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八章 摧破

作者:庚新
“方才我見劉仁軌似乎對你的決定口服心不服。”

靜室裡,安文生手裡捏著兩枚鐵核桃,向蘇大為道。

鐵核桃,是他最近的心愛之物,在船上無聊時,手裡盤著核桃,沒事還可以夾碎了吃一顆。

嗯,安文生這貨備了一筐鐵核桃,算是他在旅行途中消遣解悶之物。

“劉仁軌性烈,他自有主張,不過此事由我主持,他必須得聽我的。”

蘇大為盤息坐於榻上,靜靜調息,恢復精力。

劉仁軌雖然是水師名將,但論及對整個半島攻略的大局觀,卻遠不如帶著後世見識的蘇大為。

其實又何止是劉仁軌,此時唐軍五大總管,再加一個劉仁願,都不會把倭國放在眼裡。

在考慮對付百濟和高句麗時,並沒有把倭島也加入進來,做通盤籌劃。

只有蘇大為,深知那個小島上的人,有怎樣的野心。

“這劉仁軌也是個妙人。”

安文生手指一捏,“啪喀”一聲,將核桃以指力夾碎,拈起一塊果肉放在嘴裡細細咀嚼,又向蘇大為遞了半個核桃。

見蘇大為搖頭,他一邊繼續吃著核桃,一邊道:“武德年間,劉仁軌被調為陳倉縣尉。

當時,折衝都尉魯寧驕縱違法,歷任陳倉縣官都無法制止他。

劉仁軌就職後,特地告誡魯寧不得重犯,但魯寧仍兇暴蠻橫如故,劉仁軌於是用刑杖將他打死。

州里的官員將此事稟告朝廷,當時的秦王憤怒地說:一個縣尉竟打死了我的折衝都尉,這能行嗎?

把劉仁軌召進朝廷責問。

劉仁軌回答:魯寧侮辱我,我因此殺了他。

太宗認為劉仁軌剛毅正直,不僅不加懲處,反而提拔他為咸陽縣丞。”

蘇大為點點頭,他手掌著都察寺,對身邊合作的將領,自然有過一番調查,研究其為人品性,和用兵特點。

劉仁軌剛毅,他是知道的。

不過他是太宗朝的舊臣,在李治朝,再繼續這麼頭鐵,只會惹禍上身。

這次出事,也是因為得罪了李義府。

被李義府暗中設計陷害。

李治不清楚這些嗎?

怎麼可能。

但是親疏有別,李義府屬於能吏,道德談不上多高,但是辦事確實有能力。

對李治來說,這種能辦事,好駕馭的人,反而是他所需要的。

至於劉仁軌、劉仁願這些太宗朝的舊臣,正因為太過剛直,反而不太想用這些人。

寧可培植自己的親信班底。

劉仁軌這種還好一點,一來有能力,二來因為出生比較微寒,在朝中沒什麼結黨營私的做為。

李治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用一用。

像劉仁願這種,有一定出身,又是太宗朝時的信重老臣,能力又不是不可替代。

最好的結局,也就是像盧國公程知節一樣,弄個體面退休。

不過,為了保住劉仁軌,劉仁願拒絕了李義府暗害劉仁軌的要求。

待百濟事畢,只怕難免會遭到清算。

反觀劉仁軌,因有白江口大戰的戰功,李義府反而不好動他。

“所以任何時候,軍人還是得靠戰功來說話。”

“你說什麼?”

安文生詫異的看向蘇大為。

連手裡吃核桃的動作,都慢了半拍。

阿彌這話說的沒頭沒腦的。

“沒事,再有半個時辰就到白江口了,希望在那裡不會碰到倭人的船。”

蘇大為心裡有一種強烈的預感。

他這次和劉仁軌的水師從海上進攻周留城,弄不好,真的會與倭人的船隊遭遇。

呃,白江口之戰,會變成自己主持的?

一不小心又要改變歷史了?

他隨即想到,自己這一路走來,改變得也已不少了。

再多一件,也沒什麼。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大丈夫行事,但求個快意,其他的算個屁。

安文生將最後一點核桃肉投進嘴裡,嘴裡細細品味著核桃香味。

手指輕彈,核桃碎殼,被他透過視窗射向茫茫無邊的黑色海波中。

“對了,臨行前聽說副總管還和你單獨聊了會,他找你沒什麼事吧?”

“他和我說了一會王玄策的事。”

“王玄策?”

安文生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

“對,副總管說,他與王玄策是舊識,也曾在王玄策使團裡見過我阿耶的英姿。

那是貞觀二十一年,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領三十多人巡遊天竺各國。

那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天竺,也是我阿耶第二次被他徵召。

結果沒料到到達中天竺後,驚聞戒日王已經死了。

戒日王就是玄奘大師去天竺時,中天竺當時的王。

戒日王十分敬重玄奘大師,還為了他召開過佛法的辯論大會,叫什麼無遮大會。”

“這名字聽著有些猥瑣……”

“惡賊,滾!”

蘇大為沒好氣的罵了他一聲:“副總管就是跟我敘了會舊,說是待戰事結束,回長安後,為我引薦王玄策,可以聽他說說我阿耶的事。”

貞觀二十一年,蘇三郎應召入王玄策的使團,結果再也沒有回來。

這事對蘇大為的家庭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雖然後來柳娘子說,蘇三郎是力戰而死,並沒有別的原因。

但蘇大為心裡隱隱的,也想問一問王玄策,想知道當年在中天竺究竟發生了什麼。

畢竟,蘇三郎留下的刀和弩,都極為不凡,對詭異有壓制作用。

想必也不是普通人。

李大勇當初也是透過蘇三郎的刀弩,才認出自己。

這其中淵源和緣份,倒值得蘇大為去查一下。

之前一來諸事繁雜,二來當時王玄策不在長安。

如今劉仁願主動提起來,蘇大為自然不會拒絕。

安文生摸著自己的下巴,緩緩道:“劉仁願,這是變相的向你求援呢。”

“嗯?”

“他恐怕也嗅到危險了,以大唐嵎山道副總管的身份,在這百濟,能呼叫的資源少之又少,這風向不對。”

蘇大為微微一怔,又瞭然的點點頭。

“確實如此。”

劉仁願並非庸才,雖談不上多厲害,但也是一員老將,能將。

在守泗沘這段時間,處處受到隱形的掣肘,令他有力難施。

不然泗沘城之前的攻防戰,不至於打成這個模樣。

這其中有原因或許有許多,但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則是朝中有人在使力。

真實歷史上,百濟殘餘勢力覆滅後,劉仁願與孫仁師班師還朝,劉仁軌率領一部分唐兵留下鎮守。

麟德元年,劉仁願以卑列道總管的身份率新軍渡海,與舊鎮兵交接鎮守事務。

到達百濟後,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極力勸說劉仁願,要求自己繼續留守百濟。

劉仁願堅決要求換防,乃至與劉仁軌交惡。

此前已經有流言說劉仁願圖謀割據海東,經過這次風波後,唐廷更加懷疑劉仁願的忠誠了。

麟德二年,劉仁願作為敕使,在熊津就利山主持新羅國王金法敏和百濟前太子扶餘隆會盟。

乾封二年,劉仁願受命東征高句麗,從南線進攻,計劃與李勣率領的主力軍會師於平壤,並督促新羅出兵助徵。

總章元年,高句麗大谷、漢城二郡十二城歸順劉仁願。

但到了同年八月,唐廷以劉仁願在征討高句麗的過程中逗留不赴為由押回長安,高宗下令斬殺劉仁願。

最終,念及劉仁願當年守百濟的功勞,減為流放姚州。

從此,史書上再無劉仁願的名字。

蘇大為看向安文生。

安文生也看看他。

兩人都沒說話,但心裡,卻有一份默契。

當今陛下,疑心病可不小。

許多事,首先得讓陛下放心。

否則……

當然這種話,是絕不能說出口的。

蘇大為沉默片刻:“副總管對我不錯,如果有能力的話,我會幫他一把。”

“知道你重情義,不過你也得替自己謀劃一下。”

“我還年輕,多立功就是了,功勞大了,陛下心中會有一杆秤。”

“功高蓋主。”

“滾你,惡賊,少說兩句會死啊!”

兩人鬥著嘴,就在這時,忽覺船身一震。

前面有人發出低呼聲。

蘇大為與安文生穩住身形,抬頭看去。

前方,黎明前漆黑的天幕下,一座大城烈焰騰空。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