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去世就像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一樣。
大醫館出動了幾乎全部的力量想要挽回蔡邕的命,卻依然沒能成功。
幾個主要好手在蔡府待了一天一夜,想盡了辦法。
各種珍貴藥材輪流上,甚至用最珍貴的遼東野山參給蔡邕續命,但是終究也沒能挽回蔡邕的生命,蔡邕最終還是嚥了氣。
嚥氣的時候,蔡邕的面色很不平靜,好像在做什麼掙扎似的。
終於也沒有掙扎出什麼結果來。
他的生命定格在了興元三年五月初三。
大醫館群體戰戰兢兢地等著郭鵬和皇帝郭瑾的發落,但是郭鵬和郭瑾沒有責怪大醫館。
郭鵬在泰山殿內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在修繕《格物學》教科書,正在新增一些新的內容。
對於蔡邕去世的事實,他並未感到驚訝,他早有預感,有了心理準備。
瞭解了一切的蔡邕已經沒有生存下去的慾望了。
所以他並不驚訝,連憂傷也是淡淡的。
兩人在蔡邕生命最後的一刻完成了訣別,訣別的痛苦和蔡邕故去的痛苦彷彿能夠中和似的,帶走了郭鵬心中絕大部分的負面情緒。
他只是放下筆,默默地走到泰山殿宮門口,仰頭望著蒼茫的天空,追憶著與蔡邕相識的過往。
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自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可是最後的決裂並非是他可以控制的,這是歷史的決裂,是過去和未來的決裂,不可避免。
只是不知道蔡邕臨終之前,是否能回想起四十年前兩人初見的那個午後。
十二歲的郭鵬在蔡府後院的小亭子裡見到了四十四歲的蔡邕。
蔡邕正在撫琴,郭鵬站在那邊傾聽。
一曲畢,蔡邕抬眼看向了郭鵬。
“來者何人?為何站在亭外一言不發?”
四十年前蔡邕的聲音彷彿還在郭鵬耳邊迴響。
可惜直到四十年後,郭鵬依然聽不懂蔡邕的琴聲。
自然,蔡邕也聽不懂他的心聲。
這讓人無奈的時代,讓人痛恨的時代。
蔡公,來生若能再見於太平盛世,我們再一起談論音樂,談論理想吧。
願那時你我之間不再有任何分歧。
願那時眾生平等,大家,都是人。
八十四歲,是一個絕大部分人想都不敢去想的年齡,包括郭鵬在內,也不覺得自己能活到八十四歲。
蔡邕原本應該在董卓之亂以後就死去,死於自己零分的政治水平,死於王允的膨脹。
而由於郭鵬的介入,蔡邕比原先多了二十多年的壽命,安安全全的活到了郭瑾做皇帝的時候。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他都是幸運的。
一個幸運的東漢遺老。
郭鵬能想得開,但是不知為何,郭鵬的心裡始終壓著一塊大石頭,讓他悶得慌。
蔡邕去世以後不過一天,五月初四,曹昂便帶著蔡琰回到了洛陽,然後得知了蔡邕於昨日去世的訊息。
蔡琰肝腸寸斷,當時便哭暈過去不省人事,而在此之前,蔡婉已經哭暈過去好幾次,怎麼勸也勸不住。
兩姐妹哭的悽悽慘慘,見者傷心,聞者流淚。
郭瑾十分為難,怎麼勸說都止不住蔡婉的悲傷,對此無能為力。
蔡邕一脈並無男兒,蔡邕也不太想從族人裡選一個繼承自己的一切。
為了防止無人繼承蔡邕的爵位和遺產,早年郭鵬與蔡邕有過約定。
若郭瑾和蔡婉有兩個兒子以上,包括兩個兒子,就把小兒子送給蔡邕做孫子,讓他姓蔡,繼承蔡邕的爵位和遺產。
郭瑾和蔡婉常年只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郭瑾納妾前後,蔡婉多加努力,終於又懷上一胎,是個兒子,今年不到六歲。
這孩子生下來就決定姓蔡了,之後還由蔡邕親自取名為詠,把他交給蔡邕做孫子。
將來會由這個孩子繼承蔡邕的爵位和遺產,得到了蔡邕的准許,並決定把這個孩子錄入族譜,接納為自家人。
如今,除了蔡琰和蔡婉兩姐妹之外,不到六歲的小蔡詠也在靈前為蔡邕守靈、盡孝。
因為事先有過安排和準備,所以這件事情並未引起任何波折,就這樣確定了。
蔡邕的身後事全部都安排妥當,很快,就進入了靈堂祭奠的環節,滿朝文武都來蔡邕的靈堂祭奠蔡邕。
哭得眼睛紅腫的蔡琰和蔡婉兩姐妹無法理事,蔡邕的後事就由剛回來還沒有正式任職的曹昂全面主持——曹昂是女婿,一個女婿半個兒,他來主持也說得過去。
總不能讓郭瑾這個皇帝親自主持吧?
蔡邕的葬禮還是相當有排場的,畢竟是滿朝堂地位最高的官員,唯一的在任三公級別官員,八十四歲,德高望重,桃李滿天下。
滿朝官員能來祭奠蔡邕的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身份足夠的才敢進入靈堂,身份不夠的只能站在門外面充當背景板。
在蔡邕靈前祭奠他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高官顯貴。
大將軍曹仁。
內閣首輔曹操。
參謀臺尚書戲忠。
參謀臺左右侍郎荀攸、郭嘉。
尚書檯下轄各部尚書、侍郎等數十人。
衛軍大將軍趙雲。
衛軍下轄四名將軍郭棟、夏侯淵、李典、曹純。
還有一系列與蔡邕有舊的中層官員,以及一系列蔡邕在太學之中比較賞識的學生,他們紛紛在蔡邕靈前哭祭,祭奠這位給了他們莫大關注和鼓勵的長者。
蔡邕入魏以後,逐漸不在政治上有什麼成就和建樹,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教育和學問上。
老一輩儒家學者鄭玄等人相繼去世之後,加之郭鵬打壓儒學、建立新學,老一輩儒家學究逐漸式微,漸漸沒有人專攻於儒家學問。
而蔡邕也能與時俱進,他自己年輕時學有餘力,所以學了一些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屬於【旁門左道】的東西,音樂,天文地理等等。
而這些在魏帝國也屬於新學內容,很受追捧,在科舉考試之中佔有不低的份量,於是蔡邕成為少數能在舊時代和新時代都站穩腳跟的學術大師當中的一員。
這也為他帶來了崇高的地位和名望。
他的去世對於這些與他相關的人們來說,不可謂不是一件沉痛的事情。
不過眼下天氣正在轉熱,雖然郭瑾特批了大量冰塊,但是考慮到蔡邕遺體的問題,靈堂只設三天,三天之後,靈堂撤除,蔡邕的遺體將運回陳留老家入土為安。
一應人等願意送行的可以送行,也可以在此之後再前往蔡邕墳前進行祭奠,任由他們選擇。
為表孝心,皇后蔡婉將和自己的姐姐蔡琰一起,送蔡邕最後一程,從洛陽把蔡邕送到陳留老家,然後再返回洛陽。
這一點,郭瑾也同意了。
蔡邕出殯的那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
郭鵬站在洛陽城牆上,從高處凝望著蔡邕的出殯隊伍緩緩離開洛陽城,一路往東而去。
一個時代結束了。
而屬於他的時代,又會在什麼時候結束呢?
郭鵬長嘆一聲,為蔡邕送去最後的哀思。
五月下旬,曹蘭帶著郭承志直接改道前往陳留祭拜蔡邕,然後和蔡婉一起返回洛陽。
蔡琰很傷心,決定留在陳留老家多一些時候,多陪陪蔡邕,曹昂無奈,只好向郭瑾告假,在妻子身邊陪伴她一段時間。
除此之外,只有一個小插曲。
蔡邕的葬禮正式結束之後,陪伴他數十年不離不棄的老僕在蔡邕墳前自盡。
蔡家人感念他的忠心,遂把他的墳墓修在了蔡邕的墳墓旁邊,讓他在另一個世界也能繼續侍奉蔡邕。
蔡邕去世是大事,但是這件大事並不能阻礙魏帝國繼續往前走。
興元三年六月初三,皇帝郭瑾向天下宣佈,冊封皇長子郭承志為皇太子,在奉天殿舉辦盛大的冊封典禮,然後正式昭告天下,以郭承志為儲君,定立國本。
魏帝國第三代皇帝的人選已經確定,郭瑾作為皇帝的地位徹底穩固,再也沒有任何可以阻礙他的人或事件出現,他可以順暢的毫無阻礙的行使他的權力,治理他的帝國。
六月十七,雲州刺史田豐和交州刺史滿寵聯名上表,言蜀道大動脈最南段已經順利與交州道路合併,兩州官道交通徹底接通。
蜀道大動脈工程歷經十八年的漫長時間以後,終於宣告終結。
郭瑾十分高興,立刻下令為整個蜀道大動脈的負責官員、工匠和民夫慶賀,大方的開啟國庫和自己的內庫,對他們各有賞賜,並宣佈連著冊封皇太子的喜訊一起,大赦天下。
蜀道工程終於完結,對於魏帝國而言意義極為深遠,當時的人們或許還沒有更加深刻的體會,但是後世人民一定能十分深刻的認識到這個十八年的漫長工程到底意味著什麼。
蜀道大動脈打通之後,郭瑾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
大赦天下之後,他立刻下令調動蜀道大動脈部分精幹負責官員和全體苦力奔赴大運河工地。
魏帝國兩大世紀工程之一的蜀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中東部地區的大運河工程。
這一工程自延德六年正式開工以來,也已經歷時十年,江南段早已完工,中原段也幾乎完工,現在只剩連線到洛陽的水道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拓寬,以增強運力。
剩下來正在忙碌的還剩下河北段,從洛陽連線到鄴城的這一段。
原本這一段是不存在,延德四年程田黨爭時期這一段被郭鵬順勢提上正軌,加入了大運河工程的範圍之中,把河北與中原、江南連成一線,方便未來的南糧北運。
這一段工程郭鵬是使用當年俘獲的鮮卑人和烏丸人進行的,由於初期工程模式較為粗放,所以使得戰俘大量死亡。
後來郭鵬告誡了運河工程負責官員要稍微善待戰俘,才止住了戰俘大量死亡的勢頭。
不過幹到如今,又是挖掘河道,又是拓寬河道,這等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壓榨,又得不到多少營養補充,加上零星幾次戰俘起事被魏軍鎮壓,這一批超過百萬人的戰俘已經十去四五。
他們差不多是到了強弩之末,如今十分需要引入新的勞動力來補充。
雖然蜀道上的苦力們基本上也是強弩之末了。
不過蜀道上的苦力們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政治方面的罪犯,對於他們,郭鵬和郭瑾的態度都是廢物利用,反正他們也別想活著離開工地。
集結兩大工程全部的力量,郭瑾給了大運河工程最後一年工期,要在興元四年六月之前徹底竣工。
雖然運河工程還未整體完工,但是南段和中段的部分河道已經被利用起來了。
官方和商人們已經開始利用運河進行一些行政和商業方面的工作了,比如往返傳遞訊息之類的。
透過運河的方式,連馬匹使用的次數都降低了,對於不堪重負的官道和車馬司來說是一個利好訊息。
當然,這一切都是郭瑾操作完成的,郭鵬並沒有任何參與。
他嚴格遵守自己定下的規矩,沒有干預郭瑾的行政,也就是時不時在學部露面,繼續嚴格督促學部進一步推動教育下沉,爭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學校完全下沉到縣一級別。
至於分級教育,或者下沉到鄉一級別這樣的目標,估計也只能交給後代子孫了。
為了降低魏帝國的文盲率,切實的提高教育普及率,郭鵬投入了自己大量的精力。
他希望這種行動可以切實的改變未來,切實的給未來的變革提供文化與思想的土壤,讓這種變革儘早到來。
與蔡邕的決裂讓他確信自己是不可能得到任何一個這個時代的人的理解,他始終是一個孤獨的獨行者。
這讓他更加重視教育,更加重視科技,以期在這兩件事情上做出成績,給他的理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