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當天便和福建道各州刺史、長史見了面,舉行了座談,聽取大家的想法。
望著濟濟一堂的官員們,李鄴笑道:“大家的想法和意見我都聽到了,大家都反應稅負太高,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隨著戰爭漸漸結束,軍隊的開支會大大減少,稅負也會跟著降低,這是必然的。
我現在就可以承諾各位,從今年開始,附加軍稅、架間稅、騾馬稅、船稅都會廢除,商稅從一分降為三釐,田稅從五稅一降為十五稅一,戶稅也會減半,兩浙道那邊我已經宣佈了,福建道這邊我今天也是正式宣佈。”
官員們頓時喜形於色,議論紛紛,這幾年朝廷不斷加稅,民怨沸騰,百姓苦不堪言,官員們壓力也極大,走在街頭會被人指著脊樑骨罵。
但沒有辦法,朝廷要開戰,北方收不了稅賦,只能向南方各州不斷加稅,現在齊王強勢接手了朝廷,不斷打擊軍閥,結束戰爭,讓大家看到了降稅減賦的希望。
這時,福州刺史李承昭拱手道:“殿下,卑職來福州三年,深深感受到了福建的富庶,很多物產就能供應整個天下,茶、油料等等,可惜就是運不出去,如果福建各州能大力發展道路運輸,我相信福建道的重要性不會亞於江南。”
李承昭也是宗室,是宗室中少有的能幹之吏,而且能帶兵打仗,比較有謀略,李鄴也頗為欣賞他。
李鄴點點頭,“李使君說得對,福建道不僅盛產茶和油,還有綿,木棉雖然織布差一點,但填充保暖效果很好,如果福建道能大量種植木棉樹,那麼北方的棉田和麻田就能減少很多,轉為糧田。
另外還有糖料甘蔗,完全可以大規模種甘蔗,然後本地製糖,當然還有藥材等等。
至於道路運輸,福建道的出路在海運,到明年初,丹灞水道就開通了,可以行三千石的船隻,這就意味著福建道各州特產經過襄陽中轉後,直接透過水運到長安。”
這時,建州刺史李椅舉手道:“殿下,說到海運,建州可沒有一點優勢啊!”
“我知道建州不靠海,但建州有建陽溪、建武溪、將樂溪,它們合併為閩江注入大海,它們不能航運?”
李椅苦笑道:“這三條河大部分在山區,有的水段可以航行,有的水段亂石矗立,難以航行,很難整治。”
李鄴笑了笑道:“我記得李刺史出任過陝縣縣令,應該很瞭解黃河上的三門峽吧!”
“卑職當然瞭解,三門峽一直是關中的心腹大患,整治了一百多年,都沒有什麼效果。”
“如果現在李刺史再去陝州,你會發現三門峽的三座巨石只剩下最南面的一座了,水患平息,航運便利,可通五千石貨船。”
李椅又驚又喜,“這怎麼做得到?”
“軍隊有強大的火器,連丹灞水道都要開通了,何況三門峽,所以李刺史只要向朝廷申請,我保證明年建州的船對也能從水運到海港。”
一席話讓眾人心中有了信心,只要能把各種山貨都運出去,福建道的貨物能充斥長安,那就是看得見的政績啊!
和官員們一起用了午餐,李鄴隨即帶著眾人出城去參觀占城稻試驗田,當然,大家並不叫它占城稻,它是從交州過來的,所以叫做交州稻。
主持交州稻種植的官員是工學中的農學院教授韋清月,他同時也是司農寺新成立的良種推廣署署令。
他帶著三十幾個學生在泉州成立了研究院。
眾官員來到一片鬱鬱蔥蔥的稻田,交州稻在這裡試種了五百畝,和江南不同,泉州這裡的稻田種的還是交州稻,連種兩季,當然是氣候的緣故。
“啟稟殿下,這種交州的水稻非常好,抗旱、適應很強,夏糧畝產達五百五十斤,秋糧估計也差不多,一年的畝產達一千一百斤了。”
韋清月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道:“如果把它在整個南方推廣,大唐的糧食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大家都能吃飽飯了。”
李鄴笑了笑道:“江南那邊今年也種了三十畝交州稻,韋署令知道嗎?”
“卑職知道這件事,就是不知道結果如何?”
“還算可以,三十畝有一半的畝產達到四百十斤,還有兩畝地達到畝產四百八十斤,但也有十幾畝地畝產不行,都只有兩三百斤。”
韋清月點點頭道:“這種情況很正常,需要不斷適應,不斷篩選,五到十年就能穩定下來了。”
“關中可以種植嗎?”李鄴問道。
韋清月苦笑一聲道:“關中一直就可以稻麥兩熟,不種水稻是政治問題,而不是農業問題。”
這個問題確實是政治問題,如果百姓都能吃得飽飯,誰還會賣身賣土地?統治階級又怎麼兼併土地、怎麼蓄奴?
這其實就是歷朝歷代敗亡之根,宋朝用極為發達的工商業解決了這個問題,可惜還是被外族滅了。
到了明朝又恢復了這個老問題,明明紅薯在萬曆年間就引入明朝,但也只在福建廣東推廣,朝廷不知道這玩意高產嗎?當然知道,他們就害怕老百姓吃飽飯,不好剝削了。
最後明朝還是被吃不飽飯的農民起義軍滅了。
所以很多高產農作物的出現絕對是觸犯統治階級的利益,棉花如果不是朱元璋以強大的君威推廣,怎麼可能在天下各地廣泛種植?
李鄴成為唐朝之主,他的身份是有問題的,他不是正統皇族,但所有唐朝的利益集團都支援他,所以他能上位。
也正是這樣,李鄴暫時不打算觸動統治階級的利益,但又要讓大唐中興,怎麼辦?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盤子做大,用強大的武力向外擴張,佔領廣袤的無人之地,讓走投無路的百姓有一個奔頭。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需要大唐人口滋生,而人口滋生的根本保證,就是糧食。
所以糧食是他的底線,誰敢在糧食這件事上和他作對,他就滅了誰?
“明年再試驗一年,後年就去江南試驗,如果成功,五年後就可以大規模推廣了!”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