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間把帝國疆域擴大了一倍,這就是最有利最直接的證據,與史書記載完全一致。
過去在總有人質疑史書記載的不確定性,認為以當時的條件,魏太祖根本不可能在十年的時間內把帝國疆域擴充套件到如此地步,他們覺得史書上存在對魏太祖功勞的誇大。
雖然近年來在各地出土文物都顯示了魏帝國對於那些土地的有效治理,但是這幅最遲完成於魏太宗興元二十年的帝國全圖,將成為最有利的證據,直接證明史料記載的真實性。
魏太宗郭瑾稱帝二十一年,一共只發動四次戰爭,而且沒有一次是以開疆拓土為目標,整個魏帝國的直接領土幾乎就在魏太祖時代固定了,這一點就此得到證實。”
郭澤笑道:“這對於咱們的考古工作者和歷史研究者來說,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學生們紛紛鼓掌,小小的歡呼起來。
然後郭澤收斂笑容,換上了非常嚴肅的表情。
“其實,咱們本次發掘工作最大的收穫還不是這幅地圖,而是這個。”
郭澤再次更換了幻燈片,這一次,圖片上顯示的是一個黑漆漆的盒子。
“這是一個被細緻的做了防腐和密封工作的漆盒,放在皇陵主墓室隔壁的八號墓室之中,其他的墓室裡都有很多東西,唯有這個墓室,裡面只有這一個盒子,充分顯示了這個盒子全然不同的地位。
當時我們都猜測這個盒子裡放了些什麼,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後,我們小心翼翼的打開了這個盒子,我們本以為這盒子裡可能是什麼失蹤已久的秘寶,但是並不是這樣。”
郭澤轉移視線,更換幻燈片,向學生們展示了盒子裡的全部內容。
望著那張幻燈片上的內容,他不由自主的產生了一些懷念的情緒。
不過他很快便整頓情緒,開口道:“這盒子裡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印章玉璽之類象徵皇權的東西,而是三本書。”
“三本書?”
學生們驚訝不已,看著幻燈片上的照片,大為驚訝。
那的確是三本書。
三本幾乎是全新的線裝書,書封上寫著【格物學】三個大字。
郭澤轉移視線,面向全體學生。
“我們都知道,魏太祖郭鵬稱帝之後,致力於改革選拔人才的方式,並且最終成功將西漢武帝開創的察舉制度改革為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之下,人們開始依靠考試和分數,擇優錄取為官。
這一選拔人才的方式,被證明在公平性上遠遠超過察舉制度,打破了兩漢以來選拔人才唯出身、門第至上的傳統觀念,使得平民子弟也能透過考試當官。
而這素來也是史學界研究的重點問題,人們都認為魏太祖出身士族,是當時的上流社會階層,是察舉制度之下的既得利益者,但是他卻最終廢棄了察舉制度。
他設立了並不符合當時統治階級利益的科舉制度,使得當時佔據文化層面壟斷地位計程車族非常不滿,並且最終在延德七年引發了嚴重的政治危機,皇帝和士族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最終爆發。
這些問題還有很多我們不瞭解的細節,暫且不論,我們單說科舉制度創立之後,魏太祖對選拔人才方式的改革,比如不斷削減儒家五經的考試分量,增添農業、天文、地理、數學等學科的重要性。
這一點在當時來看真的是相當的先進,甚至具備開創性的意義,在儒家奇技淫巧思想和道家機心思想的壓制下,魏太祖卻頂住壓力引入這些內容進入科舉考試的範圍內,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場文化思想上的革命。”
郭澤頓了頓,又換了一張幻燈片,這一次顯示的是魏國初版格物學教科書的照片。
“在這場科舉革命當中最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應該就是魏太宗興元三年,魏國太學開設格物學這一學科這件事,十五年前,魏首任內閣首輔、財政部尚書王粲的墳墓被發現。
當時最大的收穫就是在他的墳墓中發現了興元三年最初版的格物學教科書,那本書也是做了很好的密封工作,非常完整,很好的填補了史料記載的不完整。
在那之前,我們只能從部分文人筆記之中知道這本最早的格物學教科書的部分內容,而不知全貌,之後,咱們就能瞭解到最早的格物學教科書給魏國的學生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啟迪。
當時,很多考古學界的前輩都深感震撼,覺得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人居然對自然科學的瞭解達到了如此程度,也難怪魏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如此迅猛。”
說到這裡,郭澤深吸一口氣。
“但是這一次的發現,卻讓我們感到更加的震撼,因為魏太祖皇陵中的這幾本格物學教科書,和王粲墳墓中的格物學教科書,存在相當一部分的不同。”
底下的學生們開始躁動起來。
郭澤也沒有吊他們的胃口,直接更換幻燈片。
“我們在皇陵裡發現的格物學教科書,存在著王粲墓中格物學教科書所沒有的內容,比如這一部分。”
幻燈片上赫然顯示著關於天體執行的一部分內容。
比如上天無靈,太陽月亮星辰的出現都是自然之理,日月交替是星體運動的原因,腳下土地並非天圓地方,而是球體,人們生活在一個球體上,之所以不會掉落,是因為受到了某種吸引力的牽引。
這一部分足足有十二頁紙,雖然講述的內容比較粗淺,並未深入探討,但是這卻也足夠震撼人心。
“這一部分內容是本次發掘工作的最新發現,也是最重要的發現,再過不久就要公之於眾,這些內容的發現,雖然不至於改寫歷史程序,但是卻對我們研究那段歷史有重大的意義。”
郭澤雙手撐在講臺上,開口道:“按照時間來算,這一版本的格物學教科書應當是出現在興元二十年之前,而史載最早版本的格物學教科書出現在興元三年。
王粲墓內出土的那本格物學已經證實了史書的記載沒有錯,那麼為什麼,魏太祖皇陵內會出現內容不盡相同的格物學教科書呢?甚至還被單獨放在了一個墓室之中,以示重視。
整個魏國全部的史料記載,無論是官方史書,還是野史,後人隨筆等,都沒有任何一條講述過這一版本格物學的內容的記載,而這一部分內容的正式出現,則是在魏帝國覆亡四百餘年之後的唐帝國時期。”
郭澤環視了一圈滿是震驚之色的學生們:“同學們,那時,距離魏太祖去世,已經過去了八百年,八百年!”
學生們震驚之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為這顛覆性的發現感到驚歎,覺得不可思議。
“八百年後的唐帝國時期出現的相關理論,居然在八百年前魏太祖的陵墓之中被發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郭澤深吸一口氣:“我們非常震驚,之後,我們對這本書和那個盒子做了檢測,檢測它的誕生年代,最後確定,它的確是魏帝國早期的物品,並非後人偽作。
排除一切不合常理的不可能的因素,唯一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這一版本的格物學,和魏太祖本人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至於它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而是被魏太祖帶在了身邊陪葬,無人知曉。”
郭澤說完,整個課堂靜悄悄的,每一個學生都感覺自己彷彿觸及了某個極度敏感的神秘事件之中。
就連剛剛還在擔憂自己要掛科的呂小布,都深深的沉浸入這種氛圍之中,無法自拔。
一名學生舉起了手,郭澤點了點頭。
“鄭偉同學,你有什麼要說的?”
“老師,您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郭澤抿了抿嘴唇,笑道:“你是怎麼看的?說說,這注定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你可以自由發揮。”
“我……”
鄭偉低下頭想了想,開口道:“這會不會是當時的某位先賢所提出來的想法,但是魏太祖覺得這種理論的出現會危及他的統治,皇帝是天子,如果上天無靈,皇帝的統治就危險了。
所以他就把這種理論給禁絕了,他的做法也為後代所有皇帝沿用,壓制思想的發展,以致於魏帝國的思想統治一直都非常嚴厲,魏國算術堂和格物堂屢屢出現思想方面的罪犯被問罪。”
郭澤笑了笑。
“那他為什麼又要把這三本書放在他的陵寢之中,還離得那麼近,單獨開闢一間墓室放置,似乎對它很有感情似的?”
鄭偉細細想了想,覺得這似乎有些矛盾,難以回答。
然後又有一個學生站了起來。
“老師,我覺得魏太祖不像是那種會鉗制思想發展的人,史料記載,魏太宗是在魏太祖的建議下辦設了算術堂和格物堂,科舉考試也是魏太祖開創的。
不只是考儒家經典也是魏太祖決定的,甚至最早的火藥武器都是魏太祖製造出來的,這樣一個具有開創進取精神的人,會做出鉗制思想發展這樣的事情嗎?”
鄭偉又站了起來,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鏡。
“我認為二者並不矛盾,魏太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掃平亂世建立帝國,確立他自己的地位,廢除察舉建立科舉,就近些年的研究來看,是魏太祖為了打擊士族、鞏固皇權而做出的決定。
他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以及郭氏皇朝的延續,才做出這樣的創新,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他可能會贊同思想和科技的發展,可一旦思想與科技的發展威脅到他的統治,他還會這樣做嗎?”
學生們聽了覺得有理,點頭的為數不少。
郭鵬也一直笑著。
於是鄭偉有了信心,接著說道:“如果魏太祖真的有心推動科技和思想的發展,在封建時代,就等同於自己造自己的反,自己革自己的命,他要是真的這樣做了,他就不是封建帝王了,他也不會建立起一個四百年的帝國了。
應該說,在利於統治的框架內,魏國皇帝是樂於見到科技和思想的發展的,可一旦這種發展威脅到了皇權統治,危及到了皇權的根基,魏國皇帝一定不會手軟,魏德宗嘉定六年封禁格物堂,就該是這麼一回事。”
學生們聽了,也紛紛點頭贊同。
魏德宗嘉定六年,魏國第六代皇帝德宗郭謙下令封禁格物堂。
又將時任格物堂堂主、著名的古代數學家、天文學家嶽松下獄論死,格物堂十幾名學者受到牽連,也被下獄,前後受到牽連的學者、官員有五十多人。
由於魏德宗在那之後下令焚燒了所有相關的文獻記載,不允許人議論,這件事情也沒有載入史料,不為後人所知。
直到二十年前,嶽松同時代的著名學者朱文的陵墓偶然被髮掘出來,他的墓室裡出土了相關檔案,隱晦的記載了這件事情。
但是具體是因為什麼才導致魏德宗對格物堂痛下殺手,無人得知。
魏國格物堂至此一蹶不振。
雖然在魏德宗死後,由他的兒子魏興宗復開格物堂,但是從那以後的格物堂已經沒有了從前【窮盡世間真理】的氣魄。
這件事情被披露之後,結合當時的一些史料,研究魏國曆史的學者們大膽的認為這件事情可以成為魏帝國由盛轉衰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鄭偉這樣認為,當然也沒有任何問題。
皇帝嘛,總歸是注重自己的統治權力和地位的。
但是被鄭偉反駁的那名學生不服氣,站起來詢問道:“那你倒是說說魏太祖為什麼要把這三本書放到距離自己那麼近的地方,還儲存的那麼好?”
鄭偉想了想。
“真理是不懼怕質疑的,真理就是真理,再怎麼扭曲改變,它也是真理,魏太祖不失為一個偉人,可能他自己也認為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是作為皇帝,他不能容忍這種想法。
不能容忍,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把這種思想禁絕,但是又覺得這是對的,封禁這種言論讓他有些愧疚,所以就把剩下的一點點痕跡帶在身邊,埋入陵墓之中,自欺欺人罷了。
史載魏太祖脾性粗暴,喜歡斥責、打擊臣子,在位十三年期間發動不下五次政治風暴,懲處官員前後過萬人,嚇得很多官員為了保命直接辭職不做,魏太祖無奈,只能引入低階官吏進入朝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