絕對不可能了。

惋惜了,真的是太惋惜了。食鹽賺錢的路子,真的還是太穩妥了,簡直是躺著就有錢收。他們都有些想不懂,張準為什麼,居然會主動的放棄這條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生財之道。或許,張準是出於新帝國的長治久安考慮吧。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說,三文錢能夠買到一斤鹽,的確是前所未有的幸福了。

“都督大人,您的提議,我們都是堅決贊成的。以後,我們都不做食鹽的生意了。只是,還請都督大人指點一條明路,也好讓我們有個盼頭啊!對於海外貿易,我們最遠的也就是去到南洋一帶,再遠的地方,我們都沒有去過了。還請都督大人指點一二。”

有商家代表站起來說道。

“對!”

“對!”

“對!”

其他的商人代表,紛紛附議。

發展海上貿易,除了虎賁軍海軍的大力掃除障礙之外,對於各地的風俗民情,資源特產,都要有相當的瞭解。你只有瞭解市場需要什麼,又能買到什麼,才能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意。兩眼抓瞎,那肯定只有虧本的份。而要說到對全世界最熟悉的,莫過於張準了。那個世界地圖,還是張準自己描繪的呢。一眾商家,都恨不得將張準腦海裡知道的一切,都全部挖出來。

“我知道大家會怎麼問的。”

“我已經準備好禮物送給各位了。”

張準自信的微微一笑,然後輕輕的拍拍手。

【求***】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