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朝歌城外的東漢軍,還沒有撤兵。
張華在安排各支兵馬的營地之後,憂心忡忡,招來錦衣衛指揮使朱驥,再三確認:“光武帝劉秀,此時在何地?”
“根據派到常山的錦衣衛提供的情報,劉秀此時還在常山一帶,討伐太行山群雄。前來支援耿弇的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中的吳漢。其人勇鷙有智謀,不好對付,在雲臺二十八將之中,用兵能力,僅次於馮異、耿弇數人。”
“如果只是吳漢,我就放心了。”
張華並不擔心吳漢。
雖說吳漢被歷代文人認為是名將,但云臺二十八將,沒人比得上光武帝劉秀。
只要位面之子劉秀沒有親至,張華就無所畏懼。
“我怎麼有一種不妙的預感?”
然而,張華心中惴惴不安的感覺並沒有消失。
東漢軍的營地,灰頭土面的袁譚,向袁紹請罪:“父親大人,孩兒作戰不利,請責罰!”
“夏軍勢大,非戰之罪。”
袁紹在白天目睹了張華的夏軍的可怕,因此沒有怪罪袁譚。
耿弇與吳漢的營帳,雲臺二十八將之中的耿弇、吳漢、蓋延、臧宮、王霸,五人齊聚,商議進退。
“憑藉我們的兵力,恐怕已經不足以攻克朝歌城,因為朝歌城的兵力,不比我們少。”
“我們這次大舉用兵,卻無法取得進展,陛下未必會滿意於這個結果。”
“如果不可行而為之,反而會導致更大的損失。我們已經不只是在與孫策為敵,還在與整個河洛和關中為敵。想必你們也清楚,河洛和關中的兵馬,如果傾巢而出,會有多麼可怕,絲毫不遜色於我們的兵力!”
耿弇力排眾議,不認為可以做到以少勝多。
以少勝多的前提是雙方武將、兵力精銳程度不在一個層次,或者對方犯了重大錯誤。
如今雙方勢均力敵,又是守方佔據優勢的攻城戰,已經不滿足攻城的條件。
“無需退兵,亦可破敵。”
一個年紀三旬出頭的男子闖入營帳。
隨著他出現,耿弇、吳漢等人都露出驚喜的表情。
到來者,不是他人,正是光武帝劉秀本人!
“陛下,您不是讓末將帶兵,前來相助?怎麼您御駕親征?”
吳漢深感意外。
本來他才是支援耿弇的主將,東漢軍放出去的訊息也是如此。
但不料,劉秀御駕親征!
如果是劉秀親至,那麼結果就大不相同了。
以少勝多,正是劉秀的強項。
劉秀身邊跟著一員持戟戰將,沉默不語。
劉秀環視提前到來的五員雲臺武將,說明來意:“要想欺騙敵人,必須要騙過自己人。孤擔心南邊戰事長久不決,因此親自前來結束這邊的麻煩,一戰而定河內。”
新世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_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