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章 挺好的(1/3)

作者:武文弄沫
肉爛在鍋裡那也是自己的鍋,從旁邊伸來一雙筷子算怎麼回事!
這件事鬧,也只能是李學武跟賴山川之間來鬧,不能讓鄭富華出手。
而李學武鬧,也不打算往大了鬧,慢慢磨時間,磨到讓他看著自己一腳油門打了方向盤給他吃尾氣。
給門口進來的沙器之招了招手,在紙上寫了幾個關鍵詞和大致的方向,遞給沙器之交代道:“寫一篇檢查,內容要深刻具體,態度要認真誠懇,去吧”。
“是”
沙器之看了看手裡的條子,微微睜大了眼睛,輕聲問道:“你這是要做檢查?”
“嗯,市局”
李學武抬眼看了他一下,隨後又低下了頭,問道:“我做檢查很新鮮嘛?勇敢承認錯誤嘛”。
“呵~呵呵~不新鮮~”
沙器之輕笑著看了看李學武,說道:“李雪同志做的比您這個新鮮”。
說著話走到李學武這邊輕聲彙報道:“昨天服務處提交了一份報告,廠辦轉去的景副廠長,卻是在李雪那卡住了”。
“原因是有錯別字,且簽名位置不對”
沙器之挑著眉毛笑著說道:“李雪用鉛筆給那些錯別字圈了,也給王處長的名字圈了,又退回了廠辦,要求服務處重新提交”。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看了沙器之一眼,問道:“沒人說給她嘛?”
“我估計是彭曉力還沒來的及跟她說這麼細節的事”
沙器之笑了笑,說道:“據說王處長很生氣,去找了徐主任,卻是被景副廠長堵在了徐主任辦公室裡又說了一通,機關那邊都在說這件事呢”。
李學武扯了扯嘴角,他倒是不意外自己妹子這麼認真的個性,他是很意外景玉農的反應。
李雪看著很乖巧,但是性格上也有執拗的一面,從學習態度上就能看得出。
能勵志要在學習上將三個哥哥斬於馬下的女孩子能是善茬?
李雪其他方面都很隨和,不是個與人爭鬥的性格,唯獨做事上面,從學校裡出來,還沒學會變通。
她們老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會在作業本上畫圈,她在工作的時候也就這麼做了。
但是,機關單位裡的畫圈可和學校老師批改作業的畫圈不是一回事兒。
檔案上,如果有領導自己的名字是鉛印的,只能是他自己畫圈,表示他同意了,認同了這份檔案。
可如果是他自己的簽字,那別人是不能給他的簽字上畫圈的,這有種不吉利的含義。
這是很重要的潛規則,也是職場中最不應該出現的。
包括在彙報檔案上的錯別字畫圈,居上的態度不可取。
最合適的辦法就是不做任何改動,直接打回去,告訴辦事人員具體的錯誤點,要求對方改。
似是這種畫圈圈的行為,有刻意打壓和貶低服務處辦事人員,也有故意讓對方出醜的意思。
服務處的人發現這種情況一定是要跟王敬章說的,雖然自己這邊也有錯誤,但機關哪個敢不重視文字或者行為背後的含義?
尤其這份檔案還是從景副廠長辦公室裡打回來的,更被服務處綜合辦的人理解成了某些特殊的含義。
王敬章自然是不高興的,可一打聽卻是知道這檔案不是景副廠長的意思,而是李雪的意思後,便去找了徐斯年。
所有的秘書都是要掛在廠辦裡的,領導的秘書也都是受徐斯年領導的。
李雪工作出現錯誤,那定是要找徐斯年的麻煩了,總不能去找景副廠長吧。
可王敬章堵了徐斯年,質問辦公室的秘書都是什麼素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低階錯誤的時候,他也被景玉農堵在了辦公室裡。
景玉農問的話跟他如出一轍,質問王敬章是怎麼帶的隊伍,服務處綜合辦的人員都是什麼素質,為什麼會出現錯別字這種低階錯誤,王敬章本人為什麼會出現簽字位置不對這種錯誤。
徐斯年哭笑不得戰戰兢兢地站在一旁看著熱鬧,可哪知景玉農連他也罵了。
廠辦是承上啟下的聯通單位,為什麼在稽核檔案的時候沒有發現這種低階問題,為什麼會讓不合格的檔案送交到領導辦公室裡。
徐斯年也是被罵的一臉懵逼,他很冤枉啊,他誰都沒得罪啊,站著看熱鬧也捱罵。
關鍵是景玉農是副廠長,罵他他也得站著聽著。
這位景副廠長的脾氣特別的不好,在工作上就是一個比較較真的人,她管的三個部門負責人都知道她的脾氣。
現在徐斯年好像又發現了一個跟李學武一樣狗慫的人,一個護犢子的人!
罵王敬章就說罵王敬章的,把他捎帶上無非就是為了不凸顯她罵王敬章的這種護犢子行為。
機關裡哪個不知道王敬章惹了眾怒了,服務處處長的位置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七月十四號,也就是週一,軋鋼廠年中會議就會召開。
會議的議程上就有主要部門負責人的調整,以及廠主要領導的工作微調。
今天是七月九號了,王處長的處長身份倒計時都不滿一個星期了。
所有領導都很有默契地選擇了不搭理他,年中會議上見。
可今天卻是被景玉農抓住機會了,站在徐斯年的辦公室裡這頓罵。
王敬章臉色鐵青,徐斯年的臉色慘綠,倆人站在那就跟小學生似的。
徐斯年的辦公室門敞開著,機關裡的人哪個能聽不見?
所以當這個事情傳遍了廠機關以後,所有人都知道景副廠長護犢子,景副廠長的秘書惹不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而傳的更多的是李雪的身份,李學武的妹妹,景副廠長的秘書,這種複雜的關係很惹那些閒人們議論。
明明就是個職場小白,卻是一步跨越到了領導身邊。
你要說她沒啥能耐吧,可人家是高中生,學習能力還強,這是廠辦所有人都能看得見的,心裡也是明鏡的。
可你要說她學的快,成長快吧,可總能在某些地方給你認知她是個小白的表現。
成為領導秘書至今快一個月了,一直跟領導在一個辦公室裡工作,上下班一直跟領導坐在後排,給領導開車門的永遠都是司機……
有的時候你會懷疑景副廠長不是領導,她才是。
而就在機關裡眾人懷疑李學武是不是跟景副廠長關係緩和了,或者說廠裡的暗流湧動,這兩股暗流結合了的時候,聯合企業的不順利又在表明了他們想歪了。
聯合企業是李懷德和李學武做出的基礎,提出的方案,但是在立項和實施過程中,卻是被廠長安排給了景副廠長。
而隨後李學武也同李副廠長一樣,退出了聯合企業所有的籌備組織,不再接觸任何同聯合企業相關的業務。
相反的,保衛處跳脫聯合企業,憑藉小工廠、小學校的風,自己聯合其他部門搞起了合作,專案做的還很好。
李副廠長那邊就更牛了,都把買賣做到邊疆和鋼城去了,更是跳出了軋鋼廠的束縛,實現了彎道超車。
不僅僅是將邊疆辦事處掌控在了自己的手裡,還將排程任務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沒了聯合企業,李副廠長依舊是能達成運通天下的目標。
聯合企業只是服務他這個目標的生產模組,沒了生產模組還有代生產或者溝通有無這一項渠道。
只要排程處能保證運輸的方便,那後勤處聯合銷售處搞的貿易就不會斷。
反而是做為生產模組的聯合企業被一直限制著,孤立著,現在的地位更是尷尬著。
有機關裡的大明白分析過了,這種局面的出現是必然的,而聯合企業也將會是以李副廠長所帶領的銷售處和後勤處完成銷售和溝通網路佈局後迎來轉機。
拖了這麼久,到時候景副廠長能不能堅持住且不說,即便是堅持住了,建成了,那生產出來的商品還不是要通過後勤處和銷售處的這種網路賣出去嘛。
外出的脖子被這種網路掐著,進來的原料依舊是被這種網路卡脖子,那聯合企業最後也只能按照這兩個部門的意願來進行生產加工了。
聯合企業是個好方向,也是一個好的目標,建設聯合企業產業園區更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可持續發展的綜合體目標。
但是,這一專案的最終落定,或者說是成功的那一天必定是要在李副廠長將所有的網路編織完成之後。
生產基地是李學武給李懷德提供的思路,用來培養和鍛鍊屬於他這一系的幹部的,
網羅人才,鍛鍊隊伍,提升素質的平臺,更是把控未來,實現戰鬥力的臺階。
但只能說兩人的意圖太過於明顯了,這個平臺也太容易引起爭端了。
無論是楊元松或者是楊鳳山,都不希望這種能夠產生大量不穩定因素的平臺掌握在李懷德的手中。
不,應該說是所有的廠領導班子成員都不希望這個平臺掌握在一個副廠長的手中。
並不是說他們嫉賢妒能,也不是楊元松和楊鳳山沒有容人之量。
而是遊戲的盤子就這麼大,突然出現一個要加裝外掛的人,他們怎麼可能同意。
影響軋鋼廠正治生態平衡會引起一系列的動盪,就像現在的工作組進駐一樣。
任何對軋鋼廠權利的改變和分割都必然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年中會議和年終會議是軋鋼廠班子對這種動盪最大的容忍了,軋鋼廠不能,也經受不起更大的變化了。
從工作組在進駐軋鋼廠以後一系列對主要負責人權利的謀劃動作後所遭遇的反饋和對抗就能看得出,這些人對於穩定的需要有多麼的強烈。
聯合企業的專案從一開始就被班子成員所矚目,下面的人看到的是聯合企業能提供的崗位和機遇,班子成員看重的則是這個專案背後的深遠影響。
誰掌握了聯合企業,誰就掌握了軋鋼廠的未來。
所以,聯合企業不能被一個人,或者一系所掌握。
現在聯合企業還在籌備階段,但是籌備辦公室裡就已經被安排了各個部門的人。
說是協調需要,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在提前佔位置。
聯合企業管理部門,以及各分廠的管理都是會優先從籌備辦公室裡選任。
公了說,他們更瞭解聯合企業,從籌備到生產,他們是經歷者,有著先天的優勢。
私了說,這些人有著各自背景和支援,同管理處的人更加的熟悉,組織工作也更方便,甚至就是他們以前部門劃轉過來的專案。
別看景玉農現在把持著聯合企業的籌備與建設,真正到了分蛋糕的時候,她能留下五分之一就算是大勝利了。
當然了,這並不妨礙她對聯合企業的延伸管理,沒有人規定一個幹部的屬性。
在管理屬性上,只要到了聯合企業,只要她還是聯合企業的負責人,那麼就得歸她管,聽她的意見。
所以楊鳳山是將這個屬於李懷德的專案拿出來,交給景玉農,任由這個專案命運多舛也沒什麼意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從最初的不看好,到現在的不得不伸手,以及未來的展望,他都持保守態度。
即便是做成了,那也是大家一起分擔責任,承擔壓力,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楊鳳山的這種意見和部署是得到了楊元松的同意和支援的,所有班子成員都贊成的,李懷德能怎麼著?
所以李懷德也是在經過這種一人對抗所有的無奈過後,選擇了合作和分化、拉攏等手段。
與谷維潔合作,將居民區專案讓給谷維潔,也讓讜委直接參與了廠辦這邊的業務。
當然了,這個業務是具體的專案,有限制的,也是有困難的,不然他的做法同樣會引起楊鳳山等人的不滿。
這一招直接打在了楊鳳山和楊元松協作的軟肋上,讓這種因為他而出現的默契又增添了一份不確定。
而隨後李學武在生產管理處和技術處的所做所為詮釋了什麼叫做的分而化之,消弭對方實力於無形。
也讓聶成林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釜底抽薪,眾叛親離。
楊鳳山至今仍然不理解鄺玉生和夏中全的腦子裡都在想些什麼。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