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沒有再進行抽問,在學習領域,他從不懷疑餘華的自身實力,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緩緩說道。
伴隨著‘基礎’的高等數學課程結束,餘華的數學水平,已經可以開始接觸真正的數學。
道路。
選擇哪條道路進行研究,這是身為一個數學入門者面臨的核心問題。
屹立於懸崖邊緣,下方,便是深不見底的數學深淵,數論、拓撲、代數幾何、幾何、數分等等高資訊熵怪物不斷翻湧,凝視著站在懸崖邊上的數學入門者。
在這些怪物面前,只有一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旦確定,便無法回頭,要麼功成名就,要麼默默無聞。
為什麼?
因為,人有限的時間、精力、天賦、才華,以及資訊接收效率,註定只能選擇一個方向。
數學經過數千年來的不斷發展,從最初籠統的算術階段,到現如今的十數個數學分支和數十個數學研究領域,涵蓋內容之多,知識涉及面之廣,普通人窮其一生,能研究其中一個領域並獲得成果,便極為不易。
哪怕是那些天資聰慧的天才,最多在主幹學科領域內興風作浪,無法做到跨越數論和代數幾何,在兩個領域內做出成果。
這是不可能的。
數學的抽象和嚴謹,似如無比結實的牢籠般,任憑人類的大腦如何聰明,也無法掙脫這個牢籠。
當然,尤拉、牛頓、高斯、阿基米德這種存在,並不會感覺到什麼‘數學的束縛’。
“回教授,學生已經選好了。”餘華聽聞,沒有猶豫,直接給出答覆。
關於在數學領域的發展道路,他早已確定。
華羅庚關心道:“是什麼?你應該明白未來道路的重要性,我希望你慎重選擇,不要著急,一旦確定方向,便無法更改。”
無法更改的意思,並非有人強迫餘華不準接觸另外的數學主幹,而是……時間。
當他紮根第一個方向,潛心研究十多年,卻發現自己無法獲得成果。
這個時候想要回頭,已經晚了。
屬於數學家出成果的黃金時期結束,到了中年,人的精力和時間會進一步下降,無法支撐高強度的數學研究。
“學生準備從事數論研究,出一些成果打基礎,未來的話……可能想要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餘華面容鄭重,給出自身選擇的道路,頓了頓,緩緩說出當初便已構思好的目標。
研究數論,證明哥猜。
這是餘華幾經思索之後選擇的道路,亦是當前最優解的道路。
高等數學課程結束,並不意味著餘華的數學之旅就此中止,數學水平的高低,決定科研道路的上限。
想要完成心中的目標,主學科數學決不能丟下。
作為數學唯一的皇后,數論的地位和身份從未動搖,數論的光輝和深奧照耀整個人類文明的精神世界,從事數論領域的數學研究,可以極大程度提升餘華自身的數學水平,這是其一。
其二,比起研究拓撲和代數幾何,搞數論的話,餘華擁有不錯的基礎環境,華羅庚便是從事解析數論領域研究的頂級大佬,國內同樣具備實力不俗的數論研究群體,可以為餘華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礎和環境。
其三,待到自身數論研究水平足夠之後,便可進軍哥猜,透過‘5+5’證明過程,獲得學術榮譽和學者身份。
成果和身份,這是餘華稀缺的東西。
至於拓撲學、代數幾何和數分領域,暫時不急。
這些領域可以作為關聯性知識閱讀,但主方向數論最好。
“數論領域的確很容易出成果,不過,數論可不好研究,尤其是你想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就目前而言,哥德巴赫猜想還處於無法證明的階段,數學界對哥猜的證明進度停留於‘5+7’,由蕾西先生在今年證明。”
華羅庚聽到餘華的回答,若有所思,對於餘華準備進入數論領域並不是特別意外,但對於餘華搞哥猜卻有些出乎意料,看著餘華,緩緩說道:“你想要證明哥猜,不僅要和自己較量,還要和世界所有數學家較量,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做好心理準備。”
“學生明白。”餘華認真點頭,他當然知道數論和哥猜的難度。
按照資訊熵數值進行分類,數論領域的資訊熵數值,堪稱各數學主幹分支第一。
別的不說,哥猜、孿生素數、黎曼猜想,這些便是數論領域之中困擾人類智商數百年卻不得解的終極數學問題。
資訊熵數值爆表,理解難度之高,幾乎達到不可名狀,不可思考的程度。
至於為什麼要將純數領域作為個人主攻方向,實屬無奈之舉。
莫得辦法,搞物理,出成果實在是太難了,學業水平、裝置、環境樣樣缺乏,怎麼搞物理研究?
還有一點,同行競爭壓力太TM的大了。
這個時代的物理大佬幾乎遍地走,薛定諤、普朗克等等物理一線巨佬全都健在,而物理領域金字塔頂端的物理皇帝——愛因斯坦。
等到餘華前往美國留學,便會真正踏入世界學術界的大門,直面這些物理巨佬們散發的壓力。
搞化學的話,更不用談,餘華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從事化學研究的裝置和環境。
民國環境不適合搞化學研究,耗資一千大洋建立的小型化學實驗室,研究條件基本等於沒有,搞三種火藥技術勉勉強強,搞其他化學研究根本不可能。
現階段,對於餘華來說,還是在純數領域獲得成果最好。
“從事數論研究一事暫不著急,等你進了清華再說,距離五月聯考還剩十來天,聯考過後就是保送生考試,這段時間你鞏固一下學業,不要關鍵時刻掉鏈子。”華羅庚似如長輩般緩緩囑咐,數論研究非一朝一日之功,記不得,眼下要緊之事,當屬五月聯考及保送生考試,他不希望餘華出現問題。
“學生知道了。”餘華點頭。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下個星期暫時不用來清華園,就留在四中,記得寫一篇關於數分的文章,具體內容由你決定,外面桌子上給你放了一份清華學報,師父祝賀你過稿。”華羅庚微笑道。
“都是師父教得好。”餘華聽聞,心中有些開心,隨即送上一個馬屁。
“去看看吧,這期學報可是搶手貨,校外已經搶瘋了。”華羅庚笑著揮了揮手。
餘華收拾東西,告別師父華羅庚,離開書房,來到堂屋,餐桌上面放著一本厚厚的書本,走近一看,表面寫有清華學報標題,旁邊則是1937年四月二期等基礎資訊。
“機械製圖竟是全印了,改名中華機械製圖,有趣,不過,這是張三的事,與我無關。以高中學生的身份,上了清華學報,感覺不錯。”餘華拿起清華學報仔細翻閱目錄,見到放在首位的期刊文章,心中給予肯定,清華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簡略翻看刊印的機械製圖,便不再關注,而是翻到第六篇文章《重構勒貝格積分》。
張三編撰的機械製圖與他無關,但這篇在清華學報上正式刊印的數學論文卻不一樣,能為他帶來實打實的榮譽和名氣。
畢竟,他是以真實姓名和身份出現於本期學報的文章作者之一。
獨一無二的高等中學生,所寫文章被頂級學術期刊清華學報收錄,這不是榮譽是什麼?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