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六十五章 达成合作,库博:这不公平,这是技术倾销!(1/2)

作者:不吃小南瓜
比尔-布莱恩来了。
尤尼尔-诺沃提尼也来了。
从首都机场下了飞机以后,他们第一时间去了科技部门,但因为没有提前打招呼,一直在酒店住了两天时间,才等到科技部门的接待,接待他们的还只是个下级部门主任。
他们倒是没有白等。
强湮灭力场技术方面,科技部门确实是松了口,也知道布莱恩和诺沃提尼的来意,只是两人的地位实在差太多,就只是湮灭组织负责人而已,或者干脆就只是学者,接触更高一层的负责人也没有意义。
接待人员透露了一个消息,“我们有意加强和欧洲方面的科技研发合作,尤其是在粒子标准模型、量子物理等方向。”
“另外,我们正准备筹备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
一句话,让布莱恩明白过来。
科技部门希望合作的对象是核子组织,国际湮灭粒子组织也只是附带的,但和核子组织的合作,也不能只是和学者谈判。
学者们是没有决策权的,还是必须官员之间的接触才能决定合作内容。
这就是试探性质的接触,并不确定真正要合作。
合作与否还是要看后续的谈判、筹码及需求等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后才能做出决定。
比尔-布莱恩明白意思以后,让诺沃提尼留下来,他自己都快速返回了欧洲,找到了核子组织的负责人,以及重量级的官员说了起来。
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的吸引力太大了,只是放出了消息就吸引了一大堆的学者,也包括有决策权的官员。
这个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在科技方向上,和种花家的科研机构、企业进行合作。
即便不能参与强湮灭力场的研究,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可以,对他们来说,和种花家进行科技研发合作,百利而无一害。
这是因为世界科技形势的变化。
现在种花家是具有科技优势的,包括湮灭科技、超导科技、材料科技等领域,种花家已经领先太多太多,也辐射到军工科技、高端制造业以及民用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领域。
直白来说,种花家已经成为了科技霸主。
科技优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好多国家支柱级级的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连年下跌,利润正在快速的下滑。
种花家的企业截然相反,都在快速扩张发展。
这就是科技优势带来的影响,而种花家的科技优势,最核心的就是强湮灭力场技术,强湮灭力场技术支持制造了先进材料,先进材料进入市场让各领域的科技实现跨越式进步。
由此可见,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的影响了。
对于学者们,尤其是物理学家们来说,区域性强湮灭力场的吸引力就更大了,强湮灭力场内《相对论》已经不适应,就意味着很多去全新的物理发现,只是‘光速提升’一项,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物理性态变化。
其中可研究的内容就太多了。
巴兹博格-蒙特拉是核子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核子组织派过来的代表,他得知有机会和科技部门合作,合作内容还包括强湮灭力场技术,表现的非常激动和兴奋。
近年来,核子组织的情况也不太好。
一个就是常年没有重要的物理发现,一次次的实验也只有更高的数据和不确定的结果。
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核子组织的维持需要花掉大量经费,设备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是几十、过百亿欧元来计算的,结果却持续没有成果,自然就让组织内部人心涣散,申请经费也变得不容易。
另一个就是湮灭科技的影响了。
国际的目光都放在湮灭科技上,包括反重力、强湮灭力场、一阶材料等,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内容,被关注的机构也是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甚至是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
这种科技发展大背景下,想要申请经费就变得更不容易,研究想要有成果就变得更难了。
巴兹博格-蒙特拉来到种花家以后,和好多官员接触、参与了好几个会议后,才终于明白科技部门的打算了。
“他们希望重新加入核子组织,并展开粒子对撞实验领域的合作。”
“但不是普通的实验,而是牵扯到强湮灭力场的实验……”
后面一条就太吸引人了。
如果只是和核子组织合作,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牵扯到强湮灭力场就不一样了。
这也就代表,核子组织能做一些‘想都不敢想’的实验。
巴兹博格-蒙特拉和随行官员讨论了一下,就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合作,其他机构想要接触到强湮灭力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错过了机会很可能就永远失去机会了。
要知道,种花家已经确定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
等新的对撞机建造好以后,他们就根本没必要再和核子组织合作,有什么实验都可以自己做了。
谈判,很快开始了。
当更详细的了解到合作实验内容以后,巴兹博格-蒙特拉都差点开口直接说,“你们的一切要求,我们都同意!”
他太激动了。
科技部门提出的是,在强湮灭力场区域内进行粒子对撞实验,并进行详细的检测分析。
这种合作根本无法拒绝。
所有的物理学家都羡慕强湮灭力场有关的研究,他们得知高能所利用覆盖场力的粒子加速器测定光速,都像是看到有人用金砖盖房子--太浪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用强湮灭力场覆盖加速器或是其他区域,可以做太多的实验,也包括场力中心的粒子对撞。
这种实验一定会有很多新发现。
到时候,就是全新的实验、全新的数据,也就意味着全新的发现、全新的粒子物理研究。
谈判进行的很顺利。
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太重要,即便只是提供相关的设备,也让科技部门拥有谈判的绝对主导权。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种花家方面提供七台‘3倍率到4倍率’的强湮灭力场设备,每一台设备制造的力场能覆盖直径超过十米的区域。
其中一台支持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其他的六台则提供给核子组织用于粒子加速器的改造。
七台设备,总计费用是120亿欧元。
实验合作方面,种花家会派出80人的学者团队,分成四个小组参与加入核子组织新的实验工作,同时还要派出官员参与核子组织的实验以及管理事务。
80人学者团队是和实验直接相关的,还有超过50人的团队,负责设备的安装、维护,并监督技术保密工作。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方面也有合作。
科技部门提供的是强湮灭力场设备,而不是技术,自然要派出人员监督后续的实验。
种花家也成为了湮灭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只不过只派出了‘实验监督人员’,科学家团队就是象征性的了。
实际上,监督也只是‘表面工作’。
当设备运送到欧洲以后,技术想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只是设备安装过程中,高压混合材料的底层布局就会透露出去。
当然,模仿也只是制造出同样的设备。
在没有底层理论支持的情况下,想要研发性能更强的强湮灭力场设备,不能说完全不可能,难度系数也没有降低多少。
大部分监督人员都是去学习的,他们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粒子对撞机的运行机制、检测机制等内容,就可以吸收技术和经验,转而用在国内的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上。
谈判结果,三方都很满意。
核子组织得到了六台强湮灭力场设备,他们后续可以进行围绕强湮灭力场展开的实验,就肯定有很多新的发现。
他们会重新成为‘科研主角’。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得到了一台设备,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实验,还达成了和核子组织之间的实验合作。
科技部门的收获也很大。
首先就是120亿欧元的资金,当然加入核子组织也是有付出的,他们确定会分摊核子组织每年百分之十的经费,但支持也只是后续的,平均到每一年也只有几亿欧元。
另外,就是和核子组织的合作,能让实验快一点展开,也能吸收经验来完善国内的粒子对撞机项目。
同时,派出团队参与实验,也能培养很多相关领域的人才。
如此多收获的情况下,付出的也只是一个淘汰、不能用于实际,甚至可能很快被研究出来的技术而已。
……
当三方的合作达成时,阿迈瑞肯的科研焦点依旧是格鲁姆湖计划组,库博成为了‘科研明星人物’。
很多人都赞叹库博研发的高效,他们成功掌握了直流反重力技术,那么后续就很可能研究出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
“哪怕只是两倍率、三倍率,也可以了。”
“找到方向最重要,只要有了方向,慢慢的就能取得进步,进而掌握更高端的技术。”
“库博的工作还是很成功的……”
当库博成为了科研明星以后,自然就被媒体大肆报道,他多出了很多崇拜者,甚至有人说库博是‘阿迈瑞肯的王浩’。
科罗特-詹姆斯就对此调侃道,“阿迈瑞肯的王浩,真是了不起……”
库博被说的黑了脸。
哪怕也对于研发成功非常得意,他也不敢去自比王浩,更不用说,他不是纯粹科研人员,研发事务都是詹姆斯负责的。
库博还是很兴奋的。
在研发成果提交了以后,白房子已经给了明确的支持,直接就拿出了30亿美元,针对湮灭力场技术的研发,30亿美元算不了什么,但也足以支持一个阶段的研究了。
“后续肯定还会有资金。”
“决策人会启动新的计划,以后我们就不用担心经费问题,可以放开说要大干一场!”
库博确实很兴奋。
詹姆斯却没那么乐观,他说道,“虽然我们很成功,但想继续有成果很难……我指的是区域性强湮灭力场。”
“那可不是一般的技术,三十亿的资金还是太少了。”
“我觉得,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也许会用掉百亿美元,甚至是几百亿美元,还只是高压混合材料支持的技术。”
“或许,最后证明我们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他用力摇了摇头。
“不要灰心。”
库博安慰道,“我相信我们可以的……”
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口传来一声喊,“新消息,能源部发来的,湮灭组织和反重力中心达成了合作!”
库博一愣,马上查看消息。
他们看的不是新闻,而是能源部以及其他机构,发布的第一手消息,可以算是‘内部情报消息’。
这种消息比媒体报道要早很多。
库博查看了一下消息就惊住了,“种花家重新加入核子组织,还提供六台强湮灭力场设备?”
“湮灭组织也有一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20亿欧元,湮灭组织只付出了20亿欧元!”
“这不公平!”
库博愤怒的喊道,“我们这么努力的做研究,结果比尔那个老家伙,只花了20亿欧元就拥有了设备?”
“这简直就是……”
“技术倾销啊!”
库博恨的咬牙切齿了。
如果种花家一直封闭技术,他们大规模的投入进行研究,最终研究出了成果肯定会被肯定。
但种花家明显放开了技术,甚至直接给其他机构提供设备,早知道这样,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多资金去做研究呢?
……
种花家和核子组织的合作实在是太重大了。
当牵扯到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马上就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白房子都第一时间关注到了。
一号决策人看到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研究,他连续给欧洲方面打了十几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