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明白聶成林是如何讓保留地的兩個生產單位走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如果說單純的利誘,讓鄺玉生和夏中全違背了思想和紀律也行,可紀律檢查所得,兩人均沒有在與保衛處的合作專案中獲利。
不僅他們沒有獲利,技術處那些設計師和生產管理處的那些幹部們也都沒有拿補助,全都發放給了一線工人。
這就很讓人費解和頭疼了,這算是聶成林,或者說是他自己,正在挑戰工人隊伍。
紀律檢查過後他們兩人都感受到了深深地無力感,如果鄺玉生和夏中全德行有虧,怎麼處理都行,下面的幹部也不會姑息。
但是,工人勞動所得,業餘時間補助金,自有專案管理與合作,上面下達的政策支援,怎麼解?
無解。
查根源?
查保衛處?
查了!
不是沒查!
工作組帶著專業的人去查的!
查完不是乖乖給人家道歉去了嘛!
保衛處這些專案的管理人李學武沒有獲利,其他保衛處的人員都沒有參與到這些專案的管理。
只有保衛處財務室在管理著賬目,但這些賬目就應該是財務室管理,這是工作。
而在管理過程中根本也不產生利益,錢去哪了?
錢花在哪了?!
這個問題在今天的倡議書上寫的明明白白:向保衛處學習!
學習什麼?
全都要學習!
從思想層面,正治學習,組織結構,經濟管理等各個方面全面學習保衛處的先進經驗。
這麼多專案,這麼多的錢,全被李學武花在了人員訓練、技術升級、裝置升級、武器換代以及訓練場建設和技術研發上了。
就工作組檢查人員後來說,從保衛處查出來的經濟賬目總共超過了十八萬元之多,但都是用在了以上那些地方,內部職工福利僅佔了很小的一點,完全夠不上違規紅線。
這也是工作組負責人馮道宗親自去保衛處致歉的原因,也是這一次開展學習保衛組先進經驗倡議的原因。
保衛組純潔的讓人可怕,關鍵是這麼多錢的背景下,這些幹部還能保持清明的頭腦和清晰的思路,以及堅決的戰鬥力。
這個時候,十八萬元,都能無憂無慮生活一輩子了。
幾個人分也夠不用上班就生活一輩子了。
但就是憑藉這種頭腦和思路,以及戰鬥力,讓保衛處在風雨飄搖的今天成為了軋鋼廠所有人公認的最後一道紅線。
完整的、能自我供養和發展的訓練體系,嚴格的辦公秩序和紀律,年輕化的幹部團隊,專業的技術人員隊伍,保衛處的戰鬥力不容質疑。
錢花的讓檢查組都咧嘴心疼,賬又管的讓檢查組負責人咧嘴腎疼。
檢查組尚且如此,楊鳳山對李學武,對他在與生產管理處和技術處之間的合作又能如何。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兩個部門的負責人不明所以,還以為跟李學武的關係有多好,多親密,對自己單位裡的人做了多大的貢獻呢,稀裡糊塗的就跟人家走了。
就這,當他找兩個部門的幹部開會談話的那次,這些人還都七個不服八個不忿呢,當他講著眼大局,正治站位的時候恐怕都想著李學武的這種做法沒毛病,是個好人呢。
啥叫執迷不悟啊,讓兩個部門的幹部都承認他的思想,認可他的做法,遵從他的指使,追尋他的理想,心甘情願的不要補助,一心一意地在為一線工人謀求福利的方向上持續奉獻,這就叫執迷不悟。
你跟他們講什麼大局和正治都沒有用,他們站在了一線工人的位置思考問題,站在了實用主義的思想上考慮正治。
這兩個部門的人都已經被李學武所掌控了,更是被他以身作則的行為以及人格魅力所折服了,一樣是無解的情況。
要不說楊鳳山氣聶成林無能呢,手裡的兩個部門都被人家偷了,還在生拉硬拽、一意孤行的執行著老思想,舊觀念。
就連楊鳳山都不敢再提專業工人從事專業工作,處室不應承接和管理其他專案的話了,他還敢這麼強硬。
出現今天的狀況楊鳳山已經不疑惑了,只有反思。
勝敗乃兵家常事,反思方為久勝良方。
繼李學武玩過釜底抽薪後,李懷德再用一計偷樑換柱,扭轉乾坤,不僅推了居民區這個耗費精力以及人力的專案,還將李學武早就給他規劃的銷售處攬在了懷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別人看不上銷售處,覺得銷售處一無是處,什麼都幹不了。
但李學武不這麼覺得,聽了李學武建議的李懷德也不這麼覺得了。
沒有一無是處的單位,只有一無是處的主管領導。
李學武跟李懷德說過,沒有哪個領導是不管業務的,不管業務也當不成主要領導。
副廠級進步常務副,必然是要在具體業務上有大作為的。
軋鋼廠最大的業務部門就是生產管理處了,最巧的部門就是技術處了。
如果再一直揪著後勤處不放,那李懷德就永遠都是一個負責後勤的副廠長。
現在手裡有著後勤處,有著排程處,再來一個銷售處,產運銷一條龍,繞過封鎖搞業務,一樣能成事兒。
生產管理處和技術處不用想的,即便是現在李學武對這兩個處室有著較大的影響,但並不足以讓李懷德對這兩個部門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李懷德偏要掌控這兩個部門,李學武先前做的努力前功盡棄不說,也會引起上面和兩個部門對他的反抗。
有的時候機關裡的關係就是這麼的複雜,能合作,但不能主管。
信服一個副處長,但不能信服一個副廠長。
李懷德也不需要去費力降服這兩個部門,利用好手裡的幾張牌足夠了。
打好貿易牌,不用承擔生產責任和生產週期,靠短平快建立越來越大的銷售和排程網路,讓軋鋼廠內以及軋鋼廠外的部門都需要這個網,進而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李懷德知道李學武喜歡織網,他更欣賞李學武的這種能力,所以這個建議他很喜歡。
不光是李學武給他的建議和構想,他自己也就自身的關係重新梳理了這個關係網,腦子裡有了一個很明確的概念。
用一個貿易專案將排程處、後勤處和銷售處捆在一起只是一小步,後面的步子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穩。
年中會議了,鍊鋼廠的董文學就要回來了,到時候他是要找董文學和李學武再次進行商談的,軋鋼廠生產管理處可以放棄,聯合企業可以放棄,但是鍊鋼廠不能放棄。
就像邊疆辦事處一樣,這幾個節點都是貿易的重要組成支線,未來發展的延伸空間,必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關於今年董文學進讜組,鍊鋼廠廠長職務在三年任期內卸任的事情,他是要跟董文學進行一次比較深切的談話的。
在充分掌控鍊鋼廠之前,這個廠長的位置得盯牢了,站穩了,把住了。
雖然有李學武這個後繼在等著,但李懷德對鍊鋼廠的位置還是不放心。
隨著董文學整頓鍊鋼廠,並且開始轉型和變革後,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在了鍊鋼廠上。
半年的努力就已經開始了新型合金鋼的發展,未來在實驗鋼材的領域一定會有大發展。
關於鍊鋼廠提出的五金商品研發專案,李懷德是持支援態度的。
他不是支援這個專案,而是支援李學武的戰略眼光和董文學的執行能力。
這對兒師徒的能力有些複雜,師父性格保守,理論和執行能力強;徒弟性格穩中求進,思想和戰略眼光犀利,兩方互補的很完整。
保衛處有今天的成績,或者說保衛處能被他們這麼快的掌控和創造成績,離不開兩人的這種性格互補。
李學武幫助董文學在鍊鋼廠設計的發展之路是沒有問題的,幫助李懷德在聯合企業的專案上設計的思路更沒問題。
既然不能自己幹,那就換個賽道,讓別人幹,等著摘桃子就是了。
隊伍的建設和鍛鍊完全可以放在後勤處、排程處和銷售處上來。
銷售處是大有可為的,只要網點鋪開了,業務做好了,完全可以成為軋鋼廠最重要的處室。
也就是這個時代生產為王,計劃經濟耽誤了銷售處的發展,後世哪個單位能不寵著銷售處。
角度決定態度,態度決定未來。
所有人都在變,在變化多端的複雜形勢裡,不變就等於退步和淘汰。
景玉農看問題的角度也正在發生變化,不單單是李雪在檔案上做筆改的事引起了她就這件事向兩位處長髮火,而是形象建設和話語權的問題。
先前在工作中她太過於在意工作態度和成績了,忽略了幹群關係建設,更忽略了機關內部形象的經營,來了快半年了,並沒有給這些人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哪怕是一個不好的印象,也說明你在這個單位裡做事了。
人最怕的是被遺忘,遺忘就意味著失去,失去所有作為和成績。
景玉農選擇李雪作為秘書,難道她不知道這個小姑娘年齡小、資歷淺、沒經驗嗎?
不,她知道,她更知道李雪是李學武的妹妹,親妹妹。
可她就是要用這一種開局,重新開啟機關裡的人對她的認知。
不能再做埋頭苦幹的老黃牛了,也得時不時的抬起頭看看路,喊幾嗓子。
她這幾嗓子可不是簡單的幾嗓子,直接將她護犢子的形象印刻在了機關眾人的心上。
那護犢子的形象就是不好的形象嗎?
不見得,李學武還護犢子呢,也沒見保衛處的人說李學武不好。
更沒見機關裡的人說李學武不好,可都在說李學武這樣的領導好呢,羨慕保衛處那些人呢。
誰敢為了下屬單挑副廠長去?
李學武在保衛處一直都是笑呵呵的形象,為什麼能在沒有另一個副處長幫助他的情況下掌控住局面,反而使他的人格魅力為人稱道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這裡面有大學問。
景玉農以前在上級機關裡工作,雖然級別高,但是辦公室小,管理的業務大,但具體的人數少,讓她到現在才反應過來以前的工作模式不適合現在的單位了。
給李雪出這個頭,既教訓了這個比較跳脫的王敬章,也給了徐斯年這個廠辦主任一個警告。
教訓王敬章是為了針對先前的那些事進行反應,警告徐斯年是為了給別人看,她的權威不能受到挑戰。
換句話說,王敬章是猴子,徐斯年是雞。
今天景玉農殺雞打猴子,可算是讓一眾猴子都知道她不是好惹的了。
而李雪在事後向景玉農道歉的時候也受到了景玉農的批評和安慰。
批評李雪學習不認真,沒有主動請示,也沒有在未處理過此種情況下就擅自進行了處理,這種態度不可取。
安慰的是,剛參加工作的新人,一定是要不斷地犯錯和改正錯誤的,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成長。
今天的事情就讓李雪明白,以後領導的名字是不能圈的了,檔案有問題也是不能在上面進行指導的了。
直接打回去,人家可能說你態度冰冷傲慢,但不會說你好為人師,自己學好就指教別人。
景玉農選秘書,選一張白紙似的秘書,就是看重了她沒有經過打磨的痕跡,就是要培養跟自己搭調的辦事人員。
工作是工作,跟個人沒有關係,李學武還能因為他妹妹在這邊就親近她嗎?
不可能的。
那她會因為李雪是自己的秘書就愛屋及烏嗎?
也是不可能的。
上班呢,你當過家家呢?
這就像當初復星集團郭老闆遇到的那個央媽神奇記者採訪一樣。
記者問他,你到底有多少錢?
郭老闆說我也不知道,沒算過。
這個問題本身就很有問題了,哪個富豪能說得出自己有多少錢啊。
而那個記者又問了,你最多的時候有多少存款?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