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進入相對平和的階段時,王凱這邊也是繼續開枝散葉了起來。
除了蔡琰、貂蟬之外,橋靚、橋婉、鄒韻、黃月英、糜環、甄宓、劉妍、唐婧、長孫無垢都有了後代,只有娘子軍的那幾位暫時還沒有。
時間就這樣緩緩流逝。
眨眼的功夫,天下便平和了一年的時間。
王凱這邊漸漸的安定了西羌諸部,西夏方面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準備與北魏、東吳爭奪天下。
與此同時,北魏方面也將淮南三郡徹底消化。
至於東吳這邊,孫策依託揚州餘下四郡慢慢的恢復了一點元氣,但東吳的實力已經從最巔峰的時候跌至谷底,他們現在也只是在苟延殘喘。
面對著東吳的困境,孫策也是不斷召叢集臣商討對策。
以周瑜為首的主戰派主張讓孫策收復交州再做打算;而以張昭為首的主和派則建議孫策要麼投靠王凱,要麼就投靠曹操。畢竟北魏和西夏的實力已經將東吳遠遠的拉開。
孫策見麾下的群臣分成兩派進行鬥爭,他最後還是偏向了周瑜的一方,因為周瑜和他畢竟有極為深厚的關係,而張昭卻只是他的臣子而已。
江東群臣見孫策偏向了主戰,主戰派的臣子都十分高興,而主和派的臣子最後也只能無奈的聽從了,畢竟江東的主人還是孫家。
隨著孫策做出了決定,東吳各部開始再次集結準備收復交州。
這個時候,主和派的幾位臣子忍受不了孫策的肆意妄為,他們聚集到了一起開始打起了壞主意。
這其中地位最高的乃東吳張氏,但此張氏非張昭、張紘,而是吳郡張氏,此張氏的領頭人物名叫張允,其子張溫、張祗、張白乃史上的東吳名臣。
張允召集了其餘的一些世家來到張府後,他立即對眾人說道:“諸位,此次主公又不聽我等勸告執意妄動刀兵,吾認為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一旦主公麾下的兵力消耗殆盡,那我們手中的私兵必定會被抽調,這對我們的家族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其餘世家族長聽後紛紛表示了贊同。
緊跟著,張允又說道:“如今天下大勢已經十分明朗,西夏代表著新興勢力妄圖顛覆世家的根基,而北魏代表著守舊派極力維護世家的統治,今後的天下必定是這兩股勢力決出,而我等的主公恐怕只能淪為一個看客。”
聽到這話,世家族長們都被張允的話給驚到了,因為張允的話要是傳到了孫策的耳中,那他一定必死無疑。
隨即,其餘世家族長們紛紛表示讓張允慎言。
張允聽後卻絲毫不懼。
“諸位,此次吾召集大家前來可不是訴苦的,吾有意率領大家另謀他路,不知大家意下如何啊?”
其餘世家族長聽到這話,他們紛紛沉默了下來,因為此時叛變的代價確實是有些沉重。
張允察覺到大家的心思後,他立即說道:“當然,我也不強求大家,但是如今我等的主公執意要發兵交州,此時已經是我等最後的機會了,若是錯過這個機會,我等今後再想另謀他路就只有投降一途了,但我們卻不能保證攻到東吳的究竟是西夏還是北魏。”
“如果是西夏大軍,我等以後恐怕就要過著艱苦的日子了,我相信大家也不願意如此,可我們若是這個時候舉族遷移,那我們就能自主選擇曹丞相併得到他的庇護。”
聽到張允這些話,世家族長們的確動心了,因為他們一點也接受不了西夏的那一套。
張允見狀後也是沉思起來:‘只要能說動你們打頭陣,我就能隱藏起來靜觀其變。’
過了一會兒,吳氏族長吳儉站了出來說道:“張老,聽你一席話真是勝過苦讀十年書啊!你說的沒錯,如今江東孫氏已經日薄西山,我們繼續追隨下去恐怕也得不到太好的結果,我贊成此時舉族遷移投奔曹丞相。”
吳儉發話之後,其餘世家族長依次站了起來向張允表明了他們的心意。
很快,參會的世家族長們全都站了起來。
張允見狀後立即說道:“看來大家還沒有那麼短視,既如此,那我們就準備一下,待我主領兵出征,我們就暗中遷移。”
一眾世家族長聽後紛紛允諾了下來。
隨即,張允宣佈散會讓他們各自離去了。
待眾人走的一個不剩,張允的三個兒子紛紛從後堂走了出來。
長子張溫隨即詢問道:“父親,您真的打算此時背叛吳王嗎?”
“惠恕,你覺得呢?”
張溫見張允反問自己,他想了想突然大呼起來:“父親,難道您是想?”
“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那吳氏族長吳儉與吳國太多少有些血緣關係,吾就是想讓他去打頭陣來試探試探吳王的底線,倘若吳王知曉之後沒有理會,那我們便可追隨吳儉一起離開東吳,但若是吳王重罰吳儉,我們可就不能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事情。”
聽完張允所言,張溫、張袛、張白三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樣子。
緊跟著,他們稱讚起了張允高瞻遠矚。
張允聽後卻是說道:“你們不必誇讚為父,我也是為了家族的大業著想。”
三人聽後頓時表示明白。
再說吳儉離開張府後,他越想越覺得張允所言十分有道理,因為他其實也不怎麼喜歡孫策,雖然他與孫策有一點血緣關係,但卻屬於旁系中的旁系。
待吳儉回到府中,他立即派人開始籌備舉族遷移的事情。
至於其餘的世家族長們,他們並沒有那麼急躁,畢竟孫策是出了名的手狠,他們並不敢太明目張膽的行動。
隨著吳儉開始籌備起來,正在準備出征的孫策很快也收到了線報,畢竟吳儉的行動絲毫沒有隱瞞,他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行動了起來。
當孫策得知吳儉的行動後,他果然動怒了。
“這吳儉是想幹什麼?”
大怒之下,孫策決定暫緩出征。
很快,孫策便帶著本部人馬回到了宛陵縣內。
正在籌備舉族遷移的吳儉看到孫策滿臉怒容的出現在自己面前,他一時間卻毫不畏懼。
孫策見狀立即質問起來:“吳儉族長,你這是準備幹什麼呀?”
吳儉仗著自己與吳國太的血緣關係,他毫不避諱的回道:“主公,如今東吳已經日薄西山,吾打算為吳家另謀出路。”
孫策一聽當真是怒火中燒,因為吳儉這話實在是太氣人了。
吳儉見狀再次火上澆油了起來:“煩請主公讓讓,免得耽誤我們吳家的光明前途。”
孫策聽後再也忍不住了,他抽出佩劍就砍掉了吳儉的腦袋。
因為吳儉仗著和吳國太的血緣關係一直不把孫策放在眼裡,孫策忍到今日終於是忍無可忍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