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替罪羊是誰?
趙佶說到這兒,狠狠瞪了一眼前任樞密使曾布,雖然這是他皇帝哥哥做下的腌臢事,但現在由他來承受結果,他未免覺得委屈,心中總想找個人替罪。
曾布見到皇帝不悅,連忙搖頭表示否認。但不等曾布回答,趙興已經拱手說:“陛下,廣南五軍都是由廣南槍手組建出來的,至於禁軍員額一千二百人,至今仍未變化。”
趙佶眉毛揚起來了,不悅的說:“你是說,廣南這些軍士都是民間‘槍手(待遇)’——也就是說朝廷並沒有花錢養活,全都是由廣南地方負擔他們的費用?”
趙興回答得很乾脆:“正是!”
皇帝搖了搖頭,又問:“除了這三萬軍士,廣南還有多少‘槍手’?”
趙興搖頭:“沒有了,在沒有了!臣當初嫌民間‘槍手’廢材一個,所以就動用本路兵馬鈐轄的權力,重新整編廣南民間力量,遂編成這妖魔鬼怪、加朱雀,共五軍火槍手……除了這廣南新五軍外,民間再無一刀一槍存在……臣全解散了!”
小皇帝趙佶不自覺的拍拍胸口,情不自禁的說了一句:“呀!只有三萬多‘火槍手’……”
話一出口,小皇帝立刻發現了自己的失言,他趕緊補充:“論說,整個廣州一地有三萬兵馬,也不算多。因為廣東要負責廣西、大理防務,朕還記得廣東有協防福建的責任……除此之外,今後廣東還要管轄海外諸領地,曾卿,原先廣東額定的‘槍手’是多少?‘廂軍’有多少?”
曾布微微搖頭,這個資料他並不清楚。趙興繼續搶先回答:“官家,廣東十一州。每州額定廂軍三千餘人,合計三萬兩千人。另外,臣累年從河東、陝西、京東、京西各地遷移廂軍,累計達十三萬丁,這些人依舊在軍籍——如此算起來,廣東額定廂軍兵員,該有十七萬人。”
小皇帝被這一資料嚇了一跳,他連忙問:“廣東又有多少丁口?”
這個資料曾布知道。因為兩廣這幾年上交給朝廷的賦稅累進增加,已經佔了大宋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所以曾布非常關心廣州的戶籍增長,他馬上回答:“官家,趙大人曾前後接收七十萬口屯田人員,這七十萬口屯田人員合計有四十萬戶。此後,也有些人前往廣南投親靠友,也有些海外蕃商在廣州落籍。更有大批海外滯留宋商在廣州落地生根……
按去年的報表,廣東現有丁口凡兩百一十七萬戶,口六百萬餘人……具體數目尚待查詢,陛下要想知道詳細數目,臣這就去調閱相關文件。”
小皇帝搖搖頭。思索地說:“往年,我端州管家曾傳訊,也說廣東近年戶口增長極快,但又說:確切增長人數實難統計。因這些人驟然而來。驟然而去,川流不息,故此,能有個大概數已經夠了……”
小皇帝說得對,商人流動性很大,今日他們可以在廣州落籍,明天可能載著滿船貨物去了杭州、揚州,甚至去了海外。這樣的一批人。以大宋朝的文案統計效率,能夠把人數精確到萬字頭,已經很罕見了。
“如此說來,廣東一地只有三萬兵馬,也不算多”,小皇帝嘆息說。
趙挺之冷冰冰的補充:“官家,趙大人剛才也說,這數目還沒算上水兵。臣想知道的是。廣東六百萬人口,算上水兵。總共有多少軍隊?五萬?十萬?”
頓了頓,趙挺之又補充說:“廣南偏僻之地,朝廷以前不過駐紮千二禁軍,現在趙大人組織起十萬精兵,相當於每60人養一兵,這些人裝備精良,來五百個就能把京城鬧的天翻地覆,趙大人私練兵士,意圖何為?”
剛才,曾布獨守大殿時,表現出一副忠肝義膽的模樣,像模像樣地保護殿中的小皇帝,而趙興孤身進入譁變地軍營,快刀斬亂麻的解除士兵的武裝,命令他們徒手走出皇宮接受懲處。經此一役,曾布與趙興的形象在小皇帝心中格外高大,小皇帝剛才把話題越岔越遠,甚至主動為趙興尋找理由,這是在為身為兵變責任人的趙興主動開脫,但趙挺之夠陰險,他又把話題繞了回來。
話題這一繞回來,大殿中的大臣們不知道如何接嘴。
目前,曾布現在明顯站在趙興同一條戰線上,韓忠彥也不想得罪大宋實力派軍閥趙興,而小皇帝開脫的意思又很明顯,甚至處處談及趙興與自己的私信聯絡。當前地蔣之奇嘴裡發苦,他才就任樞密使,這事趙興不承擔責任,責任人就只能是他了,可憐他還不知道兵變是怎麼發生的就已經結束了,可他還要為此承擔責任,因此心中委屈極了。望著趙挺之、望著趙興與小皇帝,眼淚汪汪。
趙興怒了,他站在殿下目視趙挺之,咄咄逼人的問:“趙大人,我軍入城的時候,‘諸軍點校’出自你的要求,本來諸軍一團和氣,喜氣洋洋,但怎麼經你一點校,便鬧出了這麼大地亂子,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曾布眼睛一亮,可算找見替罪羊了,他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的補充:“是呀,我等正在殿中跟官家談論南海局勢,怎麼才出皇宮,就在宣德樓外遇到報訊計程車兵——趙大人,大殿之中,你可不在,當時你在哪裡?當時你在軍營跟士兵們怎麼說?”
趙挺之一挺胸膛:“下官身為翰林臣子,奉詔前往軍營宣慰,無他,但遵守朝廷法度而已……”
趙挺之這話說的魯直了一點,他地意思是說,自己在進行諸軍點校的時候,依據的是朝廷的法度,所以不是苛刻士兵的軍餉。這責任不應該由他來擔,誰來承擔:小皇帝!
這麼一說,趙興故意瞥了一眼小皇帝。小皇帝面色窘迫,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樣開口解釋,可沒等他開口,趙興已經搶步上前,大喝:“大膽!你一個文臣,不懂軍事,也該知道聖人之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又曰:‘吾常三省吾身’。又曰:‘不恥下問’——你不懂就問嘛,各軍各地體制不同,禁軍廂軍俸祿不一,荊湖寨兵能與廣東槍手同例嗎?陝西弓手能與密州水手相同嗎?
所謂地有不同,各地財力不同,廂軍受當地供養,自然各有各地俸祿——你不通世事,處事刻薄。激起皇宮兵變,驚擾聖駕,驚擾京師……尤其可惡的是,此時恰值各國貢使彙集京師之時,對於這樣的一支征服諸國地軍隊。你如此苛待,以至於激起兵變,這不是讓天下看朝廷笑話嗎?”
稍停,趙興冷冷的補充了一句:“趙大人。我這個兩廣轉運使的頭銜還在吧?那支軍隊應該是我名下的軍隊,如何點校,如何宣慰,怎麼也該跟我這名‘主官’打聲招呼吧!
可在下不記得你什麼時候給我打過招呼——你私自進入軍營,還說激起兵變不是你的責任,那麼是誰地責任,是當時不在場的我,亦或是曾相、韓相、蔣相?”
趙挺之委屈的只想吐血。他頻頻張望小皇帝,心說:“官家,若不是你想收復那支軍隊,若不是你想使出手段分化他們,若不是你頒佈地聖旨,我一個文官會跑到軍營去聞那些軍漢身上地臭味?……陛下,你總得說句話吧。”
小皇帝無話可說,趙興這個把柄抓的結結實實。按大宋體制。得勝回朝地軍隊自有一套流程來安置。大宋以文御武。這套流程設定得很嚴密,而恰好屬於趙興的部分。趙興都照做了——城門解劍,交出軍隊單身入宮接受皇帝宣慰,等等。
然而,由於多年以來大宋不曾有立下滅國之功地軍隊還朝,趙挺之在接待的時候,無意間省略了部分內容:比如他入營宣慰,本該由趙興派人陪同,並事先與趙興商量好宣慰方案——這都是為了防止士兵的預期與朝廷的方案相差太大而引起譁變,但他沒有做。
其實這也不怪趙挺之。大宋以文御武多年,文臣向來看不起武將。而在新黨眼中,過去的規矩都不是規矩。所以當年熙寧開邊時,朝廷慰問開邊將領就沒按照此一規矩,也平安無事了。趙挺之這次如法炮製,沒想到趙興手下地軍隊,比之熙寧年間那支軍隊更有血性……
曾布看了一眼蔣之奇,頻頻以眼色催促。左正言陳瓘不得不表態了,他已經認清了應該犧牲誰,便站出來盡責,裁定說:“趙大人挺之,奉詔入軍營宣慰,卻激起兵變,此事,其咎在趙大人。
趙大人剛才說,他依據朝廷體制——錯了,他做這事,唯獨沒有依據朝廷體制。按朝廷體制,得勝之師返回京城,宣慰這事應該由三司出面,原本樞密院、政事堂、禮部、兵部都該有官員到場,而趙大人不約齊同僚,獨入軍營,現在我們不知道趙大人在軍營中說了什麼,趙大人沒有人證,故此,我等只能認為:責任在於趙大人。
故此,臣彈劾趙大人挺之枉顧朝廷規矩,處事刻薄,以至於激起兵變,請陛下降罪。”
小皇帝羞的說不出話來,他茫然的看看左右,左右都是幾個太監,唯一有政務經驗的高俅已被他派到了真定府撈功勞,而懂軍事地童貫也去了杭州。
太監們面對朝廷大臣,不可能有自己的主意,故此他們的目光躲閃,紛紛迴避了小皇帝的求援。
趙興再度開口,落井下石地問:“依朝廷律法,此類事件當如何處置?”
陳瓘板著臉,痛心的回答:“趙翰林憑藉翰林臣子的身份,私自妄為,屬於弄權;此舉已證明他不適合再擔任翰林臣子——罷官,罰俸!趙大人若對此還不滿意,再加上一條:流放!”
趙興搖頭:“陛下剛剛登基、朝中急需穩定、萬國使節還在京城……似乎不易把事情鬧大,不如只罷官,稍稍罰俸,對外不解釋處置原因。
至於諸軍那裡——無論什麼理由,都不是發動兵變的藉口。我們不能鼓勵兵變,所以必須嚴肅處理:兵變為首者解除軍職,流放廣東。幾位,這個處置如何?”
小皇帝馬上回答:“好啊好啊!”
對趙挺之輕輕處理,可以維護小皇帝的面子,減輕小皇帝地內疚,而對士兵低調處理,則意味著別把這事宣揚出去。讓外國人看笑話。
在場的人原本都以為,趙興會竭力袒護那些兵變計程車兵,但沒想到趙興卻主張嚴肅處理,解除士兵軍職。
擱別的地方,“解除士兵軍職”可能是士兵最大地幸運,因為他可以回家做一個平民了。但在場的人剛才都聽到士兵豐厚的薪水,廣南這群士兵臉上又不刺字,薪水拿的如同一個知縣。
相比起來。知縣甚至不如廣南士兵舒服,他們要在千軍萬馬中透過科舉考試,而後從小吏幹起,熬滿了資歷才能擔當一任地方官。而廣南士兵們則可以免去這些程式,直接享受知縣級別地俸祿——想想這種待遇。朝廷大臣嫉妒地心如貓抓。
所以,趙興剛才說“解除士兵軍職”,這等於將那些軍漢的知縣待遇徹底剝奪。在場地官員覺得心頭出了口怨氣,那群混蛋失去軍籍。看他們靠什麼謀生?
嗯,趙興最後加上地那條“流放廣東”,這未免太假模假樣了,這些士兵本來就是廣東士兵,而且隨著大宋海外領的開發,廣東越來越富足,目前,朝廷都開始考慮將廣東從流放惡地中劃出來。變成一等優官選地,趙興所謂的流放海外,還不如流放海外領……
然而,趙興剛才對趙挺之輕輕放過,對自己計程車兵加重處罰。這誰都看到了。因此,誰也沒有心追究趙興的小小寬大。
蔣之奇主管樞密院,他沒容趙挺之開口,當即表態:“此種懲處。既顧忌了朝廷臉面。又維護了朝廷法度,使錯者受到懲處。忠心者等到褒揚,甚佳!”
小皇帝不好意思,喃喃回答:“便依眾卿所奏。”
小皇帝的意思是說:依你們,這可是你們逼我的,我本沒有打算如此處理趙翰林。但你們眾口一詞,可憐我這個新登基的小皇帝,只好順應了你們地意思。
趙挺之站在殿下,已經氣蒙了,他頭暈眼花,氣血翻湧,只覺得搖搖欲墜,兩耳轟鳴,張開嘴來,嗓子裡卻發不出一絲聲響,他只覺得有千言萬語想要傾訴,但因為思緒波動的太厲害,他反而說不出一個字來。
見過顛倒黑白的,沒見過如此顛倒黑白的。我本來以為我趙挺之在顛倒黑白上可以稱得上是大宋第二,沒想到整個大殿上都是一群顛倒黑白的人。
我怎麼了,我奉皇帝地密詔進入軍營,挑選合適的侍衛,對士兵進行拉攏腐蝕,這不是奉旨而行嘛,誰能想到那群粗漢不識天家恩義,只知道計較薪水的高低,這是我的錯嗎?
天家賞賜,能比趙老虎賞賜更豐厚嗎?趙老虎是誰,大宋第一財主,廣南財稅佔據天下半壁,我們……你樞密院,兵部才給幾個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