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發生了魯王被刺案件,李鄴的歸程也向後推遲了兩天。
但正是這兩天時間,李鄴也發現了一個令他心驚的隱藏陷阱,如果在他返回隴右途中,朝廷軍隊在東面佈下重兵守住函谷關,又在西面掐斷潼關,他的兩萬大軍就會陷在函谷關和潼關之間極為狹窄的崤函通道上,當年哥舒翰的數十萬大軍就是被騙出潼關,在崤函古道上全軍覆滅。
這個發現讓李鄴暗吸一口冷氣,他來的時候就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好在朝廷也沒有發現這個機會,竟讓他陰差陽錯地走過了崤函古道,逃過一劫。
回去的時候絕不能再犯這個錯誤了,不能再走崤函古道。
這時,親兵在門口稟報,“啟稟殿下,大理寺少卿彭海鹽求見殿下!”
老朋友來了,李鄴微微笑道:“請他進來!”
不多時,彭海鹽匆匆走進大帳,躬身行禮道:“微臣參見殿下!”
“彭使君,多年未見了!”
彭海鹽最初是李鄴父親李岱的手下,那時李岱出任京兆少尹,而彭海鹽還只是一名吏,但非常精明能幹,深受李岱器重,在袁彌勒事件中,彭海鹽表現出色,被當時的兵部尚書獨孤烈推薦為官,然後一步步提拔。
彭海鹽目前的後臺正是獨孤家族,所以他才能做到大理寺少卿。
“能看見殿下有如今的成就,微臣由衷地高興。”
李鄴點點頭問道:“魯王情況如何了?”
“回稟殿下,魯王得到殿下的神藥相助,從死亡邊緣拽回來了,但聽說毒藥已經損壞了魯王的內腑和頭部,可能壽命活不過四十歲,還有,魯王殿下可能會時常神志不清,這是御醫說的。”
“刺客是誰,查到了嗎?”李鄴又問道。
“回稟殿下,卑職就是為此事而來!”
李鄴眉頭一皺,“出什麼事了?”
“案子雖然破了,是李希烈派人刺殺,各種證據俱全,不過”
彭海鹽又把破案經過詳細敘述了一遍,最後道:“雖然證據齊全,但卑職覺得還是有些蹊蹺。”
“哪裡蹊蹺了?”李鄴笑問道。
“第一個蹊蹺是牛車,刺客丟下同伴的屍體跑掉了,還丟下了重弩,更重要是,他洩露了自己住在南市的秘密,以刺客的狠毒,是不是應該殺車伕滅口?但他根本沒殺車伕,卑職覺得很不合常理。”
“然後呢?”
“第二個蹊蹺是四人服毒自盡,另外幾人跑掉了,那時他們明明可以一起逃掉,為什麼不逃?非要服毒自盡,而且卑職還發現一個重大問題,四名服毒者手腳都有捆綁痕跡。”
“你是懷疑他們並非李希烈的人,是被人栽贓陷害?”
“不!不!不!”
彭海鹽搖頭道:“他們確實是李希烈的人,他們的令牌假不了,但卑職懷疑他們的目標並非魯王殿下,另一夥人刺殺了魯王殿下後,嫁禍給他們。”
說到這,彭海鹽取出一份折迭好的紙交給李鄴,“這是卑職在另一間屋子裡發現的,殿下看看就知道了。”
李鄴開啟紙,竟然是一幅草圖,再仔細看,原來是貴賓館的草圖,上面標註了劉晏的住處。
“難道他們的目標是我?”
彭海鹽點點頭,“這張地圖就是一個證據,李希烈刺客的目標是殿下,但被人利用,背了黑鍋,成為了刺殺魯王殿下的兇手。”
“那你認為是誰栽贓他們?”
彭海鹽搖搖頭,“卑職不知,但肯定和閹黨有關,閹黨想立定王李侗為太子,魯王就是他們最大的障礙。”
“既然如此,你為何不說清楚,把證據拿出來,推翻李希烈刺殺的結論?”
彭海鹽嘆口氣,“真正的兇手部署慎密,沒有任何線索,天子又給我們三天破案時間,何況李希烈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大家都不想再折騰了。”
“那你給我說這些有什麼意義呢?”
“卑職只是想提醒殿下,還有一支真正的刺客隱藏在外面,搞不好他們的目標也是殿下,請殿下務必小心。”
“我明白了,多謝彭使君特來趕來提醒。”
彭海鹽告辭走了,李鄴笑著問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劉晏,“劉司馬怎麼看?”
劉晏淡淡道:“這個刺殺案的幕後元兇必然是李輔國,但這個案子的引發者卻是殿下!”
“為什麼是由我引發?”李鄴不解問道。
“因為殿下拿出了太上皇的詔書,導致立太子變得迫切起來,這個時候閹黨必然會提前下手,幹掉魯王李適,斷掉百官的擁戴,這樣一來,百官很可能就會妥協,同意立李係為太子,以抵制閹黨想立的李侗。”
李鄴點點頭,“這樣說起來,還真是這麼回事,不過當務之急,我們要儘快離開洛陽,明天上午你催一下裴遵慶,我最遲大後天一早返程,所以後天是最後的簽約機會,錯過這個機會,他們就得來隴右簽了。”
次日下午,李亨批准了談判細節文稿,雙方簽署了委託治理協議,根據協議,李鄴將把荊襄以及嶽、鄂、醴、鄧、汝、豫六州徹底交還給朝廷,只保留漢陽和江夏兩縣。
而朝廷將把北庭、安西、河中以及關中、漢中和關內道委託給齊王全權治理,作為對朝廷信任的回報,齊王將在兩個月內支援朝廷白銀兩百萬兩。
按照雙方約定,在簽署協議三天後,汝州梁縣的十萬大軍撤退到襄陽,然後在半個月內撤退回關中,關中和關內道的軍隊也在半個月內撤退到洛陽,雙方約定,軍隊有序撤離,絕不搶奪民財和官府倉庫,違抗軍令者,對方有權懲處。
根據約定,目前在北庭、安西和河中的軍隊都交給齊王李鄴,成為齊王李鄴的部屬。
另外,雙方又簽署了一個正式宣告,宣告齊王治下軍隊皆為大唐軍隊,肩負保衛大唐社稷的重任,有責任定期向朝廷彙報治理情況,如果朝廷有需要,在雙方協商後,齊王軍隊將出兵保衛朝廷,或者在得到天子的緊急求援後,齊王軍隊也將出兵勤王。
協議一式兩份,由齊王李鄴和政事堂五相簽署,並加蓋了齊王印和中書門下大印,最後由天子李亨簽字並加蓋寶璽後生效。
在簽署完協議後,李鄴連夜派人趕往新安縣,調一萬五千騎兵趕來匯合,第二天下午,李鄴正式離開了洛陽,返回長安和隴右。
李鄴返回隴右走的是武關道,新安縣一萬五千騎兵趕來和李鄴匯合,兩萬騎兵從伊闕關南下前往梁縣,李鄴率領十二萬大軍南下襄陽,修整兩天後,李鄴繼續率領大軍從商州前往關中。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