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下這些東西文字的時候,秦王下意識回過頭,看了一眼府邸之內——姐姐為了兩月前的征討妖界,為了讓秦王和李翟可以放開手腳,討伐彼時的妖皇麾下軍隊,獨立支撐於朝堂之上,面對著百官和皇帝,獨自支撐,解決了後方問題。
哪怕面對的是諸多的世家,憤怒的皇帝,瓊玉沒有絲毫的示弱,也不曾弱於誰。
直到最後她突然中毒倒下。
這才導致了之後李翟不得不班師回朝的事情。
一開始的時候,秦王李威鳳是以為,是皇帝下的手,他回到京城之後,幾經調查也只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調查,很快就得到了很多的證據,或者說,那位皇帝聖人身上的問題太多了,也絕對打算對瓊玉下過手,只是這位女子冰心聰明,輕易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而等到瓊玉的身子調理過來,甦醒的時候,看著外面深秋落葉和涼薄陽光許久,才道:
“是太子做的。”
太子李暉。
是曾經和秦王,和兵家魁首李翟一起反抗當今皇帝的。
但是秦王自始至終都不曾想到過,會是自己這個四哥對姐姐下的手。
而李翟似乎一開始就猜到了這個可能,更不曾回京,只駐守邊關。
秦王嘆了口氣,已經是深秋了,馬上就要入冬了,等到了冬來落雪,這整個京城都覆蓋一層白,落葉落滿地,院落裡面的甕缸裡面的水也就要凍住了,不見此刻的模樣,他遲疑了下,按照姐姐的說法,沒有提起姐姐曾經中毒,只是將大概的事情更為詳細講述。
皇帝的變化,是在月餘前就發生了的。
自西邊來了十數個番僧,帶了各色法器並諸經文卷宗而來,皇帝為其開闢一地為寺廟,只因其馱著諸多法器,經文的馬獸通體純白,故而稱之為白馬寺,第二日上朝時候,那數個番僧且在朝堂之上開口言說:
“往日天說有三十三重,有六界,人間只獨提三界。”
“然世上之大,豈是三界,該有四界。”
問是何四界。
乃曰:“修道者登仙一界;萬妖者恣意一界;人間紅塵一界,西天佛國一界。”
“修道之人,敬天禮地,心爽氣平;萬妖萬靈者,性拙情流.無多作踐;唯人間紅塵繁雜,人多有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不得長生!”
於是帝屈身下拜,親為之斟茶問道。
如是者三。
此僧方才單手豎立胸前,且言道:“修道者畏災,萬靈者唯殺,紅塵紛亂渾濁,唯吾西天佛國,極樂世界,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我佛國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帝再問是何真經三藏。
乃答曰:“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
“囊括一切大道,是諸道之祖。”
“萬法之根!”
“可破一切劫!”
“可解一切惑!”
“可成一切法!”
秦王回憶當日的畫面,儘可能不加自我情緒地記錄下來,最後落下的文字之中,卻仍舊有極大的怒意,道:“只知其所言如此,而帝已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欲在宮中修建佛門寺廟,給那十幾個番僧,個個封賞,尊為上賓,號為國師。”
“欲我國中子民,年少者需入寺廟齋戒一年,以之為禮。”
“知先生單手扶天下後,業已歸隱,本不該叨擾繁多,然終是激怒難言,放眼所有,無不貪慕權勢,願以攀附此僧而固己之權威者,更有當朝大官,乃自剃度,那僧不收,旁人恥笑之,則自笑言【頭皮癢】,故剃髮耳。”
“簡直荒唐!”
“久疏問候,而今來信,心性焦躁,不知所言。”
“唯願先生身體安康。”
在這山中,齊無惑眼前的法術緩緩散開來。
他的眸子微冷,腰間懸掛著的人皇印璽則又微微亮起,他其實大概知道現在那人皇的選擇,不過是因為和妖族聯手,卻發現妖族妖皇已死;而和勾陳大帝,鬥部四隱曜星君聯手,則四隱曜隕,四御之一勾陳自封。
又有齊無惑這道門弟子,手持長劍,隱於紅塵之中,以此劍鋒遙遙指之。
其本身又渴求貪婪於長生和權威,現在已經沒有依靠,沒有方向可走,又和道門及天庭有間隙,既驚且亂,心中恐懼震怖之下,自然而然和這遠道而來的佛門接洽上,在這種擔憂壓迫恐懼之下,再加上自己對於長生的渴求,做出什麼事情都不奇怪了。
事情至此,他早已經無法回頭。
齊無惑心中微動,將這圓光顯形之法的信箋收了,看向三位道人,老者看著自己的弟子,無奈笑嘆一聲,道:“是汝天命,是汝天命也。”
上清大道君和玉清大天尊都沒有說什麼。
唯獨太上撫須,慨然嘆息道:“你以人族身份破劫破局,以殺鎮殺,而今萬靈之主又是媧皇之血脈,太一被鎮,伏羲道友之後手隱隱有復甦的可能,而今觀之,他日之天下,下一個量劫,怕是人族當興了。”
“既當興起,有大劫,自有大機緣,佛門一十七脈每一個劫紀都在圍繞著那一顆菩提樹講法論道,幾度離合,又因為藥師琉璃光如來佛突然坐化,一十七脈佛法的平衡當即被打破。”
“往日各自八脈佛法時,藥師琉璃光如來認可哪一脈,哪一脈可以壓過對方,但是藥師佛始終安靜,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故而佛門雖有波折,可是大致上還是為了爭取藥師佛的支援而處於一種奇異的平衡之中。”
“而今藥師寂滅,平衡當即被打破。”
“而今彼此各自有八脈,自號八部天龍,八部金剛彼此實力相差彷彿,彼此不服,已有諸多爭端,又有人道當興的跡象,現在的人族卻還不曾統合為一,這是一大氣運,大功德,以老夫觀之,這佛門是要以人族為樹,結他家之果。”
“輔助人族大盛,在氣運最盛之時,令那一顆菩提樹結出的菩提子,轉世為人族皇子。”
“而後再令其經歷諸多的榮華富貴後,引渡為佛,乃號佛祖。”
“人之氣運,則自會一蹶不振。”
齊無惑伸出手按了下腰間的那印璽。
這是師兄玄真之道的匯聚和留存,也有氣運之道未曾完成的氣運密卷。
而今……似乎不能隨著老師前去清修了。
若是提起因果。
維繫佛門平衡的藥師琉璃佛之寂滅隕落,導致了月餘前發生之事;而藥師琉璃佛的隕落寂滅,卻和少年道人自己有關聯,至於此,那月餘前的事,也終究如漣漪般的波及到了齊無惑自身。
世上的因果,就是如此。
上清大道君看了看那站得筆直的少年道人,似乎是猜到了什麼,終究是沒有說什麼,嘆息一聲,笑道:“原來如此,若你不曾破劫,你我無師徒之緣法;而正因為伱破了劫難,方才有此連綿不斷之劫出現,又讓你我師徒之緣不能即可而成,是所謂【量】,可稱為劫。”
“徒呼奈何,徒呼奈何。”
於大公,佛國要摘人間之氣運華彩;
於私,齊無惑畢竟乃是人族。
於恩,人間生長十數年,有如人皇等人,自也有先生夫子那樣的人。
於仇,當今大賊尚且未曾斬去。
於因,導致今日之事的,畢竟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寂滅。
玉清元始天尊看了少年道人一眼,似乎有遺憾,又似乎並不意外,拂塵一掃,淡淡道:“可惜,可惜,塵緣未了,凡俗不斷,尚且不能夠歸於大羅天外。”
“而今吾等在此地三月且先為你打好基礎,以免你被泰一反噬。”
“一甲子內,以了斷人間事,白日飛昇。”
老者遺憾嘆息,和兩位道友彼此對視一眼,卻又撫須溫和道:“此劫是你之劫,也是你之緣,量劫之變,出乎預料之外,然不可以不應,罷罷罷……”
“吾弟子齊無惑,上前來。”
太上道德天尊的語氣平和,卻比起往日多出肅穆。
少年道人微怔,踏前半步,臂彎搭著拂塵,肅穆而立。
“弟子在。”
太上太清道德天尊看著自己的弟子,溫和道:“而今天下有變,變因你而起,有佛門入東土,以吾觀之,往後數年,當有珞珈山觀世音,佛門文殊入人間點化人間,化人間為佛國。”
“我道門弟子者,當入人間。”
“扶正清朗,弘揚道法,正人道之氣機,還人間之清平。”
“功行圓滿,得道飛昇。”
“可能持否?”
少年道人眸子微沉,踏前半步,手持拂塵,躬身應道:“弟子能持。”
老者復又問道:“道心無暇,不因富貴而動,不因榮華而動,不因美色而動。”
“可能持否?”
少年道人道:“能持。”
老者撫須,笑道:“好好好。”
“是吾弟子,是吾玄門道子。”
上清大道君道:“只給口頭上誇耀,卻不給些實質好處嗎?”
“你這道人,何等疲懶?”
玉清大天尊持拂塵而坐於一側,一雙眸子微睜開,輕描淡寫道:
“是為傲慢。”
於是太上天尊大笑,復又顧那少年道人道:“瞧瞧,瞧瞧,這兩個‘老師’,卻是看顧自家弟子,這可真是,才當了一個時辰不到的老師,就會給自家弟子找好處了啊,啊哈哈哈。”
“好好好,既如此的話,老夫也不能夠無所表示。”
“玉清,上清兩位道友,皆有所贈,吾豈能無作為?”
老者抬手指著那老青牛,笑而言道:
“三月之後,道人無惑,乘青牛以入人間。”
“以正法,傳道,普渡蒼生。”
“可乎?”
於是四下剎那之間,一片死寂。
本章已完成!