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縣,冀魯豫軍區指揮部。
譚林也沒想到周維漢收到電報能立馬就回來,不由得感到意外欣喜。
文薔和譚林並沒有見過面,周維漢先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只見譚林在周維漢耳旁說道:“你老周倒是好福氣,娶了一個嬌滴滴的大美人!”
“你老譚也不差,喬大姐我在延州也見著過!”周維漢說著一拍腦門,趕忙讓文薔從行李箱中掏出一件毛衣。
“你看我這記性,喬大姐囑託我給你帶回來的,我差點給忘了,不過現在穿毛衣也不晚,還能再穿一個來月!”
譚林的媳婦叫喬林君,在陝北政治保衛局工作,後來譚林調到冀魯豫根據地,上級原本也曾詢問喬林君的工作意向,只不過喬林君以工作為由繼續留在陝北。
周維漢在延州的時候,也與這位喬大姐見過幾面,臨走之前還委託周維漢將織好的毛衣帶給譚林。
“我要是不催你,你不見得什麼時候能回來呢,否則這毛衣可就穿不上了!”譚林有意抱怨了兩句。
周維漢尷尬一笑,與趙剛這種親密無間的兄弟之情不同,周維漢對譚林更多的是敬重,與其說是老大哥,更像是長輩。
譚林平時很少發火,對待同志的態度如同春風細雨,諄諄教誨滲透在各個方面,周維漢在鬥爭方面經驗尚淺,在去延州之前,兩人沒少徹夜長談。
因為有譚林在,冀魯豫根據地的政治風向一直很穩定,並沒有生出太大的波瀾,但是人事變動同樣不小,高層的幾個位置基本填滿。
回來的當天,譚林將地方政府以及部隊的幾個負責人喊過來,讓周維漢見了見,軍區參謀長趙秉章向周維漢彙報了當前階段部隊的現狀。
相隔大半年沒見,周維漢知道譚林有很多話要說,所以也就沒有回到安排好的住處,而是譚林住在一起。
讓人弄了幾個小菜,其他人都沒喊,只有兩人貓在屋裡小酌幾杯。
事實證明,只要是一把手、二把手能夠齊心合力,內部往往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周維漢非常幸運,無論是趙剛還是譚林,搭班子都不錯。
“在延州感覺怎麼樣?”譚林問道。
“收穫不小!”
“真的?”
眼見譚林不信,周維漢繼續說道:“這還能有假?原先我總是跟同志們強調要多注重學習,其實反倒是自己沒有多少空閒的時間!”
“去了延州之後,我一邊在馬院學習,一邊在抗大教書,日子別提多自在,期間經常翻閱理論書籍,偶爾還幫忙翻譯外國的軍事著作,相互印證之下,也算是對自己曾經過往的一種總結和昇華!”
譚林聞言點了點,周維漢說的是肺腑之言,他在延州的時候,讀的最多的就是關於劉師長的軍事文稿。
太南軍區隸屬於129師建制,周維漢一直認為劉師長是八路軍軍事理論素養最高者之一。
劉師長非常重視總結、研究以及部隊正規化建設,出身於129師的將領多受其影響。
簡單一句話,光是自己會指揮打仗不行,得讓大傢伙都知道該怎麼打仗,怎麼打勝仗。
太南軍區打的大仗、惡仗、勝仗不少,每逢戰鬥結束之後,往往總結報告還沒上報,師部就開始催促,只不過原先在太南軍區這種事一般是邢志國負責。
周維漢同樣重視部隊正規化建設,在戰後總結方面也積極參與,這一優良傳統也延續到冀魯豫軍區的部隊,
除了劉師長之外,還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粟大將。
因為劉師長重視部隊正規化建設、高度重視軍事理論以及戰術,所以經過他打造出來的部隊都非常穩。
同時,劉師長也不怎麼挑手下的將領,誰來都能用,還都能用的很好,歸根結底是他的馭將之術乃是正規化理論,而不是鮮明的個人風格。
粟大將恰恰相反,在指揮上嚴重依賴個人智識,對手下的將領很挑,如果上下溝通不好,執行不到位,很容易產生阻力。
想到這,周維漢就認為進行幹部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每支部隊深受其軍事主官的影響,都有各自的作戰風格。
冀魯豫軍區接下來與山冬軍區以及新四軍的部隊少不了要聯合作戰,提前一步讓雙方幹部互相熟悉對方的風格會減少不少麻煩。
山冬軍區的部隊來源複雜,基層指戰員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中高層骨幹一部分來源於早期的山冬縱隊,一部分則是來源於115師,最後一部分則是來源於紅四方面軍的將領。
而新四軍的組成則是更為複雜,早期的骨幹是由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而來,其中存在極大的地域分歧,最為明顯的就是語言溝通不暢以及作戰風格不一。
任重而道遠啊,周維漢內心感慨道。
兩人晚上聊了很多,大多是由譚林在說,周維漢只是講了兩件事。
將太南軍區279團以及29團成建制調到冀魯豫軍區,譚林存有擔心,怕影響到太南軍區的戰鬥力,主要還是擔心上級不會同意。
不過當周維漢說到會卸去太南軍區的職務,並且拿兩個團互換,譚林也就放心了,另外一件事則是將新五旅從漳北地區撤離之事。
“不瞞你說,雖然冬天下了幾場雪,糧食收成會有好轉,可是口糧問題上壓力還很大,日軍一直將黃泛區的民眾驅趕至根據地,到現在都沒有停歇,這些湧入根據地的外來人口,造成了很大負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截止到過年之前,大約就有將近120萬人口湧入根據地,其中大多是老人和兒童!”
譚林說起這事來,表現的憂心忡忡,日軍那邊也有能人,眼見正面無法擊垮冀魯豫八路軍,於是將黃泛區的民眾驅趕至根據地,其目的就是想拖垮冀魯豫根據地。
無論是什麼時候,人口都是重要資源,可是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隴海線以南的豫東和皖北存在大片黃泛區,日軍接手之後也嫌棄是個累贅,但是又不能棄之不顧。
否則以黃泛區這種地處中原的地理位置,又怎麼可能便宜了張嵐峰部的偽軍,讓其設定軍管縣。
一開始日軍還是無論男女老幼統統進行驅趕,可是後來發現黃河故道以北的八路軍設定軍屯接收外來人口,搞得有聲有色。
於是更改了之前的辦法,青壯人口留在軍管縣搞生產負責種地,老人和兒童則是重點驅趕目標。
日軍料中了八路軍不可能棄之不顧,但是這些民眾即使到了根據地,也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生產。
對此,周維漢也沒有好辦法,只能想辦法從其他根據地抽調糧食,暫時緩解糧食危機。
“所以,原則上,將漳北軍分區劃歸為冀南軍區所有,我是同意的,根據地面積很大,駐防部隊的兵力遠遠不夠,這也是一個好辦法,更何況還能換來糧食!”譚林說道。
在回到冀魯豫根據地的第二天,周維漢親自去了一趟菏澤,此行是為了見副總參謀長,兩人見面很是熱絡。
周維漢也不是空手去的,而是帶了一兜子延州的幹棗。
“哎呀,你可是讓我好想,你不在根據地,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副總參謀長笑著說道。
“參謀長,我還以為我走了,您耳朵根能清淨呢,不過我今天來,是有事請您把把關!”周維漢說道。
“你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說看!”
左全同志是八路軍總部副參謀長,又是冀魯豫大軍區**員兼政委,周維漢向他進行彙報符合正當程式。
聽到周維漢的想法之後,副總參謀長略感詫異:“你倒是捨得,不過這件事在電報上說不清楚,最好是需要當面來說,正好過幾天北方局要召開會議,我也要回去一趟!”
周維漢鬆了一口氣,副總參謀長資歷夠深,此事涉及到太南、冀魯豫、冀南三個二級軍區,需要知會129師師部,然後再由八路軍總部從中協商,能由他出面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如此又過了兩天,副總參謀長動身前往太行根據地。
北方局會議在遼縣召開,參會人員皆是北方局委員,由於前任書記尚昆同志去了延州,此後北方局書記一直有老總擔任,副書記則是由鄧政委和冀太聯辦主任楊秀峰擔任。
其中另有四名委員,分別是副總參謀長,晉察冀軍區聶老總,山冬軍區羅政委,以及劉師長,這四個人分別代表了八路軍在華北的四大一級軍區。
除了山冬軍區的羅政委之外,其餘參會人員悉數到位,周維漢沒有參會資格,但是會議內容卻是由參謀長進行傳達。
會議召開的背景是1942年八路軍實施精兵簡政、減租減息和對敵鬥爭的三大政策,其中以129師所部根據地實施的最為徹底。
精兵簡政下來的人員充實到地方之後,使得地方武裝以及人民武裝的力量得到整頓以及充實,在廣大鄉村的力量得到了增強。
八路軍的部隊可劃分為三個體系,一是主力作戰部隊,二是地方武裝,三是人民武裝即人民自衛隊和民兵。
地方武裝又分為縣區基幹團,縣大隊或者獨立營、區中隊,這些地方武裝在此之前,普遍人員來源複雜,且少有接受過正規的軍政訓練。
在此基礎上,一方面著手進行去強留弱,清洗地痞流氓等不良分子,同時補充主力部隊、機關精簡下來的人員,加強領導骨幹。
此後,對三種類型的武裝普遍進行軍政訓練,深入進行時事教育,輪訓幹部,發展新黨員。
基於種種政策的貫徹實施,1942年下半年,地方武裝得到了長足發展,群眾性武裝力量大大增強。
而在人民武裝方面,人民自衛隊是民兵聯防政策的主要力量,民兵則是與農業互助組密切結合,開展根據地大生產運動。
在減租減息運動蓬勃發展後,人民群眾意識到自己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只有在八路軍的領導下,組織起來掌握政權,掌握武裝力量,才能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因此,人民群眾參加民兵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國際戰場上,蘇德戰場以德軍失敗而告終,在中國戰場上,日軍在中國人民持久抗戰特別是敵後戰場人民戰爭的有力打擊之下,受到了很大的消耗和削弱。
其部隊士氣低落,厭戰反戰情緒日益增長,戰鬥力持續下降,國內爆發起義,政局不穩,經濟也瀕臨破產。
日軍為挽救其戰爭失敗的命運,急於結束對華戰爭,以便從中國戰場抽調更多的兵力用於太平洋戰場。
在華日軍的兵力,主要收縮在重要資源開發區,中心城市以及主要交通運輸線,為此開始著手增加偽軍的實力。
而在抗戰對於中國軍民日益有利的形勢下,國民政府不僅沒有團結對敵,反而仍然繼續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在1943年3月,北方局會議召開,明確做出了新一年的工作部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