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章 招標會,但是戰錘

作者:月下的霍林河
 一場處處驚心(尼古拉斯視角)並且暗藏機鋒的對話,終究在加爾文的妥協下,暫時告一段落。

他也在事後做過自我反思,自己當時憤怒究竟有幾分是真的出於公義,有幾分是來自私怒。

得出的答案令他自己也感到意外:

就他目前的短期目標而言,禁軍對他權利的扼制並沒有影響到這些計劃。

準確的說,他的目標從來都不在泰拉那小小的政治舞臺之上;

與凡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更不在他的計劃當中。

至於說長期目標呢?

不好意思,加爾文自己也沒有真正長遠的規劃。

軍團的復甦,在他看來不過是對混沌侵襲的一種補救措施;

而帝國廣袤的疆域下,縱使灰騎士的規模,達到大遠征時代的軍團編制,也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救火隊而已。

10萬人很多麼?加爾文對此嗤之以鼻。

在亞空間黑暗諸神掌握亞空間風暴這種超規則武器的背景下,無論是兵力投送效率,還是對帝國支援力量的隔絕遮蔽,都是帝國一方難以解決的問題。

休說這十萬人只是計劃中的存在,就算是有朝一日真的有十萬灰騎士服役,那在諸神眼中就能算得上威脅麼?

別忘了帝國之拳是怎麼失去核心傳承的。

獸人能做到的事,邪神做不到?

一場蓄意的亞空間風暴下,將提前準備好的惡魔軍團大量投送,就足以將一支軍團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別以為有軍團護衛,基因原體就可以安全了。

莫塔裡安是怎麼墮落的?

荷魯斯被暗算的時候,他身邊的軍團又有多少?

不止一個吧?

加爾文對這些已被埋進歷史塵埃中的細節,並不是全不知曉。

但在審判庭對當年的事態反覆地覆盤之下,對一些人遭遇的不幸,還有著隱約的認識。

這是戰略級別的機動能力的落差,也是戰略級別的戰爭迷霧的單向透明!

人類必須脫離亞空間的陰影,否則根本就談不上任何有希望的未來。

人類必須有除了網道以外的另一條發展道路,哪怕前路充滿艱難險阻,也好過在不斷僵化與腐敗的停滯中,坐等種族滅亡的終焉到來。

而這一切,是加爾文有能力去規劃的嗎?

他前世今生加起來都不到200年的人生,怎能去承擔這樣的使命?

須知他兩世接受的教育加起來,也不過是“保家衛國”四個大字。

就算他的來歷與本質是如此的特殊,也不能彌補他在長遠規劃整個種族命運這種事上,所缺乏的全域性戰略視角。

一切的的一切,最終還是要回到人類帝國最初的起點——帝皇身上。

回程的艦隊,終於在禁軍衛士到來後的一個月內開始起航。

一同結伴而行的,還有瑞扎鑄造世界的機械方舟艦隊。

他們龐大的規模,成為了這支艦隊實際上的主力。

而艦隊後方的由數艘大型戰艦的引力爪所束縛的戰利品——獸人的戰鬥月亮,就更是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龐然巨物。

加爾文不再過問艦隊的具體事宜,他的多數精力都在懲戒天使號的訓練大廳之內。

灰騎士戰鬥模式的探索如今是加爾文最關心的事務;

再次要的工作,則是關於戰團內部政務性軍官的選拔。

前者暫時沒有太多明顯的進展,畢竟他們受限於規模,已經在審判庭秘密武裝這個特種部隊的定位上工作了數千年。

戰團現有的武備與戰術都是依託著專精路線的規劃設定。

即使是內部的資料和戰術思考的反饋,也全是朝著特化的方向積累。

戰術體系的重構,在任何時代的軍隊裡都是痛苦的重生。

加爾文字來也沒想在短時間內就見到可喜的進展。

現有的軍團模式是非常良好的開端,加爾文前世熟悉的輕步兵作戰的道路,幾乎被軍團模式下的灰騎士走到極致。

但也就這些了,加爾文已經看到了這種戰術的上限。

輕步兵的作戰前提,是戰場上的敵我之間存在可以縱橫跳蕩的空間;

但在與諸神的戰爭中,尤其是與納垢的戰鬥當中,數量一直都是敵人的優勢。

不是所有的戰場,都具備輕步兵戰術的使用條件;

甚至可以說大多數的戰場走到最後,拼的就還是絕對的火力密度和承傷能力。

灰騎士要是不想在這種戰場上遭受重創,那麼屬於他們的武備,就絕不能僅限於輕型裝甲單位。

他們需要全套的從近到中、從中到遠的全射程戰術裝備;

他們需要從輕到重、從地到空的立體性的打擊能力!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應對除斬首打擊以外的任務環境;

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既有的戰術定位中走出,面向更加廣闊的宇宙,從而承擔更多的責任。

這是他與麾下的幕僚以及機械神甫康斯坦汀多次商議的結果。

後者也在慎重的考慮過後,決定將派出一支常設的技術團隊,參與到泰坦二號要塞群裡的部隊建設工作當中。

火星的代表也在稍後日子裡得到了相關的訊息。

作為機械神教的中央勢力,他們不能坐視競爭對手對盟友的侵蝕、拉攏。

如此重要的盟友的武裝序列,被瑞扎鑄造世界從技術標準層面替換,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現實。

但他們不能簡單粗暴的橫加阻止。

如今的灰騎士不同往日,有加爾文這個高居審判庭座首的主管坐鎮,火星不得不考慮與加爾文這個現任的高領主徹底翻臉之後的代價。

態度總是在實力面前變得靈活,這點上火星亦不例外。

作為回應,火星的技術代表在稍後的會議中向加爾文建議:

在灰騎士的戰術探索中,他們完全可以在提出具體的裝備要求後,在一定週期內,對比參考兩家給予的技術方案再做最後的選擇。

而對於這種良性的競爭,加爾文表示樂見其成。

再往後的日子裡,一些現有的訂單被他拿出來,放在兩個鑄造世界代表的面前。

其中關於泰坦二號要塞群的駐軍裝備,引起了兩家的極大注意。

一場關於灰騎士裝備生產訂單的競爭,就在這支艦隊的返航途中悄然展開。

這不僅僅是數百名阿斯塔特的裝備問題:

在兩大鑄造世界的眼裡,這是作為灰騎士的代表的加爾文,所拿出的第一個訂單。

而這份訂單的歸屬,不僅僅代表這些灰騎士今後的裝備傾向,更是對加爾文字人這個帝國新貴的態度的爭奪。

瑞扎世界在鑄造副監康斯坦汀的坐鎮之下,明顯有更快捷的反應速度。

瑞扎的代表在數次會議的交鋒之後,將他們慣有的伎倆——技術授權扔了出來。

這種不惜工本的核彈級技術擴散條約一經出場,就成功地將火星的代表逼到絕路。

火星鑄造世界的代表憤而離席,這種純粹的以技術換標準的行為,在他的眼裡已經近乎無利可圖。

這超過了他的許可權,他只有在得到火星方面更高層次的授權以後,才能給予回應。

一場小範圍的競標就此宣告結束,作為暴風星域地主的瑞扎鑄造世界暫時獲得了勝利;

但不論是康斯坦汀還是那位火星的技術神甫,都知道這場爭奪是屬於兩個勢力的博弈;

而在兩大勢力明爭暗鬥已近萬年的背景下,這裡的爭鬥才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

更新……求票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