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四年十二月末,漢大將軍糜暘密奏天子,言隴右兵力空虛,正可擊也!
天子聞奏大喜,便於當日召叢集臣,商討具體的進兵計劃。
在劉備的急促召集之下,由於心中早就做好準備,於是陽平關內的漢臣不久後就齊齊聚集在議事大堂內。
看著堂下坐的滿滿當當的大臣,劉備顯得紅光滿面。
為了籌備這次北伐,他將他多年來培養的智謀之士,軍中良將皆齊齊帶在了身邊。
而糜暘北進前,也將梁州軍中的大多悍將都留在了劉備身邊。
在堂內的諸位漢臣中,文有黃權、馬良、費禕、董允等,武有趙雲、魏延、劉封、丁奉等。
可謂是人才濟濟。
更可以說當下坐在劉備身前的,是大漢目前能夠組建起的最豪華的北伐班底。
憑藉此優良的班底,再加上如今難得一遇的良機,劉備的心中充滿了自信。
看著自己的一眾賢臣良將,劉備激動地開口言道:“諸位!我軍可北進隴右矣。”
當劉備說出這一句話,堂內眾多漢臣的臉上紛紛流露喜色。
他們雖然有猜到今日劉備急召他們的目的,但當劉備親口確認他們心中的猜測後,還是讓他們感到激動不已。
還是那句話,凡為大漢之臣,沒有一人對北伐不感到渴望,不感到亢奮。
很快一陣高昂的呼喊聲響徹在劉備的耳邊。
眾臣齊齊站起,對著身前的劉備深深一拜道:“臣等,願為大漢效死。”
這一陣強烈的呼喊聲,既代表著諸位漢臣的決心,也反映了當下漢軍那高昂計程車氣。
見到這一幕的劉備,心中很是滿意。
心急的他更是不想稍微再等待一會。
劉備先揮手讓眾臣坐下,然後一身戎裝的他讓人搬來了隴右地圖。
隴右又名隴西,通常泛指隴山以西地區。
隴右雖只屬於涼州的一部分,但根據人口上來講,隴右其實才是涼州的精華之地。
並且由於隴右的地理優越性,一旦漢軍能夠佔據隴右,那麼佔據整個涼州大地,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因為心中一直記掛著隴右,故而身前的這副地圖,劉備早就已經看過不知道多少次。
甚至許多漢臣也曾私下或翻閱地圖,或翻閱古籍,讓自己對隴右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
當內侍搬上隴右的地圖後,劉備便不假思索地看向黃權問道:
“卿以為,朕北伐隴右,應當從何路進兵?”
當初糜暘雖為劉備規劃好北伐隴右的戰略,但他畢竟不是西路軍的主將,不可能細緻到連劉備進軍哪條路線都要建議。
這樣會讓劉備覺得沒面子的。
更何況當時情勢尚未明朗,提前設定進軍路線,更像是紙上談兵。
而當下情勢已經明朗,那麼這件事就是可以正式討論的了。
聽到劉備的詢問後,黃權即刻思考了起來。
黃權字公衡,是巴西郡閬中縣人。
黃權出身蜀中名門,年輕時就為郡吏,後被益州牧劉璋召為主簿。
當年黃權曾勸諫過劉璋不要迎接劉備,但卻因此事引得劉璋大怒,被外放為廣漢縣長。
後來劉備取得益州後,聽聞黃權的名聲,便派人封拜黃權為偏將軍。
單單看這些簡歷,黃權並無特殊之處,但歸降劉備後,他做的一件事讓劉備對他刮目相看。
當年建議劉備攻取漢中的不止有法正,另外一人便是黃權。
甚至黃權比法正更早提出攻取漢中的建議。
後來在攻打漢中的一系列戰役中,黃權一直跟在劉備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取得了不少精彩的勝利。
正因為在漢中之戰中的優異表現,從此以後劉備對黃權就十分重視,將他倚為自法正逝世後,自己身邊又一位可以商議軍機的良臣。
在這次北上時,劉備更是提前將黃權封為安北將軍,想著讓黃權為他繼續貢獻才智。
而黃權也不負劉備的期望,可能他心中早就想過這個問題,故而沒多久他便開口對劉備言道:
“隴右諸郡中,以天水郡最為靠近我朝邊疆。
故我軍要想從陽平關北上,最好先至天水郡內。”
在說完這點後,黃權又接著說道:
“既然我軍要先至天水郡,最佳的進軍路線,當然是走祁山山道。”
說到這時,黃權起身用手指向了地圖上那條蜿蜒的山道。
而在用手指向祁山山道時,黃權的手指還不經意間劃過武都郡。
這代表著他建議劉備率軍走的路線,實際上是從陽平關出發,經過武都郡境內,最後再進入祁山山道中。
一旦漢軍能夠走出祁山山道,那漢軍頃刻間便可到達天水郡內。
只不過就算漢軍要從祁山山道進軍入隴右,但陽平關前往祁山山道的路,可不僅僅只有這一條。
在武都郡被糜暘光復的情況下,繞道從武都郡進入祁山山道這一條路線最穩,但卻不是最快的。
從黃權的這個建議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也是偏向沉穩的那一派。
黃權認為當下雖良機難得,但數萬大軍進發,不可過於心急,應當穩紮穩打。
穩紮穩打的情況下,不僅能大大降低己方大軍可能遭遇危險的可能,更能讓己方大軍的後勤,不至於有著太大的壓力。
畢竟從寬闊的官道運糧入祁山,與險峻的山道運糧入祁山,這兩者耗費的人力物力並不等量,後面明顯更大。
但劉備在聽完黃權的建議後,卻一直不置可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劉備的沉默代表著,黃權的建議不符合他的心意。
劉備不是不知道黃權建議這條路線的緣由,但這條路線千好萬好,卻終歸是稍慢的。
劉備現在不想白白空耗那些時日。
率軍北伐,還於舊都,是劉備心中的夙願。
夙願得償,是人一生中最開心的時刻之一。
因此在夙願得償的前期,人也會因為激動而變得急切。
在急切的心情之下,劉備又豈能接受黃權的建議呢?
不久之後,劉備斷然否決了黃權的建議。
“不可。”
在否決完黃權之後,劉備親自畫定了一條路線。
那條路線可以從陽平關外的蜿蜒山道直入祁山內。
相比於繞道武都郡的路線,這條路線明顯耗時更短。
但在這條路線中,漢軍走的幾乎都是山道。
儘管漢軍士氣高昂,又大多是善於山地戰的精銳,這能讓他們在山道中擁有別軍不能擁有的速度。
但這條路線勢必會給漢軍的體力及後勤帶來不小的壓力。
黃權在看到劉備親自畫定的路線後,他才真正明白到劉備這一刻的心情有多急切。
只是,是否太急了些呢?
黃權倒不是擔心,劉備畫定的這條路線會被魏軍所探得,然後讓他們半路設伏。
現在還有哪支魏軍敢貿然進入梁州?
更何況祁山一直在大將軍部下石苞的控制中。
可即使沒有這層隱憂,劉備不加掩飾的急切,卻讓黃權心中泛起憂慮。
或許劉備的這份急切,不會在漢軍進軍時帶來隱患,可在率大軍進入隴右後呢?
主將太心急,終究不是一件好事。
心中泛起憂慮的黃權,當下勸諫劉備道:
“今天下大勢,正在我軍。陛下無須求速,夫王者之師,當務萬全,圖久安,方為上計。”
黃權的勸諫雖然委婉,但劉備還是聽懂了他的意思。
不過劉備既不因為黃權的勸諫而氣惱,也不因黃權的勸諫而改變主意。
劉備只是對著黃權言道:“卿意朕知,然天下大勢,亦易變也!”
在說完這句話後,劉備便直接敲定了進軍路線一事。
而後劉備說的一句話,讓包括黃權在內的眾多漢臣更是齊齊大驚。
只見在定下進軍路線後,劉備站起身躊躇滿志地對著滿堂大臣言道:“明日朕將親自統率大軍先行,還望今日諸卿早些歇息。
明日與朕一同馬踏隴右!”
劉備的話不可謂不豪氣,但聽到他要親自領軍先行後,黃權當下又出身勸諫道:
“隴右地險,又山道崎嶇,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
黃權的建議完全是為劉備考慮。
可現在的劉備,卻聽不下這樣的建議。
劉備再次笑著婉拒了黃權的勸諫,然後便直接散了今日的議會。
在劉備看來,現在不是該勸諫他的時候,應該是全軍抓緊時機,迅速北伐的時候。
待劉備離開了大堂中後,黃權與馬良、趙雲等幾位重臣對視了一眼。
他們皆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彼此心中的擔憂。
這幾位大臣都是性格沉穩的代表,他們肯定是不太想見到劉備過於急切的模樣的。
可反觀劉封、魏延、馮習等幾位將率,他們卻對劉備今日的表現並不覺得有什麼。
相反的,他們情緒顯得十分高昂。
可黃權、趙雲等大臣再擔憂又有何用呢?
劉備主意已定,他們是再難勸阻的了。
...
由於早有準備,再加上全軍上下都知道劉備那急切的心情,於是在議會結束後的第二日,四萬餘漢軍便順利在陽平關外集結完畢,並且迅速的透過山道前往祁山。
經過將近十日的行軍後,四萬餘漢軍在漢帝劉備的親自統率下,順利進入了天水郡內。
這一日時間已經悄然邁入了章武五年元月!
而由於在糜暘的聲東擊西計策之下,整個天下都認為漢軍主攻的方向是長安。
這一錯誤的判斷不僅讓曹真將隴右諸郡的兵力大多調往長安,還讓隴右諸郡的將率、太守皆放鬆了警惕。
在這種情況下,當得知有數萬旌旗招展的漢軍由劉備親自統率出現在隴右後,整個隴右皆大驚失色,甚至在整個關中亦引起極大的震響。
曹真聽到這個訊息後,道心幾近崩裂。
而相比於曹真的心碎,其他人的反應更為直接。
在劉備率軍抵達隴右的當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直接不戰而降!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