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李曦月返回東宮,進入書房去找太子蘇蜀。
她看到太子蘇蜀正在全神貫注,閱讀者手中的資料。
她輕輕敲響房門提醒太子蘇蜀。
“夫君,我爹今日來找我聊天,他談到現在的生意很不好做。
時局已經艱難到這種程度了嗎?
我管理的各大公司,沒有感覺到利潤下滑。”
太子蘇蜀放下手中的資料,看著太子妃李曦月,輕笑道:“曦月,你當然感覺不到經濟危機的到來。
東宮的產業,那都是與官營公司進行業務往來。
等到我們感覺到經濟危機,時局已經崩壞。
權力自下而上流轉,利潤也是從權貴階層,逐漸往下分配。
利益的分配自古如此,從未改變。
現在帝國的情況,經濟危機還沒有爆發,但受到債務危機的連累,很多公司過得很不好。
一些公司股東炒股失敗,他所經營的公司就會破產。
一家公司破產,就會連累很多家公司,形成連鎖反應。
底層的普通百姓,很多人都已經失業,現在各省統計,領救濟糧的人越來越多。
咱們漢人都比較好面子,領官府的雜合面救濟糧,之前被稱作豬食都不如的糧食。
這樣的人,那是真的過不下去了。
只不過這些人,根本就沒有發聲的渠道,他們過得怎麼樣?
很多人都不關心。
頂層的商賈,他們絕不是最慘的一批人。
但受到帝國整體大環境不好的影響,他們的利益必定會受損一部分。
但是說活不下去,那就是誇張之言。
帝國進行工業化,成千上萬倍擴大了利益的體量。
權貴階層拿到更多的利益,但國家的底層分配到一點點利益,足以讓他們的生活過得很好。
只要最底層的工人和農民能夠吃得起飯,生活不發生太大的動盪。
經濟危機對於很多商人,那是生死存亡的考驗。
但對於帝國來說,只是小疾而已,不會造成帝國的動盪。”
太子妃李曦月聽到夫君說得很明白,她完全放心下來。
她點頭認同道:“我在古書上看過,古代的官員救災,有些明白的官員,會往救災糧中摻沙子。
唯有這樣的糧食,才能真正到達商人手中。
現在朝廷發放救濟糧,所用的糧食是難以下嚥的雜合面。
這種玉米粉、土豆粉、木薯粉、芋頭粉、紅薯粉,再加上一些糧食加工廠加工大米和麵粉,剩下的糠麩。
這種雜合面難以下嚥,吃慣精細糧食的人,咽不下去這種糧食。
富裕之家肯定不會為了這點雜和麵,就去騙領救濟糧。
這樣能保證救濟糧精準發放在需要的百姓手中。
百姓有了足以果腹的糧食,他們哪怕是過得再艱苦,那也不會有造反的想法。
帝國耕地數量極為豐富,所產出的糧食足夠數倍現在的人口果腹。
朝廷掌握大量的國家農場,再加上朝廷對於糧食交易的管控。
只要朝廷還有一定的掌控力,那就不會樣底層的國民餓死。
這完全得益於種糧食遠沒有種棉花、桑樹、油菜花掙錢。
工業的出現,讓很多權貴不再覬覦土地產生的價值。
這才真能出現類似於大同之世的景象,讓帝國的底層百姓都能達到溫飽。”
太子蘇蜀露出滿意的笑容,道:“這才是一位君主應該做的事情。
只要做到這件事,帝國無論出現什麼樣的風波,都不會發生太大的動盪。
農民和工人,那就是帝國的定海神針。
只要他們不亂,帝國穩如泰山。
曦月,你不用擔憂經濟危機的出現。
父皇讓我這段時間,考察各個產業,寫一份奏疏送上去。
朝廷肯定要出臺一些政策,保證工商業穩定發展。
工商業貢獻了九成以上的稅收。
朝廷為了這筆龐大的稅收,也不能什麼都不管。”
太子蘇蜀與太子妃李曦月探討完這個話題。
他繼續閱讀資料,寫著父皇需要的奏疏。
太子蘇蜀知道這是父皇對於他的一次大考。
他儲君的位置很穩,在京的皇子,沒有人能威脅到他的地位。
但太子蘇蜀知道父皇擔心秦統一天下之後二世而亡,隋建立科舉制度之後二世而亡。
大華帝國所做的工業化,要遠超這兩件事所帶來的動盪。
父皇必須要選取有能力的皇位繼承人,保證帝國工業化政策繼續執行。
這樣經歷兩代人的努力,新的勢力將會完全碾壓舊有勢力,帝國的局勢趨於穩定。
太子蘇蜀正是瞭解皇帝蘇河,關於工業相關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力求做到最好,絕不敢敷衍了事。
……
皇帝蘇河在乾清宮,召開御前會議。
這次的御前會議,大都督府只來了幾個人,大部分都是內閣與各部的官員。
皇帝蘇河看向下方的官員,說道:“這次御前會議,主要討論經濟問題。
這次會議由太子蘇蜀主持。”
太子蘇蜀向皇帝蘇河行禮道:“兒臣遵旨。”
他禮畢之後,立刻看向工部左侍郎趙世衡。
“趙侍郎,帝國的經濟情況,你簡略介紹一下。”
趙世衡立刻站出來,他這個工部左侍郎,主要負責制定工商業的各項政策。
他在前段時間,陪同太子蘇蜀前往各地考察,更是瞭解帝國現在的經濟情況。
有一些話,以太子蘇蜀的身份無法說出口。
他的官職不高不低,正適合說這些話。
趙世衡平鋪直敘,沒有加自己的觀點,開始敘述他看到的事實。
“帝國的經濟情況出現了重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起源於曹國和魏國的債務違約,但能爆發的這麼嚴重,就是帝國的工商業出現了重大的問題。
現在路邊的小孩都知道辦工廠掙錢。
一些無良商人,開辦一家家生產劣質商品的工廠。
大量假冒偽劣的商品充斥著市場。
花團錦簇之時沒有問題,債務危機導致市場波動,立刻讓這些劣質工廠的商品賣不動,積壓在倉庫之中。
這些劣質工廠的商品積壓,他們欠上游的貨款就無法支付。
這個時代開工廠就掙錢,帝國的各大公司紛紛擴大業務,導致出現數量極多的三角債。
一些工廠無法支付貨款,立刻讓情況嚴重的三角債維持不下去,導致相關的公司紛紛破產。
臣透過調查松江府與廣州府的情況。
再透過各地的稅務資料與工商資料判斷。
三角債的規模高達十三億兩銀幣。”
總參謀長秦相坤之前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他聽到三角債的規模,高達十三億兩銀幣。
這種規模的債務,直接讓他震驚不已。
他忍不住驚訝的說道:“曹國和魏國兩國的戰爭,因為區區數千萬兩銀幣而停止。
債務規模高達十三億兩銀幣,這麼多的錢能造多少戰列艦,能造多少戰車。”
不只是大都督府的官員,經常與錢接觸的文官,他們聽到三角債債務規模高達十三億兩銀幣,這些人都驚歎不已。
他們本以為債務規模超過一億兩銀幣,那就遠超想象的高。
沒想到實際債務規模,會高達十三億兩銀幣。
首相林文靜早就知道這個調查結果,他今日的發言與提出的政策,全部基於這個龐大的債務規模。
首相林文靜激動的說道:“這個債務規模太過龐大,朝廷絕不能為這個債務規模託底。
必須交給市場調節,讓債務徹底出清。
朝廷收稅,但也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朝廷應該提供的支援。
不可能賺錢,朝廷只收一點稅。
商人們虧錢,朝廷卻要給他們託底。”
首相林文靜一開口,就已經定下解決問題的基調。
內閣可以出政策解決問題,但絕不出錢解決問題。
首相林文靜的發言,獲得了很多官員的支援。
這個窟窿太大了,朝廷根本填不滿,朝廷也沒有義務為商人自己的錯誤買單。
趙世衡侍郎看到太子蘇蜀的眼神,他繼續說道:“三角債的問題持續發展,必然會引起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出現之後,會導致大量的公司破產,臣建議朝廷提早針對經濟危機,提前做好相應的對策,讓經濟危機對帝國的損害降到最低。”
皇帝蘇河這時才開口說道:“朕看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先賢的思想一定是久經不衰。
遇到洪水,堵不是良策。
經濟危機是一個新詞,但這個現象絕不是新現象。
穀賤傷農,米貴傷民,它就是古代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趨勢已經很明顯,堵是堵不住,必須要進行疏導。
朝廷要保證底線,不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不出現大規模失業潮,不出現太大的動亂。”
首相林文靜等文官聽到皇帝蘇河的話,他們都略微鬆了一口氣。
皇帝蘇河已經提出要求,這個要求不算高。
這是皇帝蘇河心中的底線,不能因為經濟危機餓死人,不能出現大規模失業潮。
這兩種情況的出現,必然會引起帝國的動亂。
什麼是動亂?
有人舉起反旗起義,這才是動亂。
首相林文靜有信心帶領內閣團隊,處理好這件事。
他手上握著這麼多的牌,還導致某些地方動亂,那就顯得他太過無能。
皇帝蘇河只有這個要求,那也就預設經濟危機的發生。
首相林文靜對於經濟危機不瞭解,他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