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到了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時候了。
復相之後,以此定下元豐之政的基調。
不過章越也明白事情並非這麼輕而易舉的。
歷史上為明朝續命二十年的張居正變法,最重要的成果不是一條鞭法,考成法,而是清丈田畝。
張居正的清丈將萬曆初年朝廷的記載五百一十八萬傾田畝一下子增至七百八十六萬傾,查出了隱匿田畝兩百六十八萬傾。
為了要清丈田畝呢?就是針對地租下手。
被譽為封建改革第一改革良法的攤丁入畝,就是將丁稅攤入田稅。
按人頭繳納的丁稅被免去,全部攤入以地租為主的田稅中。
這項改革使清朝人口爆炸性增長,雍正年實行後,到了乾隆初年便突破一億,乾隆後期直接突破了三億。
這兩項成功的改革都是針對地租下手,為王朝續命甚至中興。其本質都是儘量減少價值中地租的比例,儘量提高勞動的比例。
但這兩項變法也觸動了地主官僚階級的利益。
雍正一直被黑但他是皇帝,清朝的皇權登峰造極,所以無甚問題。
而張居正呢?
沒有張居正那個權力,推行不了這項改革,但有了這個權力,又觸動了皇權。張居正被清算後,這項政策也逐步人亡政息。
現在章越的權柄遠遠不如張居正,也不如熙寧初的王安石。
然行大事,必須有大權!
章越自言自語地道:“若能在我執政期間推行這項改革,無疑是比滅党項,收服幽燕還要更困難,也更有挑戰的事。”
“當年王荊公已走了第一步,熙寧變法之中方田均稅法,便是此項。”
“可惜此項政策時斷時續,從景佑、慶曆、皇佑、嘉佑時都曾實行過,但是都不了了之。”
“熙寧之初何嘗不大力推行,但不過反對者甚眾。地主官僚地方皆是反對,如今已是基本停滯。”
“新法之中確實良莠不齊,比如青苗法,市易法,均輸法皆有問題,但是免役法,農田水利法以及方田均稅法都是良法。”
“但新舊兩黨,現在都把新法當作一個整體看。”
“好的,就都說好。不好的,就全部都說不好。不能夠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改之。”
章越說到這裡時,筆尖懸於紙張之上,最後微微一嘆。
片刻後,章越又將筆於硯臺上點了點頭,於紙上落字。
無論如何,人還是要向前走的。
不能停!
……
自那日在王安禮府上商議後。
京師暗流湧動。
汴京的酒樓茶肆以及太學,便是輿論集中或散佈之處,也是皇城司刺探的地方。
至於傳媒渠道,則是說書和社戲,邸報小報等等。
但眾人都沒有想起,這場議論掀起之處竟是太學。
太學!
熙寧變法之後,太學擴招,如今為兩千四百人。
又值省試,大多數士子還逗留京師並未離去。
太學生和士子大多數是年輕士子。這個年紀也是最有血誠的時候。
當朝廷要棄涼州,與遼議和的言論,在京中傳得有鼻子有眼時,這些人首先就坐不住了。
呂惠卿在河東大勝的訊息傳來,讀書人們不理解,為什麼朝廷在西面屢屢勝利,卻要拋地給党項人。
為什麼我們明明贏了?
反而要向党項割地讓步,甚至還要賠款!
朝廷內部有奸臣啊!
那奸臣到底是誰?
那就是樞密使孫固!
……
樞密使孫固坐在馬車中上朝。
孫固如今負責對遼議和之事。如今遼使就要入京,但遼使咄咄逼人之勢令他頭疼。
一旦自己的條件不能滿足遼國的述求,那又當如何?自己還能開出什麼條件?
細思之間,孫固馬車停下了。
“怎麼回事?”
“樞相!馬車前方有士子遮道!”
孫固皺眉道:“斥開便是!”
“回稟樞相,人太多了,趕不了!”
孫固聞言挑開車簾一看。
卻見前面密密麻麻地都是身穿白色襴衫,頭戴黑冠的讀書人,他們整齊肅穆地站在道路兩旁,在外面還有不少正在圍觀的百姓。
孫固心道不好,自己被攔住了。
孫固還未說話,但見為首一名士子撥開長衫下襬,在泥濘的道路上直直拜下道:“樞相,這是草民等人聯名所寫的文書,還望樞相聞知!”
孫固在車簾之後含糊道:“知道了。你們散去吧!”
孫固心道,好啊,公然上書言事,還是當街脅迫朝廷大臣,以後你的仕途到頭了。
尋即孫固又想到,算了,一個草民懂什麼,朝廷不可能同時打遼國,党項。
否則有亡國之危。
一個讀書人懂得什麼國家大事。
一不做二不休,既是有了主張,便要堅持到底。我所為之事,千秋功過自是有人評說。
當文書遞至孫固手中時,士子們依得吩咐緩緩散開……
孫固鬆了口氣挑開車簾正要說幾句,卻見這名遞血書計程車子高聲道:“樞相,人可以忍辱負重!難道國家亦是如此嗎?”
“常言士可殺不可辱!學生願灑盡一腔熱血報效朝廷!”
頓了頓這名士子長吟起來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孫固心道,是,橫渠弟子?難道是太學生?
但見此人目露決絕之色,忽然拔刀就頸。
孫固大驚欲出言阻止,但為時已晚。那名士子連片刻猶疑也沒有,果真用他的一腔熱血灑在大道上。
左右同窗見此慌上前伏在他屍旁大哭。
一旁圍觀百姓也是搖頭,皆視對方為忠良,孫固為奸臣。
孫固見此一幕,驚駭得說不出話來,手拿文書手頓時抖了幾抖,旋即神情又隱去,對身旁人催促道:“快走!快走!”
馬車重新上路。
孫固面色凝重坐在馬車上,聽得許多人伏屍大哭之聲。
孫固沉默半響,等哭聲遠去後嘆道:“留此有用之軀報效國家不好嗎?”
……
孫固回到朝中向天子言述此事,孫固道:“陛下,臣查過了此人乃太學生,確實出自於張載門下,省試第一百七十二名!”
官家聞之命人查此人成績,一旁石得一報道:“是二甲第五十七名!”
官家聞言,頗為難過地道:“可惜,可惜!國家正需此忠貞之士!”
孫固道:“如今民間輿論都在反對對遼議和之事上,臣揣測這背後似有人在煽動!在暗中煽動士心民心!”
官家神色一凜道:“到底何人在辦此事?朕定是不饒!”
孫固道:“臣不知。陛下可命皇城司去查探!”
官家道:“朕曉得。”
孫固道:“臣之前早就勸說陛下罷去呂惠卿,此人乃奸佞,一味貪功,還妄圖索求假節度使之節。如今呂河東獲勝,反是令議和之事陷入被動。”
“而京師裡這些讀書人有血勇不假,但辦事不知後果輕重,不知一旦宋遼交兵之局如何收拾。”
“一旦交兵,河北無險可守,京城也是難守。”
官家聞言默然,這話孫固已是說了很多次。
孫固見天子不言語,心底有數道:“陛下,臣請辭位!”
官家問道:“這是作何?”
孫固道:“彗星之天象,兩府都有責任,臣或也是其一。”
官家道:“此不幹卿事,你若走了,朕又有誰可以託付?卿勉力為之!”
孫固道:“今日事一出,臣要負此萬世罵名,不過蒙陛下擢為樞密使,正因臣反對宋遼交兵,如今臣唯有勉力為之。”
官家道:“卿且大膽為之!朕會為你撐腰!”
孫固方才也是以退為進,既討了天子這句話,他也有了底氣言道:“既陛下有這句話,臣唯有萬死以報答陛下!臣告退!”
孫固走後。
官家神情落寂道:“一個兩個都是如此,章卿如此,你也如此嗎?”
“石得一,吩咐下去,皇城司全力查探這些日子散佈流言之人!”
石得一稱是後退下。
官家定了定神,拿起這名死諫計程車子卷子讀了起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