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正文卷第280章:《黃帝內經》……“吳醫生,給你傳個檔案。”
幾天之後,陳凡將《傷寒論》以及《金匱要略》傳給了東方醫院的吳含。
看著上面兩本書的名字,吳含召集了整個辦公室所有醫生。
“各位,大家不要激動,一會,我們就要開啟陳凡老師給我們傳的《傷寒論》了。”
雖說吳含說是這麼說。
但看著電腦上的文件,吳含的手都激動的有一些顫抖起來。
他剛才粗略看了一下,雖然沒有看全,但他明白,這絕對是原版的傷寒雜病論。
哪怕就算不是原版,還原度也在90%以上。
如果是這樣的話。
吳含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雙擊。
傷寒論就此出現於眾人眼前。
“春溫和,夏暑熱,秋清涼,冬氣冰列,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也。”
一眾中醫師受限於此前中醫學知識的限制,所以他們的中醫水平也就一般般。
但雖然他們的水平一般般,可他們對於古文卻是非常有研究的。
畢竟要看懂醫書,要是沒有一點古文水平,那怎麼行。
《傷寒論》開頭這一段話,一瞬間就讓他們眼前一亮。
翻譯的話,那就是,春天氣候溫暖,夏天氣候炎熱,秋天候涼爽,冬天候嚴寒,這是四季正常候的變化規律。冬季嚴寒,然界萬種靈深深地潛藏、伏匿,懂得養之道的們,順應然之規律防護固密,所以寒邪不會傷害到他們。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這就叫傷寒。四時之皆能傷致病,但傷寒這種邪,是最為凜冽、肅殺的邪,所以危害最烈。
這就是傷寒。
這是對於傷寒的統稱。
不過,這還沒有結束,下面這一段,更是讓人受益非淺。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這句話就更具有指導意義了,他說的是:感邪後立即發病的,名叫傷寒。感邪後不立即發病,寒毒邪氣藏於肌膚之內,到了春季發病的,就成為溫病;到夏季發病的,就成為暑病。所謂暑病,是熱甚而重於溫病的病症。所以辛苦勞累的人,春夏季之所以多患溫熱病,並不是感受了時行之氣,而是由於冬季觸犯了寒邪,寒邪伏藏所致。
在一年四季中,每十五天為一節氣,每一季度有六個節氣,一年共有二十四個節氣。一般說來,氣候應與節氣相應。但是氣候的變化異常複雜,有時節氣已到,而此時的氣候卻沒有到;有時節氣未到,而此時的氣候卻提前到來;有時氣候雖應時而至,但表現太過,這些都能成為致病的邪氣……
看著《傷寒論》裡面的指導思想,整個辦公室已經尖叫起來。
“什麼情況?”
科室主任聽到這邊動靜,連忙走過來問道。
“主任,我感覺,我能一個打十個。”
“啥?”
“主任,我感覺,以後我們東方醫院要火了。”
“你在開玩笑?”
“主任,不,不只是我們東方醫院要火,我們中醫一定會崛起的。”
“你們怎麼回事,打雞血了?”
“主任,你出去,我們還得研究傷寒論呢。”
是的。
在陳凡將傷寒論發給吳含他們之後,他們只感覺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
原來很多不懂的,這會兒卻是一通百通,所有都懂了。
當然。
不只是他。
為了讓中醫崛起。
陳凡也沒有僅僅將《傷寒雜病論》只發給吳含他們。
要想中醫崛起,那就是要讓全中國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學習中醫。
甚至。
不只是全中國,讓全世界都可以加入進來。
所以。
陳凡也將《傷寒雜病論》直接發到了網上,任何人都可以下載自學。
……
“兄弟們,上線,上線了。”
“啊,凡哥,今天什麼風將您給吹到線上了?”
“怪了,你們平時不是很喜歡我上線直播嘛,怎麼我主動上線直播了,你們倒還問這問那了?”
“那啥,凡哥,您突然之間主動了一次,我們都感覺好像不太像你啊。”
發現陳凡突然主動上線,不少粉絲有些驚訝:“凡哥,您不會想對我們有啥壞心思吧。”
“啥壞心思,你們啊。”
陳凡對於這群逗逼粉絲也是無語了。
不過。
這些傢伙真是陳凡肚子裡的蛔蟲。
陳凡主動上線,還真有他的目的。
這不是之前學了一大堆中醫知識,一時手癢,便想練練手嘛。
最佳的練手,自然是找一眾粉絲了。
不過。
雖說練手,陳凡也不想表現的這麼明顯,於是便說道:“其實呢,上次在百家講壇講了一些有關中醫方面的內容,後來瞭解一下,大家普遍對於中醫不是特別清楚。所以,今天我就想上線,向大家再講講中醫,也算是為中醫推廣做一翻貢獻吧。”
講什麼呢。
中醫這種東西,要是講得太高深,那別人就聽不懂。
不能像《傷寒論》一樣的,直接就來個理論。
也不能像《雜病論》裡面,搞出一大堆的方子。
哪怕這一些理論,這一些方子在業內人士眼裡多經典,但普通人看不懂也沒用。
現代中醫的沒落,除了不少醫學著作缺少之外,也在於不少人並不是特別瞭解中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所以。
要想宣傳中醫,那就要先將中醫的治病邏輯推廣出去。
想了想,陳凡第一個想到了《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裡最早的一部中醫學著作,據傳是黃帝寫的。
不過。
真實考察的話,《黃帝內經》應該不是黃帝寫的,他應該是成書於西漢時期,而且還不是一個人寫的。
是多個人寫的。
至於為什麼叫黃帝內經,而是假託黃帝之名所寫,意思是這是一本非常古老的醫書。
這也是想讓更多人信服。
因為他足夠的古老,又因為此書建立了陰陽五行學,脈象學,藏象學,經絡學,病因學,病機學,病症,診法,以及養生學,運氣學……等等。
所以,一直以來,《黃帝內經》也被稱之為中醫學的理論總綱。
不過,雖然他是總納,但也有不少部分寫得非常生動,而且通俗易懂。
比如第《黃帝內經》的第一章,素問,上古天真論。
“先跟大家講一個有關黃帝的故事。”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當然。
在這個世界也是。
所以。
在陳凡說到黃帝之時,一眾粉絲一下子便無比的感興趣。
陳凡說道:“從前有一個叫黃帝的人,他生下來就表現的非常神奇,在很小的時候就很會說話。幼年時對周圍事物領會得很快,長大之後,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時,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問到: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動作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於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生所造成的呢?
歧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那些懂得養生之道的,能夠取法於天地陰陽自然變化之理而加以適應,調和養生的辦法,使之達到正確的標準。飲食有所節制,作息有一定規律,既不妄事操勞,又避免過度的房事,所以能夠形神俱旺,協調統一,活到天賦的自然年齡,超過百歲才離開人世;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把酒當水漿,濫飲無度,使反常的生活成為習慣,醉酒行房,因恣情縱欲,而使**竭絕,因滿足嗜好而使真氣耗散,不知謹慎地保持精氣的充滿,不善於統馭精神,而專求心志的一時之快,違逆人生樂趣,起居作息,毫無規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岐伯是皇帝的臣子,精通醫術。
因為黃帝內經是透過黃帝與岐伯一問一答這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
所以後來人們又將醫術稱之為岐黃之術,也就是岐伯與黃帝傳下來的醫術。
當然。
雖然說的是醫術,看起來好像很複雜。
但仔細研究的話,你會發現,這一點也不復雜。
就像這本書一樣,兩人一個問,一個答,所舉的例子也非常接地氣,可以說是通俗易懂。
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這裡面的理論還與生活聯絡在了一起。
陳凡只是一說,大家便一下子對照自己。
為什麼自己這麼年輕,但卻感覺很累呢?
為什麼自己才20來歲,但卻顯得很老呢?
原來。
這是因為飲食,作息,房事……等等加起來的原因。
當然了。
這在現代西醫也有這樣的解釋。
但在這裡面,卻是將這一些加起來,提出了精氣神的觀點。
於是黃帝又問了:“人年紀老的時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於精力衰竭了呢,還是受自然規律的限定呢?”
歧伯說:女子到了七歲,腎氣盛旺了起來,乳齒更換,頭髮開始茂盛。十四歲時,天癸產生,任脈通暢,太沖脈旺盛,月經按時來潮,具備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歲時,腎氣充滿,真牙生出,牙齒就長全了。二十八歲時,筋骨強健有力,頭髮的生長達到最茂盛的階段,此時身體最為強壯。三十五歲時,陽明經脈氣血漸衰弱,面部開始憔悴,頭髮也開始脫落。四十二歲時,三陽經脈氣血衰弱,面部憔悴無華,頭髮開始變白。四十九歲時,任脈氣血虛弱,太沖脈的氣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經斷絕,所以形體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男子到了八歲,腎氣充實起來,頭髮開始茂盛,乳齒也更換了,十六歲時,腎氣旺盛,天癸產生,精氣滿溢而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