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頭盔
作者: 七年之期
第354章 頭盔
柏林,皇宮。
威廉四世看著自己親手設計的尖頂盔,怎麼看怎麼喜歡。
“真是太完美了!”
“簡直是傑作!”
隨著庭臣們的一陣吹噓,普魯士M1842騎兵盔就這樣被敲定了。
M1842騎兵盔其實依然是一頂皮盔,只不過尖頂是金屬的。這種看起來像是在頭盔上插了根釘子的設計,其實是由腓特烈·威廉四世親自設計完成的。
這種尖頂盔又稱釘頭盔,起初是為了炫耀普魯士人的男子氣概和強大戰力。它也確實得到之後歷代普魯士帝王的喜愛,甚至奧托·馮·俾斯麥和保羅·馮·興登堡等德國軍事領導人,很喜歡戴著釘盔擺拍。
尤其是在普法戰爭之後,豎起的鬍鬚和尖釘的頭盔,成為普魯士軍人的驕傲象徵。
(就是俾斯麥畫像那種,就是當時典型畫風。)
雖然威廉四世聲稱自己的靈感來源是神話中象徵著忠貞和美好的獨角獸,但這種頭盔剛一問世就受到了國內和國際上嘲弄和諷刺。
海因裡希·海涅認為釘盔非常浮誇和膚淺,專門寫過一首諷刺詩,把釘盔比作避雷針。
甚至在《萊茵報》上公開批評這種頭盔。
“是的,是的,我喜歡這頭盔,它展示了最高的智慧!國王的靈感!我只怕暴風雨襲來時,那浪漫的皇冠,將招來閃電!”
於是乎閃電王冠成了普魯士M1842頭盔的代名詞之一,當然弗蘭茨也不會錯過這場盛宴的,雖然不能親自下場,但是隨便弄個馬甲發幾條差評還是沒問題的。
德意志邦聯內部的評論還算是客氣,到了英國人口中,他們輕蔑地稱其為“惡魔之角”。
法國人則是開始推測起這種頭盔的用途,甚至法國最著名的諷刺報紙《愚蠢》公開向社會徵集這種頭盔可能的用途,並聲稱這會幫助法蘭西再次偉大。
於是乎,各種奇思妙想在法國報紙上遍地開花。
比如,用惡魔之角頂死對方,或者用來開瓶蓋,以及札帳篷的時候讓幾個士兵倒立就能瞬間將其固定之類的。
但最後得票最高的還是德國詩人海涅的避雷針,《愚蠢》報社準備將五千法郎的獎金頒給這位偉大的詩人,但卻被拒絕了,理由是他的靈感來自於王國陛下。
於是乎《愚蠢》報社的主編便將五千法郎的獎金郵寄給了腓特烈·威廉四世,而後者居然真的以為是自己的設計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可當他看到信的內容時恨不得將其撕得粉碎,但作為國王他只能做出不在意的樣子。
“恭喜您,偉大的國王陛下,您的靈感娛樂了大眾,在此我們向您表示感謝。”
——法蘭西報社《愚蠢》向您致敬。
其實這個頭盔的尖頂設計是為了讓騎兵部隊可以用來當做佩戴羽毛和馬鬃的支架,這在當時的軍隊中非常普遍,可以用來裝飾和提升士氣。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加一個尖頂,可以有效偏移針對頭部的劈刺,因為在當時的騎兵作戰中,馬刀互劈是常規戰術。
當然,你非要提奧地利的槍騎兵和美國的手槍騎兵也沒辦法。
奧地利,維也納。
普魯士的頭盔風波倒是給奧地利人提了個醒,他們也該設計新頭盔了。奧地利的設計絕不能步普魯士的後塵,一定要大方、得體、實用.
於是乎,奧地利帝國政府內部又吵成了一團,梅特涅親王主張繼續沿用匈牙利風格布皮盔,甚至是匈牙利驃騎兵經常佩戴的毛氈帽。
這種裝備的好處是美觀、實用、廉價,但是這玩意在防劈砍方面毫無作用,且經常會被士兵在上面搞得裝滿五顏六色的裝飾品,影響整體觀感,會給對方一種很弱,給普通民眾一種雜牌軍的感覺。
科羅拉夫伯爵訪問專家,並且找了奧地利最有名的鐵匠家族,為奧地利帝國的騎兵設計出了一種,他自認為是完美的頭盔。
這種頭盔比普魯士的頭盔更大,更堅固,用上等的皮革包裹著鐵板,可以防禦絕大多數的斬擊,甚至能在50米距離擋住散彈的攻擊。
(他們的實驗是鋼珠無法擊穿頭盔,至於頭盔下面的腦袋會變成什麼樣就不歸他們管了。)
頭盔頂部更是有一個用黃銅製造的半圓形插槽,可以用來放大量裝飾物,比如將高聳的羽毛紮成一個半圓形什麼的。
(實際上這就是後來奧地利帝國騎兵制式頭盔)
為了軍容齊整,還可以統一將頭盔上的半圓形裝飾物換為黑、金兩色,這樣更能凸顯奧地利軍人的氣質,以及帝國的財力。
當然,老書友都應該知道,凡是奧地利人以實用為目的生產的產品就沒一個實用的。
科羅拉夫伯爵的頭盔也一樣,這玩意在不裝羽飾的情況下重量高達3.5公斤。
3.5公斤是個什麼概念呢?有人肯定會說美國大兵單兵裝備重量高達53公斤來說事,但還請搞清楚,這是十九世紀。
而且哪怕是美國特種部隊使用的高階戰術頭盔戰鬥全重通常也不超過1.7公斤,同一時期普魯士的尖頂盔重量不過才0.6-0.8公斤。
二戰時期著名的M35重量也不過是1.4公斤,如此對於可知科羅拉夫伯爵的頭盔有多離譜了。
當然他也不完全為了安全和儀容考慮,這種頭盔的價格非常高,其中會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其中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
梅特涅要求維持原樣也是如此,因為他要維護那些支持者的利益,軍隊採購從來都是香餑餑,除非是弗蘭茨,否則誰都想要狠狠賺上一筆。
對於雙方的爭執,皇室想看軍方的態度,但是其實軍方在這件事上沒什麼態度。因為圖拉爾伯爵自己就親自上過戰場,他覺得頭盔這東西對於騎兵來說,有沒有完全沒區別,還不如弄個胸甲實用。
畢竟頭部中彈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性,而且向頭部劈砍完全是韃靼人的做法,那早就被證明過時了。
曾經俄國派韃靼騎兵和俄國步兵合圍匈牙利的驃騎兵,但結果是2000驃騎兵輕易地撕扯開了韃靼人的陣形。
之後上萬韃靼騎兵在逃跑中衝散了俄國步兵的佇列,導致俄國大敗。之後沙皇看清了韃靼騎兵虛弱的本質,便開始了一系列殲滅活動。
書歸正傳。
軍方沒有態度,讓這場爭論只能被擱置,實際上一直到了1848年,奧地利帝國終於在科羅拉夫伯爵掌權後才決定使用這種頭盔。
M35,乃至M42盔頭在設計上都不難做到,因為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弗蘭茨能輕易造出這種頭盔,但這種頭盔的外形卻與十九世紀中期的風格嚴重不搭,違和感十分嚴重。
試想一下,拿破崙、威靈頓,一個帶著亞德里安鋼盔,一個頭頂飛碟,然後卡爾大公帶著一群頂著M35的驃騎兵,那是什麼場景。
(亞德里安鋼盔是法國著名鋼盔,飛碟是指一戰時期英國著名的飛碟盔MK-1,M35二戰德軍經典頭盔。)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