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一章 原型炮總裝!(1/2)

作者:仲淵2
第395章 原型炮總裝!

話音傳出,兩名學徒頓時陷入欣喜之中,正準備慶祝。

就在這時,餘華連忙快步上前,來到重型拉床前方,右手拿起工業級別的20倍放大鏡和手電筒,半蹲身子看向105毫米火炮身管內壁,電筒打光,從炮口看向炮尾,只見十二條稜角分明的膛線進入瞳孔,似如萬花筒般旋轉,令人眼花繚亂。

緊接著,餘華用20倍放大鏡仔細觀察膛線細節,入眼之處沒有任何一絲殘血或者起皮的現象,內壁無比光滑。

漂亮。

餘華內心給出讚歎,莊教授親自操刀加工的膛線堪稱完美,而且一次加工成型,其技藝之高超,與後世大名鼎鼎的八級工相比也不相上下。

緊接著,餘華拿起內徑百分表,分別測量身管原件陽線和陰線,得到加工精度資料後,腦海高速運轉,計算實際纏距和纏度是否吻合設計指標。

嚴謹,認真,苛刻。

這是餘華一貫的行事風格。

很快,餘華透過已測量加工精度資料等資訊,根據彈道學標準纏距公式,得出當前身管原件的實際纏距和纏度資料。

“怎麼樣?”莊前鼎看著完成測量陷入思考的餘華,內心毫無擔憂,面含微笑,雖然他沒有使用工具進行精確測量,但這並不影響最終結果。

兩名學徒目光緊緊凝視餘華,屏住呼吸,等待結果,整個軍工局上下誰都明白,任何一個專案唯有得到餘華的點頭,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這位年輕的最高科學小組副組長,在軍工局內部體系有著近乎絕對的權威性。

“實際纏距和纏度,陰陽線的加工精度誤差,均達到設計要求,我們的確成功了。”餘華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看向莊前鼎,面容略微嚴肅公佈檢驗結果。

話音鄭重而肅穆,伴隨著膛線加工檢驗結果誕生,一個歷史畫面悄然定格,中華第一門具有百分百智慧財產權的火炮就此誕生,這是屬於中華自己的重炮!

從現在起,根據地真正意義打通任督二脈,具備自主生產重型火炮的能力。

聽到餘華這番話,兩名學徒如釋重負,頓時熱淚盈眶,心中懸著的大石頭落下地來,臉上浮現欣喜的笑容。

“那就好,這段話我認為應該記錄在案,1937年10月5日下午13:06分,在沒有藉助外國專家的幫助和技術支援下,我們造出了中華第一根105毫米23倍徑火炮身管。”得到這個預料之中的答案,莊教授輕輕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正聲道。

“我贊同。”餘華聞言點頭支援,隨即將這段話記錄在紙質檔案上。

莊教授雙眼看向餘華,眼眸明亮而有神,說道:“餘華,火炮身管造出來了,接下來該你了,按原計劃啟動原型炮總裝程式,別出岔子,你明白的。”

“知道。”餘華深吸一口氣,朝著莊教授點了點頭示意明白,接著轉身離去。

原型炮總裝意味著進入整個105毫米榴彈炮研發專案的末端環節,待完成原型炮總裝工作,便會迎來原型炮試驗。

對於紅牡丹榴彈炮專案而言,接下來兩個環節基本上屬於走流程階段。

不過,萬事謹慎小心。

竟這是中華第一款自主研發的重型榴彈炮,不可馬虎大意。

精加工車間內安靜下來,待餘華離去後,莊教授回頭望向來自於槍管拉床組的兩名學徒,說道:“徐軍,張民,你們學的怎麼樣?”

“報告老師,有點把握了。”學徒徐軍回應道,言語沉穩而冷靜。

張民如實說道:“老師,我還差點。”

論天賦和實際加工能力,他不如徐軍,涉及到火炮身管膛線加工的事情,他可不敢冒失裝大。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這是一位經歷過長征的紅軍戰士,基本的素質與態度。

“伱們算是搞精加工的天才,尤其是徐軍,能教你們的技術我都教了,接下來要靠你們自己摸索,我還是那句話,搞機械加工急不得,心穩手穩人穩。”渾身疲憊的莊教授,話音和煦且認真,細細教導,隨後安排道:“徐軍,第二根炮管你來操刀,我給你看著。”

“老師,您已經連續工作二十個小時了,要不要先休息?”徐軍看著莊前鼎眼眶周圍佈滿的紅絲,關心道。

“再等等,現在睡不安穩。”莊前鼎搖頭回應:“只有等咱們的大炮響了,我這個搞機械和武器的才睡好。”

日軍已經突破平型關,攻克內長城防線,兵鋒直指太原,距離根據地不足五百公里之遙。

如此急切情形,怎能安心睡覺?

大炮,大炮,大炮,只有重炮可以抵擋日軍的進犯,只有重炮可以守住黃河,只有重炮能夠保住根據地如今來之不易的一切成果。

在沒有紅牡丹榴彈炮開火的聲音響起之前,他是不會睡覺的。

徐軍眼中露出擔憂,再次勸道:“可是您之前才睡了不足三個小時……”

莊前鼎上一次連續工作二十六小時,僅僅休息兩個多小時後,再次連續工作二十個小時,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就算是鐵打的都受不了。

“不要說了,徐軍同志,吊運已加工炮管原件,執行命令。”莊前鼎正色道,揮了揮手示意徐軍閉嘴,指了指操作位,下達指令。

徐軍只得閉嘴:“是!”

隨著第一根炮管加工完成啟動原型炮總裝程式,訊息隨之傳開,整個柳樹溝再度陷入緊張忙碌的氛圍,作為核心區域的兵工廠警衛力量恢復最高級別,這裡是預定的‘紅牡丹’榴彈炮總裝場所,兵工廠工人和技術人員迅速啟用之前修建的榴彈炮總裝車間。

部隊總部。

“現在晉綏軍主力向太原方向撤退,兵力收縮,原平地區無險可守,唯有忻州北部屏障忻口地區可以作為依託。”

老總負手而立,站在軍用沙盤前方,雙眼凝視精細化製作的忻口地區,分析道:“而忻口地區左倚雲中河,右靠五臺山,這是一道天然屏障,加之已有及正在新修的堡壘工事,外圍設定大面積雷區,配合炮兵部隊和我們,在閻錫山主力部隊沒有損傷太多的情況下,守住忻口正面不難。”

內長城防線戰役失敗,閻錫山為了保住太原近乎瘋狂,一邊收攏前線撤退部隊,一邊調集預備部隊前往忻口,準備依託忻口這道天然屏障進行防禦。

忻口是什麼地方?

太原的北面是忻州,忻州北面是原平,兩座山西重鎮均坐落於盆地之中,無險可守,唯一的天然屏障,便是自五臺山向西延伸隆起所形成的忻口山區。

而這,也是太原最後一道屏障。

隨著戰局不斷變化,忻口的戰略地位迅速上升,已經達到關聯山西且影響華北戰局的高度,如果守住忻口,太原可保,退可穩住山西局勢,進可東出威脅正在沿平漢線和津浦線南下的日本華北方面軍,形成掎角之勢。

生死存亡之際,為了保住忻口,閻錫山不惜掏空家底,拿出所有炮兵部隊增援忻口,再加上八路軍方面襲擾日軍後方運輸險,如此配置之下,不談反攻圍殲日軍,但守住正面絕對不難。

對於老總的分析,周圍眾人紛紛點頭。

“晉綏軍守住忻口正面的確不難,我擔心的是太原東面的娘子關。”

副老總面容嚴肅,一雙眼眸猶如雄鷹般銳利,用手指向石門,給出自己的戰略設想:“老總你看,閻錫山主力部隊均擺在太原以北,忻口地區重兵集結,而晉東地區卻兵少將寡,防區力量極為薄弱,這是一個潛在的大弱點,我初步判斷,隨著東條英機和板垣徵四郎在忻口正面戰場進攻受阻,會立即向寺內壽一領導的華北方面軍求援,華北方面軍會立即派遣大量部隊支援平漢線日軍部隊,拿下石門之後立即分兵西進,從娘子關方向突破進入太原戰場,配合同蒲線日軍部隊拿下山西。”

此話一出,總部內氣氛頓時凝固,所有人目光當即投向晉東地區。

副老總設想並非空談,而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七七事變之後,日軍組建華北方面軍,沿平漢線,津浦線,同蒲線分兵三路南下,意圖三個月滅亡中華,而在此戰略目標之中,同蒲線所屬的山西戰場尤為關鍵,拿下山西,華北無憂。

如若山西戰場受阻,日本華北方面軍定然會立即作出應對措施,力求最短時間內完成奪取同蒲線的目標。

“石門……”

老總聞言,目光看向石門,陷入思索。

副參謀長沉吟道:“我們給閻錫山發出警示試圖增加晉東地區守備力量,是否可行?”

“可行,但閻錫山大機率不會採取,對他來說,東條英機和板垣徵四郎才是目前最大的威脅,他在內長城防線已經被打怕了。”副老總搖頭說道:“除非刀架在脖子上,他不會分兵增強晉東守備力量,也不會讓中央軍進入晉東染指山西……”

“派系林立,錯綜複雜啊……”副參謀長嘆了一口氣。

老總緩緩抽出一根菸,點上,說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到頭來只能靠我們自己,即便閻錫山聽從我們的建議增強晉東守備力量,也無法阻擋日軍兵峰,129師現在到什麼位置了?”

“129師已經進入臨汾以南地區,正在北上轉至太原。”副參謀長聞言立即回應道。

老總看向副老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讓129師東進娘子關方向,作為一支後援力量,伺機而動,配合晉東守軍襲擾日軍,儘可能消耗日軍有生力量,你認為怎麼樣?”

“作為全軍最後一支北上抗戰的部隊,129師如今可謂兵強馬壯,武器彈藥充足,實際戰鬥力甚至高於115師,即可伏擊襲擾日軍部隊,亦可與之硬碰硬,以129師作為晉東地區的後援力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我支援。”副老總若有所思,儼然明白老總的意思,輕輕點頭,肯定道。

“那就這樣,擬文上報。”老總點頭。

“老總,大窯洞急電。”這時,一名通訊參謀快步而行,急匆匆來到沙盤地圖旁,立正敬禮。

老總聞言接過電文,目光掃向電文內容,怔了一下,隨之眉宇舒展,眼中不由自主浮現一抹喜色,饒是歷經諸多大場面的他,依舊忍不住練練稱讚:“好!好!好!”

“老總,什麼喜事?”見到老總這幅姿態,副老總微微好奇,出聲詢問道。

副參謀長見狀同樣如此,大戰在即,究竟是什麼喜事能讓身為八路軍總指揮的老總如此高興。

老總笑容滿面,遞出電文:“軍工局的好訊息,紅牡丹105毫米重型榴彈炮已在柳樹溝兵工廠進入總裝程式。”

“好啊!太好了!有了重炮,部隊的戰鬥力將有質的飛躍。”副老總聞言頓時眼神明亮,接過電文瀏覽完畢,身為副總指揮的他當然明白紅牡丹榴彈炮進入總裝程式意味著什麼,言語有些激動,透出喜色。

大炮,強軍之基!

這不是六十毫米口徑的小鋼炮,更不是七十五毫米口徑的山野炮,而是戰鬥全重達到1.8噸的105毫米口徑重型榴彈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