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杜中宵回到後衙,韓月娘長出了一口氣:“謝天謝地,大郎平安回來了!那個常威是知州相公府上老奴,你押了他去州城,我著實替你捏了一把汗,生怕被知州相公為難。回來就好了!”
小青在一邊紅著眼道:“可不是。初時我還不知道,相公帶人走了,我聽人說起厲害,才知道官人擔了何等風險。都怪我不懂事,把常威逼得急了,鬧到這種局面。”
杜中宵笑道:“你何錯之有?那個常威胡來,是自己作死,誰能救得了他!到了州城,相公聽說了事情原委,便就吩咐把他杖斃於階前。可見相公家裡,也不許奴僕如此肆意妄為的。”
眾人都道僥倖,韓月娘急急吩咐擺酒,為杜中宵接風。
看著眾人忙忙碌碌,只有杜中宵心裡知道,包括自己在內,大家以前小看夏竦了。西北戰敗,天下官員百姓都看不起夏竦,從各個方面攻擊夏竦的大有人在。而從此次常威的事情來看,夏竦絕不是那種位高權重,便跋扈無知的人。哪怕到了今天,依然頭腦清醒,施政最少是有板有眼的。
夏竦在西北,一是無心邊事,一心想要進入中書,做事不積極。再一個條件所限,他本就沒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又怎麼能夠力挽狂瀾。但在西北不行,不代表夏竦在內地也不行。最少這個年代,夏竦是一個優秀的官員,而且有心做出一番事業來。
家中備了酒筵,為杜中宵接風,此次風波,便就這樣平息了下來。
第二日,杜中宵叫了營田務的孔目官喬保平來,對他道:“秋收已過,現在營田務錢糧充足,再不是前些日子捉襟見肘的窘迫樣子。此次去州城,知州相公吩咐,要在營田務推保伍法,不只是以前一樣讓各家互保,還要組織鄉兵。有鄉兵就要有軍備,器杖州里甲仗庫可以借一些給我們,但大多還是要我們自己想辦法。縣裡收鐵,多是打製農具,現在要打兵器,需多收買些鐵來。”
喬保平有些為難:“官人,營田務的鐵匠作,打製的農具賣得極好,多有外州商人到我們這裡來收買農具的。卑職正想借著冬季農閒,多打製一些農具賺錢,若是制兵器,只怕——”
杜中宵道:“無妨,現在有錢有糧,多招一些人來就是。永城地處汴河岸邊,你可以讓來往商人帶話出去,凡是鐵匠,來我們這裡多給錢糧。還有,在附近鄉間選些手巧的來,在鐵匠作為學徒,學上些日子也能做活。鐵匠作的很多活計,本就不需要熟手匠人。”
喬保平想了一會,點了點頭。這個年代的工匠還是師徒制,開始是做雜工,學不到什麼手藝,要讓師傅滿意,才開始教授技藝。如此培養人才太慢了,杜中宵建起來的場務,因為是官發錢糧,對師傅培養徒弟有獎勵機制。正是因為如此,場務裡才能充利用學徒。
商議過了兵杖器甲,喬保平道:“官人,如果招集鄉兵,就要教閱。不管是十日一閱還是半個月一閱,都耽誤農時。組織了鄉兵,今年許多村子的開荒、墾田、修渠、鋪路諸般事務就耽誤了。”
這正是夏竦要求組織鄉兵讓杜中宵心煩的地方,營田務的人力有限,鄉兵脫產訓練幾個月,便耽誤了冬天做工程。營田務比周圍的普通村子有吸引力,很多一部原因是人員組織得力,基礎設施更好。人都去舞馬弄槍了,各種工程誰來做?
想了又想,杜中宵道:“不如這樣,修橋鋪路諸般事務,與鄉兵教閱合在一起。教閱完畢,直接把鄉兵拉去修橋鋪路。反正他們的錢糧,都是營田務裡發,不會混淆。”
喬保平拱手稱是。這就是營田務的好處,治下各村都是一個整體,關係簡單得多。
聊過了組織鄉兵的事,喬保平嘆了口氣:“剛收罷秋糧,有了收穫,營田務好不容易緩過來,不再如以前一樣捉襟見肘,知州就要辦鄉兵。現在周圍盜賊不起,若再拖上幾年就好了。多修些大溝,把周圍的土地都整治好,多招些人來,營田務的錢糧當數倍於永城縣。”
杜中宵跟著嘆了口氣,沒有說話。整治土地可以,營田務再招人卻不容易了,周圍的流動人口大多已經被吸收進來,再招募人手,可能就是其他州縣的了。人戶是官員政績,哪個官員肯讓自己治下的百姓大量到營田務來,更何況隨著營田務的發展,周邊的地主紛紛提高了僱農的待遇,人不好招了。
算著營田務今年的收入,聊著營田務的事務,杜中宵有一種感覺,永城的營田已經遇到了一個瓶頸,再想像以前那樣快速發展很難了。人力終究有限,現在又不是地少人多的時代。
講罷了營田務的事務,喬保平突然道:“官人,陶十七一直鼓搗的那個什麼蒸汽機,最近說終於好用起來。他託我跟官人說一聲,若是有閒,去看一看。”
“哦——”聽了這話,杜中宵吃一驚。從自己提出蒸汽機的構想,到現在有數年時間了,有自己從旁指導,陶十七一直用功,又有韓絳和蘇頌從旁協助,也該有些成果了。不需要多麼先進,只要能夠裝到船上,可以在汴河上運輸就是成功。
大宋與歷史的英國不同,沒有大量的殖民地,但有龐大的國內市場。現在最要緊的,也不是發展輕工業,而是與軍事相結合的重工業。一個火藥,一個蒸汽機,便是核心。如果由此形成煤鋼聯合體,便就可以初步開始工業革命之路。
於大宋紡織業不是一個好的工業革命的引子,交通運輸更加合適。有官方的力量,如果蒸汽機進入實用階段,可以大建鐵路和輪船。一旦解決了運輸問題,內地發達的經濟,就可以轉化為邊境地區的軍事實力。有內地源源不斷的物資運到邊疆,便就可以改變與黨項和契丹的實力對比。
夏竦一心要行保伍法,寓兵於民,減少軍事開支。實際上一旦解決了運輸問題,西北的軍隊可以增加幾倍,用人堆也能把党項堆死。
想到這裡,杜中宵再也坐不住,站了起來,來回踱步。想象一下,如果有鐵路通到西北,便就有足夠的錢糧,支撐數路幾十萬大軍,分幾路向党項進攻。党項才多少人?有六十萬大軍,一路三十萬,硬推過去,元昊有天大的本事也抵擋不住。
什麼保伍法,杜中宵在營田務實行的也不是保甲,其實是集體化的村莊而已。保甲其實還是把農民限制在土地上的思路,與杜中宵推行的政策南轅北轍,本就不是一路。杜中宵要做的,是把內地的經濟發展起來,再利用交通網路,把經濟力量最大程度地轉化為對邊疆地區的軍事力量。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