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陳止眼神微動,“拓跋兄此言何意?”
拓跋鬱律就道:“陳君對這些想的這般透徹,如今有執掌一郡,定是有心大有作為的,以你之才,就算是隻是一郡之地,肯定也能積攢驚人實力,我若是現在就投靠了王浚,未來王浚與陳君意見不合,讓我對你不利,那可就左右為難了,若是不從,難免被人說是背信棄義,可一旦相從,不說壞了你我交情,就說對上陳君你,我就沒有半點把握,所以……”
“所以?”陳止從那話中,已經聽出了一些,有所猜測。
“我回去會告知叔父,跟他提議與陳兄你結盟的可能,如此一來,不管是匈奴威脅,還是我鮮卑內戰,乃至王浚對陳君的壓力,都可從容應對,只不過……”拓跋鬱律說著,觀察著陳止的表情,希望從對方的臉上,看到意外和經驗之色,可惜他失望了,陳止深入如常,連眼神都不見變化,就好像拓跋鬱律說的,是什麼無關緊要的話一樣。
拓跋鮮卑雖是草原部族,但能與匈奴漢國纏鬥許久,還不算擴大,乃至屢屢讓匈奴吃虧,足見豈能,連王浚都會抓住機會,想方設法的籠絡,又何況是一方郡守?
若是代郡能引拓跋為援,局面就能徹底開啟,不復之前的兇險,要知道陳止被從廣寧換到代郡,所面臨的問題,主要就是自身的力量不夠,難以鎮壓局面,如果能借得近在咫尺的拓跋鮮卑,至少能加快他立足的速度,然後發展自身。
另一方面,按著拓跋鬱律的說法,鮮卑內戰已是確鑿無疑了,如果能和拓跋部有約定,代郡也可以省去很多的危險,至少有拓跋鮮卑的威懾,一些小部族在失去鉗制後,也不會在代郡行過分之事,因為這些部族,往往都是畏威而不懷德,不會考慮後果,但會擔心大族報復,從而有所收斂。
與此同時,這樣也可以讓陳止有了一點實力,和王浚談判,當然,其中也有風險,這實力畢竟是外來的,原本王浚可能只是擔憂,但知道陳止聯絡了拓跋鮮卑之後,這擔憂手不定就要變成顧忌,從而將這位北疆半主的目光吸引過來。
福禍相依,是危險也是機遇,就看如何拿捏。
“不過,鮮卑人不會平白無故的伸出援手,他們是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的,我要和他們結盟,不可能只得到好處,一樣要有付出,就看拓跋鬱律想要什麼了,如果權衡之後,可以接受,也不是不行,只不過拓跋鮮卑畢竟是原本歷史的主角之一,不可小視,我如果真的和他們合作,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更不能滋長他們的野心和力量!”
帶著這樣的想法,陳止便神色不變,問道:“貴族自匈奴與朝廷停戰之後,多有困境,否則也不會考慮與王刺史結交,如果因為我的一番分析,就改變主意,怕是太過兒戲了,況且明人不說暗話,陳某能給拓跋部的好處有限,而且拓跋兄你也不是族群之長,恐怕是做不得這個主吧?”
見陳止這時候,還能冷靜分析,指出關鍵,不由佩服,但轉念一想,對方剛才的一番話,把自己長久以來所想之事,都給剖析了一遍,這眼光又怎麼會差?
於是,就順著其人的話,繼續往後面說道:“當下我族是有困難,我那叔父也有打算,就算有心,也未必肯從我言,不過我雖不是他的親子,但這些年南征北戰,功勞苦勞皆有,族中也有些影響力,之前更是替叔父分析過局勢,他對我的能耐還是認可的,因此真要是得了些說法,讓我族與陳兄結盟,也是可能的。”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話鋒一轉:“不錯,陳君你肯定也明白,結盟本就是為了互惠互利,因此陳兄也得有所作為,方可讓我拿去,跟叔父說通,讓他不會擔心,此舉會有所損失,進而放棄王浚,轉而與陳君你親近。”
陳止則道:“王浚勢大,拓跋部若是與他結盟,最終會成為他手中的刀,而我代郡比之幽州、平州,不可同日而語,力量差了太多,一旦結盟,難免會替拓跋的利益奔走,等於是拓跋部在中原的話事人,這本來就是好處。”既然是商談結盟,談及利益,那就不能侷限在交情上,陳止便就直言不諱。
這話倒是讓拓跋鬱律一愣,但旋即反應過來,笑道:“陳君,你說的不錯,但這樣的好處,總歸比不上王浚的許諾,何況鮮卑內戰,本來就是一次投靠的機會,拓跋部如果此時找準機會,投靠了王浚,他為了拉攏我部,定然會給出很多平時拿不到的好處,有了這樣的基礎,縱為其刀,那又如何?等消化了這番拉攏,我族勢力更上一層,與王浚之間的關係,也會有變化。”
“拓跋兄,直說吧,條件是什麼?”陳止笑了笑,也不繞彎子了。
拓跋鬱律也笑了起來:“按我叔父的意思,投靠王浚,要先了解他的意圖,隨後在鮮卑內戰中,再表明態度,只要王浚能牽制住匈奴,讓拓跋部可以騰出手來,就會幫他圍攻慕容部,所以,陳君你若能在戰爭開始之前,整合代郡,穩固了此地,再證明自己可以牽制匈奴,那我就可以跟你保證,定讓拓跋部,與你結盟!”
“匈奴如今何等強勢,朝廷大軍尚不可勝,何況我一郡之地?他不主動來找我麻煩,那都算好的了,我又怎麼去主動招惹他?還要牽制一二?”陳止搖了搖頭,“況且,就算我要與鮮卑結盟,那也是為了穩固局勢,若是我整合了代郡,又能牽制匈奴,那何必要與鮮卑結盟呢?此乃本末倒置,甚至我若是牽制了匈奴,得罪了他,又不被王刺史所喜,豈不是隻能擇鮮卑而從了?畢竟,涉及匈奴的事,連朝廷都會淡化處理。”
“陳君所言甚是,是我疏忽了,”拓跋鬱律沉吟了一下,最後有了決定,“這樣吧,我聽說陳君重視百姓農人,恰巧我部內外,就有不少來自中原的民眾,其中還有大量是從幷州逃難過去的,但我族難以全部安置,陳君若是能與我部聯盟,那我可以做主,讓這三萬人遷入代郡,如何?”
這個條件一說出來,縱是以陳止的定力,也不由神色微動。
原因無他,實在是拓跋鬱律的提議,對於整個代郡而言,對於他陳止來說,都是真真正正的及時雨。
甚至於,從長期和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樣一個條件,在陳止的心裡,比之和拓跋部結盟,還要來的有用。
當下,想要做事,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要有人口,但比起南邊的幾個州,這北邊的州,尤其是幽州和冀州,人口都在迅速減少,一直處於消退和流出的狀況。
一方面是天災**,讓很多的小民難以存活,另一方面則是這樣的環境,讓很多人變成了流民,朝著南邊的州郡逃難而去。
陳止在彭城的時候,以及北上游學之際,就曾經碰到過不止一次的流民隊伍,相互之間有過接觸,給他們分過食物,也和自己的家丁隊伍發生過沖突。
這些流民的主要來源,正是北方兩州。
這樣的情況下,整個幽州的人口都在迅速減少。
在陳止北上之前,他從楊結那邊得到的籍貫紀錄表明,此時整個幽州的人口,不過才五萬九千多戶,還不到六萬戶,而其中代郡就更少了,四個縣的範圍,也才三千四百戶,單獨算人口的話,恐怕只有一萬五千多、不到兩萬人!
一萬五千人,這是個什麼概念?
放在後世,恐怕連一個普通的鄉鎮,都勉勉強強。
而這一萬多人,按照陳止當前掌握的情報來看,其中有**成,還掌握在代郡本地的大地主、大世家的手中。
官府想要調動人手,必須要得到世家的理解和同意,否則麻煩之多,不可勝數。
現在拓跋鬱律卻說,只要結盟,就能提供三萬人口,是代郡現有人口的兩倍!一旦得到,將直接改變代郡的勢力版圖!
不過,陳止很清楚,人口對草原部族十分重要,很多的草原爭端,就是為了人口和牛羊,為此都有部族被滅族,拓跋部不會那麼輕易就拿出這些人口。
“但即便如此,如果能得到這批人口,可以讓這代郡的局面產生巨大變化,更不要說,這些人裡面,有不少工匠,這對於建設而言,促進作用之大,難以估量。”
陳止手上的幾個抽籤之物,就有不少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對於工匠的需求更大,但代郡的工匠,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為他們的產業服務,謀取利益。
別看午宴上,那位唐家太公許諾要出錢出力,但那出來的人,必然都是苦力,陳止要真是開口討要有技術的工匠,對方定不肯依。
這個時代,不光是知識被世家大族壟斷,這些手藝一樣要口耳相傳,很多匠人世家,就是靠著這些立足,是他們再世間賴以立身的根本。
這種情況下,培養一個匠人,所耗費的時間,也是十分漫長的。
“對於拓跋部來說,匠戶也是十分重要的,對部族來說,更是瑰寶,而這群從幷州逃難出去的流民,對他們來說,肯定是寶貴財產,輕易得不到,就算是要拉攏我,也不至於下這麼大的本錢,莫非裡面有什麼緣故?”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