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知道經濟危機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皇帝蘇河讓內閣阻止經濟危機發生,首相林文靜也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他知道內閣的成員,對於經濟危機都比較迷茫。
從沒有出現的事物,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處理。
但是放任經濟危機發生,觀察到經濟危機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內閣根據經濟危機出現的後果,選擇頒佈什麼樣的政策?
首相林文靜認為這個能力,內閣還是具備。
但他也不能什麼對策都不提出來,這不就顯得他是一個廢物。
前首相錢明義前往歐洲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帝國的首相空缺,內閣大臣都盯著首相這個職位。
內閣大臣沒有皇帝蘇河欽點的情況下,一般只能做兩屆。
很多內閣大臣都年輕,他們可不想自己早早就回家養老。
首相這個官職也極為重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已經是人臣的頂級官位。
內閣大臣對於國家的政策,只有建議權。
除非皇帝蘇河,指定某位內閣大臣去辦某一件事。
首相才能規劃帝國未來的發展藍圖。
帝國首相對於有著理想和抱負的文官,吸引力極為強大。
首相林文靜當時的對手極為強大,但他卻當過工業部尚書,憑藉對工商業的瞭解,從眾多內閣大臣中脫穎而出。
首相林文靜站出來說道:“經濟危機已經不可避免,工部認為經濟危機會導致大量的公司破產。
龐大的公司,他們背後股東的資源和自身所掌握的資源都極為可觀,絕不是第一批破產的公司。
這些規模龐大的公司,他們挺過經濟危機的機率更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大量破產的公司,都會是僱傭員工規模小於五十人的公司。
臣瞭解到,市場上容納工人的主流公司,就是這些小公司。
小公司大量破產,必定會引起大規模的工人失業。
為了防止失業潮的出現,朝廷必須要提供數量足夠多的就業崗位。
每逢大災,朝廷都會進行以工代賑。
經濟危機造成的後果,也可以看成是一場災難。
朝廷應該繼續發揮以工代賑的思路。
修建更多的鐵路、公路、水庫、橋樑。
修建這些道路與水利設施,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與工作崗位。
只要朝廷捨得投入,絕對能吸納因為經濟危機導致的失業人員。
這些失業人員有一份工作,哪怕是不太對口的工作。
他們都有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心中充斥的絕望,走上造反的道路。”
皇帝蘇河聽著首相林文靜的建議。
他選的這個首相,沒有選錯人。
林文靜是大局觀很強的官員,他還擅長處理具體的政務。
他在不瞭解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提出了大基建計劃,透過增加崗位的方式,解決因為經濟危機失業的工人。
皇帝蘇河誇讚道:“林愛卿說的很好,這個對策是解決經濟危機的思路之一。
投資道路和水利設施,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朝廷不要計較些許經濟利益,要堅持做好這件事。”
皇帝蘇河誇獎完之後,他看著乾清宮內的眾多大臣,鼓勵道:“咱們君臣是在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大家不要害怕說錯話,暢所欲言聊一聊。”
皇帝蘇河的鼓勵,讓很多官員準備開口提意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