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3章 正國本(廿七)人脈(2/2)

作者:雲無風
、固原等地。
嘉靖七年後,賀蘭山成為蒙古部落入境的新路徑。當年正月十五日,蒙古部落從寧夏鎮北關踏冰過黃河,沿賀蘭山南行。
此時,位於賀蘭山以南的甘肅鎮成為危險區,鎮守總兵官杭雄等在甘肅鎮東部沿邊的鎮羌堡預備防守。但因杭雄輕敵,蒙古部落大掠莊浪、寧夏。
對此,總制三邊尚書王瓊稱“套虜踏冰過河,由寧夏境賀蘭山內入莊、涼始於此”。但其實早在八月,駐紮在偏頭關外的蒙古部落,就已從賀蘭山後踏冰過河,駐莊浪進行搶掠。
此後,甘肅鎮一帶多次遭遇蒙古部落入侵。嘉靖八年八月,蒙古部落的阿爾禿廝由寧夏賀蘭山入莊浪境,住牧十月,並大肆侵擾紅城子。嘉靖九年,為了應對蒙古部落對甘肅鎮的侵擾,時任總制陝西三邊尚書王瓊奏議在賀蘭山修築關牆,並在大沙溝等處增設城堡,派兵駐守。
其實,在賀蘭山附近曾有一道邊牆:自鎮遠關山嘴墩至橫城,長達一百八十五里,建有三十六座墩臺,但處於年久廢棄的狀態。王瓊捨棄寧夏鎮北端鎮遠關的修復,而選擇在賀蘭山南接黃河處挖建溝塹,使得賀蘭山作為新的防禦邊界。
然而,賀蘭山處的壕溝也未能抵禦蒙古部落南下,後世邊臣對王瓊的做法也頗有微詞:“寧夏與山後諸夷為鄰,賀蘭山其界也,自王瓊棄鎮遠關創為新邊,而賀蘭山為虜所據,遂使延、寧二鎮受患至今。”
此時,賀蘭山已然成為要衝,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的侵犯路線即從賀蘭山入境,朝山後的甘肅鎮進攻,直達甘肅鎮東北一帶的莊、涼衛所。這即意味著甘肅鎮與延綏、寧夏二鎮均成為河套蒙古部落的重點侵略範圍,甘肅鎮的北部邊患危機加劇。
在陝西三邊四鎮中,延綏、寧夏二鎮為北部門戶,而甘肅鎮則是西部屏障,三者之間互成掎角之勢,共同防守陝西鎮腹地。
正德前,陝西三邊主要的防禦物件是北方蒙古部落,因而兵力主要集中延綏、寧夏二鎮。然而隨著墩臺廢棄,屯堡內徙,武備廢弛,北方蒙古部落更易從寧夏、延綏二鎮破邊而入,進犯河西。
於是,當延、寧二鎮遭遇北方蒙古部落大舉入侵時,往往要調集甘肅兵馬前來應援。自正德七年開始,甘肅鎮西有亦卜剌擾亂熟番,北有小王子追逼渡河,蒙古部落兩面相逼,邊患孔棘。但此時的亦卜剌仍被視為“河西殘寇”,邊官對其持輕視態度。
河東常有警,甘肅鎮官兵多屯留河東駐守,因而也造成甘肅鎮兵少單弱的情況。
由此可知,這一時期地處北邊,近逼河套地區的蒙古小王子部落是整個陝西三邊四鎮的重點防禦物件,而佔據西海的亦卜剌仍未被視作一方邊患。因而以亦卜剌為防禦物件的河西軍伍數量明顯少於以小王子部落為防禦物件的河東。
此時的軍事防禦仍聚焦在河東,但已有邊官意識到河西危機的熾熱態勢。正德十六年,時任巡撫甘肅副都御史許銘上奏提及河西軍伍缺乏一事,許銘主張為河西衛所預先儲備軍伍,即是在意識到河西邊患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所提。嘉靖二年,時任甘肅巡撫的陳九疇再次反饋軍伍短缺問題。
此時,朝廷也開始正視河西軍伍問題,向甘肅鎮撥放內帑,招募兵員。邊官也逐漸轉變輕視的態度,由此前的“不得倚借鄰兵”到主張協同備禦,“上命總制、侍郎李鉞暫留甘肅,督同鎮巡等官,調集兵糧,相機戰守。其延、寧二鎮遊奇兵及甘、涼備禦官軍悉聽調撥,仍令副總兵魯經併力禦寇”。
隨著青海地區亦卜剌勢力的擴張,甘肅鎮內衛所糧食、軍伍的分佈也有所調整。嘉靖七年八月,蒙古部落攜萬餘部眾從賀蘭山後踏冰過河,與莊浪山後的蒙古部落會合,試圖威逼西海亦卜剌往西奔入哈密。
如此一來,蒙古部落便可從北、南、西三個方向包圍,即甘肅三面受敵。
此時,甘肅鎮莊浪衛被蒙古部落夾擊環伺,其重要性愈加凸顯。其後,在嘉靖九年五月以及嘉靖十年四月,莊浪又陸續遭遇大規模的侵掠,已經成為甘肅鎮的兵衝之地。因而,時任提督陝西三邊軍務兵部尚書王瓊奏議在莊浪增設分守道,負責莊浪、鎮羌一帶的兵食。
自此以後,甘肅鎮分守道整體向東遷移,糧食供給也隨之向莊、涼一帶傾斜。嘉靖九年五月,青海地區的亦卜剌經莊浪北上,“自西海由莊浪循廣武營至賀蘭山赤木口南寧夏地界拆牆入境,騎以四五萬計,飛塵數十里,略無畏忌”。此時,北方的蒙古部落也西入莊浪,甘肅鎮南北皆有警。
為此,總制尚書王瓊奏請將涼州番休守衛洮州的衛軍遣歸本衛,將原河州衛軍中各調撥二百人至莊浪以東的沙井驛、苦水灣,藉此增加了莊、涼一帶的軍伍儲備。
嘉靖十年二月,兵部尚書李承勳就蒙古部落收搶西海達賊,往返侵擾必經莊浪,因而建議“或設險添墩、遠斥堠以清野,使虜無可掠;或聚兵截殺,使兩寇不得交合為莊浪患”。
嘉靖二十年,總督陝西三邊尚書楊守禮奏議在西安州增設遊擊,統兵三千,主要目的是為支援蘭州、靖虜衛、莊浪衛,即河西一帶,防禦物件是“河套山後”,即莊浪山後的西海韃賊。
這一系列提議充分說明甘肅鎮軍事防禦己向東開始傾斜。正因如此,在宋應昌出示給高務實來看的《甘肅鎮戰守圖略》中的十三幅圖說裡,已經特意增加了紅城子、鎮羌兩座堡城的圖說,也可見莊浪衛一帶成為描繪的重點。
高務實仔細聽宋應昌講完甘肅的防禦態勢詳情,心裡已經猜到他想說什麼,因此伸手指了指莊浪衛一帶,道:“桐岡的意思是,李汶(時任三邊總督)不要去甘州,只需抵達蘭州、莊浪至涼州這一線即可?”
宋應昌點頭道:“閣老高見,應昌正是此意。”
高務實平靜問道:“理由為何?”
宋應昌道:“甘肅雖為陝西三邊之一鎮,但因為三邊總督歷來少抵甘肅,甘肅之軍務常由甘肅巡撫單獨負責。李汶雖曾隨鄭洛進軍青海,頗有戰功,但也未曾親去甘肅。
此番若他以制軍身份親臨甘州,無論其本意如何,亦勢必侵奪撫軍之權。屆時,萬一他二人研判不一,甘肅各軍排程必然失常……如今甘肅面對布日哈圖大軍原已弱勢,倘再出現我軍內部爭紛,焉能不敗耶?此其一。”
高務實不置可否,只是問道:“那麼,其二呢?”
“其二,愚觀閣老近日調撥錢糧,又派人收購駱駝等牲畜,同時大造輜重車輛,可見朝廷已經打算對西北用兵,只是目前仍需妥善準備。
既然如此,那便一定要挑一個西征物資主要儲存之地。若說西征葉爾羌,倘能將物資儲存在肅州固然最好,畢竟那裡是出征塞外的最近之處,若不然也可在甘州……
然則此番布日哈圖大軍甚至能一擊而下肅州,乃至擁軍殺至甘州城下,這便說明甘肅臨近吐魯番的這一線防禦仍不夠嚴密,將大量物資儲存於此實有危險。
蘭州、莊浪、涼州這一線則不然。此處乃是甘肅最臨近陝西三邊之地,其東部大小松山也在西北之亂後被我軍恢復,並建立起了一道邊牆,可謂既堅且近,適合屯糧屯械。
這樣一來,若先將李汶調至莊浪一帶,則既可以讓他就近日作戰為徐三畏提供後勤保障,又可以讓他提前為儲存西征所需做好前期準備,還能避免他與徐三畏可能出現的指揮矛盾,可謂一舉三得。”
高務實微微點頭,但仍然沒有應允下來,而是仔細又看了一會兒地圖,再次發問:“我看,桐岡應該還有‘其三’吧?”
“閣老法眼如炬,的確還有個其三。”宋應昌深吸一口氣,指了指河套的鄂爾多斯部,道:“西北之亂被閣老平定之後,博碩克圖遭順義王軟禁,但時日已久,鄂爾多斯部內已經有過多次抗議,要求順義王將博碩克圖釋放回去。
同時,該部也已經多次上奏朝廷,表示他們已經數次派遣精銳隨我大明徵戰,即便博碩克圖早年曾有罪責,如今該部也付出了代價、證明了忠誠,請求皇上下旨釋放博碩克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在這種情況下,同時考慮到此番朝廷西征恐怕也還將調派鄂爾多斯部騎兵隨徵,愚以為這博碩克圖恐怕也到了該釋放他回部之時了。
然則,此人畢竟是有前罪的,其桀驁心性究竟打磨得如何卻也不好斷定,因此放歸放,陝西三邊仍有提高警惕之必要,不可輕忽大意。如此三邊總督不可離固原太遠……甘肅就太遠,莊浪則還可以顧及。”
不得不說,宋應昌的水平比周詠的確高了不少,至少他考慮問題頗為全面,並非只站在軍事角度來看待。按照他這番說辭,政治影響、軍事安排、人員排程等各方各面都有合理的考量,確實是中樞之才。
高務實十分欣慰,終於開口表態了:“桐岡見微知著,顧慮周全,誠可謂能臣幹員。以上說法均屬合理,本閣部深感欣慰……既如此,兵部可就此中事項合併奏疏,以求得聖上應允,而本閣部自然也會在票擬中表示同意。”
宋應昌見高務實完全贊同了自己的意思,不禁十分振奮,立刻應了下來。不過頓了頓,還是忍不住道:“李次溪(李汶,字宗齊,號次溪)乃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當年座師乃是前相郭安陽公。兵部此次調令明顯有不準其插手甘肅指揮之意,非是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憂其心中怨憤。不知閣老可否致函於他,為愚開解一二,以免中樞地方其心二向,落個互有芥蒂?”
宋應昌所說“前相郭安陽公”就是郭樸,郭樸是高務實的老師,又恰好是李汶中試時的座師,所以高務實與李汶理論上是可以互以師兄弟相稱的,請高務實修書一封說明兵部這樣的安排的原因,的確可以避免李汶對宋應昌乃至兵部心生怨念。
有人可能好奇,宋應昌是兵部尚書,怎麼可能怕李汶一個三邊總督呢?其實這倒不是怕不怕的問題,而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而且這裡還有更層次的原因:李汶是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宋應昌卻是嘉靖四十四年的進士,也就是說宋應昌資歷不如李汶,是官場後進,必須要客氣一點。
另外,嘉靖四十一年的主考官郭樸與嘉靖四十四年的主考官高拱之間是什麼關係?他們的門生如今幾乎都在實學派裡頭,若是他宋應昌和李汶之間鬧了矛盾,那像話嗎?而要避免他們二人出現矛盾,顯然作為高拱的親侄兒、郭樸的關門弟子,高務實就是其中最好的調解人,並且高務實地位也夠。
高務實笑了笑,道:“桐岡放心,李次溪不是那般小肚雞腸之輩,而我也會親筆修書,為他解釋其中緣故。”
“如此,應昌就多謝了。”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援,謝謝!
感謝書友“初次登入”、“模範棒棒堂CHLG”、“書友”的月票支援,謝謝!
感謝書友“迪迪卡卡俱樂部”的9張月票支援,謝謝!
PS:昨晚不出意料的睡著了,早上一看碼了1K7,本來下午準備摸魚湊夠一章發出來,結果摸得比較爽,乾脆二合一,把今天的第一章也並在一塊。這樣,我晚上再更一章就OK了。
嗯,之前欠了挺多的,感覺這個月會比較肝,腦殼痛啊……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