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2章 歸心(1/2)

作者:月關
第132章 歸心

“老爺就在裡面,羅大人請進。”

老家人把羅克敵引到了曖棚前面,止步說道。

前面是個暖棚,斜簷的一溜棚子,黃泥糊的牆,頂上鋪著厚厚的稻草,在房頂上開了幾扇小窗,既為透氣,也為了陽光照入。這實際上是個花房,大戶人家侍弄花草的地方,北方秋冬寒冷,大戶人家都建有這樣的暖房。

見客在這種地方,本來是不大合適的,不過曹彬名義上還是羅克敵的上官,而且資歷、威望遠在其上,在這個地方接見晚輩和下屬也沒什麼不妥當的。

曖棚中有一股泥土和腐草的氣息,一溜的長棚,中間還是隔開了的,或許後面幾間曖棚還種著些新鮮的菜蔬。羅克敵輕輕步入花房,就見一個身穿短褂、頭系方巾的老者正俯身在花叢中擺弄著一盆盆綻放的鮮花。棚中的花草以菊花居多,倒也正是應季的時候,菊花的品種很多,這一叢白如沃雪,那一叢燦若黃金,有的攢密如天上繁星,有的花綻如絲,隱隱的,便有一股幽香撲來。

羅克敵站住,看著那位正侍弄著一叢“江東二喬”的曹大將軍,眼下任誰看了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漢,如果不識得他的人,或許會把他當成了曹府的花農,哪裡還有一點手握千軍萬軍,睥睨天下征戰四方的將軍氣概。他的神情恬淡,頗有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可是,國家危難,社稷江山危在旦夕,曹彬雖已不再視事,羅克敵卻不相信他對天下形勢一無所知,他真的做得到如此淡然?

“卑職羅克敵,參見樞密大人。”羅克敵深吸一口氣,上前叉手施禮。

那一身布袍,神態悠然的老者扭頭看了他一眼,仍然侍弄著花草,呵呵笑道:“原來是羅院事,老朽賦閒在家久矣,諸多友好同僚都很少走動了,今日羅大人怎麼有暇登門啊?”

羅克敵俊臉一熱,趙光義清洗前朝老臣的心意十分明顯,曹彬失勢,文武百官自然避之大吉,羅克敵與他一向沒有什麼交情,這時候自然也沒有犯險親近的可能,說起來,這位直屬上司的府門,他還真是頭一回來。

眼下羅克敵也顧不及那麼多了,開門見山地道:“樞密大人,國家危難,已至旦夕傾覆的險境,樞密大人國之重臣,豈可置身事外,若果國家有難,玉石俱焚,何只天下黎民百姓受苦,恐怕大人您也……,卑職此來,是想求教於大人,如今情勢,該當如何是好,還請樞密大人指點。”

曹彬手上頓了一頓,輕輕嘆了口氣,頭不抬眼不睜地道:“羅院事,如今岐王發難於關中,朝廷地方,各懷異心,士子庶,惶惶不可終日,又有幾大商賈鬥法,弄得國家元氣大傷,這還罷了,如今西夏陳兵潼關,北遼虎視三關,而今上的情形……,你該比老夫更清楚,試問如此情形,漫說老夫一介武夫,就算是周公伊尹、管仲蕭何,乃至諸葛武侯復生,這樣破爛不堪的局面,又如何收拾?”

羅克敵道:“難道如今,唯有坐以待斃了麼?”

曹彬慢吞吞地道:“除非……速平內亂,重整人心,才能北拒強敵於外,重安中原天下。”

羅克敵笑的有點發苦:“樞密大人,平息內亂談何容易,眼前之亂,可不僅僅是關中興兵,就只一個關中興兵,也非旦夕可平,何況,北朝陣兵三關,咄咄逼人,又豈容我們從容收拾山河?”

曹彬嘿了一聲道:“武夫就是武夫,難道只能用打的麼?”

羅克敵神色一動,急忙問道:“樞密大人有何高見?”

曹彬閉口不言,羅克敵忙道:“出得大人之口,入得卑職之耳,卑職與大人只是私下參詳,離開這間花房,便全做不得數了,大人有話,但說無妨。”

曹彬慢吞吞地道:“當今之計,唯有……迎岐王,廢今上,方能重整人心,收拾山河。”

羅克敵臉色大變:“今上無逆天之過,臣下豈能輕言廢黜,這與叛逆何異?”

曹彬冷冷地掃了他一眼道:“岐王的《討趙炅令》所言七大罪,第一條就是弒君,又有先皇后血書為證,你信是不信?”

羅克敵默然不語,顯然是相信了的。曹彬又道:“既然如此,今上便是得位不正,還國與岐王,難道不合大義嗎?”

羅克敵沉聲道:“朝中有張洎、宋琪、程羽、賈琰等把持朝政,皆先帝心腹之臣,君王廢立,豈是等閒,一個不慎,這江山頃刻大亂,北朝趁勢南下,整個中原但盡落胡虜之手。”

曹彬緩緩抬起頭來,輕蔑地一笑:“可軍權,不在他們手中。”

“邊關大將李繼隆,手握重兵,鎮守邊關,他乃當今國舅。”

“當今聖上卻不是他的親外甥,何況大義當前,何去何從,他若不蠢也當有所選擇。廢立之舉,老夫也知道何等重大,可是眼下形勢,已非今上可以收拾,不行廢立,內亂不息,不還國於先帝之子,民心士氣難復,這樣局面,根本沒得收拾。李繼隆若識大體,知大義,則可共攘義舉,否則……”

曹彬輕輕一抬手,從花盆中拔去一株小草,淡淡地道:“他雖手握重兵,坐鎮三關,如要殺之,也不過如拔草芥!”

羅克敵臉色微微一變,李繼隆剛剛被提拔起來不久,在軍中還缺少自己的心腹知己,從曹彬話中來看,這頭老虎雖已賦閒在家,可是時日不久,爪牙仍然鋒利,李繼隆麾下將領之中必有他的心腹,必要關頭,他就可以動用這些人把李繼隆除掉。任你天大的本事,躲得過明槍也躲不過暗箭,從這一點上來說,帝王將相、販夫走卒都是一樣的,生命一樣的脆弱。

而且曹彬話中顯然還透出了另一層意思,他這已經不再是給羅克敵出謀畫策了,而是有意參予其中,更準確地說,這位大將軍哪裡是死了心在家裡擺弄花花草草,天下時局早已盡落他的眼中,恐怕這位大將軍已經在開始籌劃廢立了。

如此說來,殿前司都虞侯翟沐絲已經是他的同謀,今日指點自己來向曹彬討教,根本就是拉他入夥,如果不答應,今天是否還能出得了這個門呢?

一念至此,羅克敵不由怵然心驚。

果然,曹彬目視著他,正色說道:“家國家國,家既不保,何來其國?今上得位不正,已致四海失心,又因輕佻浮脫,朝令夕改,以致威信盡喪。北朝肆虐,國家危在旦夕,岐王興兵於關中,天下已有改卜之兆。羅將軍不於此時立功名、取富貴,提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以昇天子之階,難道你要做國之罪人嗎?”

羅克敵身子一震,猶豫道:“樞密所言,或可為之。然茲事體大,卑職還須……”

曹彬截斷他的話,厲聲道:“既可為之,當速決斷,遲則生變,我大宋已拖不起了。”

羅克敵原本對趙光義父子就談不上什麼忠心,只不過一來他不忠此君卻忠此國,如何行止,總要考慮到是否對他扶保的大宋國有利,再者今上即便得位不正,可現在畢竟是登上丹墀,坐了龍床,真要反了他,還是有點心理障礙,這時被曹彬一喝,下終於下定了決心,遂深深一揖道:“羅克敵,願從樞密大人,共赴大舉!”

掌握著禁軍精銳的羅克敵和在軍中仍然擁有極大潛勢力的曹彬一番長談之後,議定了詳細的行動計劃,羅克敵這才向他告辭,曹彬卻也不送,目送他離開曖房,輕輕拍拍手上泥土,微微地一笑。

那隔斷的曖棚就在這時吱呀一聲開了一道門戶,一前一後走出兩個人來,前邊一個五旬上下,國字臉,濃眉闊口,唇邊幾道紋絡如同刀刻,顯得不怒自威,顯然也是久居上位的人物,正是當年陳橋兵變出力甚巨,開國之後徵南闖北,連滅數國,風頭猶在曹彬之上的大帥潘美。

後邊一位年紀更大一些,便袍布巾,面容清瞿,三綹花白的鬍鬚,一張端正的面龐,兩眼溫潤有神,那一臉方正之氣,令人望而生敬。只有知道他身份的人,才知道人不可貌相,誰若以貌取人,把這老頭兒當了方正君子,準得被他賣了還得蠻開心地幫他數銀子呢。正是連事五朝屹立不倒的官場長青樹,政壇不老松,羅公明羅老爺子。

“羅老,你這兒子,由你訓導豈不是好,何必著人點撥,讓他來找我呢。曹某方才可是捏著一把冷汗吶,如果你這兒子堅辭不允,說不得,也只好先把他扣起來,一番打鬥,豈不傷了我這棚中的花花草草。”

大計已售,曹彬心情放鬆了許多,一見他們出來,便向羅公明打趣地笑道。兩個人一文一武,曹彬和這老滑頭本來沒有多少交集,不過眼下共赴大事,還是羅公明牽的頭兒,兩個人的感情便迅速升溫,成了一對知交好友了。

羅公明捻鬚微微一笑,說道:“我這兒子,喜歡鑽牛角尖兒,當父親的苦口婆心,終不及曹大將軍當頭棒喝呀。”三個老者一齊大笑。

這天下局面,不易真主,真的是不可收拾了,而羅克敵本與楊浩有過命的交情,他的堂妹又是楊浩的王妃,將來一旦成就大業,這正宮皇后也是跑不了的,而且他深愛丁玉落,一旦投奔過去,彼此之間便再無阻隔,必可抱得美人歸。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羅克敵考慮如何抉擇時,唯一的標準就是對宋國江山社稷、對天下黎民百姓是否有利,根本就沒有想過以他具備的這些有利條件,一旦附和曹彬,共行廢立之舉,對他個人前途何等有利。

這樣方正的一個兒子,羅公明若以父親身份,要他從家庭和個人前程的角度去考慮,說不定反而壞事?唯有讓曹彬這個外人,用家國天下的大義理由去說服他,眼見兢兢業業扶保大宋直至今日的曹國華也有心行廢立之舉,他才能很順利地拐過心裡這個彎兒來,這老爹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不過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正如趙光義陰險狠辣,雖覺自己兒子過於正直愚腐,其實還是非常喜歡這個兒子一樣,老羅一輩子油滑狡詐,兒子的性格雖然不像他,他也一樣的為兒子高興。自己可以不做正人君子,可當爹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個品行高潔的正直之士呢?

天下惶惶不可終日之即,關中又發一道檄文通告天下,這一回卻是以岐王名義,趙普和盧多遜兩位大宋前宰相草擬釋出的。

因北朝敵入侵,岐王殿下恐天下黎民百姓受苦,願將家事擱下,先御國仇。公開宣佈北朝一日不退,岐王不出潼關,這樣一來,陳兵潼關口外的十餘萬禁軍就可以抽調出來參與驅逐外敵的戰鬥。這可不是一句空話,通告天下的檄文,誰敢毀諾?大宋就是現在把潼關口外的兵撤得一個不剩,也不必擔心關中會殺出一兵一卒。

僅此一舉,岐王的威望登時如日中天,再也無人可及。原本因為七大罪的檄文,許多官員士紳、普通百姓就已心向岐王,再經過接二連三的戰爭失敗,趙普、盧多遜兩位聲望卓著的宰相公開投奔,許多地方官員已經開始對關中眉來眼去,暗送秋波了。這份檄文一出,明眼人都知道,變天,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了。

東京汴梁西城,安州巷,唐府。

唐家三兄弟坐在一塊兒,滿桌子山珍海味,三個人卻是全無食慾,只是悶頭喝了半天酒,卻沒有動上一箸。

“這一注,咱們投錯啦……”

唐英一仰脖子,杯來酒幹,動作端地是豪氣干雲,只是愁眉苦臉,如飲馬尿。

唐勇哼了一聲,沒有說話。

“也不算太糟。”唐威忽地展顏一笑:“七嗣堂七宗五姓,傳到今日勢力最大的就是崔鄭兩家,咱們和李家屈居三四,盧家亡了,其他幾姓也漸趨沒落。可現在怎麼樣?崔家在青州的老巢讓鄭家端了,鄭家的根基讓崔家抄了……”

唐勇悶聲悶氣地道:“話是這麼說,可鄭家現在攀上了北朝,據說攀上的那人是個漢軍將領,背後還有一位契丹王爺,如今契丹勢大,鄭家未必就不能東山再起。崔家呢,青州老家是讓人抄了,可是在西夏人家紮下根啦,這江山只要西夏分去半壁,鄭家就能東山再起,榮光較之當初只盛不衰。可咱們保的這一位,嘿!嘿嘿!這位皇上以前瞅著也是個人物啊,怎麼現在越看越彆扭。”

唐三兒笑吟吟地道:“一個好人,未必能做一個好皇帝,咱們當初是衝著趙光義去的,誰知道他命薄哇。不過,你們也不必這麼頹喪,咱們看錯了人,可咱妹子卻是慧眼識人吶。”

唐三兒把大腿一拍,長髮飄飄,洋洋得意:“咳,虧得咱們當初做事留了一線,怎麼就曉得,區區一個鳥不生蛋的蘆州知府,一個朝不保夕的火情院長,居然就有這麼大的福氣?虧得咱妹子逃婚離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