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嘆了一口氣,站起來走下了御座,來到了王貴的面前。
王貴先是莫名其妙,直到吳年拿出了自己的手帕。王貴連忙伸手入懷,取出手帕遞給了吳年。
吳年把兩張手帕,分別遞給了趙曼成、李允寵。
“臣失態了。請將軍恕罪。”李允寵接過了手帕之後,擦了擦眼淚,然後請罪道。
“慚愧。”趙曼成也說道。
吳年搖了搖頭,轉身回到了御座上坐好,說道:“你們都是好將,也竭盡所能保家衛國了。”
“只是天命使然,不是人力可以挽回。”
“而金善水之所以有現在的待遇,卻也因為你們。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你們都對得起金氏王朝了。”
說到這裡,吳年端起了桌案上的酒杯,對眾人說道:“以前的事情,就都讓它過去吧。喝了這場酒,我們放眼未來。”
“是。”
趙曼成、李允寵收起自己的心情,與王貴、張聲一起舉杯應聲。
這一場酒。
雪麒麟歸位。
自己的帳下多了一位智勇雙全的萬人敵。未來攻取黃龍府,又多了幾分勝算。
不。
滅亡蒙元,雪遼東被攻破之恥辱。
也不遠了。
吳年罕見的喝了個酩酊大醉,不過沒有發酒瘋。只是喝醉酒了,氣血翻騰,回去後把李金珠折騰的身子痠軟,躺在鳳床上一個上午沒下床。
第二天醒來,吳年卻是精神氣爽。
酒已經喝了,君臣名義已經定下了。當然不能讓趙曼成閒著。但考慮到趙曼成也喝了很多酒,直到下午。吳年才派人把趙曼成召入了宮中,授予校尉官職,領兵萬戶。
至此。高句麗籍貫出身的校尉,足有八位了。
其中六位是陸軍校尉,兩位是水軍校尉。
其他陸軍校尉,名為校尉,其實是守備萬戶。吳年已經派人,把四個校尉呂留良、諸葛勳、張才、李良臣,分別按照四府的設定,調兵遣將,鎮守一府。
未來。吳年還打算在遼東組建四個守備萬戶的漢兵,調遣來高句麗。與高句麗校尉一起,交叉守備。
以防萬一。
趙曼成、李允寵會跟著他前往遼東。
高句麗的其餘降兵,吳年讓呂聲做遣散工作,返回家鄉務農。
至於水軍,吳年還有另外的安排。
吳年還正式下令,把高句麗這個名字劃掉,改稱【幽燕】,設定總督。
改輔漢將軍別府為【幽燕總督府】。
呂聲為幽燕總督。程瑞祥為長史。
幽燕這個地名,非常有象徵意義。
燕。
乃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故地。
幽。
指漢朝的幽州地區。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吳年把幽燕這個地名,移動到高句麗。足見他把高句麗納入炎漢版圖的決心。
從此以後,幽燕就不再是指燕國故地。
而是指高句麗了。
至於高句麗這個地名,則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吳年在漢城屯紮了兩月,各項工作都已經接近尾聲了。他打算回到京城,然後著手準備稱王的事情了。
哪裡有佔據遼東四府,幽燕半島這麼大地盤的將軍?
這麼大的地盤,需要一位國王。
但在臨走前,吳年還有一件事情要辦。
上午。
隨著局勢穩定,漢城也恢復了往昔的繁榮。大街小巷上,人聲鼎沸,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息。
守備森嚴的王宮大殿內。
吳年穿著紫色金蟒袍服,頭戴金冠,坐在御座上。下方乃是六位水軍、海軍校尉。
分別是李天寶、松平一心、劉天放、錢伯韜等四位漢將。
戴全中、張典屬二位幽燕籍貫校尉。
吳年把右手放在了靠墊上,姿勢比較隨意,說道:“我之所以設定內河水軍,是因為鴨綠江、漢江的存在。”
“現在鴨綠江、漢江盡在我手。成了內河,就沒必要維持內河水軍了。”
“馬上處理內河戰船,建造海軍戰船。內河水軍,轉而成為海軍。”
“是。”
六人早有心理準備,一起躬身應是。
“嗯。”吳年嗯了一聲,然後又說道:“幽燕半島雖然三面環海。但東部山區,沒有油水。海盜、扶桑戰船都是針對南部與西部。”
“加上遼東。”
“李天寶、松平一心。你們的戰兵是久經訓練的海軍,也有海軍戰船。你們揚帆起航,前往濟州島駐紮。”
“戴全中、張典屬。你們在樂浪府西邊,尋找一處港口,訓練海軍。”
“錢伯韜、劉天放。你們率兵回去遼東,靜海縣原本李天寶的水軍營寨內,訓練海軍。”
說到這裡,吳年的聲音漸漸銳利,沉聲說道:“諸位。琉球的事情暫且不說。扶桑戰兵直接參戰,對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你們先這麼沿海佈防,訓練海軍。等什麼時候時機到了,我自然會率領你們攻滅扶桑。”
吳年的臉上露出了冷笑之色,說道:“自古以來,扶桑還從沒有被外敵攻破過。他們沒有危機感,所以膽敢對外擴張。”
“就由我來教他們做人。”
“是。”
六人立刻躬身應是,但是心思各異。
“終於。終於將軍要放眼扶桑了。”松平一心的心情極為激動,溢於言表。
“濟州島?!那原本是高句麗的濟州府。範圍相當於幾座縣城大小。位於高句麗與扶桑之間,作為前進基地不錯。”
李天寶伸手捏了捏自己的下巴,心中暗道。
劉天放、錢伯韜、戴全中、張典屬四人則是摩拳擦掌,渴望建功立業。
“另外。我打算設定一個海軍提督的官職。統帥你們六個萬戶的海軍。想要與扶桑海軍抗衡,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不行。”
吳年的眼中泛起笑意,目光投向了李天寶。
李天寶微微一愣,然後立刻熱血沸騰起來。
海軍提督?!!!!!!!
但很快李天寶就冷靜了下來,憂心忡忡。
我原本是個漁夫,能夠做到校尉統帥萬戶,就已經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我能幹好海軍提督嗎?
不管李天寶同意不同意,這個官職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一忠誠。
二資歷。
三能力。
李天寶都是海軍提督這個官職的不二人選。
六位海軍校尉在漢城留宿了兩天,便離開了漢城,各自做事去了。
又過幾日。吳年也帶著太后、金善水以及高句麗的文武百官、功臣、宗室,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返回京城。
籌備稱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