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霸權
作者: 七年之期
第223章 霸權
英國皇家海軍分佈與主力艦隻數量
北海艦隊35艘戰列艦,其中10艘一級戰列艦,10艘二級戰列艦,15艘三級戰列艦。
地中海艦隊31艘戰列艦,其中1艘一級戰列艦,4艘二級戰列艦,26艘三級戰列艦。
西非艦隊17艘戰列艦,其中1艘二級戰列艦,16艘三級戰列艦。
印度洋艦隊25艘戰列艦,其中1艘一級戰列艦,2艘二級戰列艦,22艘三級戰列艦。
南美洲艦隊8艘戰列艦,全部為三級戰列艦。
西印度群島5艘戰列艦,其中一艘二級戰列艦,4艘三級戰列艦。
大西洋艦隊10艘戰列艦,其中1艘二級戰列艦,9艘三級戰列艦。
太平洋艦隊6艘戰列艦,全部為三級戰列艦。
好望角艦隊5艘戰列艦,其中1艘二級戰列艦,4艘三級戰列艦。
當英國皇家海軍的全貌浮出水面之後,無論是法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大東方艦隊(25艘),還是俄國人的黑海艦隊(40艘),全部黯然失色。
奧地利亞得里亞海艦隊(21艘戰列艦,算上俘獲的埃及艦隻)。
英國皇家海軍將常駐克里特島,對於在窺伺地中海霸權的奧、法、俄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英國人與奧斯曼人簽訂的條約同樣寫的清清楚楚,其一騎絕塵的海軍力量根本讓人不敢反駁。此時赫爾穆特的慘敗猶如一則無關緊要的小插曲一樣早就被人拋之腦後,取而代之的是對英國海上霸權的敬畏。
英國之前失去的,全都在今天找了回來。當然這不能令這些盎格魯撒克遜人感到滿足,英國皇家海軍將會把俘虜的十艘埃及戰艦全部移交給奧斯曼帝國。
於是乎,矛頭再次指向了奧地利帝國。
“親王閣下,我覺得貴國應該歸還俘獲的戰艦和戰俘。您覺得呢?”
此話一出,會場的氣溫驟降。
所有人都覺得奧地利大禍臨頭了,英國既佔據了實力優勢,又佔據了道義優勢,如果交出艦隊,那麼奧斯曼帝國就將擁有29艘戰列艦,完全可以與法國大東方艦隊,以及俄國黑海艦隊相抗衡。
那麼一切就都回到了原點,這對於其他列強來說並沒有實質性的損失,或許只要犧牲奧地利的利益就足夠了,顯然奧地利帝國已經被孤立了。
一意孤行必然會招致列強的反感,但若就此放棄奧地利海軍恐怕永無出頭之日。
梅特涅現在開始有些後悔將寶都壓在了英國人身上,他一直以為只要一切都聽英國人的就能取得他們的信任。
歷史上的梅特涅,在土埃戰爭期間就是不顧一切地追隨英國的腳步,結果最後人財兩空,維也納也從會議之都,變成了會所之都。
對於一個賭徒來說,下錯注是常有的事,能否成為一個大師的關鍵,在於能否及時止損。
很顯然梅特涅就是一個這樣的大師,當年拿破崙帝國如日中天,他選擇了讓弗朗茨二世嫁女求和。
而在拿破崙兵敗俄國之後,梅特涅立即止損痛打落水狗,並在戰後成功建立維也納體系,維持了奧地利帝國近三十年的體面。
“我覺得您的措辭有問題,那些是我國的戰利品,是奧地利帝國拯救了那些工匠,而並非俘獲,如果他們中有人願意回到埃及,我們不會強留。”
毫無疑問,梅特涅並不打算交出艦隊,因為在遭到英國三番五次的背叛之後,他終於決定徹底改變自己原來的預想,轉而將止損作為奧方繼續會談中的新策略,“也許弗蘭茨大公是對的。”他內心如是想到。
“英國人無法作為盟友,最多隻能是生意上的夥伴,如果這個夥伴不守規矩,最好的做法就是予以回擊。”弗蘭茨是對英國如此評價的。
“親王閣下,我想您應該為近東地區的和平考慮。那些艦隊本來就不屬於奧地利,它們是奧斯曼帝國的財產。如果奧斯曼帝國能重新獲得我國和貴國俘獲的戰艦,那麼地中海地區的力量將重新恢復平衡。”
面對梅特涅的強硬態度,坎寧反而先軟了下來,因為英國議會要求的是重新平衡地中海地區的實力,並不是讓他再挑起一場戰爭。
雖然語言依然強硬,但是從語氣、肢體動作等細微的變化,梅特涅已經注意到對方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於是更加強硬地回答。
“那不如把赫爾穆特將軍的艦隊和西蒙德將軍的艦隊,全部移交給奧斯曼帝國,同時再限制一下各國的軍艦數量,那樣地中海地區的海上力量才能真正達到平衡。”
坎寧頓時被說得啞口無言。
如果英國人真將兩支艦隊移交給奧斯曼帝國,那麼毫無疑問俄國會喪失它的黑海霸權。而限制軍艦數量對於,此時在殖民道路上蒸蒸日上的法國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
奧斯曼人倒是會很開心,至少他們又能給自己的帝國續命幾十年了。
梅特涅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卻喚起了俄、法心中最深的恐懼。
涅謝爾洛夫和基佐雖然都是親英派,但是他們也清楚如果讓英國的力量,繼續在近東地區膨脹下去會有什麼後果。
奧斯曼人此時就是英國的小弟,前者越強大,列強就越難在它身上獲得好處。然而英國人卻是例外,因為他們有最強的工業,同時也有著與奧斯曼人最密切的關係。
奧地利人擁有“埃及的遺產”不會對地區的穩定造成破壞,反而是奧斯曼人如果得到了“埃及的遺產”,再加上英國人的支援,那麼打破近東乃至地中海地區的平衡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列強們紛紛開始商討起應對之策來,坎寧見狀趕緊換了策略,避開了梅特涅的鋒芒又丟擲一顆甜棗。
“如果奧地利帝國願意交出艦隊,奧斯曼帝國願意用的黎波里行省來交換。”
當然如果換成帕麥斯頓一定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對奧地利進行戰爭威脅,到時候梅特涅未必還能輕鬆應對。
但坎寧沒有帕麥斯頓的氣魄,同時他也是個有底線的人,不像後者為了達到目的可以毫無顧忌的使出渾身解數。
的黎波里之前做過介紹,在奴隸貿易被禁止之後,此時也被認為是一塊爛地,而且鄰近埃及,實際上早就不受奧斯曼蘇丹控制了。
派去的蘇丹成了土皇帝,每年只上繳象徵性的稅收,已經成了尾大不掉之勢。
弗蘭茨知道的黎波里的價值,但當時的人並不知道,這裡面也包括梅特涅親王。
“用一片沙漠來交換一支艦隊?除非那裡的黃沙變成金子。”梅特涅的態度強硬。
“可貴國同意了交換戰俘..”坎寧說道。
“我國同意交還戰俘,但是沒有說會交還武器,難道貴國在釋放囚犯的時候,也會把武器一併還給他們嗎?”
梅特涅此話一出,得到了各國大使的一致贊同,這並不是他說得多有道理,而是奧地利贏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題目起錯了,.改不了湊合一下吧。應該是《英國的地中海霸權》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