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與這個年代剛剛開始盛行的大工業生產相比,或許組織難度並不算特別高。
但是,利潤卻遠遠超出。
大工業生產想要賺取高額的利潤,只能謀求壟斷。
而金融業,壟斷當然利潤更高,但就算是不壟斷,利潤也高的嚇人。
畢竟,大工業生產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生產產品、銷售產品,完成從無到有,從產品到金錢的危險跨越。
而對於銀行來說,進來的是錢,出去的也是錢。
你猜我又多少錢?
在錢進錢出的過程中,有太多可以操作的地方。
甚至,就連克萊登投資銀行,實際的投資支出,都要遠小於看上去的那些。
因為,投資的錢,並不是一筆全部進入被投資者手中,而是有專門的財會負責審計。
你有這個資金請求,財會判斷合不合理,如果合理,將這筆錢發給你。
也就是說,只要財會沒有同意,所謂的投資金額僅僅只是一個最大額度,而不是實際金錢。
這些額度,真正代表的那些錢,事實上還存在克萊登投資銀行在美國銀行的賬戶內。
根據這種資金管理制度,克萊登投資銀行哪怕只有一千美元,也有可能風險投資一萬美元額度的創業者。
如果邁的步子更大一些,甚至能投資十萬美元給創業者。
當然了,如果不與創業者以及外部的人說,他們並不會意識到這一點。
他們並不會意識到,可能某次他們申請的支出,就已經是克萊登投資銀行的所有錢了。
在他們看來,克萊登投資銀行富有的難以想象。
克萊登投資銀行的錢,就好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般。
只要不一次將克萊登投資銀行的所有錢全部花光,這種錯覺就會一直存在。
在普通的儲蓄銀行裡,或許還會發生儲戶擠兌的事情,但是在克萊登投資銀行的這種稽核制度下,被投資者所擁有的許可權,遠比普通人要小,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會發生資金枯竭的事情呢?
就算克萊登投資銀行的錢枯竭了,美國銀行的資金又沒有枯竭。
克萊登投資銀行,完全可以從美國銀行拆借出足夠的錢,度過危機。
至於美國銀行本身有多少錢,甚至就連美國銀行的中高層職員都不一定清楚。
因為,金幣和銀幣進入美國銀行,美國銀行發行銀行券。
老實的銀行,可以每收入價值一美元的金屬貨幣,就發行一美元的銀行券。
但是,怎麼會有那樣傻的銀行呢。
幾乎所有銀行,都恨不得將一美元的金幣,變成一百美元的銀行券。
這樣魔幻的操作,不止這一波。
而是一波接著一波。
試想一下,克萊登投資銀行,對於投資者的投資,是以美國銀行券的形式發放。
但實際上,克萊登投資銀行並沒有他們號稱投資出去的那麼多銀行券,而是拆東牆補西牆,三個瓶蓋蓋在十個投資者頭上。
但是,克萊登投資銀行的美國銀行券,又是美國銀行將金屬貨幣膨脹了百倍發行出來的。
如此一來,有誰知道知道到達創業者手裡的美國銀行券,實際上相當於多少金屬貨幣呢?
不過,他們也不用在乎這些。
當市場只要還認美國銀行券的時候,美國銀行券就能夠以它的面值流通。
所以,會有人說,銀行業的本質是信心。
因為如果沒有信心,發生擠兌,這個不知道膨脹了多少倍的貨幣體系,就會迅速崩塌。
這樣看來,虛偽的貨幣體系,似乎一無是處。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個方面,要辯證的去看。
過多的銀行券,會讓金融體系崩潰,讓人們覺得錢不值錢了。原本一美元能夠買一個小孩,現在要十美元才能買一個了。這是通貨膨脹。因為流通銀行券的數額,大於市場上流通貨物的價值。
商品就那麼多,當然錢就不值錢了。
而如果單單隻有金屬貨幣,沒有銀行券。就會遇到另外一個問題,貨物太多了,而錢只有那麼多。
沒有人肯將自己的產品和貨物降價出售,市面上積壓了大量的貨物,卻沒有人購買。
這種通縮的現象,同樣不可取。
因此,想要讓一個金融體系,維持正常的運轉。既要有足夠的貨幣,貨幣又不要過於超量。
道格有底氣讓林肯給他一個美國中央銀行,就是因為中央銀行的潮流不可避免,無論是誰發行,都要有足夠的紙質貨幣。
難道沒有林肯的支援,美國銀行就不能自己當央行了麼?
不能也不能,能也能。
不能的是,不可能擁有法定的貨幣發行權力。以金屬貨幣為基礎進行超發,始終有著遭受擠兌的風險。
並且,這種風險,隨著銀行規模的擴大,銀行券發行的數量增大也就更大。
一旦發生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哪怕信心沒有消失,只要稍微有一袋年代呢擠兌,就可能立即大崩盤。
但是,如果有國家指定的央行,情況就不一樣了。
國家指定的央行,哪怕也是以金屬貨幣為基礎,發行銀行券。抵賴的辦法也多了去了。
首先,可以以國家未來的稅收為抵押進行擔保。
也就是說,你別看我現在這裡沒有錢。你們兌換不出錢來。
但是,我有未來的稅收作為抵押,你們怕我沒錢麼?
如果你們怕收不上來稅,到了那個程度,您能不能兌換上來銀行券,又有什麼意義了呢?
因為……這個國家都不存在了啊。
除此之外,還能將以金屬貨幣作為錨點,偷換概念成衣外匯作為錨點。
比如,每擁有一英鎊,就發行兩美元。
我有多少英鎊,你也不知道,我說發行多少就是多少。
最後一個,也是最厲害的殺招,就是完全與金屬貨幣脫鉤。
將貨幣的發行,全部轉移到信用上。
對!沒錯!
你手裡的紙,不是銀行券,乾脆就是真正的美元!
什麼?
你問這紙哪裡值他的面額了?
你看看那邊。
那邊有火炮,有槍械,用雄壯的軍隊。
我說他值,你說他不值?
不知道是我太仁慈,還是你太飄了。
有能耐你來打我啊,你打過我,你說啥就是啥,你說這是廢紙就是廢紙。
但是,如果你打不過我,抱歉,我說這紙就是錢,他就是錢。
當然了,一般的央行,不會只做這其中的一件事情,而是三件事情都會做。
同時做,穿插做,各種姿勢變著花樣的做。
甚至,你都發現不了,他們已經這樣做了。
因為,他們掌握著話語權和最終解釋權,無論他們怎麼搞,實際上都是他們說了算。
他們給一些簡單的概念,披上華麗而複雜的概念,說這才是科學,你不信,你質疑,就是你不相信科學!
甚至,當你用簡單易懂的話語,向其他人控訴央行是多麼流(和諧)氓的時候。
央行還會給你扣一個帽子,“你是民科!因為你沒有用複雜的公式和數模證明你說的話,所以你是民科!
什麼?你說原理很簡單?
不用那些公式也行?
抱歉!你是民科!”
甚至,他們會用他們發行出來的紙,收買一切他們能售賣的學者。
所有的學者都說那樣是對的,你說那樣是錯的,普通人是相信權威呢?還是相信權威口中的民科騙子呢?
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道格-克萊登,想要建立一個屬於他,但是卻服務於全美國人民的央行。
有了那個央行,他就可以不顧風險,為所欲為了。
當然了,實際上這樣一個組織,想要他個人私有,也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央行,勢必引得美國銀行業的爭搶。
最後,根據實力排隊隊,分果果。
因此,在林肯成功當選總統前,提出建設美國中央銀行的法案之前。
道格需要的就是將美國銀行的規模吹噓的更大,佔得更大的一份蛋糕。
當然了,與此同時,以銀行業為核心發展的財團,也會繼續擴張。
原本,是不是還奇怪為什麼財團的核心是銀行業?
現在應該明白了,因為只有金融業,只有銀行業才能無中生有,憑空的變出錢來。
至於有了銀行業為什麼還要有實業。
因為,銀行業的無中生有,還要有個根源,才能有操作的空間。
財團的其它產業,賺不賺錢有時候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提供給財團的核心業務銀行,講故事的空間。
因此,無論是另一個世界裡的摩根財團,會扶持愛迪生的通用電氣公司,建立一統美國的鋼鐵聯合體,還是這個世界,道格想要透過化工、裝備製造、傳媒業來打造他的帝國,都是有理論依據的。
不過,目前來說,道格的野望,還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清。
那些幸運的拿到了天使投資的創業者,此刻正興沖沖的宣傳克萊登投資銀行的“人傻錢多”,速速趕來的創業者們,想要見到道格,按照現在的見面頻率,有可能五十年後才能見到道格。
因此,道格將一次會面從十分鐘,縮減到了三分鐘。
而這也不夠,他還根據已經蒐集到的創業者創業點子記錄與最終被選中的創業者,彙總出了一個投資熱點圖。
再讓一些職員,根據這個熱點圖,將所有的創意案,分成不同的幾個等級。
最高等級的由道格進行三分鐘的會面,次一級,以及最次以及的,則根據檔次的不同,讓相應等級的人進行會面。
而相應等級的人,如果在會面的過程中,被說服了,就可以將它升格。由更上一級進行會面。
如果更上一級也覺得這個點子有搞頭,就會繼續上報。
如果,所有人都覺得有搞頭,最後就會到道格的面前,道格進行一次會面。
誠然,這樣的一個梯階稽核制度,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但是,增加的卻不是道格的工作量。
道格的時間值錢,道格的時間有限,但是那些次級員工,以及次次及員工,就沒有他的時間那麼值錢和珍惜了。
哪怕用三倍的不值錢時間,換取一個單位的道格時間,道格都是賺的。
當然了,這也僅僅只是一個理想的體系。
這樣一個體系,想要在實際過程中執行,幾乎一定會出問題。
因為,任何一個流程,參與的人越多,出問題的機率也就會越大。
而如何降低出問題的機率呢?
很簡單,加一個核查的小組,進行查缺補漏。
但是。
問題在於。
這又增加了更多的人了,出錯的可能就更大了。
只要會面的創業者足夠多,一定會出現他雖然在這裡尋求投資了,但是沒有透過,但是他自己投資卻成功了的案例。
因為,那些廉價的人,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可能如同道格一般洞見未來。
他們無法用動態的眼光看待問題,因為這個系統的上限雖然是道格,但是下限確實那些普通的員工。
不過,哪怕是這樣,克萊登投資銀行的體系,也會是這個年代最先進的投資體系。
因為,其它的投資,不是個人投資者的個人行為,就是那些沒有形成組織化專業化的投資行為。
道格揉了揉太陽穴,儘管已經這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