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呂虔交談過後,郭鵬便離開了武威郡。
他跨越河西走廊前往涼州最西部,然後準備跨越玉門關進入西域之地。
數年前,魏軍在曹仁的率領下兵出玉門關,在西域之地縱橫馳騁,消滅掉了西域諸國,佔據了西域之地,設定三個都護府以直接統治西域,改造西域,意義重大。
而在此之前,意義更大的是對河西四郡的改造。
沒有對河西四郡的改造,就沒有魏軍進取西域的後勤基地。
經過這些年的改造,河西走廊地區的四個郡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再是東漢末年那種經過戰爭蹂躪之後的殘破景象。
郭鵬一路順著河西走廊往西走,看到的是來來往往的商旅。
官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道關卡。
關卡上駐紮著地方派出的持械警察還有稅吏,負責收取過路費——這正是郭鵬決定強化的部門。
要讓這些稅吏武裝起來,成為國家強力部門,從方方面面上收取稅收。
這年頭主要行走在官道上遠遊的還是商旅,平民百姓最多兩個郡之間互相竄門,不會出現這種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的長途遠遊。
在農業社會時期,他們作為主要勞動力和生產工具,還是被魏帝國的戶籍制度控制在了土地上,基本不會自由流通,流通的都是商戶,以及背後控制商戶的權貴勢力。
因此設定路卡收費的目的就是針對這群魏帝國最有錢的人。
在商業行動的上游徵收賦稅,等於間接地從商業行動的利潤中抽一筆出來,主要負責給遍及全國的道路進行維修。
至於這筆過路費,自然而然會被轉嫁到商業行動的下游,也就是消費者那邊。
不過這年頭值得商人們遠遊發賣的基本上也都是高價值奢侈品,消費終端也是地方上的有錢人家、權貴,和平民百姓沒有關係。
平民百姓消費的必需品如糧食、鹽鐵、布匹等等都沒有遠隔萬里前來發賣的必要,往往本地就能提供,價格裡一般不包含過路費。
就算有,也是微乎其微,基本上不損害底層民眾的利益。
這樣做,其實等於把朝廷的手伸到這些肥碩的商戶、權貴身上摸來摸去,穿過他們的衣服,在他們肥碩的五花肉上揩一把油下來,損害的是他們的利益。
所以當年這個制度推廣的時候受到不少當時還存在的地方豪強還有一些朝廷官員的反對。
當然,最後還是強行推行下去了? 阻止郭鵬推動這個政策的人們不是死了,就是被改造了。
也因此,財政部稅務司也開始走上了強力部門的道路? 只是還沒有掌握武裝罷了? 不能稱為雄職。
一旦這個部門掌握了武裝? 首腦還是皇帝的親信,那麼,這個強力部門就能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帝手裡的割肉刀? 割天下權貴的肉。
過路管卡相對平靜、有序? 所有人安靜的排隊,不爭不搶,不推不攘——主要是有武裝盯著。
當時國家財政艱難? 郭鵬沒有多餘的預算給稅務司建立武裝? 只能讓地方武裝協助? 鬧出幾次地方武裝參與的稅收貪腐事件。
現在郭瑾手上有錢了? 可以把地方武裝力量排擠出稅務系統? 建立一個單獨屬於稅務系統的武裝。
現在還是地方武裝協助稅吏收稅? 將來,就是精心訓練的強悍武裝稅卒待在這裡,手持鋼刀、勁弩問這些商戶收過路費了。
每過一段路,就會有一個小關卡設在前方,差不多是半天遇到一個? 頻率還可以。
遇到的稅吏們也還算是盡職盡責? 至少收稅都是非常積極主動的? 看到過往客商來了就是兩眼放光。
根據郭鵬的瞭解? 稅務司關於稅吏們的收入還是有一些福利規定的,比如按照人頭算福利。
每多收一隊來往客商的過路費,進行詳細的記錄? 等事後月結的時候,稅吏就能從中得到一定的收益。
收的越多越仔細越積極,那麼稅吏本身的收入也就越高。
這種激勵性質的政策在郭鵬看來還是有一定正面意義的,至少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而且呢,這收費關卡數量多,費用相對比較低,這就相當程度上遏制了來往商隊對稅吏行賄的動力。
那麼多稅吏,那麼低的過路費,你還行賄,賄賂一個,後面十個等著你,你是不是要一個一個的賄賂過去?
這樣一來,行賄的動力也就沒有了,大家老老實實的交過路費,稅吏老老實實的收過路費。
這筆錢積少成多,每年看似天文數字的養路費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積攢出來了,基本上不需要額外動用國庫。
要是需要了,那肯定會引起皇帝的警覺——是什麼地方出問題了,是有貪汙腐敗,還是什麼軍事行動導致稅收減少了。
至少在眼下,魏帝國穩定的內部政治、軍事環境和大大改善的交通環境使得商業發展的非常快速。
西邊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東南海域的海上絲綢之路齊頭並進,使得兩條黃金路線上的商旅隊伍絡繹不絕,不斷地有商隊踏上征程,也不斷的有商隊滿載而歸。
往日荒涼、少見人煙多見亂戰的涼州已經完全恢復了和平與秩序。
要是讓一個二十年前的老涼州人看到現在的涼州,他肯定不相信這是涼州,肯定要說有人騙他。
郭鵬的旅途中,不是每個地方每個官員都會去見,而是會選擇性的挑選一些官員來見。
比如張掖郡太守馬波,他是第一屆科舉考試舉士出身,馬氏是出身兗州的小士人家族,沒什麼名望,混的也差,比起當初的郭家好不到哪裡去。
郭鵬見了他,詢問他的政績、作風,然後還與他談論這些年涼州發生的變化。
根據他的描述,河西四郡乃至於整個涼州走向商業為主農業為輔的發展道路主要是延德六年以後的事情。
當初涼州爆發貪腐大案,涼州倒下一大批舊官僚,之後,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一大批新官僚紛紛前往涼州就任,把涼州尚且混亂的行政秩序給恢復了過來。
隨後,時任涼州刺史毛玠提出了新的政策,呼籲各郡縣學習當時的敦煌郡太守諸葛亮的政策,以商業為主,農業為輔。
他號召大家注重城市建設,放寬城市內餐飲、住宿的經營限制,鼓勵更多的餐飲、住宿店鋪的開張。
並且鼓勵他們和城外農業地區的屯田農莊下訂單,從屯田農莊購買更多的農民多餘的糧食、菜品和飼養的家禽,供給給城市內的餐飲店鋪,把餐飲業和住宿業做大做強。
同時也能給屯田農莊裡的農民帶去一筆額外的收入,有錢大家一起賺。
毛玠還要各郡縣要注重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往來客商進駐城市而不是露宿荒野,從他們那裡賺取更多的錢財以增加人們的收入,以此帶動缺乏經濟活力的涼州的發展。
由此開啟了涼州走向新的發展道路的歷程。
“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之後,毛玠的言論在朝中引發軒然大波,很多人都指責毛玠是忘記了重農抑商的祖訓,說毛玠搞的是亡國之道,當時彈劾毛玠的奏本堆了那麼高。”
郭鵬擺出了一個超過自己的頭頂的手勢,引得馬波樂呵呵的笑出聲。
“當時,臣記得很多上官都非常害怕,覺得毛使君這樣做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是在挑戰重農抑商的祖訓,並且很快就要有麻煩。
當時很多人都在私下裡議論毛使君什麼時候要被洛陽派人捉拿問責,所以除了敦煌郡和武威郡,沒有任何一個郡跟上,大家都在觀望。”
馬波回憶了一下當時涼州政局的詭異形勢。
郭鵬點了點頭。
“當時孤也是考慮到大局,考慮到人心,覺得不能公然給毛玠以支援,孤是覺得少數幾個邊地州,氣候荒涼,的確不太適合發展農業,搞搞商業也無所謂。
要是帶動了其他內地的農業州也做這樣的事情,那就是捨本逐末了,內地州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不發展農業,卻眼紅於少數幾個州發展商業的高收入,也跟著搞,那遲早天下人都要餓肚子。”
“太上皇高瞻遠矚。”
馬波小小得拍了一波馬屁,然後笑道:“太上皇自然是思慮深遠,可很多人並不這樣想,後來朝廷來人調查毛使君,很多人都等著看毛使君的下場,覺得涼州刺史要換人了。”
郭鵬點了點頭,陷入回憶。
“當時孤允許三司組成聯合調查組來涼州調查毛玠本身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毛玠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搞商業,他肯定要經受住考驗,要是他本身有問題,這樣搞就根本立不住。
到時候有人嫉妒他,要陷害他,根本不用羅織罪名,只要讓三司按照正規程式調查他,一個小罪名就能毀了他的涼州新政,還能毀掉無數後來者的勇氣。
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者,首先本身要足夠乾淨,乾淨的能夠經受任何調查,然後才能在關鍵問題上立住腳,不至於因為私德問題而被扳倒。”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