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20.合法合規、低調處理(1/2)

作者:不是老狗
湖北,宜昌,遠安縣。
大年初八。
遠安縣有個相對來講風貌比較原始的村子,叫做青龍村。
這個村子裡的農民平常多以種植山楂、農耕為生。農忙時耕地,農閒時外出務工,雖然談不上特別貧困,但也和富裕不沾邊。
但這一狀況從去年開始得到了一些改善。
或者說陽曆年的1月份。
從陽曆年1月份開始,《山楂樹之戀》劇組要在青龍村拍攝取景的訊息忽然就傳開了。
一下子,讓許許多多陌生人把目光落在了這個在之前毫無聲息的村子上面。
《山楂樹之戀》這本書,可能好多人沒看過。
甚至包括村民在內,聽到了這個名字,最多也就是想到可能和山楂有關,但要是再深問一些,就不清楚了。
或者說的更直白一些,問村民:你認識許鑫不?
得到的回答肯定是百分之80到90的人沒聽過這個名字。
但要問題起來認不認識張一謀……
那說道可就太多了。
或許“國師”這個綽號他們還很陌生,但提起“老謀子”這個綽號,那麼無論老少,或多或少肯定都聽過這個名頭。
在“老謀子”的攝影機下,南屏村,因為《菊豆》而出名。
周莊,因為《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而收穫矚目。
張掖,同樣因為老謀子鏡頭之下,那潑墨如油,揮毫肆意的絕美丹霞地貌,而馳名四海。
就更別提重慶武隆的那座天官驛了。
張導的作品,出現在任何城市、鎮縣、村落,都是當地人的一樁“盛事”。
哪怕,這部戲的導演是許鑫,他只是擔當監製。
可是當初八這天得到了張導要到來的訊息時,YC市、遠安縣的領導班子已經在這天上午,已經等在了遠安縣。
在看到了從車上走下來的張一謀,熱情的把手握在了一起。
而後面的許鑫則是捎帶手的。
當地電視臺的人把這一幕都錄了下來,用作晚上本地新聞的頭條。
而在老頭輕車熟路的和當地的領導寒暄時,許鑫已經打量起來了這座遠安縣。
《山楂樹》的取景地就兩處。
一是青龍村,二就是遠安縣。
青龍村是靜秋下鄉編寫教材時之用,而遠安縣則是拍攝她和老三的縣城戲。
之所以選遠安其實很簡單。
這座縣城的歷史真要追溯起來,其實相當相當有神秘色彩。
首先,它是全國為數不多不對外開放的縣城。
國人可以來,隨便來。
但外國人想進來……只能在相關部門的陪同下參觀一小部分。
遠安整體是在神秘而古老的大堰原始森林之中,早在當初那個最艱難的年代,這座曾經的三國古戰場揹負著軍工廠籌備、研發的任務,一大批有志之士投身、紮根在這裡,開始了最光榮的秘密國防建設。
這座縣城如今到處都能看到當年的“三線建設”的影子。
因為其神秘的特性,以及相當具有年代感的城鎮風貌,獲得了許鑫和張一謀的青睞,決定把《山楂樹》的拍攝地放到了這裡。
這裡的一些建築甚至都不怎麼需要改造,就可以完美的符合那個年代的一切特徵。
看的西影廠的那些服化道老師大為滿意。
而到了遠安縣後,許鑫和老頭就分開了。
服化道也分了兩撥人。
許鑫親自帶著王雷他們,在和遠安縣的領導們簡單碰了個面後,就直接驅車趕往青龍村。
而老頭則留在了縣城裡,開始看“學校”、“靜秋家”、“醫院”這些拍攝地。
2月份的宜昌還處於冬天的魔法攻擊內。
不算特別暖和。
但是隻需要等到4月、5月時,天氣的氣溫就會迅速回暖,到時候就可以開拍了。
遠安縣到青龍村有幾十公里的鄉路,談不上難走,但因為路窄,匯車等因素,許鑫帶著劇組的人到青龍村裡時,已經快中午了。
早就得到了通知的村領導幹部已經等在了村頭。
就在劇組選定的那顆“英雄山楂樹”那邊。
許鑫沒那麼重的思想包袱,和大夥簡單碰個面後,面對村長的吃飯邀請,他擺擺手給拒絕了。
一會兒再吃也不晚。
來到了山楂樹底下,他四周看了看,帶著王雷就往遠方的山坡處走去。
他是爬神木的二郎山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在山上瘋玩,這點山路對他來講和平地沒啥區別。
一群人扛著攝影機就開始找許鑫心目中的鏡頭角度。
青龍村這邊應該是剛下完一場雨,山路還有些溼滑。幾腳下去就全是泥了。
城市裡長大的王雷還有些不適應。
不過好在同樣走山路習慣了的村長帶著幾個青年跟在旁邊,幫忙扛著攝影機,才不至於讓王雷太過疲憊。
張沫因為已經來過這邊幾次了,所以還算熟悉。
跟在許鑫身邊走著。
而作為副導演,她很直觀的感受到了許鑫的一個……相當相當優秀的優點。
統籌。
他是懂排程和節省時間的。
這一路找拍攝那顆山楂樹的角度時,張沫發現,他始終在四處張望。
而走了一段路後,忽然就停下了腳步,拿著對講機說道:
“薛哥薛哥。”
薛勇,《山楂樹》的副導演之一。
同時也是《立春》的副導演之一。
跟顧常衛同為攝影導演,這次被廠裡給派了過來。
“收到收到。”
“能看到我麼?”
“能。”
“好,薛哥,看到我手指的方向麼?”
“看到了,指著東邊河溝的方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對,青龍灣穿過村口的那座石橋,看到了麼?在那邊,我要一箇中景機位,去找下位置。等我這邊拍完就過去。另外,道具組去那棟老房子那等我。”
“收到明白。”
所有來的人沒有一個閒下來的。
全部都開始進入了工作狀態。
而這時候基本就能看出來張沫對於副導演工作的生疏了。
不過沒關係。
許鑫慢慢帶她就是了。
……
“這個房子的光線改造之前,你們得把細節都給拍下來。人家這是老房子了,拆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然後等拍完按照原樣給老鄉恢復。活做的精細點,這是住人的地方。”
“好的,許導。”
……
“王哥,加一層青光濾鏡我看下……不行,青光還不太合適。我要一種蒼白一些的基調。”
“蒼白?”
“對,色彩乍一看是有些失真的。咱們拍攝的時候,給的遠景裡我要看到一些花……在這種蒼白的質感裡它那麼一開……顯得特別飽滿的那種顏色。這個你們得到花店確認一下,看有什麼是五月、六月開的花,拿圖給我過來……記住,不要人工種植的那種規整,就隨便撒下去種子,那種山花爛漫的感覺……”
“好的,許導。”
……
“道具,到時候得留意一下,那個年代搪瓷用的比較多,你們準備這種盆不太行。”
“好的,許導。”
……
“這裡的標語顏色還是太豔,要那種風雨侵蝕的感覺,能做到麼?”
“沒問題,到時候用硬絲掃帚刮一遍就行。”
“顏色還要失真一些。這是南牆,就農村南牆頭那種風吹日山雨淋的失真感覺,不能光看起來有些粗糙。”
“明白了,許導。”
……
“寧導,那個年代的人吃飯是用的是黃搪瓷碗?”
“對,考慮到這邊在書中的背景,不是有一支地質勘探麼?用瓷碗是不合適的,容易碎。”
“那村民家裡我看也是搪瓷碗?”
“這就牽扯到一個當初佔公家便宜的事情了。不是說這人品質多麼多麼惡劣,家家戶戶其實都有這方面的事情……並且在院子裡到時候可以擺放一些老舊的膠皮啊,三角帶之類的。
這些都是地質隊淘汰下來的,但對於當初那個家家戶戶都可能要養牲口、套車的時代而言,這種淘汰先來的膠皮帶,是做馬鞭最好的東西。所以得有一些公家的東西。”
“明白了,要麼還是您專業呢。”
“哈哈哈~”
……
張一謀到的時候,是下午3點多。
而許鑫已經把整個村子裡需要拍攝用的地方都給納入到了佈置計劃裡。
他到的時候,許鑫親自帶著他,把村子裡的內內外外都跑了一遍。
各種細節全都給說完後,張一謀便微微點頭:
“嗯……你確定要用那種蒼白一些的畫面?”
“對,因為整體基調的蒼白,所以在一些花朵的點綴,以及給出靜秋的特寫時,整個畫面才能被賦予那種生命力。就像是這座橋……原著裡,艾米喜歡用一句話兩句話交代流逝。
比如什麼:自從這次見面後,靜秋好久好久沒見過老三。
或者:老三去了城裡,很多天都沒回來。
這些粗糙的時間線交代,我統統不要。您看這座橋……到時候我會採用遠、中、近多角度結合的方式。
老三離開的時間長,那靜秋在固定鏡頭裡走路的畫面就遠。
但老三要是離開個一兩天,那我就把她過橋的畫面放到短短的幾步路的功夫……
橋,是靜態的。
河水是流動的。
攝影機是固定的。
但靜秋是移動的。
我要這種相對動靜結合的方式,來表現出來時間……因為整個影片的時間跨越是幾年的時間。不管是在鄉下,還是在城裡---路,都是很重要的時間軸。
路如此,橋如此,那條代表著生死相隔的河流還是如此……”
站在橋頭,許鑫說,張一謀聽。
張沫在旁邊默默學習。
而隨著他的形容,張一謀的眼睛不停的看向他選的那幾個景點。
一邊微微點頭:
“嗯,那到時候還可以加入四季的變化……”
“風、雨、花開、花謝、甚至是耕牛,或者是河水豐沛與枯水期……這些鏡頭都可以找補。”
“花的話不要人工種植,你讓道具隨便撒。”
“對,要這些野花凸顯出畫面的層次感!”
“嗯……這麼看上去就顯得很棒了。”
倆人繼續在那聊。
可張沫卻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也說不上來難受,或者吃醋。
但……那種感覺卻很古怪。
老爸和許鑫……倆人的思想重合度簡直太高了。
別的不提,就種花這一項,倆人的認知簡直是一模一樣。
而和許鑫一比……
自己的腦子裡裝的東西簡直可以用蒼白來形容。
這倆人那種方方面面的默契……
嘖嘖。
……
青龍村呆了一整天。
夜幕降臨時,車隊才開始返回。
豐田越野車上。
許鑫親自開車,張一謀坐副駕駛,張沫坐在後面。
車上就三個人。
許鑫把司機給安排到另外一臺車上去了。
車隊的行進速度不快,看這時間估計到遠安縣城,得接近9點。
許鑫開著車,跟著前面的車輛,車速和距離始終控制在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
“沫姐。”
“嗯?”
“這個年過的咋樣?”
聽到這話,張沫眼神眯了一下後,說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