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衝頒完獎,從左側的通道回到後臺,而何守信和張愛嘉則從右邊走出來,繼續主持。
一回到後臺,從好萊塢請來的導播就給了他一個大拇指,用英語說道:“非常完美”
“阿衝,早知道你在舞臺上這麼出色,不僅念臺詞聲情並茂,而且還能隨機搞氣氛。”陳柏生則笑著說道:“有你在,我們何必去請何守信,你上去主持,收視一定會再高好幾個點。”
“做主持哪有那麼簡單,我偶爾客串還行。”沈衝搖頭,說道:“呆久了就不行了,我剛才也是硬著頭皮,其實心虛的厲害。”
“我覺得挺好。”以沈衝的身份,怎麼可能去做主持人,陳柏生也是隨口一說,他轉而問道:“趙丹先生剛才說那些話,會不會有麻煩?”
“麻煩肯定有,但不會很嚴重,內地現在輿論風氣比想象中要開放,上頭不是在提倡解放思想嘛。”趙丹還不知道自己身染重病,沈衝也不好外洩這個訊息,他略一沉吟,說道:“你和港臺兩地的媒體都熟,等會和那些記者打個招呼,讓他們報道的時候,態度溫和點,不要搞諷刺批判,和政府打交道,就是與虎謀皮,要講手段,順著毛捋,比指手畫腳要管用,叫的越歡,吃虧越大
“等會搞慶功宴的時候,我挨個打招呼。”陳柏生點頭,說道:“但我怕他們不會聽,尤其是臺灣那邊的媒體。”
“盡人事,聽天命吧。”
沈衝回到化妝間,洗掉臉上的粉,然後又從專用通道回到了現場,他剛坐下來,汪洋就感嘆道:“趙丹了不得,在這種場合講這種話,回北京了肯定又要經歷一番波折。”
汪洋是老江湖,北京可能會有什麼反應,問他準沒錯,“汪老,您說的波折,會不會很嚴重?”
“那倒不至於。”汪洋抱著雙臂,搖頭說道:“趙丹半截都入土了,就算有人想整他,給他扣帽子,又有什麼意義?最多組織上批評一下了事。”
這後果倒是可以接受,而且以19RU年的內地政治環境,他的家人也不至於被牽連太狠。
“那您老怎麼看趙丹剛才說的話?”
“我怎麼看?”汪洋掃了他一眼,說道:“我雙手雙腳贊成”
他嘆息一聲,說道:“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趙丹今晚演了一場好戲,可惜,可惜這麼好的演員,這麼有想法的藝術家,被動亂耽擱了大好光陰,現在局勢好了,人卻要走了。”
汪洋是內地代表團的團長,有照顧團員的責任,自然知道趙丹重病的事。
“趙丹知道自己的病?”
“他只知道自己病了,但是不清楚病的多重。”汪洋默然,過了一會,又說道:“我們北影廠去年就在和日本的電影公司接洽,打算合作拍一部表現兩國人民友誼的電影,趙丹是主演,他天天都在琢磨劇本和臺詞,工作熱情高漲的很,但是這部戲拖了又拖,到現在還沒定下來開機時間,我怕他等不到了。
沈衝無言,此時大銀幕開始播放入圍電影名單,於是暫時按下心思,專心看頒獎。
“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入圍的有:
鍾志文,《瘋劫》……
陳坤厚,《早安臺北》……
陳俊傑,《山中傳奇》……
沈西林,鄭宣,《從奴隸到將軍》……
陳國樑、雲文耀,《小花》……”
“這個獎,就是送給沈西林的。”汪洋也沒再糾結趙丹的事,他看完入圍名單之後,點評道:“《從奴隸到將軍》那麼大的場面,其他片子怎麼比?”
“您老可真是行家,目光如炬。”沈衝恭維了一句,說道:“能安安穩穩的把大場面拍出來,就是了不起的本事。”
他話音剛落,就聽到頒獎嘉賓念出了獲獎人,果然是沈西林和鄭宣。
鄭宣也就罷了,沈西林可不是簡單人物,他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攝影車間主任,曾經拍攝過《女籃5號》,紅色娘子軍》等經典電影,在沈衝前世,05年,中國電影誕生百年的時候,中宣部、廣電總局、文化部聯合評選了50位“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其中就有沈西林,而且是唯一一位專職電影攝影師。
《神鵰俠侶》裡有這麼一句詞: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在小場面裡閃轉騰落,拍的再花哨,也不如堂堂正正的把千軍萬馬拍出來震撼人心,《從奴隸到將軍》可謂碾壓其他競爭對手。
給最佳攝影頒獎的兩位嘉賓,一位是林贊庭,他曾拿了四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是六七十年代臺灣名聲最響的攝影師。
UU年代李翰祥從邵氏出走,去臺灣創辦國聯電影公司的時候,極為賞識當時還沒出名的林贊庭,開了三倍的薪酬從中影公司挖他,所謂英雄識英雄,當時中影公司的製片部主任白景瑞也非常欣賞他,極力挽留,最後以一句話留住了他,這句話就是:以後只要我白景瑞拍戲,你一定是攝影師。然後兩人珠聯璧合,各自成就了一番事業。
另一位嘉賓,則是日本人西本正。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電影工業水平遠超香港,邵氏為了對抗電懋,重金把西本正從日本請來,一邊擔任攝影師,培訓E氏員工,一邊為邵氏研發了其特有的彩色弧體寬銀幕制式,奠定了邵氏電影王國的技術基礎。
西本正到香港後,取了箇中文名叫做賀蘭山,先後協助李翰祥拍攝了一系列大型宮闈劇,如《楊貴妃》憑藉其出色的內景彩色攝影技術,獲得戛納電影節優秀技術獎,《武則天》則被香港影評人認為是為邵氏片場流水線作業的最高成就,除此之外,他還擔任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大地兒女》、《大醉俠》等經典影片的攝影師,並且組團率領徐增宏、桂治洪等邵氏後起之秀,去日本學習和考察,提高攝影技術,他雖然在香港呆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對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因此籌委會特意把他從日本請了過來。
頒獎時,林贊庭沒怎麼說話,西本正倒是用中文連連讚賞沈西林的攝影技術,而且很羨慕他的運氣,有機會拍攝大製作戰爭電影。
沈西林和鄭宣都很沉穩,按部就班的致謝之後,就走下了舞臺。
趙丹剛才驚世駭俗的言論,把頒獎典禮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很多觀眾都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加上最佳攝影是技術獎,頒獎嘉賓和領獎人的知名度都非常低,因此這個獎項波瀾不驚,掌聲平淡。
接下來要頒發的是最佳剪輯,這又是一個技術獎,雖然何守信和張愛嘉很賣力的調動氣氛,但觀眾不買賬,心不在焉,紛紛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主持人都沒辦法調動氣氛,頒獎嘉賓自然更無能為力了,上來自我介紹了一下之後,就開始放入圍名單。
“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入圍的有:
章國明,《點指兵兵》……
譚家明,《瘋劫》……
劉英,《保密局的槍聲》……
諸錦順,《從奴隸到將軍》……
張耀宗,《豪俠》……”
在此時的香港和臺灣電影圈裡,剪輯工作基本被導演兼任了,而在內地,因為膠片是很貴的耗材,拍攝時會千方百計的節省著用,導致耗片比很低,剪輯師也沒有太多的資源可以利用,所以剪輯工作並不受重視。
為最佳剪輯頒獎的,一位是北京電影製片廠的總剪輯師傅正義,他是資格極老的剪輯師,解放前曾剪輯過如《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等經典電影,解放後又剪輯過《三毛流浪記》,《武訓丨傳》,《青春之歌》,《小兵張嘎》等著名電影。
另一位則是邵氏首席剪輯師姜興隆,他剪輯過數百部電影,以《楊貴妃》、《梁山伯與祝英臺》、《大地兒女》、《冷血十三鷹》獲得過四屆金馬獎最佳剪輯,又以《貂蟬》,《千嬌百媚》斬獲兩座亞太影展最佳剪輯,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第一剪輯師。
姜興隆拆開信封,和傅正義一起宣佈了獲獎人:“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譚家明,《瘋劫》。”
這是邵逸夫之外,香港在本屆頒獎典禮上拿到的第一個獎,因此掌聲比剛才要熱烈一些。
譚家明為人嚴肅,不苟言笑,又穿著一身黑色西裝,顯得頗為莊重,他上臺拿過獎盃之後,站在那不知道在想什麼,過了好一會,才開始發言:“拿這個獎,有點出乎意料,因為我是做導演的,搞剪輯只是個人愛好,而且是臨時去幫忙的。當然,能拿獎我還是很高興的,感謝評審團欣賞我的工作。”
“拿這個獎,首先要感謝許鞍華導演,因為她拍的很好,而且剪輯時候很尊重我的意見;其次要感謝沈衝先生,因為他把所有的膠片都沖印了,給了我很多素材,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最後,謝謝大家。”
汪洋摸著下巴,看著舞臺上的譚家明,對沈衝說道:“這小子,似乎是個人物。”
有的人天生就有一種氣質,第一眼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譚家明就屬於這類,他的致辭平淡無奇,衣著也不另類,但卻有種說不出來的銳利感,和其他領獎人迥然不同。
“他以前在電視臺用16NN膠片拍了不少作品,去年剛進入電影圈,香港很多人都看好他的未來。”沈衝介紹道:“他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好像快上映了,下次我去北京,帶個複製給你看看。”
“好。”汪洋輕輕點頭,接著問道:“那個《豪俠》似乎還入圍了另外一個獎項?”
“最佳編劇,吳宇森的作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