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擎在渤海郡逗留了一段時間,渤海事務,暫交田豐。
而劉擎則帶著典韋與騫縈,天南地北,走個不停,大概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劉擎才回到南皮。
典韋以為劉擎是去遊玩的,但實際上劉擎是去考察的,只在海邊一處叫碣石山的地方,對著澎湃海潮呼嚎了一番。
還有夫人陪著吼,典韋覺得太過中二,沒有效仿。
劉擎想了想,這裡是曹操打卡地,他在這裡寫下了《觀滄海》。
抄詩什麼的都是弱爆了,我需要抄詩麼?碣石山都是我的。
或許找機會可以約孟德去遊玩一番,見證一下原著風采,打卡歷史人物名場面,不比直接抄更香?
其實真相是:劉擎只會兩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後面那句還是透過“性甚至災,割以永治”的不良段子學到的。
通過了解,劉擎對渤海郡的發展,也有了初步的打算。
渤海郡中南部,並沒有什麼大型水系,只有彰水乾流,從北部注入渤海,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流經鉅鹿郡安平郡的絳水,還是流經雁門郡和常山郡的滹沱河,都是彰水支流。
而且因為地勢平坦,故而河道寬闊流速緩慢,可以說是優良航道。
只是北方並不流行航運,劉擎也未見過大型的運輸船,或許,應該去南方招募一批造船工人。
先服務於航運所需,若日後戰事需要,也可以打造水軍,誰說北方不能有水軍的?
此外,在渤海郡漫長的海岸線上,劉擎也見識了許多曬鹽點,特別在高城縣境內,也就是碣石山一帶。
據縣誌記載,渤海郡曬鹽歷史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便有魚鹽之利的說法,在先漢時期,因為鹽鐵專營,所以渤海郡常設鹽官,只是後漢廢除了,如今鹽務多為一些豪強大族所營,產量分散不說,而且工藝也越來越混亂。
鹽,和鐵一樣,劉擎是必須收管的,前期工作田豐已經在準備了,等荀彧一到,立即著手開展。
古人雖然有智慧,但因敬畏自然的思維,格局有限,所以效率十分低下,比如挖點煤挖點鐵礦,還扣扣索索的,怕得罪山神。
劉擎就不一樣,他直接叫甘來將整座山燒了,炸了,挖了……這個時代,遠遠談不上會傷及生態和環境。
十個爐不夠,就上一百個,未來這些鐵,可不僅僅是打造武器用的,而是要應用到方方面面之中。
所以,鹽也一樣,劉擎要的,是將曬鹽產業化,擴大化,標準化,規範化,從而徹底掌握鹽這一重要資源。
渤海王府一隅,這是田豐趁劉擎外出暫時整修出來的居住區,劉擎回來不久,田豐便來了。
“主公,你安排的事,我已查妥了。”
說著,田豐奉上厚厚一疊紙。
劉擎隨手取過一份,看了看。
“陽信縣無棣李氏,擁田數百頃,年產鹽一百五十餘石……這麼多?”
田豐點點頭,“不止如此,黃巾之亂,致使冀州糧價暴漲,鉅鹿安平等地,皆千金難求,只不過這渤海郡,並無戰亂波及,我詢了不少糧商,粟米的價格,如今皆在六百錢以上,而鹽價,歷來對標糧價五倍以上,故如今鹽價,已至少三千錢以上。”
劉擎“嘭”的一聲將紙張拍在案上,怒道:“這是發戰亂財,食人血饅頭!”
劉擎轉而拿起另一張,上方寫著高城縣的一戶豪商,祖上乃是先漢鹽官,如今家族專職販鹽,年產鹽在四百石以上。
“一年前,我還在冀州各處行商,雖連年乾旱,冀州粟米價格不過四百錢,如今一番戰亂之後,冀州人口下降百萬,糧價卻漲了一半,除了減產,恐怕背後少不了豪強大戶推波助瀾,推高糧價。”
“主公,此乃豪強做大之基本操作,恰逢亂世,歷來是他們擴張之時,可主公若是強行收取,恐落人口實,士子之流言,可是堪比明槍暗箭。”
劉擎點了點頭,搶先沒收,確實不太合適,若此事傳開,那劉擎日後的征戰天下,會步步受阻,每一個地方的人都會死擋劉擎的擴張。
“等文若來,再商議商議吧,此事文若擅長。”劉擎道,暫時擱置了此事。
田豐又拿出一份書信,交予劉擎。
“此乃雒陽信報。”
劉擎取過開啟,看著看著,突然笑了起來。
“主公,可是什麼大好訊息?”田豐問。
劉擎將信報遞過去,“自己看,說是大好訊息,算不上,但是好訊息,應該算的上,董卓立劉協為帝,而袁隗劫走了劉辯,欲在汝南令其建都登基,這大漢,以後就有兩個天子了!”
田豐望著信中的詳情,鄙夷的道了一聲:“袁氏號稱四世三公,然其所為,與董卓何異,皆是悖逆之徒,汝南袁氏,不過如此!”
“算算時間,文若應該快到了,鹽務之事暫且擱置,接下來想一想,這冀州餘下數郡,該如何入手?”
“河間,清河,安平,主公,如今朝廷一分為二,選任之人,恐怕也會有兩波,不如我們趁亂局強取?”
“你倒是提醒我了,即便要強取,也要師出有名。”劉擎神秘一笑,接著道:“你先回,我回一下信。”
……
第三日,荀彧到達。
劉擎帶著荀諶,典韋田豐,一同迎接荀彧。
荀彧下了馬車,一本正經的給劉擎行禮:“煩勞主公來迎,屬下惶恐。”
劉擎不由分說,一把拉住荀諶,走上前去,又一把拉住荀彧,“文若免禮,你看,本王說了有驚喜吧!”
荀彧已經看到了荀諶,並且已經猜到,他應該是主公從袁紹那將人截下來的,荀諶的事,他是知道的,這可是荀氏的規劃啊,被主公這麼一攪合,恐怕袁隗要去問罪伯父了。
“友若,我聽聞你隨袁紹歷練,怎麼如今滯留在渤海街了?”
荀諶心中呵呵,我這是“滯留”麼?明明是被滯留好不!
劉擎拉著兩人往宴會去,“文若,先入屋再寒暄,友若是思念兄長,才留下等你的,友若,你說是不是嘛!”
劉擎和善的看了眼荀諶,荀諶看看渤海王,又看看渤海王身後的典韋。
“啊,對對對,是我想念兄長,才留下看等待兄長的。”荀諶連忙道。
荀彧瞧了瞧幾人,看破不說破,熱情的執著弟弟的手,一同往府中行去。
劉擎邊走邊說,“文若,最新訊息,董卓擁劉協於雒陽,袁隗擁劉辯於汝陽,兩人政見相左,本王看來,要不了多久,便會刀兵相見。”
“此乃主公崛起之良機,袁氏此舉,已有僭越之嫌,想不到袁隗世為漢臣,竟會選擇這一步。”荀彧淡淡道,絲毫沒有避諱荀諶在場,幾人都除了典韋外,皆十分門清,荀諶,不過是荀氏的一條後路。
“恐怕是因為劉宏死的早,讓他看到了一線機會,否則,袁隗這個老狐狸,定然不會露出狐狸尾巴,不過如此也好,帶著大漢忠臣的面具,成心噁心別人!”劉擎嘲弄道。
荀彧無言以對,這種政治鬥爭,都是骯髒無比的,噁心?荀彧表示習慣就好。
“文若,友若,本王有一言。”
“主公請說。”
“荀氏,是否願意徹底與本王站在一起?”
荀彧兩兄弟對視著看了看,荀彧也看著荀諶,荀諶則不知如何言語,年方二十,對這種尷尬場景,還無法泰然處之。
荀彧從荀諶的眼神中看出了答應,他得請示荀儉。
荀彧搖了搖頭,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友若,我只說,無論是我,還是父親,抑或是族伯,皆會同意的。”
這不無非是再一次加註劉擎,或者說,將所有籌碼,全部交給劉擎,雁門太守的劉擎,已經值得荀氏加註荀採,而如今為渤海王的劉擎,將整個荀氏壓上,不虧!這便是荀彧的理解。
荀諶想了想,道:“兄長,族伯與父親皆不在此,我便依兄長之意行事!”
荀諶直接將鍋甩給了他哥哥。
荀彧轉向劉擎,笑道:“主公可還記得自己的諾言。”
劉擎點點頭,荀彧一開口,就知道他要說什麼,無非就是——
娶荀採!
“唉,文若,非是本王一再推脫,你瞧,以渤海王之名娶之,不僅不會辱沒荀氏門楣,反還是殊榮呢!若是當初以太守之職娶之,豈不是委屈了你那妹妹。”劉擎笑道。
這倒是實話,說起來,豈不是要感激魁頭入侵?否則劉擎若在雁門郡安身,荀彧定然將此事辦了,對荀氏而言,這也算因禍得福了。
“主公所言極是,我收到主公召喚信,便修書回家,如今,家叔應該已經在路上了,考慮到潁汝之間現為袁氏掌控,而主公與袁氏不對付,此事不宜大張旗鼓。”
說話間,幾人已經入了屋,荀彧笑著道:“主公,有道是凡是講先來後到,主公既答應迎娶荀採在先,那友若,便等主公大婚之後,再行效忠之禮。”
“你是本王國相,此些事情,便全權由你操持好了!來,喝茶!”劉擎接過侍女端來的熱茶,遞給荀彧。
“多謝主公!”荀彧拱手,再雙手接過。
“渤海之事,要務有二,其一是各縣長官,需是自己人,其二,便是統籌鹽務,類似雁門之鐵,文若應該已有經驗,不同的是,此地鹽務,多為豪強所掌控,另外,渤海國立之後,本王便先著手控制整個冀州,如今帳下人才,亦是有些不夠了。”
劉擎將事一股腦兒說出,便鬆了口氣,面對荀彧,就可以這般,好似將問題告訴他,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一般。
“主公,控制整個冀州,非同小可,主公依然需要與大漢一心,便不能做出逾越之舉,此事,難辦,若我所料不差,袁紹渤海受挫,袁隗很快會有新的安排。”荀彧道。
“哈哈,文若不再冀州,恐怕對如今冀州不太瞭解!”田豐笑道,然後伸出手指,如數家珍一般道:“沮公與領常山郡,郭君業領鉅鹿郡,厲伯衝領魏郡,此皆主公之人,中山國乃是掌中物,趙郡邯鄲已是孤城一座,算上渤海郡,冀州九郡,主公已得其六。”
荀彧聽完,也是露出一絲驚訝,想不到主公下手如此之快,而且關鍵是,沒有一絲訊息走漏,連他這個自己人,也分毫不知。
他很好奇,鉅鹿太守郭典,魏郡太守厲溫,主公是如何收服他們的?
難道主公已有振臂一呼的影響力了?
荀諶有些坐立難安,好似聽了一個巨大的秘密,自己會有生命危險一般,他不動聲色的望了眼劉擎身後的典韋,默默低下頭,假裝沒聽見。
“想不到短短時日,冀州風平浪靜之下,竟有如此劇變,若是袁隗知道他苦心經營的冀州如今是這般局面,恐怕氣得不輕。”
本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