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文字
启体

第142章 百年孤独(2/2)

作者:野亮
女儿接到美国。又过了十年,第四代男女主也长大了。

第四代女主成为知名演奏家,回中国发展,而男主则利用互联网大赚一笔,成为隐形富豪,两人在一次演出中重逢,却相见不相识。

这两个家族之间仿佛萦绕着某种宿命,彼此收养各自的子女,也彼此苦恋,却因为思维方式、理想信念的分歧,始终没走到一起。第四代男女主终于打破这宿命,经过一系列纠葛后,走到了一起,终结了这段绵延上百年的家族史。

宁春宴听完王子虚的讲述,良久都没有调匀呼吸。

王子虚的这个故事,横跨120年,要素包括历史、谍战、恋爱、战争、伦理、都市、婚姻、犯罪……四代人的爱恨情仇,始终和国家命运牢牢结合。

如果他真能将这本书写出很高的完成度,别说是区区翡仕文学奖,拿诺贝尔文学奖也有可能啊!

但写作难度也是诺奖级的就是了!

宁春宴拿起他的稿子:“你这个构想堪称宏伟,史诗级构思,就是不知道写出来的完成度怎样。”

王子虚说:“已经写了50万字,就差一个收尾,不过,萧梦吟说字数太多有些吃亏,所以我现在正在犹豫,要不要删减。”

宁春宴说:“先别急,我先看看你的开头。”

在小说创作这方面,构思是一回事,真动笔写又是另一回事。

那些想法天马行空的大有人在,跟你侃侃而谈自己的想法能说上一天,听起来十分有意思,等真动笔写下来,就会发现其实是一坨屎。

宁春宴看过王子虚的两篇小说,知道他绝不是那种对创作一窍不通的小白,但她也知道,篇幅越长,元素越多,作家就越容易露怯。

比如《平凡的世界》,也就只有区区一对兄弟的故事,短短十年的跨度,作家路遥写它几乎耗尽精力:他广泛阅读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宗教、农业、气象、税务等方面著作,并且逐年逐月查阅5种报纸近10年合订本,筹备3年,才写出了这么一本书。

就这,《平凡的世界》还不遭主流文学界的待见,屡屡被拒稿。第一部在《花城》发表后,座谈会上评论家们对这篇作品言论非常尖酸刻薄,几乎全盘否定其价值。在创作第二部时,路遥本人贫病交加,又碰上了《花城》杂志社内部权斗,第二部被拒稿了,也未曾发表。第三部发表在一个比较边缘的杂志上。

直到1988年,央广将这部作品作为长篇节目广播,在读者中引起了轰动,听众高达三亿,此书才一炮而红。在1991年,此书荣获茅盾文学奖。

一年后,路遥去世。

宁春宴为王子虚的野心感到惊叹,为他这不输于《百年孤独》的构想而感到佩服,但这野心究竟是厚积薄发,还是不自量力?宁春宴心里也没底。

带着几分忐忑,宁春宴翻开了王子虚小说的第一页。

陆清璇安静地凑了过来。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