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十三章 徐和

作者:度方
梁甫黃巾就是青州黃巾管亥所部之外的另一支,首領是徐和。

徐和也是個老黃巾了,十餘年前,大賢良師張角尚未起事,便已拜入太平道,是個死忠。早前太平道起事,大小渠帥眾多,他只小將一員。及至於張角身死,黃巾大勢潰敗,徐和才逐漸崛起。

正如趙昱所言,這黃巾之中,總也有那麼幾個有理想的。

說多遠大,也不見得。與管亥相比,徐和的出身,更加低微。對黑暗的朝廷,贓官汙泥的憎恨,更甚一籌。因此,從良的想法,他是沒有過的。當初管亥隱約提起,就被他直接否決,二人於是生了嫌隙。

青州黃巾一分為二,產生隔閡,不是管亥願意看到的,卻是徐和刻意為之。

他覺得管亥已經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所以兩人駐地不同,一個在北邊的博縣,一個在南邊的梁甫,雖然互為犄角,互相守望,但卻不是一條心。

鮑信率軍攻打,不過區區萬人,哪裡被徐和放在眼中?

何況鮑信所部兵馬,也不是什麼精兵。

徐和雖然不是帥才,但人海戰術運用的還是得心應手。

他只派出兩萬兵馬作誘餌,就把鮑信引到埋伏圈,並射殺鮑信。

要不是曹純的鋼甲精兵來的及時,恐怕于禁都要折在裡面。

不是于禁不善戰,鮑信才是決斷的人。鮑信執意要打,于禁作為從屬,只能硬著頭皮上。

擊敗了鮑信,雖然折損的兵馬,比鮑信所部折損的要多幾倍,可勝了就是勝了。鮑信連性命都丟了,徐和難道不算勝利?

勝了就要慶功,此時徐和正在梁甫城中,與麾下頭目飲酒。

正在熱鬧的時候,有兵丁來報:“成縣官軍傾巢而出,大軍上萬,殺奔而來。”

訊息一到,廳中頓時鴉雀無聲。

徐和皺眉道:“是那個什麼夏侯的兵馬?”

“中軍打的曹字大旗。”

徐和與眾頭目一聽,頓時心下了然:“是曹孟德這個狗官?”

“必定是他。”

有頭目道:“大首領,曹孟德必定是因鮑信之死,出兵為他報仇。”

徐和點頭:“曹孟德來攻,各位頭領怎麼看?”

“曹孟德不過區區萬人而已,大首領二十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

眾人七嘴八舌,口裡說的豪邁,但實際上,個個臉色都有些沉重。

與曹孟德交手,不是一次兩次。次次失敗,當然不是偶然。曹孟德善戰,兵精將猛,打的他們節節敗退,就算兵力二十倍,也仍然心虛。

徐和又問來報的兵丁:“曹孟德大軍已到何處?距離梁甫還有多久?”

“曹孟德大軍前鋒約莫兩千,中軍八千,前鋒已到十里外。”

“來的好快。”

徐和微微沉吟,然後望眾頭目道:“眼下只有兩策,要麼出兵迎擊,要麼據城而守。眾頭領以為如何?”

“這...”

頭目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沉吟不語。

良久,才有人道:“曹孟德擅野戰,我軍不如據城而守,待他糧草斷絕,自然引兵離去。”

有人起了個頭,接下來眾人各自獻策,有人道:“我軍兵多,據城而守自然不怕他。但要等他糧草斷絕,怕是不能。不如先遣一支兵馬出城,也不打曹孟德,只盯他糧道,如此才能建功。”

“言之有理!”

許多頭目深以為然。

徐和點了點頭:“也罷,就這樣吧。誰願領兵劫他糧道?”

“大首領,我去吧。”

司馬俱站了起來。

“好,此事重大,就交給司馬兄弟了。”

曹孟德來襲,眾人也沒了慶功的興致,徐和下令各回各家,做好迎戰的準備。

待眾頭目離開,徐和一人,神色陰沉下來。

其實徐和心裡非常清楚,梁甫這裡是堅持不了多久的。麾下頭目提議劫糧道,但他們自己的糧草,同樣已經快支撐不下去了。

就像管亥一樣,徐和實際上也在計較著從別處掠奪糧草,只是還沒有選定目標。

如果曹孟德晚來幾天,徐和的主力,興許就已經離開了梁甫,然而現在,曹孟德大軍突至,徐和就不敢動了。

面對曹孟德,徐和有再大的兵力優勢,也不敢跟他野戰。若此時引兵出城逃離,一旦被曹孟德綴上,徐和幾乎可以料到結局——一場大潰敗無法避免。只能硬著頭皮堅守。

微微嘆了口氣,徐和喚來左右,披甲執刃,牽來馬匹,往城牆而去。

...

于禁率兩千精兵為先鋒,灑出斥候,大軍急行,眼看梁甫在望。

就有斥候來報:“發現一支賊兵出城,往北而去。”

于禁勒住韁繩,傳令道:“大軍暫歇!”

然後對左右道:“取地圖來。”

翻開地圖,于禁仔細一看,一邊問斥候道:“有多少人?”

“約二三萬。”

“二三萬...”于禁皺了皺眉。

若是迎戰這二三萬賊兵,于禁倒是不怕。他雖兩千兵馬,卻都是鋼甲精兵,區區烏合之眾,一觸即潰,于禁有絕對信心。只是這支賊兵往北而去,分明不是前來迎戰的。

他道:“再探。”

然後對左右軍官道:“光天化日,我軍並未隱藏行跡,梁甫賊兵必定知曉。他遣出二三萬兵馬,也不來阻我先鋒,而是往北入了山中,諸位以為,這是為何?”

有軍官道:“莫非要在山中安營紮寨,與梁甫互為犄角?”

“有這個可能。”于禁點了點頭:“但我認為不是。”

他道:“賊兵要安營紮寨,此時怕是晚了。若是我軍此時綴上,不等他伐木為營,就能擊破。”

“那是何故?”

“作勢,或...”于禁心下沉吟:“要麼以其勢,藏於山中,威脅我後方或側翼,使我軍不敢盡全力,要分心防備他。要麼就是為了...賊兵人多,然我軍兵強,此前多番征戰,必定讓他銘記於心,他必不可能期望反包圍回來,擊敗我軍。也不可能求援,博縣的黃巾已經投降。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設法逼迫我軍撤兵。”

於是喚來輕騎:“速速回報曹公此事,不得有誤。”

然後對左右道:“賊軍進山,便讓他進山,我前鋒目標不變,兵進梁甫。”

曹孟德中軍,只在後方七八里,接到于禁報訊,不禁對夏侯惇道:“於文則果然有些能耐。”

道:“賊兵絕不敢出城與我大戰,我有鋼甲精兵,要破他易如反掌。無非要斷我糧道,或攻成縣,迫使我撤兵而已。”

曹孟德沉吟片刻,早在心中把這片區域地理細數一遍,對夏侯惇道:“元讓,你引兩千人馬,去尤萊山口埋伏,我料定賊兵必定從這裡出來。雖然我不把賊兵放在眼裡,但二三萬人畢竟不在小數,若任憑肆虐,我心不安。”

“喏!”

夏侯惇領命,自領了兩千兵馬,從中軍分離,往尤萊山口而去。

賊兵分兵而出,往北而走,必定繞道,從尤萊山口出來,直插大軍身後,甚至襲擊成縣,如此才能斷絕糧道。曹孟德心有溝壑,早有料定。

夏侯惇分兵離開之後,曹孟德大軍不停,下午之時,就到了梁甫城下。

此時于禁正在城下叫陣。

“博縣已被曹公所破,三十萬黃巾齊俯首。曹公有好生之德,不作殺戮,還好生安置。爾等梁甫黃巾,若是識得時務,便速速開啟城門,棄械束手就縛,否則一待大軍來臨,打破城池,必定碾作齏粉,萬劫不復!”

曹孟德隱約聽的得,不禁對身旁典韋道:“於文則深諳用兵之道。”

典韋撓了撓腦門,憨憨一笑。

曹孟德失笑,知道跟典韋這樣的憨貨說怎麼用兵是對牛彈琴,於是道:“傳我命令,大軍安營紮寨。”

曹孟德知道城中賊兵不敢出來,此時大軍趕路半日略有疲敝,正好休整一番。

見曹孟德中軍已到,于禁於是撤兵下來,前來拜見。

“曹公,賊兵不敢出城。”

曹孟德望著遠處城頭,見上面熙熙攘攘皆是人影,點了點頭道:“此前屢戰,黃巾皆敗,早已是驚弓之鳥。我大軍來攻,他哪裡敢出來?”

于禁道:“可是...我軍兵少,困不住城池,他也是要走就走。”

曹孟德笑道:“他驚弓之鳥,哪裡敢走?又拖家帶口,生怕被我綴上。必定會據城而守。你多遣輕騎,監視四周,諒那徐和也不敢動彈。”

“曹公的意思是...”

于禁若有所思。

“我只需把他拖住,便是勝了。”曹孟德道:“趙先生已往北海降伏管亥,一旦管亥降伏,這梁甫黃巾,就真正成了孤軍。到時候他不降也得降。”

于禁恍然大悟:“曹公英明。”

曹孟德搖了搖頭:“非是我英明,而是趙先生之功。若非如此,我要降伏這一干黃巾,不知得費多少功夫。”

於是曹孟德只數千人,派些輕騎四處監視,就讓城中徐和不敢動彈。

如此過了三日,也不攻城。

徐和心下不安,找來頭目商議。

有人道:“這曹孟德打又不打,退又不退,他是什麼意思?”

“博縣管亥莫非真降了不成?怕是在等博縣兵馬。”

“那該如何是好?管老大也有二十萬兵馬,若都降了曹孟德這狗官,我軍就沒有優勢了。”

“以我之見,還是早早離開梁甫的好。拖得越久,怕是越難脫身啊。”

就有人建議:“大首領,曹孟德來攻,無非是因為我大軍要攻打兗州,不如派人去於他說:不攻兗州,要去徐州,請他暫退兵馬,讓我等離去,大首領意下如何?”

徐和無法可想,只好道:“可以一試。”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