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7章 心結(2/2)

作者:怪誕的表哥
隆基本以為自己會很高興於楊玉環安然無恙,為此重賞薛白,可滿腦子想的卻是他在他的女人面前比他還要出風頭。

  本不該如此的。

  李隆基不缺臣下做事,之所以召見薛白,就是想確認他是否已開始討厭這個風流更甚他年少時的少年人了。

  這位天子極少見的開始失態了。

  .*..

  薛白愈發強烈地感受到李隆基的不滿,因此,他知道自己不能學王、楊國忠當順臣。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當已經被一個女子討厭了,再繼續千依百順,也只會被瞧不起。

  一旦"順”已沒有用了就必須展現價值他得給到李隆基一點旁人給不了的情緒,又不能太過份。

  "臣以為若李錫真是主謀,大可藉助修建華清宮的機會將妖賊送進內苑。”薛白停頓了一下,道:“故而,此案該只是妖賊作亂。”

  忠言逆耳,實話也不好聽,

  好在薛白說的是妖賊作亂,不像李錫直接說官逼民反。

  李隆基依舊不太高興,但對薛白的怒氣終於從原本那莫名其妙的嫉妒情緒上轉移到正事上。

  另外,李錫那日所言,還在他腦中揮中不去,

  “好,薛卿不妨與朕說說,你如何看待此案?”

  "臣以為,至少李錫從河南府招募的近千災民是真的,其中雖有二十餘妖賊混入,但災民從家鄉到洛陽,再到驪山,一路上會死多少人?最後能剩下近千勞力,可見受災規模不算很小。“

  這是旁的臣子從沒有說過的角度,陳玄禮、楊國忠、王等人根本就不在乎災民李隆基在乎嗎?薛白不知道。

  他認為這位聖人在乎的是面子。

  "當然,有災情是常事,以大唐之強盛,應付得過來,那應該是地方官吏沒做好。”薛白道:“臣在李錫的書房中找到了一封偃師縣尉王彥暹的信件,陳述了災民到洛陽卻未得賑濟一事,臣請聖人御覽。“

  高力士認為薛白說得夠多了,遂以眼神請示,之後開口道:“王彥暹已畏罪自殺,為何不能是他與李錫同謀?”

  薛白道:“高將軍所言甚是,如此亦有可能。“

  答過,他恭敬地立在一旁,不再多言。

  反正他與此案沒有太多牽扯,表現過忠誠耿直的態度也就是了。

  若皇帝肯接納他的諫言,他就是純臣;若皇帝討厭他,沒關係,他也看開了,以後就當一個不討喜的直臣,賣直邀名。

  香爐裡的薰香燃盡了,有宮娥上前重新點過,薛白立在那裡,接受著李隆基的審視。

  許久,李隆基開了口,對薛白的諫言不置可否,淡淡道:“你護駕有功,朕該賞你,若任你為昭應縣尉,你可有信心治理一方?”

  一瞬間,薛白幾乎就要行禮應下了。

  他苦心孤諧,謀劃了許久,為的就是要這樣一個職位,

  但緊接著,他遲疑了片刻,想到如今再留在驪山,真的好嗎?

  迅速權衡取捨之後,薛白應道:“臣斗膽,可否請陛下任臣為....偃師縣尉。“

  偃師縣是東都畿縣,往後升遷的話資歷也是一樣的,只是洛陽離天子遠一點,升遷難一點。

  薛白之所以決定去,因偃師是漕運的必經之路,離洛陽、含嘉倉都很近,且他確實願意看看那些一塊餅就能收買來造反的災民是什麼樣的。

  “胡鬧!”高力士當即叱喝道:“你當大唐的官職由你挑揀嗎?!”

  但此時此刻,高力士是鬆了一口氣的,認為薛白暫離長安一段時日,對聖人的心情、對貴妃的處境、對其人自身的前途都有好處。

  “臣該死。”

  “為何想任偃師尉?”李隆基問道。

  天寶六載春鬧,臣曾收到過狀紙,言漕運之非;今臣又找到李錫的書信,言河南之災。臣想代聖人去東都看看。”

  “朕多得是臣工,不缺你一個小官。“

  “是,臣狂妄了。”薛白道:“臣只是覺得,臣去看過回來...能對聖人說實話。”

  李隆基再次審視了他一眼,淡淡道:“官員任命,自有中書門下與吏部考核,莫總是向朕求官。“

  “臣.

  “退下。“

  “遵旨。“

  待薛白離開。

  李隆基閉目沉思著,神色漸漸輕鬆了下來。

  今日,他解決了兩個煩惱。

  一則,因對貴妃的寵愛而不得不給薛白厚賞,他是不情願的,甚至因此而起了些殺意,薛白主動提出離開長安,讓他的情緒平復了很多。

  二則,李錫那些話,他雖然不信,卻總是揮之不去,王所言雖有理,不確認一下,總教人不安。當身邊所有臣子都只奉承,派些能說實話的臣子去看一看,若真是天下無事,也可心安了。

  “傳旨河南尹韋濟,徹查河南府各州縣之義倉。“

  “遵旨。“

  "再去與太真說一聲,她義弟主動提出要去東都任職,不是朕吝於賞賜。“

  VA

  “李錫的屍首呢?“

  "聖人開恩,容他妻子兒女將他送回魯郡安葬。“

  “我想去送送他。”薛白道。

  楊國忠下意識搖了搖頭,道:“不該招這種禍事。”

  ......

  薛白卻還是去了。

  他之前並沒有見過李錫,初次見時看到的已是幾個孤兒寡母扶著薄棺。

  薛白把李白的那篇《頌虞城縣令李公》遞在李錫的兒子手中。

  “儲存好等平冤昭雪的一日。”

  因薛白根本也沒能說動李隆基承認是官逼民反,他說的那些話,只能讓李隆基認為他誠實,然後派一個誠實的官員去河南道擔任底層官員,看看民生,便以為是解決此事了。

  不提均田制,不提租庸調,不提義倉法...皇帝唯一解決了的,只不過是心裡的不痛快罷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