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血書(下)
“各位掌櫃的,你們可聽好了,本官只是想問問你們,朝廷的鹽稅為什麼會流失得這麼嚴重,可沒說你們偷逃稅銀啊。”張大少爺的心裡也有些緊張,可又不敢暴露自己害怕鹽商罷市鬧事的心思,只是慢慢搖晃著摺扇,不慌不忙的說道:“還有,兩位李公子,你們二位這麼急著鼓動各位鹽號的掌櫃罷市堵河,是不是已經聽到風聲了,準備在不久的將來大撈一筆。利用這個機會大發一筆橫財??”
“風聲?什麼風聲?”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一下子全部豎起耳朵,個別性急的直接就向李家兩兄弟說道:“李大公子,李二公子,這你們就不夠意思了,在朝廷上聽到什麼風聲,應該給我們一個訊息才對,怎麼能悶著聲音自己發大財?”
“你們別聽這隻小閹狗胡說八道!他那張嘴上出了名的能胡說,他這是在挑撥離間!”李家國沒好氣的吼道。李家斌也趕緊辯解道:“各位掌櫃的,你們仔細想想,以我們的關係,聽說有發財的機會,我們能不告訴你們?”
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將信將疑——他們和李家兄弟的關係是不錯,可是那所謂的朋友關係也就是建立在生意利益基礎上,為了利益可以走在一起,但為了利益同樣也可以翻臉決裂,在場的揚州鹽商能走到今天,那個不是在生意場上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爾虞我詐和放過捱過無數背後冷箭,對這個道理還能不明白?當下揚州眾鹽商互相交換一個眼色,由汪福光出面拱手問道:“敢問欽差大人,你所說的朝廷風聲,到底是什麼風聲?欽差大人能否告知一二?”
“可以告訴你們。”張大少爺一口答應,又搖著摺扇微笑說道:“不過在這之前,還得請諸位掌櫃的告訴本官——朝廷每年一千三百二十八萬兩銀子的鹽稅,為什麼只能收上去不到兩成?這其中有什麼關節和蹊蹺?”
“奇怪,這小子竟然把鹽稅的情況摸得這麼清楚,肯定應該知道我們是怎麼偷逃鹽稅的啊?怎麼還逼著我們說呢?”汪福光心下納悶。盤算片刻後,汪福光還是咬牙說道:“欽差大人,這朝廷鹽稅之所以流失嚴重,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主要來說有三個原因,第一,私鹽;第二,舊鹽引;第三,鹽耗。”
“還算你聰明,沒說第四個原因是鹽道官吏盤剝。”張大少爺心中冷笑,又說道:“請汪掌櫃把這三條原因詳細解釋一下。”
汪福光又有些猶豫,和喬承望等人低聲交換一下意見後,汪福光這才又說道:“回稟欽差大人,這三個原因中,私鹽是指無良刁民私下販鹽獲利,他們走私販賣的私鹽不向朝廷申報,朝廷就收不到一分一文的鹽稅,所以僅此一條,朝廷的鹽稅就要流失將近一半。第二個原因是舊鹽引,在綱鹽法推行之前,各地商人手中囤積有大量未及領鹽的鹽引,綱鹽法推行之後,十綱之中要有一綱二十萬引鹽用來支付這些舊引,而這些舊引或是已經納稅,或是朝廷恩賜給大小官員的賞賜,都不需要納稅,所以朝廷的鹽稅又不見了一成。第三個原因鹽耗,因為運鹽途中都有蝕耗,所以憑引領鹽之時,都會多領一些加耗加斤……。”
“明白了。”張大少爺打斷汪福光的話,笑道:“加耗加斤多少,朝廷並沒有明文規定,多放出去的斤兩也不需要納稅,所以這裡面的門道就多了,比如象一個窩子只能領三百斤鹽,也只需要交三百斤鹽的稅——可實際上你一個窩子領到三千斤鹽,其中有兩千七百斤的加耗,這兩千七百斤鹽的鹽稅,也就不翼而飛了。各位掌櫃,本官說得對不對啊?”
“欽差大人說得對,就是這個道理。”汪福光哭喪著臉說道:“不過欽差大人請明查,我們在場的二十五個鹽商都是規規矩矩的生意人,每個窩子最多也就多領十斤鹽的加耗,還不夠路上損耗的,絕對沒幹過一個窩子多領幾千斤加耗鹽的缺德事——那也太誇張了。”
“是啊,是啊,我們一個窩子最多隻領十斤鹽的加耗,絕對沒欽差大人形容的那麼誇張。”“草民的鹽號,一個窩子最多才領八斤鹽耗。”眾鹽商紛紛附和。喬承望也說了一句公道話,“欽差大人,鹽耗和舊鹽引的門道雖然多,可還只是小頭——鹽稅流失最重要的關鍵還是私鹽,我們雖然不販賣私鹽,可其他人就販得厲害了。欽差大人如果不信的話,現在就可以派人到鹽場去查,今天一個晚上要是查不到幾千斤刁民販運的私鹽,大人你砍了草民的腦袋!”
“是啊,是啊。”張大少爺也大點其頭,憂心忡忡的說道:“各位掌櫃說得對啊,地方上的那些刁民走私私鹽確實厲害,他們每個人雖然每次只背百八十斤鹽販賣,可是這螞蟻多了咬死象——架不住他們人多啊,他們每一個人每天背一百斤私鹽,十萬個刁民一天就得揹走一千萬斤私鹽,這積少成多,一年下來揹走的私鹽得有多少?朝廷的鹽稅,大部分就是被這些刁民給偷去了啊。”
“十萬個人背私鹽?”這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張清聽不下去了,嘟著小嘴向張大少爺問道:“一個晚上十萬個刁民背私鹽?他們去打仗啊?”而揚州眾鹽商眉開眼笑,紛紛說道:“張公子,你有所不知,地方上那些刁民一個比一個刁滑,雖然沒有欽差說的那麼多,可數量也相當的不得了,朝廷的鹽稅,都是被這些刁民給偷去的。”
“本官也認為是這樣。”張大少爺大點其頭,非常認真的說道:“各位掌櫃的,本官來揚州也有幾天時間了,揚州的情況也大概瞭解了一下,知道你們都是遵紀守法的良善商人,從來沒有偷逃朝廷一分一文的鹽稅,更沒有走私過一斤一兩的私鹽。販賣私鹽的,都是那些沒有鹽引窩本的刁民,偷逃朝廷鹽稅的,也全是那些販賣私鹽的刁民草民,而你們其實還是刁民販賣私鹽的受害者啊!——你們說對不對?”
“太對了!”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一起大叫起來,異口同聲的說道:“欽差大人,你真不愧是我們大明的第一清官啊,說得簡直太對了!太有道理了!”
“多謝各位掌櫃的誇獎。”張大少爺向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拱手,義正言辭的說道:“各位掌櫃的請放心,本官回京之後,一定會把這些情況向皇上、向九千歲如實稟奏,請皇上和九千歲狠狠打擊那些背鹽挑鹽的私鹽販子,抓到一個殺一個,減少朝廷鹽稅的流失,同時也保護你們這些大鹽商的利益!”
“欽差大人,如果你真這麼做,那你就是我們揚州鹽商的救命菩薩!”汪福光激動叫道:“草民願意再給山東災民捐三百、不,再捐五百兩!”其他二十四個大鹽商也是紛紛鼓譟,“對,只要張大人能把揚州的情況如實稟報,我們一定再捐銀子,每個人再捐五百兩!”
“浪費這麼多時間和口水,一個人才多捐五百兩。”張清不滿的低聲嘀咕,又在桌子底下踢張大少爺一腳,抗議張大少爺的勞而無功。而張大少爺卻不知不覺,只是向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拱手,嚴肅說道:“各位掌櫃請放心,本官一定會如實稟報,這也是本官應該做。本官相信,本官如果把現在的情況向朝廷如實稟報以後——朝廷一定會推行楊漣楊大人提出的新鹽法,從根子上保護你們的利益,同時也最大限度的遏制私鹽走私!”
“楊漣楊大人提出的新鹽法?”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一起臉色大變——楊漣提出的攤丁入畝新法內容早就轟動天下,讓無數田多地多的讀書人和官員士紳恨之入骨,他提出的新鹽法,還會有什麼好的?當下汪福光趕緊問道:“敢問欽差大人,楊大人又提出了什麼新鹽法,什麼內容?”
“你們不知道?”張大少爺古作驚訝,指著李家兩兄弟說道:“難道李大公子和李二公子沒告訴你們?那他們怎麼一個勁的鼓動你們罷市堵河,促使朝廷推行新法?”
“你胡說,我們從來沒聽說過什麼新鹽法!”李家兄弟喊起冤來。可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做賊心虛,不約而同的想到,“老子們該不會上了李家兩兄弟的大當了吧?他們的老子除了給朝廷收稅手軟,給自己撈銀子的手段,可是比崔呈秀那個王八蛋還狠!”緊張之下,汪福光和喬承望異口同聲的說道:“欽差大人,我們真不知道什麼是新鹽法,還請欽差大人指點。”
“其實也很簡單,也就是改引為票。”張大少爺用扇柄搔搔腦袋,回憶著說道:“主要內容好象是——廢除你們手裡可以世代相傳的鹽引窩本,改為憑鹽票販鹽,戶部成立一個由朝廷直管的鹽票督銷司,不管任何人都可以到督銷司裡交稅買票,然後憑票領鹽,領到鹽可以運到任何地方行銷。這麼一來,那些沒有鹽引的刁民和其他商戶也可以交稅販鹽了,那些刁民可以合法販鹽了,也犯不著冒著掉腦袋的危險販賣私鹽,同時朝廷的鹽稅也可以直收上起來,鹽稅流失的口子也堵上了。”(注)
“那我們的身家也完了!”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同時在心底怒吼——‘楊漣’提出的這個新鹽法一旦推行,不管什麼人都可以販鹽賣鹽,對朝廷來說確實可以起到減少私鹽和堵截鹽稅流失的作用,可是對他們來說,卻是剝奪了他們壟斷販鹽的特權!沒有了壟斷,他們還拿什麼牟取暴利?!
驚怒之下,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不約而同的把仇恨的目光瞪向李家兄弟,一起心說,“難怪你們這兩個王八羔子鼓動我們罷市堵河,原來你們是想逼著朝廷推行這個什麼狗屁票鹽法,讓你們自己也可以在揚州鹽運上大撈一把!王八羔子,差點上你們大當了!”而李家兄弟壓根就沒注意到這點——商人的天職就是牟利,饒是李家兄弟對張大少爺恨之入骨,此刻也不禁為揚州鹽業的巨大利潤而動心,李家國脫口問道:“楊漣楊大人真正的提出了這樣的新法,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楊大人為了立功贖罪,當然是絞盡腦汁的給朝廷提出利國利民的新法了。”張大少爺一攤手,又從懷裡拿出一本奏章,說道:“對了,差點忘了這件正事,這就是楊漣親筆向朝廷提出票鹽新法的奏章,九千歲讓我帶到江南來了,就是想讓你們這些揚州鹽商也看看,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推行?”說著,張大少爺把‘楊漣’的奏章往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一遞。而汪福光臉色蒼白,顫抖著從張大少爺手裡接過奏章,開啟只看得一眼,汪福光就驚叫道:“血書?!”
“對,血書。”張大少爺點頭,認真的說道:“楊大人為了讓朝廷、讓皇上、讓九千歲知道他在這個票鹽新法上付出的心血,特意用自己的鮮血寫成了這本奏章,就是為了讓朝廷重視、讓皇上重視、讓九千歲重視,不使他的心血付諸於東流。你們仔細看看吧,覺得怎麼樣?”
臉色蒼白的看完陸萬齡用雞血寫成的‘楊漣’奏章,汪福光差點沒癱在地上,心中只是大操楊漣的祖宗十八代——居然想得出這麼缺德的新鹽法?喬承望等其他二十四個大鹽商也是個個面如死灰,徹底陷入絕望,心說完了,完了,我的錦衣玉食,我的嬌妻美妾,我的豪宅園林,都完了!都全完了!只有李家兄弟激動萬分,心說,好!魏老太監如果真的推行這個新鹽法,別的不說,光憑我們李家的五千條商船,就能把這些揚州鹽耗子的身家吃掉大半!而龍遇奇和劉鐸也是雙眼放光,不約而同的開始盤算如何才能從新法推行更多更快的撈銀子,發自內心的擁戴新法。
“各位掌櫃的,你們覺得這個新鹽法怎麼樣?”張大少爺搖著摺扇,非常認真的說道:“不瞞各位掌櫃說,關於這個新鹽法,在朝廷上的擁護聲音還是挺多的——比如東林黨的官員,就出人意料的熱烈擁護。可九千歲出身民間,知道民間疾苦,知道民間有不少秀才士紳都是靠可以世代相傳的窩本吃飯,貿然取消,只怕會把這些人逼入絕境,所以九千歲才猶豫不決,不知道該不該推行這個新鹽法,才派本官帶著這本奏章來和你們商量,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才做決定。”
“九千歲聖明啊!”幾乎絕望的二十五個揚州大鹽商同時來了精神,一起撲到張大少爺的周圍,異口同聲的說道:“欽差大人,九千歲說得太對了,窩本在我大明已經推行兩百多年,不少秀才士紳都是靠出租這個窩本養家餬口,貿然取消,肯定會把他們逼入絕境!不能推行,千萬不能推行啊!”
張大少爺不說話,只是搖扇子,汪福光和喬承望等人激動過後也迅速冷靜下來,湊在一起低聲商量片刻後,汪福光又湊到張大少爺耳邊,壓低聲音說道:“煩勞欽差大人回稟九千歲,從今年開始,我們每年孝敬九千歲十萬兩銀子。欽差大人這次南下揚州,我們多有得罪,也願意孝敬欽差大人兩萬兩銀子。至於朝廷的鹽稅方面,我們保證每年都交足兩成!”
“那賑災銀呢?”張大少爺慢條斯理的問道:汪福光咬咬牙,豎起一個食指,忍著心疼說道:“十萬兩!揚州鹽商願意捐款十萬兩!”
“哈哈哈哈哈。”張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